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让民俗传承,看黄河古渡放河灯

文/刘彩凤

看《呼兰河传》,看到萧红笔下关于放河灯的片段,读来实在有趣。
“那河灯从上流拥拥挤挤,往下浮来了。浮得很慢,又镇静、又稳当,绝对的看不出来水里边会有鬼们来捉了它们去。这灯一下来的时候,金呼呼的,亮通通的,又加上有千万人的观众,这举动实在是不小的。河灯之多,有数不过来的数目,大概是几千百只。两岸上的孩子们,拍手叫绝,跳脚欢迎。大人则都看出了神了,一声不响,陶醉在灯光河色之中。灯光照得河水幽幽地发亮。水上跳跃着天空的月亮。真是人生何世,会有这样好的景况。一直闹到月亮来到了中天,大昴星,二昴星,三昴星都出齐了的时候,才算渐渐地从繁华的景况,走向了冷静的路去。河灯从几里路长的上流,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来了。再流了很久很久才流过去了。”

看这一段,让我不由想起自己家乡的放河灯活动。
老家位于鲁西南的黄河岸边,在那一带的农村,元宵节主要的风俗是“上灯”和“放河灯”,上灯即家家户户在房间、院子、门口以及牲畜家禽的圈所,都点上蜡烛,屋里屋外灯火通明,意为驱赶鬼祟邪魔虫孽,让他们无处藏身。放河灯则是为了祭祀河神,祈求黄河不发大水,保佑渡船平安,保佑人们生活风调雨顺,平安吉祥。
放河灯是黄河岸边的村子沿袭已久的风俗。在解山村老黄河渡口,每年都要组织放河灯活动,当时人们叫“撒河灯”。
据考在正月十五放灯,可以追溯到汉代,汉明帝为弘扬佛法,下令于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流传到民间,明清两代尤盛。明代诗人王象春写有一首题为《元宵》的七言诗,诗云:“喜看稚子放河灯,狮石围栏士女凭。阔髻高裙京样尽,此宵又着白松绫。”据清修《济南府志》记载:“元夕张灯,食汤圆,散灯浮诸流水,谓之放河灯。”乾隆《历城县志》也载:“元夜通衢张灯、放花炬,男女群游,谓之走百病,过桥,放河灯。”当时民间上花灯、放河灯的习俗蔚然成风可见一斑。

在正月十五前的几天里,村里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做河灯,排秧歌舞,准备祭祀用的供品等。到了十五傍晚,全村的人都聚集到渡口边,敲锣打鼓、扭秧歌、上花供、放鞭炮,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祀活动,男女老少,热闹非凡。等到祭祀活动结束,天也暗了下来,放河灯开始。人们把亲手扎制的各种彩灯陆续放到河里,河面上星星点点逐渐增多,慢慢的星罗棋布,布满河面。那些灯闪闪烁烁的,随着河流飘向远方……
在人们殷殷的祈盼和祝福声中,崭新鲜亮的春天来到了古朴的乡村——冰消雪融,春暖花开,燕子飞回来了,老农牵起耕牛下地了……新的一年开启,古老的农耕文化就是这样,在元宵节放河灯活动的美好祈愿下,生生不息的传承着。
我姑妈家在解山村,小时候我经常住到她家,也经历过放河灯活动。可惜我那时候还很小,记忆里只有个大概的印象。后来,放河灯被作为一种迷信活动取消了,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在我家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一年元宵节我带孩子回老家过节。为了让孩子了解和见识一下放河灯活动,增加点童年的趣事,我和弟弟一家曾经搞了一次小型的放河灯游戏活动。
我们自己动手,用泡沫板、玉米秸、细铁丝、蜡烛等,做了三个简易的河灯。分别起了名字,叫“幸幸”、“阿吉”和“小意”,代表幸福、吉祥和如意,寄托美好祝福。弟弟开车,载着我们乘夜色去了黄河古渡边。
这时候古老的黄河渡口早已不复存在,一座浮桥连接两岸。我们把三盏河灯顺次放下水去,天气很好,没有一丝风,黄河在深邃的夜空下,神秘而幽静,水流悄无声息。三只灯闪闪烁烁,忽明忽灭的向下游漂去。旁边两个孩子一问一答:它们能漂到哪里去呢?会到大海里去吧?
那天我们追着河灯跑了很远,直到灯光越走越远,变得越来越小,慢慢消失在黑暗里,孩子们兴奋地热情都丝毫没有减弱。

夜空下的河堤上,月亮不太明亮,四周安静的出奇,广褒的大地就如睡着一般,那伟大的母亲河,安静而缓缓地流淌着。 夜空、黄河、河堤、大树,还有夜空下延伸开去的田野,一切,是那么奇妙!人站在这其间,显得是非常渺小,内心的感觉又是非常激荡!
那晚的感觉,真如萧红写的“唯独到了最后,那河灯流到了极远的下流去的时候,使看河灯的人们,内心里无由地来了空虚。”

这么一次小小的放河灯的游戏活动,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和很美好的回忆,至今难忘。
我想,我们不应该让这项民俗活动,消失于历史的烟云,而应该重拾传统,摈弃昔日的迷信和宗教色彩,把它作为一项民众庆贺新春、欢度元宵的文化娱乐活动,让民俗活动在创新中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您说呢?

文字原创|刘彩凤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让民俗传承,看黄河古渡放河灯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