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道德,相对的还是客观的 :《栖山节考》与哲学

二、道德——相对的还是客观的
在第二章,我们提到了知识论中的相对主义立场,这种观点主张:所有判断的真都是相对于一组背景性假定而言的。那些背景性假定往往被理解为一个个体在理解世界时运用的概念框架。在第二章,我们还曾经谈到,还有另一些不同的相对主义立场,道德的相对主义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这种理论,不存在客观的道德事实:所有道德评价的真都是相对于个体或文化的道德标准而言的。在评论《栖山节考》时,许多影评人都要求我们用道德相对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影片中各种非同寻常的道德观念。

与道德的相对主义相反的是“道德的客观主义”。这种观点认为存在道德事实—关于什么是道德上正当的和什么是道德上错误的事实,它们不依赖于任何人或者任何群体偶然想到的东西。正像知识论中的相对主义一样,道德的相对主义在知识分子和一般大众中都有不少支持者。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支持是上个世纪以来不同社会与文化之间不断增加的接触所带来的。对于哪些行动是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其他文化中的人也许与我们有着非常不同的观念。尽管今天的文化人类学和电视节目使我们能在自家的小客厅中看到世界各地的人,但不同文化中人们的道德评价标准也许千差万别。在《槽山节考》中,我们也会看到种非常特殊的文化。但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并不是今天才有的新鲜事。伟大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就曾经指出,早在远古时代,不同文化的社会规则之间的差异就已经十分明显。①在许多道德的相对主义者看来,这种社会规则的差异性就能说明不存在客观的道德事实。这种推理思路与第二章已经讨论过的认知相对主义的论证相似。后面我们将进一步考虑它

道德相对主义的第二条论证思路,也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来源之中。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角色叫做色拉叙马霍斯( Thrasymachus)。他说,某种文化中的道德标准是由其政治上居统治地位的群体所决定的,并且,这些标准具有维护统治群体政治力量的目的。

道德的相对主义进一步分为两种不同的学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道德判断的真是相对于某个个体而言,还是相对于某个群体而言。前者被称为道德的“主观主义”,这一立场认为,道德判断的真或假是相对于一个个体的道德标准而言的。以《梄山节考》为例,根据道德的主观主义,如果辰平自己相信不把母亲背上山是对的,那么,如果他拒绝背母亲祭山,就将是道德上可允许的。其他人可能不赞同他这一行为的道德性,但那将无关紧要,因为道德的唯一裁判就是介入那个行动的个体和他自己的道德准则。而道德相对主义的另一种学说是“文化相对主义”。这种学说认为,道德判断的真或假是相对于那个行动者所处其间的文化的道德标准而言的。在辰平所生活的那种文化中,不送老人进山,在那个文化中的群体看来是不可接受的,因此,辰平想把母亲留在家里的愿望将是道德上不允许的。但可以设想,如果辰平处于在另一种文化中,那个文化不允许这样对待老人(例如在我们的文化中),那么,背老人祭山的行动就将是道德上错误的。根据道德的主观主义,只要一个个体的道德判断与该个体的其他信念相一致,这个个体的判断就永远是对的;但根据道德的文化相对主义,一个个体的道德判断有可能出错—当这个个体的道德标准不同于其文化中其他人共同承认的标准的时候,他就会犯错。因此,在道德的文化相对主义中,每一个人的道德判断将有一个可以上诉的“法庭”—即人们所处的文化的标准。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处在相对主义的范围内,因为,即使是文化的相对主义也会宣称,不存在确定道德上正确与否的客观事实。

在伦理学中还有第三种观点,尽管它不是一种相对主义学说,却与之有着许多共同之处。这种观点叫做“道德虚无主义”,它认为道德判断毫无意义。在道德的虚无主义看来,根据道德理由来评价行为的观念是没有意义的。尽管在当代哲学家当中没有多少道德虚无主义的追随者,但在20世纪早期的哲学中,曾经流行过一种“情感主义(Emotivism)”观点,它认为,道德判断事实上是对某些事情的情感反应的表现。根据情感主义立场,“张三打李四的行为是道德上错误的”这一判断,等价于“张三的一些行为—呸!”而“李四舍身营救落水儿童的行为是高尚的”等价于“李四舍身营救落水儿童的行为—啧啧!”

