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大象席地而坐》影评:有时,希望着就已足够

《大象席地而坐》( An Elephant Sitting Still) 是已故导演胡波生前执导的最后一部作品,于2018年11月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情片。这是一部极轻却也极重的作品,观影者看着电影里头的人物被「生活」这个巨大残酷的碎纸机分解、揉碎,而零零落落飘散的纸屑就是他们,不对,倒不如说是我们,因为他们就存于我们里头。故事围绕在中国不同年龄层的男女,在一天中经历各样的冲突和反覆的生存性忧虑后,毅然搭上车,前往满洲里看那头成天坐在地上的大象是否存在。

电影很明显地笼罩在一片浓重而化不开的「灰」中,不管是中国的雾霾、残破的工业废城,或是人们心理上的压抑和绝望,一切都被压缩在那样的真空状态中。导演胡波几乎是用长镜头串联起整部电影的,每个人物的故事线就是那样缓慢地行进着,透过长镜头类似于旁观者的角度,去看、去窥探每段无语的对白、每个无声的控诉和呐喊。

电影中时常出现的画面是镜头跟随着人物的后背不断移动,而在画面中,人物以外的景物都是模糊的。在我看来,人物像是在一片由混沌的灰白构成的荒芜中禹禹独行。一幕幕画面中极浅的景深其实使我看得特别无助,这也让我意识到,在这部作品中,观影者并不是站在高处(在普遍的观影经验里,许多电影的观众会比故事中的人物更早洞悉、掌握许多事和情况),许多物事也会比人物慢几拍才领悟,而我们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段距离。这样的浅景深同时也隔绝了画面中人物与环境的连结,若说他们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也显得太过武断,但他们确实像是在自说自话,偶尔穿插着一些断断续续的对白。不过,他们却也不等着别人的应答。

到了后半部,剧中人物被不断压抑的内在终于喷发,真空的包装终于漏出一点缝。不同于前半部,角色们的表达、言语动作间透露出的淡漠以及毫不在意,后半部的情感张力强烈引起了观影者的共鸣。韦布面临灾祸后与林凯的对立(桥上咆哮的片段令人印象深刻)、黄玲与她母亲歇斯底里的争执、于城对好友母亲的坦白、王金与孙女私下的出走,都是对生活的孤寂、无奈与贫穷所做的逃脱,或者是反抗。每个人都将期盼寄托于满洲里那头席地而坐的大象,却谁也不能肯确它是否真的在那儿。

其中一段台词是这样说的,「我告诉你最好的状况,就是你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那边的那个地方。你想着那边一定比这里好,但你不能去。你不去,才能解决好这的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大象席地而坐》传达的概念并不如其表面上看来的消极,反而能从中品出积极对于世界、对于自身做出改变的意念。我们可以对一切生活感到疲倦、无奈,我们可以向往着别处、另一种更好更理想的生活,但当我们回到原点,依旧必须面对、甚至解决存在于生活中的种种课题。

最忘不得的是于城在残壁残垣上,与韦布的对话,以及对好友母亲的坦白。「如果你现在在一个高楼阳台上,会想什么?」「不想。我还能怎么办。」看着于城瞭望着失焦的灰幕,颤抖的双眼对映了他饱受挣扎的理智和感情,明明是个看谁都不顺眼的人,却还是在此刻卸下满身盔甲、留了一身赤裸。

电影的最后一幕是我最喜欢的一颗镜头。画面中的大巴停在路旁,乘客稀疏地下车走动,人们在车前踢着毽子,人影在唯一的光源照射下被拉的长长的。这时,远处突然传出一声大象的嘶鸣,人们都被这叫声吸引而停下了动作,接着,又是一声嘶鸣。这声鸣叫划破了深深灰暗,而那真是满洲里的大象吗?我们不得而知。至少,它成为在大巴上等待着另一段旅程、另一个开始的人物们的向往与希冀。而人生是一片荒原,有时,仅仅是希望着就足够了。

电影爽度:7 故事剧情:8 气氛营造:9 演技表现:9 题材鲜度:7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大象席地而坐》影评:有时,希望着就已足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