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马蒂斯 传记》第一章:野兽派的渊源

19世纪末,印象派名家迭出,乔治·修拉、凡·高、保罗·塞尚以及保罗·高更等人各领风骚。欧洲绘画发展到这个时候,传统的准则和观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印象派是现代人叛离文艺复兴造型体系的起点。在印象派作品中,人们看不到界定物体形状的清晰的轮廓线,古典式的坚实形体在悄悄地蜕变。印象派画家致力于表现自然中光色的瞬息变化,他们对客体所持的态度是自然主义的。尽管他们仍然遵守文艺复兴式的透视法和构图原则,但在他们的作品中,作为绘画基本要素之一的色彩已现出其独立价值的端倪。印象派画家用来捕捉光之闪烁的色彩开始挣扎着摆脱它历来所承担的任务—描摹客观物象。画家的颜色很少经过调合,保持着很高的明度。

这些颜色在画面上并列、交叉,构成物象,通过观众的视觉作用进行调合于是色彩变得活跃起来,有了新的力度。印象派对色彩的探索到此便停止了,他们伟大的使命已经完成了。

修拉是印象派与野兽派、立体派之间的桥梁。在他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这幅巨作中,修拉以印象派的直觉为基础,分割了色彩,将纯色并列在画布上,并将人物、景物进行了前所未有的简化,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抽象,这对后来的马蒂斯及抽象艺术有很大的启示,不过这幅画中也明显地体现了文艺复兴原则:严格的透视法与空气深度感

莫奈和修拉对物象的描绘多具客观性,而塞尚则有所不同。他不满足于印象派过于追求飘忽不定的光色与空气的作法,而去寻求坚实永恒的美,用色彩重新创造自然。他从印象派那里获得明快的色彩,却致力于用色彩之间的对比来表现形状和体积,于是色块的对比取代了明暗的对比他的画中,色彩不再限于视觉经验,这一点使他与印象派拉开了距离。塞尚的静物画显示出对透视原则的突破,多点透视的运用使他可以重新安排物象,根据需要组合色块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了特有的超自然的美。

色彩到了凡·高手里,便像着了魔似地狂舞起来,他对色彩的控制达到了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在凡·高的世界中,绘画要素不再是描摹客体的手段,色彩、线条、笔触与形体纠缠着,牵动着他所有的情感神经。在他的画中,文艺复兴式的透视在宏观上控制着画面,这非但没有遏制凡高火一样的激情,反而加强了画面的张力,造成了一种紧张感。透视与图案式的色块发生了强烈的对抗,使画面的情绪越发激昂。

比其他人更进一步,保罗·高更则彻底摒弃了印象派画家所持的绘画是表现视觉直接经验的观念。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启发,高更用粗黑的轮廓界定形体,以色面构成景物,强调平面效果,产生特有的装饰感

西方绘画经过莫奈、修拉、塞尚、凡·高、高更等人的艰难探索,发生了本质变化,绘画从对客体的描摹转变为独立于自然的精神实物,画家在表现形式上获得了更多的自由,这是西方绘画艺术的转折点。只有了解了这个转折点,才可能真正了解野兽主义以及马蒂斯的艺术。提起野兽派,不明就里的人多半会将它与粗野、猛烈甚至狂暴联系起,而事实上,野兽派的绘画与“野兽”一词的表面字义相去甚远,野兽派的绘画语言非但没有洪水猛兽般凶猛,反倒具有一种优雅、温和的品质。

野兽派产生于20世纪初的法国。它并没有形成一个有纲领、有理论的画派,而是由一定数量的十分有信心的画家一时聚合的结果。促使这批美术家走到一起来的根本原因,是他们全都渴望摆脱传统的束缚。在新的世纪,凭着内心的指引,借助非再现性的色彩语言,他们自由酣畅地表现自我,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美术的解放。野兽派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艺术的看法开始明显地具有了一种现代意识,野兽派这一术语,本身就是变革的体现。

