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3.你看那滚滚红尘

3.你看那滚滚红尘
记下一纸沧桑,融入你的血脉。
勾勒满腔热情,挥洒刻骨情怀。

不恋诗篇,不精音律,不喜利禄,不贪浮名。她总是那般沉寂,好似不曾出现,却又将无数人震撼。她总是那般反叛,好似无人来和,却又让无数人认同。她总是那般深邃,好似不谙世事,却又让无数人臣服。
她的笔触可以勾勒流年,可以描绘流沙,亦可以激起流言。但她依旧茕茕孑立,不是孤傲倔强,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她的内心总会指引着她的方向,她的步履一直行走在她的归途。她曾被千万人背叛,唯独不会被自己背叛,她会被千万人指点,但只会更加坚定内心的那份归属。
早在一九八二年,三毛曾在文章中公开反对好友琼瑶进入影视圈:“你再拿自己去拼了电影,你拼了一部又一部,不懂享受,不知休息,不肯看看你的大幅霓虹灯闪在深夜车区的中国台北高墙上时,琼瑶成功背后那万丈光芒也挡不住的寂寞。”她想说服她将那些忙碌的时光都用来陪伴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自从失去荷西后,她顿悟,那些共处的时光才是生命中最珍贵的美好,而琼瑶却那般挥霍她穷其一生所求的幸福。她更不想琼瑶步她的后尘,失去后才痛苦怀恋。
让她自己也始料未及的是,在一九九零年,三毛创作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剧本《滚滚红尘》。这不单是她一片心血的倾注,更是她一场失望的开启。或许在历数往事时她也会生出几许自嘲,那个最原始的自己多次信誓旦旦着:不会参与电影,不会编写剧本。可她却忽略了那个在心底偷偷生根,偷偷萌芽,甚至偷偷成长的那抹对电影的钟情。
幼年时扮演“匪兵乙”,那是她与剧本的首次邂逅,也为她带来了一段青涩而暧昧的情愫。少女时的首篇散文《惑》,也正是受了电影的“蛊惑”,她走出自闭,迎来一片艳阳。与荷西在大漠约会,一场《希腊左巴》后,他们步入了婚礼殿堂,那是她最惬意的时光,也是她一生中最值得追忆的美好。再到后来,她开始参与电影,先是同法国导演贝特杭编写了一部反映越南难民实况的电影。紧接着,同美国百老汇导演史丹利合作,共同编了一部歌舞剧。之后,她又开始尝试自己的戏剧创作。也就这样,在不经意间,她与电影的渊源愈发深刻。待到发觉之时,早已无从左右、无法自拔。
说到《滚滚红尘》的诞生,不能否认这是一系列机缘巧合的交互,但导演严浩的努力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一九八六年,严浩偶然翻阅《哭泣的骆驼》一书,立即被紧凑的故事,起伏的情节所深深吸引,他便认定这是个改编电影的好材料。他立马去寻找书的作者,那时的严浩因执导了《似水年华》而颇负盛名,他认为凭借自己的能力与三毛的才气珠联璧合,定能创造出一部传奇佳作。但偏偏没料到三毛的兴致并不在此,尽管他费尽周章,多次邀约协商,三毛还是拒绝。
直到一九九零年,严浩导演再次找到三毛,这次他还带了两个“说客”——秦汉、林青霞。三人一起将三毛约至了一家餐馆,席间又是敬酒又是请求。三毛虽有犹豫但还是不肯承诺,便推脱说自己又要去欧洲旅行,恐怕无暇完成。三人觉得遗憾,却也不好再做强求。
世事难料,酒喝微醺的三毛回到家。一个踉跄,便从楼梯上跌了下来。这场飞来横祸着实让她伤得很重,三根肋骨都被摔断,断骨插入了肺中,被送进医院后,三毛在那里足足住了两个月,肺也被切掉了一个。
待到出院时,三毛做东,约见了严浩、秦汉、林青霞三人。她取出随身携带的一大摞稿纸,为他们读了自己在病床上创作的剧本,名为《滚滚红尘舞天涯》,也就是后来名噪一时的《滚滚红尘》。严浩三人听后都很受感动。林青霞与秦汉都当即表示要参演这部戏。三毛感到莫大的慰藉,她将两个月的挣扎与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剧本里:“痛切心肺的开始,一路写来疼痛难休,脱稿后只能到大陆浪漫放逐,一年半载都不能做别的事。”