对于道德的相对主义立场,可以给出什么论证呢?首先来看看文化的相对主义。如果我们想通过《栖山节考》来构造一个文化相对主义的论证,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并且就我所知,关于这个作品的多数影评都隐含了这样的论证。这个论证思路的第一步,开始于一个常见的现象:不同的文化在其道德标准上有很大的差别。在《栖山节考》呈现的文化中,杀死新生儿是道德上允许的,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则不是。不是长子的年轻男人不能结婚、不能有后代,这一规定在《槽山节考》的文化中是道德的,而在我们的文化中则不是。对偷窃土豆者施与活埋其全家人的严酷惩罚,在《槽山节考》的文化中是道德上正当的,在我们的文化中则不是。我们都很熟悉不同文化在道德观上的这些差异。确实,没有人(哪怕是最狂热的道德客观主义者)会否认这一点。在不同的文化之间,对于哪些行为是道德上可接受的、哪些是不可接受的,人们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文化的相对主义者却要用这种道德标准上的多样性,来证明道德真理是完全相对的。因此,从“道德标准的多样性”这一事实出发,道德相对主义者进一步论证:如果真的存在客观的道德价值,那么我们将看到,所有文化都会采用整体上相同的价值标准。然而事实上,我们看到的是不同文化的道德评价标准的多样性、差异性,而不是统一性—正像槽山的文化和我们的文化在道德价值观上的巨大差异那样。因此结论就是,道德的文化相对主义成立。

并且,同一种文化内部的道德标准往往具有高度统一性,这似乎更增加了有利于文化相对主义的理由:在槽山的文化中,次子不能婚配,老人必须祭山,偷窃粮食者必死。这些都是那个文化之中的人的共识。

然而,这是一个好的论证吗?由(1)不同文化之间的道德标准的多样性,加上(2)同一文化内部道德标准的统一性,这是不是就蕴涵了文化的相对主义?我认为不是的。有两种反驳这一论证的方式。首先,道德的客观主义者可以指出,这个论证在结构上是不完整的(这相当于指出这个论证在逻辑上无效)。按照这一反驳途径,道德的客观主义者可以说,(1)不同文化间的道德标准的多样性与(2)同一文化内部道德标准的统一性,并没有逻辑地蕴涵文化的道德相对主义正确。第二章中反对认知相对主义的“扁平地球假说”论证,也可以同样地用来反对道德的文化相对主义。因为,从文化规则的多样性到道德相对主义的论证,与从意见的多样性到认知相对主义的论证具有同样的结构,因此同样的反例也可以用来证明这个论证的无效。让我们重温一遍这个论证:对于地球是不是扁平的,不同文化中的人往往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说来,这种地理学观点在同一文化内部的一致性非常高。(也就是说,一个文化中的成员要么一律地相信地球是扁平的,要么一律地不相信这一点。)然而,在地球的形状这个问题上,(1)文化间的多样性加上(2)文化内部的统一性,并不蕴涵“地球是不是扁平的”这一客观事实不存在。普遍接受“扁平地球假说”的文化正是在这一点上犯了错。同样地,道德的客观主义者可以判断一些文化采用了不正确的道德标准。单纯的意见差异并不构成支持相对主义的证据—不管是知识的相对主义,还是道德的相对主义。

对于文化相对主义的论证,道德的客观主义者还可以批评其前提不正确。那个论证的前提断言:在不同文化的道德标准之间,存在着高度差异。一些哲学家已经提出,事实上,不同文化中道德标准的差异,往往是十分表面的;在更深的层次上,各种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必定有许多方面是共同的。道德的客观主义者之所以这样认为,其理由是,有一些规则是任何文化都必须予以考虑的—只要这种文化不想追求自我灭亡。例如,如果一种文化完全不把照料、抚育婴儿和幼童作为一个规则,这种文化将会迅速灭绝,它将无法继续延续下去。槽山的文化尽管允许杀死无法养活的新生儿,但是,只要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孩子仍是要得到抚养的一至少,长子的孩子的生命必须得到保证。

也就是说,要让一群人形成一个有内聚力并能够生存、繁衍、延续下去的文化,必定有一些构成其最低要求的原则。“槽山”的文化是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文化?人们要“活下去”的强悍意志,是不是等于这种文化是强悍的?要知道,人类文化的“生命力”不等于自然物的“生命力”。对于这一点,导演今村昌平本人的态度远远不像那些把他的作品称为“生命之歌”的人那么乐观。今村昌平一直把人和人的关系当作动物标本一样考察,但他所持的未必是简单的赞赏态度,甚至不能说是那种相对主义的宽容”—只要看看他用来比喻日本国民性的《猪与军舰》以及《日本昆虫记》等作品,就可以明白。