早期的艺术运动,如印象派等名称,都同艺术主题和艺术见解有关,而野兽派恰恰与艺术无关,却同个性有关。

秋季沙龙是一个一年一度于秋季在巴黎举办的展览会,宗旨在于向世人介绍印象主义之后的美术新潮。

在1905年的巴黎秋季沙龙中,一群年轻画家的作品被集中在同一个展厅展出。他们是马蒂斯、马尔凯、弗拉芒克、德朗、杜菲、弗里兹、勃拉克和卢奥等人。他们的作品色彩强烈、造型简洁、作风粗犷,以强劲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了每一个到场的观众。在这个展厅中间,陈列着雕塑家马尔克所作的一件类似意大利早期文艺复兴时期雕刻家多纳泰罗风格的小铜像。

展出期间,法国著名的美术批评家路易沃克塞尔到这个展厅来参观,他环视四壁那些大胆狂放的作品后,目光落到摆在展厅中央的那尊小雕像上,体会到画作与雕像的强烈反差,这位批评家不由喊出:“看哪,多纳泰罗处在一群野兽中!”因为,年轻艺术家们的作品中的色彩和动感令其想起了丛林,从此,“野兽派”就成了这群年轻艺术家的称呼。

作为20世纪西方反传统的现代美术运动链条上的第一个环节,野兽派只持续短短几年时间,大体上是1905年到1907年之间。

这一群才华横溢的画家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各自不同的风格,而且始终执著于各自不同的探索。正如曾为野兽派中的一员,后来成为立体派大师的勃拉克所说,“我们无法停留在这一个高潮上”。野兽派的高潮过后,他们便各自走向不同的路径,有的成为一代巨匠,有的则为历史的尘埃所埋没。

野兽派艺术的实质就是对鲜艳色彩的兴趣,他们认为色彩是一种基本表达因素,对色彩效果的刻意追求使得传统色调标准、透视、比例退到了次要的位置,如同高更、凡·高之所为,他们追求的是色彩的情感效应,强调作品的愉悦性和乐观情调。此外,平面性在野兽派之前的许多绘画中已见端倪,但野兽派的画家们却将色彩视为画面上独立的、情感丰富的部分,这一见解的重要性在于排除了接受传统模式以外的绘画形式的又个障碍。

从野兽主义画家笔下的题材以及绘画的情调和心境看,他们仍然与印象主义画家有着明显的内在联系。那些描绘风景、静物、人像、室内生活和游乐场面的野兽主义绘画作品,大多传达了明朗、愉悦、平和、欢快的心境,这一切都在某种程度上继承着印象主义的传统

虽然野兽派画家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的影响,但本质上与印象派、新印象派的形式化绘画理念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作品仍以客观事物为描绘对象,但他们模仿自然。他们“要解释自然并使自然服从于绘画的精神”(马蒂斯语);他们更加强调主观感受,形、色、光和线的表现更加随意自由;他们无视写实主义的透视法则,推崇简约、自由的形式语言,甚至在很多情况下使用纯粹的原色来强化精神的显现,因而其画面比新印象派的科学色彩、比高更和凡·高的非再现性色彩都更为强烈,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

野兽派的画家们利用简括的形、粗重的线、鲜明刺目的色块、装饰风格的画面构成来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和激情,在发挥纯色的表现力上,他们取得了惊人的成就。野兽派绘画彻底冲破了西方传统的观念,它不再以模仿客观世界为已任,不记录故事情节,也不求表现玄妙晦涩的内涵,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世界。

野兽主义没有严密的组织,概括地说,它主要是由三个小组松散地聚合在起形成的。第一个小组的成员是巴黎博纳艺术学院莫罗画室和卡里埃尔学院培养出来一批画家,如马蒂斯、马尔凯、卢奥、芒更、卡莫安皮依等。第二个小组的成员,是在巴黎附近的夏托从事创作活动的德朗和弗拉芒克。第三个小组的成员来自勒阿弗尔市,他们是勃拉克、杜菲和弗里兹。另外还有一个重要成员,就是后来加入法国籍的荷兰画家凡·东根。

亨利·马蒂斯是举世公认的野兽主义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完整地体现了这个流派的所有特点。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马蒂斯 传记》第一章:野兽派的渊源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