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两朵玫瑰的觉醒——浅析《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性命运走向

文 | 包广杰 杨红敏

一个男人身边通常有这样两种女人,至少是两个。娶了白玫瑰,久而久之,白的成了衣服上的白米粒,而红的却成了心头的朱砂痣;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成了墙上的蚊子血,而白的却成了窗前的明月光。

这是张爱玲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最有名的一段话,后来也常被人们引用,特别是被某些所男人们津津乐道,甚至有人认为这段话就是该小说的思想代言,我认为,这其实是对这个作品理解的偏离。

《红玫瑰与白玫瑰》是张爱玲中短篇小说中的一个名篇,也是她一个中短篇小说集的书名,主要讲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叫佟振保的“海归”和几个女人(主要是两个女人——妻子孟烟鹂和情人王娇蕊)的感情纠葛。“振保的生命里有两个女人,他说的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分开来讲的。”,小说里的这句话,基本上概括了整篇小说的故事核心,也被无数人拿来形容男人们朝三暮四的不安分习性,但其实,虽然这本书是从男性(主人公佟振保)的视角来写的,却也为我们生动描绘出了两个女性主人公的情感成长历程。从两个女性受婚姻旧有价值观念的影响以及伤害,到最后能够在现实生活的磨砺中,敢于摆脱传统或者不良观念的束缚,察觉自我需求,大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她们这种自我意识的觉醒,我认为,这才是本书的核心价值所在,这也可能是作者张爱玲无意或者是有意“苦心营造”的主旨。

先谈谈小说里的红玫瑰王娇蕊,她本来是佟振保老同学王士洪的妻子,也是一个时尚、开放的海归女子。在这部作品中,因为她受到过西方文化的熏陶,加上她的性格使然,她这朵娇艳的红玫瑰代表的是艳丽、性感以及浪漫,她貌美体丰,虽为人妻,但想法“单纯”,当年和丈夫的结合也是很随意的——“玩了几年,名声渐渐不大好了,这才手忙脚乱地抓了个士洪。”,并不是由于爱而嫁,所以当遇到比丈夫有风度、有情趣,且与其发生了肉体关系之后的佟振保时,就不由自主地爱上了这个男人。王娇蕊爱得热烈又单纯,甚至不计后果地与社会、经济地位都不错的丈夫离婚,而佟振保喜欢的只是她的丰满的肉体和性感的感觉而已,对娶她,却是瞻前顾后,在权衡利弊之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还厚颜无耻地说:“娇蕊,你要是爱我的,就不能不替我着想。我不能叫我母亲伤心…..”。被现实无情的大手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之后,王娇蕊醒悟了:世俗婚姻生活中,红玫瑰只能是刺激和点缀,性感、美貌不是一个可以长期依赖的东西,不要因为有了性感、美貌这层保护膜,就不愿意对自己付太多责任,爱情婚姻的保鲜剂还要靠日常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经营。所以,时隔八年,当振保在公交车上再度遇到娇蕊时,这个被他曾经深深伤过的女人,还能真摯地对他说:“是从你起,我才学会了,怎样,爱,……,虽然吃了苦,以后还是要爱的……”。她因为生活的历练,更因为爱情的伤害,最终她到底学会了爱——选择的一个安稳、朴实的婚姻生活。

