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社友读书感悟二则

原创 王庆海 河柳读书社
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继承

前些日子,看《辜鸿铭讲论语》,对《论语》有了相对比较系统的了解和认识,更增加了几分对孔夫子的崇敬和佩服。“半部论语治天下”,那真真不是吹和盖滴。
这段时间,开始研读老子的《道德经》,又从另外一个角度对为人、处事有了新的感悟和认识。
《易经》也好,《论语》也好,《道德经》也好,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领悟。我在想,不管哪一个朝代,产生的各种各样的作品都浩如烟海,但是真正能流传下来,泽被后世的,却都寥如晨星、屈指可数。而这些经过大浪淘沙、千淘万滤真正能流传下来的不但证明了其作品强大的生命力,而且件件都是艺术瑰宝。但是,这些被很多有志之士奉若珍宝的东西,如今却被多少人所无视?不说普通老百姓,就说对于大多数官员、知识分子和大学生来讲,又有多少人能够哪怕略知一二。
现在是一个“快餐文化”流行的时代。微信、微博,各种段子满天飞。但快餐远没有大餐带来的营养丰富、感官享受和回味无穷。而真正能够支撑起一个民族精神和内在张力的,除了文化,别无其他。
我们是幸运的,我们的幸运是因为我们拥有这么多历史文化先哲,他们像一座座灯塔照亮着我们前进的航程,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在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不但能够获得智慧和力量,也能够让自己变得丰富、优秀和坚强。但,我们又是悲哀的,我们的悲哀就在于我们对这么多的珍宝熟视无睹,在于我们把这么多优秀的文化束之高阁,在于我们的舍近求远。而这种悲哀要么因为人们的无知所继续延续下去,要么因为人们的功利而继续被无视,要么因为各种各样的借口和理由而进一步地淡出人们的视野。
确确实实,静下来读点书真的没有玩游戏什么的畅快淋漓。但是,读书的享受和收获确是其它娱乐方式不可比拟的。是在玩乐、颓废中浪费生命?还是吮吸文化的营养让自己变得富有内涵和气质,我想对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了。

经典的现实意义

这段时间读《论语》、读《道德经》、读《名家散文典藏》、读《历史深处的民国》,越读越觉得自己知道的太少,越读越觉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越读越觉得自己渺小,越读越觉得伟人大家的伟大和崇高。
以前总觉得,相比于我所接触到的大多数人,我读的书应该是不算少的,我的知识面也不是窄的,我的思想和认识的深度也不是太肤浅的,但是我现在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我真真的错了,错了不只是一点两点,简直是十万八千里。现在的我,犹如刚走到一个宝库的大门,而这个宝库,就是真正的中华文化和文明的宝库,里面的金碧辉煌、光彩靓丽让我不仅炫目而且更是瞠目。而在这一刻,我在为自己渺小和无知的同时,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和责任。
对于中国的文化,都知道博大精深,但如何的博大精深没几个人能说得清;对于孔子和老子等,都知道他们是旷绝古今的古人,但是真正读过《论语》《道德经》等他们书籍的人恐怕也没多少;对于历史,我们都知道中国上下5000年,但对于中国文明的历史脉络知道的也没几个人。其实,真正的现实是,我们虽然有那么多的圣人,我们却没怎么读过圣贤书;我们知道中国的历史久远,但历史好像并不关我们什么事;文化不是柴米油盐,也不是房子、车子、票子、位子,懂得多不如生活得好。
实用主义盛行、历史虚无主义盛行、信仰缺失、生活迷茫、急功近利、崇洋媚外无不是这种这种现象的直接体现。
再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网络和微信上的各种段子和形形色色的心灵鸡汤,实际上都没出圣人的那些范围,更多的是我们断章取义、管中窥豹,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却拿着那种赝品和舶来品而咀嚼得津津有味。
读史可以明智,读书可以让人见心明性。老子、孔子、庄子孟子、韩非子等等,每一个历史上的名人都是我们的灯塔,都是我们的宝库,都是我们思想和力量的源泉。拥有着这么多的金玉宝藏,却不知道学习和研读,却去羡慕别人家那半道而来的浅薄,这就好像抱着一个商周时代的虽已经锈迹斑斑的青铜器,硬要与人换一件光鲜亮丽的现代艺术品一样的可笑。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继承——社友读书感悟二则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