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鲁迅《野草》读书笔记 | 野草的梦

原创 小蚁 小蚂蚁和小蜻蜓
每周都会有好几个觉得可以写成公众号文章的点子,但是不到周六,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哪个点子可以落实成文章。这周选了鲁迅的《野草》,和夏目漱石的《梦十夜》比较,讨论的内容很抽象而且不算新鲜,可以当作学习型或者科普型短文来读。

▼ 文 | 小蚁

《野草》是鲁迅作品中比较难读的一个,因为它的文体并不是小说而是“散文诗”,所以其意义的解释有很大的空间。之所以将《野草》与《梦十夜》并列比较,是因为其文体和格式的相似,以及公认的鲁迅受到夏目漱石影响的事实。说文体相似是指《梦十夜》也有“散文诗”的成分,之所以会给散文诗加上引号,是因为两者都不是纯粹的散文诗,而是一种“夹杂生文、小说、民间故事”的“交叉性、混合性”文体(王向远·1997)。另外,《野草》和《梦十夜》之间的联系,也体现在文章结构的相似上。《梦十夜》中第一、二、三、五夜皆以“我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译成“有梦如斯”)开篇,而《野草》中间几篇(从“死火”到“死后”)也分别以“我梦见×××”开始。普遍认为这是鲁迅受到夏目漱石影响的印记。

除了形式的相似,两部作品在精神内核上也有相通的地方。王向远指出,鲁迅和夏目漱石都有着很深厚的佛学底蕴,而贯穿《野草》和《梦十夜》两部作品的,正是一种“佛教式的虚无情绪”。比如《梦十夜》中“生命的虚无”(死亡)、“时空的虚无”(轮回、镜像)、“爱情的虚无”(爱而不得)等。相对地,《野草》中贯穿全篇的基本命题是“唯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但是面对相似的虚无带来的痛苦和绝望,两位作家却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鲁迅认为“绝望之为希望,正与希望相同”;夏目漱石则更像“第二夜”中那个试图参悟的武士,他“更多地把佛教作为人生实践的目标,作为修炼和解脱的手段”。除了佛理,两部作品中同时蕴藏着哲学思考,而且两位作家都选择通过对话来表现:

《梦十夜》第四夜

“老爹几岁了?”
老爹吞下嘴里的酒菜,装模作样地说:
“我也忘了。”
……老板娘问道:
“老爹住在哪里?”
老爹停止了长长的呼气,答道:
“肚脐里头。”
老板娘依旧把手插在腰带上,又问道:
“要去哪里呢?”
老爹又用那个大若饭碗的容器喝下一碗酒,像刚才那样呼出一大口气,回道:
“要去那边哟。”

《野草》中类似的对话出现在“过客”一文中:

翁——客官,你请坐。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我不知道我本来叫什么。我一路走,有时人们也随便称呼我,各式各样地,我也记不清楚了,况且相同的称呼也没有听到过第二回。
翁——阿阿。那么,你是从那里来的呢?
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那么,我可以问你到那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但是,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在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我单记得走了许多路,现在来到这里了。我接着就要走到那边去,(西指,)前面!

两段讨论的都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哲学基本问题,相似的是两位作家对于“我是谁”的回答都很模糊(“我不知道”“我忘了”),而对于“要到哪里去”的答案却很明确(人生的终结)。

两位作家对同一概念的看法,形成了两部作品相似却又不同的风格。《野草》的绝望中藏着希望、会妥协也会反抗、冷漠中洋溢着热情,这些情绪的反差锻造出一种“刚性文体”;《梦十夜》所描绘的焦虑、痛苦不断地被压抑,表现出一种平缓、隐忍的“柔性文体”。

参考文献:
王向远:《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汪卫东:《探寻诗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郑礼琼注译:《夏目漱石作品选》,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21页。
鲁迅:《野草·过客》,《鲁迅全集》第2卷,第189~190页。
题图来自网络。

文 | 小蚁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鲁迅《野草》读书笔记 | 野草的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