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恶童日记》读后感:即便是“恶童”,也逃不脱残酷与悲伤

-人鱼- 在词语里诞生

1
《恶童日记》是雅歌塔·克里斯托夫用法语写出的小说处女作。对这位匈牙利籍的女作家而言,法语写作并不是主动的选择,却是最有成效的选择,就如同写小说不是她最初的选择,却是“命定”的选择一样。只有高中学历的雅歌塔,14岁开始用母语写诗。1956年匈牙利革命失败之后,21岁的雅歌塔抱着4个月大的孩子随丈夫逃到瑞士,以难民身份定居下来。对于这次逃离匈牙利,雅歌塔痛悔了一辈子。经过患难的婚姻很快终结,为了生存,雅歌塔先后在纺织厂、钟表厂做工。身居异国,言语不通,精神上极其孤独的她继续用匈牙利语写诗。后来她再婚嫁给了一位瑞士摄影师,又有了孩子,生活忙乱,但她坚持创作。然而,在瑞士用匈牙利语写作,显然不会有什么前景,她必须改变。而且,她也厌倦了之前偏于繁复精美的风格。于是,她开始尝试法语写作,并有意模仿孩子的家庭作业,以求一种客观、冷静的文风。
1986年,“儿童作文”风格的《恶童日记》在法国出版,文坛为之所动。人们说雅歌塔用儿童的“无垢之言”“淬炼出一把寒光利剑,直指人类最原始的面貌”,并颁给她欧洲图书奖。随着续篇《二人证据》和《第三谎言》的出版,雅歌塔获得了更多的赞誉和奖项,她成为了有代表性的作家。法国文学界把她跟加缪契诃夫相比,说她拥有拉辛和贝克特的文学风格,承继的是伟大的法国文学传统。但是,雅歌塔却坚称自己是匈牙利作家。其实,对于读者来说,她是哪国的作家、继承了什么传统,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她写出了独一无二的“恶童三部曲”。
2
雅歌塔用六年时间完成的“恶童三部曲”,既是一个层层递进的整体,又可各自独立成篇;既风格各异,又一脉相承;故事既前后矛盾,又顺理成章。
单独来看,“三部曲”的开篇《恶童日记》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暗黑童话和寓言,因为它有着强烈的荒诞和梦魇色彩。所谓“恶童”,其实是一对俊秀聪慧的孪生少年,所谓“日记”,其实是兄弟俩纪录自己生活事件的大笔记本——正是有了这个笔记本,整个“三部曲”才得以连贯发展,故事才有了变幻的空间和可能。兄弟俩在这个大笔记本上,以“我们”的视角,一节节地记录下一个个简短的故事,每一小节就像一篇小小说——这就是《儿童日记》简洁至极的叙事方式。从他们的日记中,我们看到,因为战争,这对双胞胎被母亲送到了地处边境小镇的外婆家,并在恶劣的环境中学会了各种生存技能。他们练习互殴、互骂,练习行乞、禁食,甚至还练习残酷,由此,他们不仅适应了环境,还能够改善处境、实施计划、实现目标。显然,雅歌塔借由兄弟俩的“日记”写出的,并不是一个铁血的励志故事,而是各种各样的禁忌、血腥和丑恶:屠杀,纵火,同性恋,娈童,性虐。她把两个主角写成心如磐石、冷静理智的早熟“恶童”,让他们偷窥、敲诈、勒索、偷窃、欺骗,甚至谋杀。那一幕幕或怪异或骇人或野蛮或凄惨的场景,被雅歌塔毫不遮掩地展示出来,透出令人心悸的黑暗和寒冷。但是,她在暗黑处也藏有亮光,在冷酷处又埋下了温情,因为她又让我们从兄弟俩事出有因的“恶”之中,隐隐觉察到了他们的良善、仗义和勇敢。
就像叙述形式的简洁一样,雅歌塔的语言也像孩童的作文般简单、浅显,但是精炼得没有一字多余。她的语调是冷淡、漠然的,对人、事、物,只是“忠实地”描写事实,不做情绪表达和情感判断。那一个个字句都像是闪着寒光的玻璃珠子,冷冰冰,又脆生生。这样直白的形式和童真的语言,配上那样残酷又诡异的内容,很难不生成一种新奇又强大的冲击力。
3