白玫瑰孟烟鹂,也就是佟振保后来的妻子,在国人眼中是个知书达理、贤惠的妻子,她婚前也曾经对婚姻家庭有过美好的想象,相夫教子、夫唱妇随地安稳过日子,可惜她遇到的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渣男丈夫,她这朵纯洁的白玫瑰没有得到爱情雨露的滋养,相反,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式的对丈夫的依附和盲从,过于保守的意识和寡淡似水的性情,也很容易失去丈夫的吸引力,从而为丈夫的花心找到了一个似乎是冠冕堂皇的借口,她似乎只能是婚姻家庭、男女两性关系的受伤者。不要说是近百年前的张爱玲时代,就是放到女人空前独立的今天,恐怕还会有一些女人,当陷入如此境地时,也是甘愿认命,默默地吞咽生活的苦水的。然而,张爱玲没有按照常规出牌,她给白玫瑰孟烟鹂设计了一种获得“新生”的方式——背着丈夫和一个丑陋的裁缝偷情,这有些出人意料。读完这篇小说,我也没有看到,有关孟烟鹂在死气沉沉的婚姻中,为什么选择和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丑陋男人去偷情的心理描写,这也许是张爱玲有意留下的虚笔,让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但敢于“突兀”地写出一向逆来顺受的白玫瑰去发展婚外情,我想这应该是张爱玲的超前以及敢于反抗不合理的两性关系理念和勇气所决定的。偶然蕴藏在必然之中,张爱玲是不是有着唤醒女人对自我独立人格意识的想法驱使而写,我不敢揣度,但可以肯定的说,这篇作品的这个情节设计,无疑是对于旧传统伦理道德的抨击,也促使女性对于自身独立意识的觉醒的思考。当然,白玫瑰在本书中的觉醒是不彻底的,也可能是下意识的报复性的“浅尝即止”,她和猥琐的年轻裁缝一次偷情被丈夫察觉后,是提心吊胆的,是更加对丈夫的百依百顺,直到丈夫变本加厉地不负家庭责任(公然将妓女带到家门口,“连烟鹂也没法替他辩护了。振保不拿钱回来养家,女儿上学没有学费,每天的小菜钱都成问题”),这之后,她才更加觉醒了,“倒变成了一个勇敢的小妇人,快三十的人了,她突然长大了起来,话也说得流利动听了,滔滔向人哭诉……”,才“有了自尊心,有了社会地位,有了同情与友谊。”小说最后以她的丈夫振保的改变结尾:“觉得他旧日的善良的空气一点一点偷着走近,包围了他。无数的烦忧与责任与蚊子一同嗡嗡飞绕,叮他,吮吸他。第二天起床,改过自新,又变了个好人”,选择这样的小说结尾,张爱玲应该是要明确告诉读者,或者要给读者传递一个信号:白玫瑰的觉醒和反抗对改变男人,对挽救婚姻还是有作用的。

两朵玫瑰能够从最初的爱情或者婚姻的伤害中勇敢走出来,或者说只是勇敢走出了第一步,这是她们独立意识的自我觉醒,也是一种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表现形式,(要知道,那个时代的女人基本上还是不能作为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存在的,三从四德的传统观念还死死地束缚、禁锢着她们), 当然了,我在此不是赞扬女主人公们这种具体的做法——红玫瑰先是不负责地结婚后追爱不成又向世俗妥协,白玫瑰不愿意在婚姻中当成一个“虚无”的摆设而且偷情。我想表达的是对她们觉醒的肯定——女性不依附于男人,追求独立(人格和经济)意识的觉醒的肯定,对“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总还有别的……”,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的肯定。当这个社会,还流行着这样的观点: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挣钱养家;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当这种观点还被部分女人奉若“神明”时,我认为,这些女性真正觉醒的一天还没有到来。

《红玫瑰与白玫瑰》成书于张爱玲和胡兰成离婚之后,所以,应该说,这本书有着张爱玲本人对爱情婚姻的大彻大悟的体验和惨痛教训,尽管也有人说张爱玲是一个爱情婚姻的失败者,但最近这些年,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张爱玲其实不像世人猜测的那样,虽然她遭遇了婚姻的不幸,但她还是敢于决绝式的抽身而退,后来嫁给大她30岁的美国不知名作家赖雅,在纽约过着深居简出的日子,这听起来似乎很悲惨,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安宁和精神上的富足,年轻时候,她肆意地爱过、恨过,晚年不再受他人(特别是渣男丈夫)的打扰,静心读书写作、出版早年的作品,不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吗?由张爱玲,我想到了她同时代的女作家萧红,如果把美丽但带刺——具有反传统观念的女子,比喻成玫瑰花的话,我想有着相似婚姻不幸的张爱玲和萧红,都可以称作是民国文坛上两朵惊艳的玫瑰花,她们(萧红是逃婚、离婚、再结婚)以其自身追求女性独立、反抗不合理旧婚姻传统的行为,以及她们留下的细腻而又深刻的文学作品,不仅是为那个时代的女性,也为后世,包括今天的女性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人生经验和精神滋养。

作者简介

包广杰,河南省作协会员,《漯河文学》编委,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正高职称),心理咨询师。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两朵玫瑰的觉醒——浅析《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女性命运走向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