也许文化的相对主义者还更进一步,通过道德的主观主义来挽救道德的相对主义形式。对于主观主义者来说,尽管在同一个文化的成员中有着道德信念的高度统一性,但是这种一致性并不是绝对的。堕胎、安乐死、罚款,即便在我们自己的文化群体中,也都是在道德上有争议的例子。也许主观主义者会说,文化相对主义者弄错了:道德的最终裁判并不是一个文化的道德标准,而是一个个体的道德标准。我们在《栖山节考》中看到,对于要不要送老人祭山,辰平、阿玉和另外一些村民之间是有意见分歧的,并且,要评价这些不同的意见,并没有客观上统一的标准。但这是否证明了道德的主观主义是正确的?我认为,道德的客观主义者可以用前述同样的方式来驳斥主观主义者:单单是意见上的差异并不蕴涵相对主义。客观主义者完全可以指出一些人在他们的道德信念上犯了错(此处,我对道德的相对主义论证的批评假定了一个前提:存在客观事实。彻底的认知相对主义者无疑会否定这一点。不过,由于我在这里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道德相对主义,而只是要说明它在论证中给出的前提并不蕴涵它的结论,因此我的假定并不构成循环论证)道德相对主义的论证似乎有严重的缺陷。然而对于反驳者来说,单单指出个论证中存在缺陷,这并不能说明那个论证的结论是错误的。因此,道德的相对主义仍然是一根漂浮不定的稻草。能不能给出什么理由来驳斥道德的相对主义?这也许是可以的。为了说清楚这一点,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第二章里关于相对主义和宽容之间关系的讨论。

我们还记得,许多人支持相对主义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相对主义与“宽容”之间有着显而易见的联系。道德的相对主义宣称,对于“X是不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不存在客观上正确的回答。如果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道德相对主义者,我不会—事实上也不能够—把其他的社会规则作为不正当的来批评。对于许多规则来说,似乎确实不存在客观上的正确和不正确:例如饮食习俗,南方人过年要吃汤圆,而北方人过年吃饺子,这说不上谁客观上正确、谁客观上不正确。这也许会让你感到相对主义是一个合理的立场。但是对于一个彻底的道德相对主义者,他的“宽容”必定还会包括另一些实践和规则,比如奴隶制、对妇女的压制以及种族灭绝。这样,在纳粹时期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就是道德上可以允许的——只要这种大屠杀与1930年代晚期到1940年代早期的德意志帝国的社会规则相一致,而且它确实与当时德国的社会规则相一致!而一个彻底的道德主观主义者更糟糕,他不能把道德批评建立在他人行为之外的任何根据之上,他甚至不能根据任何文化标准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

还需要指出的是,道德的相对主义蕴涵了道德进步之不可能。道德的进步,意味着一套文化规则被另一套更好的规则所取代。但如果你要颠覆当下的道德标准,按照相对主义的观点,你的颠覆行为在发生之时便在道德上是不正当的。以《栖山节考》为例可以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今天的日本已经完全改变了100年前槽山文化中送老人“祭山”的制度。在今天,那种对待老人的行动已经成为道德上不允许的。我相信,任何人都应该把这种制度上的改变视为道德的进步。但如果你是一个彻底的相对主义者,你必定判断这种改变在其发生之时在道德上是错误的,因为这种改变与当时槽山的社会规则相冲突—一按照当时梄山社会的主流信念,不送老人祭山才是不道德的。废除送老人祭山的制度,是当时栖山社会的道德标准所不容的。并且,根据道德相对主义,与一个文化的常规/习俗相反的任何东西,本身必定是错误的。因此对于道德的相对主义者来说,我们将不得不把100年前槽山的道德规则保留下去,不得不继续把它们当作合理的来遵从。可以看到,道德相对主义中的这些内容是高度反直觉的—它们太相悖于我们关于道德的日常理解。

自我”的根据:《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孙悟空“同于”至尊宝?从“来生”说起-《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忒休斯之舟-《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慕容嫣是谁,慕容燕是谁-《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猪八戒”成为“青霞”了吗-《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自我:身体、心灵还是灵魂-《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醉生梦死之酒:记忆之链与自我-《大话西游》《东邪西毒》与哲学
道德判断与道德要求:《栖山节考》与哲学
道德判断的根据-《栖山节考》与哲学

归档:黎萌《看得见的世界:电影中的哲学问题》在线阅读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道德,相对的还是客观的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