滚滚红尘开始投入拍摄,三毛也积极地跟进着影片。她的细致谨慎与勤恳敬业,让工作人员都感到了钦佩与动容。三毛曾为了九十余个镜头,足足创作了六百张画。不但如此,跟随摄制组的奔波更是让她疲惫不堪:“那段时间,我们很辛苦,每天干十六个小时,下午两点到第二天早晨六点。七点到十一点,睡上四个小时,起来洗漱吃饭,午休一会儿,两点钟严浩已经到了。”电影杀青后,三毛更加劳碌,仅在七天内,就接受了新闻界采访二十八次,上了八次电视,每日三餐均是饼干一类的速食。
可尽管如此,三毛的电影并不叫座,仅有六百万港元票房,终究是曲高和寡。好在行家们有着自己的眼光,《滚滚红尘》虽票房收入不尽如人意,但口碑却是极佳的。《滚滚红尘》获得了中国台湾金马奖十二项提名。也应了那句“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这样,三毛同她的作品一起被推至了风口浪尖。
质疑声、抨击声接踵而至。其中有台湾当局背景的《香港时报》,连续六天发文指责,称三毛在作品中刻意美化汉奸,美化左派学生运动鼓动者,又有刻意侮辱国民党军队的嫌疑。“港九影剧自由总会”也与其两相呼应,共同向“金马奖”评委会施压。事情不断被强化夸大,终于引起台湾当局新闻局电影处的注意。就这样三毛成了一场“政治风波”的“罪魁祸首”。本钟情艺术的她却因艺术而累负了一身责难,她苦不堪言,却也只能苍白辩解。
终于,在一九九零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金马奖进行最后的开奖角逐,一切将要尘埃落定。三毛盛装赴会,却未料到所有荣耀在那一刻都只是与她擦肩而过。《滚滚红尘》囊括了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术设计和最佳造型设计八项大奖。偏偏没有最佳编剧奖,满心期待的三毛,落空了所有想象。她与最佳编剧奖失之交臂,遗憾与挫败感可以想象。
唯一让三毛感到些许安慰的是,《滚滚红尘》的投资人徐枫女士在上台领奖时,严肃说道:“如果没有最佳的编剧,亦不可能有最佳的电影。”她下台时,三毛立即搂住她说道:“你刚才在台上讲的话令我很感动,我好想哭!”那时三毛的心酸与悲苦,也只有她自己切身体味罢了。
在当天的庆功晚会上,大家都沉浸于收获的喜悦,觥筹交错、推杯换盏。唯独三毛与那里的气氛格格不入,她将自己冷在一旁,没有表情也不做言语。只在要合影前说了句“你们都得了奖……”话音未落就被拉入了人群,也被拉入了“滚滚红尘”。
没人有资格去妄下评论,也没人有资格多加揣度,因为没人走过她的路,没人能感受她的感受。她是缥缈的迥异,更是独特的个体。从写自己的故事,到勾勒他人的人生。三毛的笔触或许会被世俗打压,或许会被时代质疑,但她的才情却永远不会被人们否认、被浮世湮灭。
她将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写得真切悲戚,也将小人物的周折沉浮写得荡气回肠。有冲突,有挣扎,有纠葛,有缠绵。她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代碰撞,也让自己的心念与情感融合。不知不觉中,她也将自己置身于那滚滚红尘。
在那首《滚滚红尘》中低诉的是她笔下的主人公,但更像是她自己的宿命:
“起初不经意的你,
和少年不经世的我。
红尘中的情缘,
只因那生命匆匆不语的胶着。
想是人世间的错,
或前世流传的因果。
终生的所有,
也不惜获取刹那阴阳的交流。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本应属于你的心,
它依然护紧我胸口。
为只为那尘世转变的面孔后的翻云覆雨手。
来易来去难去,
数十载的人世游。
分易分聚难聚,
爱与恨的千古愁。
于是不愿走的你,
要告别已不见的我。
至今世间仍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滚滚红尘里有隐约的耳语,
跟随我俩的传说。”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撒哈拉不哭泣:三毛传》3.你看那滚滚红尘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