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谢默斯·希尼《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 诺贝尔文学奖

得奖理由

他的作品具有抒情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昔得到升华。

《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诗集。1960年出版。希尼著。
诗集记录了诗人从农家子弟成为诗人的成长过程。童年的乡村生活经历是贯穿全集的中心题材。标题诗就是以客观具体的描写,暗示从童年跨入青春期的心理突变,同时也暗示人与自然的告别:作为小学生的代言人酷爱养蛙,然而有一天他在水坝下边看到大群发情的牛蛙,形相猥亵,于是顿生恶感,从此新的意识萌发了。诗集中的最后一首诗《个人的诗源》有这样的诗句:“我写诗/是为了看见我自己,让黑暗发出回声。”表明诗人写作犹如童年游戏,是出于自恋,而现在,通过诗他实现了“自我对自我的显现”。

《通向黑暗之门》诗集。1969年出版。希尼著。

诗集描绘了喑哑的土地、沉睡的泥沼、古老的乡村生活方式,以及向大自然之神献祭的野蛮形式等等。其中有以写实和象征笔法描写的纯为传种接代而进行的动物交配(《非法者》)和为恢复生命之源而做的人工努力(《春之祭》)。诗人以客观冷静的笔调进行描述,很少有赞美之意,正如《铁匠铺》一诗中所说的,“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一扇通向黑暗的大门”。这黑暗就是现实,在作者的笔下,却古老的像神话般。集子中的诗作表明了作者对“黑暗之门”的复杂情感,他从中走出来,还要重新走回去,以便记录他的过去和现在。

《北方》诗集。1975年出版。希尼著。
诗集共分两部分。第1部分用两首取材于古希腊神话的诗作(《安泰》和《赫克列斯与安泰》)置于首尾。安泰是大地之子,被赫克列斯从地上举起而失败。这一方面暗示了殖民者对受尔当的人侵,另一方面也暗示,公众对其诗作只“表现个人内心情感”的舆论对诗人意志的压力。在这两首诗中间的其余诗作则叙述了从古到今的爱尔兰和北欧充满侵略和暴力的历史。第2部分是站在天主教徒立场上对北爱尔兰时局的“解释”。诗集中的最后一首诗《曝露》则流露了作者的非政治倾向,以及他对“北方”(北爱尔兰)悲剧命运的绝望和逃避意图。如我不是拘留犯也不是告密者;/而是一个内心流亡者,变得头发长长,/心事重重;一个山林流寇/自大屠杀中逃脱”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谢默斯·希尼《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通向黑暗之门》- 诺贝尔文学奖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