续篇《二人证据》改用了第三人称叙事,也讲述了更多人的故事。兄弟俩开始有了名字:克劳斯和路卡斯。在克劳斯踏着父亲的尸体偷越了国境之后,路卡斯留在小镇独自生活。他收留与父亲乱伦的雅丝密娜,抚养雅丝密娜畸形却聪慧的私生子玛迪阿斯;他“爱”上了丈夫被吊死的克萝拉;他耳闻、目睹了文具店老板维多和姐姐的故事;他与同性恋的年轻官员彼得交好……在这部续篇中,路卡斯有了很多的爱和情,但生活依旧充满了死亡和不幸。在玛迪阿斯自杀之后,路卡斯失踪了,留下了那个大笔记本。接着,克劳斯从异国回到了小镇,寻找路卡斯。在签证到期之后,他仍不愿意离开,最终被收监看押。就在你以为一切都要顺理成章地结束之时,一个急转直下的情节,不仅推翻了之前的一切,也让所有人的存在,都成了可疑的谜团。
《二人证据》刻画了小镇人物的诸多面相,展示的是战争之后人们被禁锢的生活,讲述的是死亡和失去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和绝望。雅歌塔还是那么残酷——她毫不迟疑地让克劳斯失去了兄弟,成为一个沉溺于幻想的孤魂野鬼,但是,她也开始悄悄地流露出爱和真情。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除了人物的增加,本篇在叙述的密度、长度和温度上也都有所增加,不再是冷冰冰得生怕多说一个字,倒是随处可见长篇大论饱含感情的对话,还出现了多重文本和故事中的故事。与之相对的,是荒诞和梦魇色彩的减弱,但仍然不乏奇异而浓烈的情节。雅歌塔的文字,依然清冽干脆。虽然过多的枝节曾让叙述一度有些沉闷,但是结尾的转折之笔,将会像晴天霹雳一样,把人炸得精神一振。
由此我们便知道了,雅歌塔终究是不可预料的,所以,对《第三谎言》竟然再次全盘推翻《二人证据》的“出人意料”,我们倒也不觉得意外。作为完结篇,《第三谎言》为这个漫长的故事给出了一个让人无从预料更无法释怀的答案。这篇小说以一种现实主义式的风格,分别从克劳斯(路卡斯)和科劳斯的视角,讲述了这对孪生兄弟从四岁到五十岁的人生,一步步、一层层、一波波地将真相大白于天下。故事从克劳斯因非法滞留被收押开始,他开始回忆真实的历史,坦白自己对人生的种种虚构和修改。终于,他见到了孪生兄弟科劳斯,但科劳斯却拒不相认。路卡斯在绝望之中自杀了。但是,能怪科劳斯无情吗?谁能知道他还有另一面的惨痛真相呢?在《第三谎言》中,雅歌塔又一次将残酷的大刀砍将过来,她让人人都成了受害者,人人都那么不幸。但是这次,她是带着强烈的情感来砍的,她不再掩饰兄弟之间的深爱,也让我们看到了残酷之后巨大的悲伤和痛苦。
可以说,《第三谎言》是一部成熟、规整的小说,结构完满,笔法精妙,故事动人,情感真挚。雅歌塔的语言依然简洁明快、平静从容,但是,玄妙的关系、转折的情节、变幻的时空尽在其中,真真假假、生生死死、爱恨情仇也尽在其中。仔细想想,整个悲剧起因竟是一场婚外情,而悲剧的持续是因为战争,似乎也并无新奇、独特可言,但是,雅歌塔却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能将这样一个故事讲得层峦叠嶂、奇峰突起、连绵不绝,讲出人世间纠缠不清的谎言与真相,无可逃避的爱与恨、善与恶,以及无以慰藉的创痛、孤独与绝望。
将“三部曲”连在一起看,你将不得不赞叹那些亦真亦假、忽真忽假的变换和转折是如此快捷与繁复,你还会诧异,从寓言和童话式的炫酷与独特,到现实主义式的精巧与圆满,雅歌塔的脚步跨得是如此轻盈而准确。“恶童三部曲”就是雅歌塔编织的一个变幻莫测的文字罗网,它兜头盖脸地铺撒下来,将读者紧紧收入网中,一次又一次。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恶童日记》读后感:即便是“恶童”,也逃不脱残酷与悲伤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