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聊电影:《猫斗》

《猫斗》
.
观赏之前,大概认定是部黑色喜剧,看到一半时,它确实也是部悲剧,但钻到最核心,它是部政治片。《猫斗》最令我惊艳的是它的成本真的相当低,无论是从技术层面或是场景安排上都可以看出来,就像是Youtube上的短片一样。从幕后侧拍可以看到第一场打斗场地完全取由现成,且相当狭小,第二场打斗戏时,甚至有几个镜头可以看到后面路人探头查看,但,导演奥纽吐克将这样低制作控制的极好,像是三场打斗戏的调度,或是整部片由喜入悲的转换,都做出了非常好的指导。当然,功劳绝对离不开安海契和吴珊卓两位优秀演员在片中无懈可击的演出,制作人真是干的好,虽然我还是很好奇是怎么请到两位名声不斐的演员,来参予这样「极小」制作的电影。
.
导演成功的让电影走的非常「对」,剧本主架构在三次的打斗,利用时间的间隔,大玩特玩了势力转换的操作。时间的快速转变,也让所有事物产生了戏剧化的化学反应,举最后的摄影机为例,在前一段里,它对薇若妮卡而言,是个伤痛的提醒,身为仅存物件之一的摄影机,跟上一段她拥有的比起来,显现出她的损失。但到最后一段时,当艾絮莉带着损失碰上薇若妮卡和摄影机,摄影机在这时已经不再是悲伤的象征了,而是可以带给薇若妮卡希望的物件,与艾絮莉的损失比较起来,艾絮莉等于损失了一切,而摄影机对薇若妮卡而言,却已满足了一切。
.
同样的,两位主角与下属的关系,也被拿来做地位的转换,演员的演技在此也因黑色喜剧的包装足以发挥,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演出是吴珊卓从病床上起来时,她将悲剧与喜剧利用某种技巧同时展现出来的表演,感觉太奇妙了,而这完全就是这部电影所需要的。若要比较,我会认为吴珊卓的演出比安海契更加完美,两位角色的成长是非常相似的,她们都经历过一段傲慢的时期,虽然无法忽略安海契具爆发性的演出对电影整体的重要性,但吴珊卓的傲慢似乎是较能说服人,且与后段改变拥有明确区别的。但不得不称赞的是两位演员在失去之后的部分,都是表现的很优秀的,另外配角群的实力也是难以忽视,整体卡司实在赞透了。
.
近来有些网友将《台北物语》视为电影的负面教材,对于还没看过此片的我,是有些怀疑的,但我在《猫斗》里,确实有看到一些点,让我特别注意。在这样小制作的电影,除了我前面提到「好的演员」以外,在本片中,身兼剪接的奥纽吐克是如何将三场打斗戏剪的如此精彩,以及时常采用的古典音乐,来创造喜感,对于本片如何成为「好电影」,都是缺一不可的一环。
.
电影让我觉得不完美的地方在于剧本,对于两人第二次的打斗,我认为吐克完全去除了让两人「好好谈」的机会,这是不太合理的,若真要让角色这样鲁莽行动,那就会是对「鲁莽」的铺陈不够有力的问题了。再来是艾絮莉昏迷后的情节,吐克直接对照前面的情节来写,此段的确是要跟着前面重点对照,但公式如此相近的设计,多少令人感到些乏味。
.
全片不少环节离不开小布希,吐克运用了电视节目的行式,创造出每个时间点的世界,他抓到了最快让观众进入状况的方法,这点实在是有创意。电影开头由电视中提及的中东战役做开场,这也就是最后的主旨,完整的呈现出黑色喜剧、悲剧和政治议题,是丰富、有因有果且令人满足的。
.
奥纽吐克真是令我刮目相看,我们可以看到他在将喜剧和悲剧结合上的成功,整部电影都是用喜剧的呈现手法,但随着故事的推进,第一次的打斗,是充满完全的趣味,第二次,则是建立于悲痛之下。第三次,我感受到的是永无止境的,全是悲伤一次次的扩大、延展,那些夸张的表演、动作,不再是任何外界因素造成的,而是内心纯粹想要纳喊出来的愤怒而已,因为除此之外,没有办法可以解决它。我看着这些影像,与其它片段的呈现手法、调性没什么不一样,但吐克却让它们与故事结合后,给予观众的感觉,全变了样。此外,第三次打斗前的餐桌戏也相当令我印象深刻,那场戏的正反拍,画面的设计、物品与人物同框下的暗示,是多么明确,艾絮莉的几次转头,薇若妮卡手部的几次动作,我完全清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而我体会到了灾难发生前先预见到,而眼前风平浪静的那种可怕及不忍。
.
7.5/10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聊电影:《猫斗》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