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自杀小队 Suicide Squad》影评:命中注定不会多好看的电影,因为华纳什么都要 -又名《自杀突击队》

「我想他们就是因为这样,拍了一堆的画面后,没人知道该怎么剪,难不成要让小丑与哈莉的爱情故事占掉40 分钟吗? 」

〈匆促与草率〉

从电影开头就可以感受到节奏是如此的匆促,光一个开场,就要讲完七位角色的背景,平均每个角色也就那么几分钟,就这样开场里,所有重点全是抓个几秒跳着剪,配着亚曼达的旁白,就以这些”主角”来说,实在是太草率了。电影前1/3 ,到组队完整为止,角色都在各自的剧情支线上,所以剪出来变成支线互相交错,但一切都是跟随着亚曼达的旁白,“故事”在这边几乎是完全没有寄托在角色间的对白。当然这是最快处理这些片段的方法,但是光「听旁白」并无法让我又更深的体会,我会想看他们对话,他们的情绪是怎么表达的。

由于电影前半段是在介绍所有角色的生平故事,也如上说的将故事浓缩成短短几分钟,这样快节奏的剪接,也仰赖着大量充满节奏感的配乐以及摇滚乐,由于电影节奏赶到不行,前面2/3几乎是没有安静过的,这实在是个问题,观影的过程中,不停的音乐让人麻痹,而我们是跟着摇滚乐的节奏以及旁白的叙述,故事本身无法自行发展,一切就像是好几支的MV罢了,也让故事全被锁在亚曼达的机密文件里,得不到完整使人感到不满足。

〈讲不完的角色〉

「介绍完角色后所剩的剧情就不过逛一圈西门町」

看到了中间,我大概知道为何这部电影让我失望了,电影中戏份重或有介绍个人背景的角色中,突击队有6 人,政府御用员工3 人,反派2 人,再外加一位小丑,这样就12 个角色了。而看本片的剧本模式,就是想要像《复仇者联盟》那样,制造出『大家都是主角』的概念在走。电影中几乎这12个角色都有特别叙述他们的家庭、情人,或是谁的老公怎么样的( 除了指挥的亚曼达) 。这部电影的企图心已经到想要讲完12 个角色每个人的故事了,但在一部电影中,恕我直言,但这简直是天方夜潭。

面对大量的主角,这个剧本的走向也是尽可能的细腻,但在这样一部电影的限制中,我想编剧 ( 即导演 ) 应该要换一种模式进行了,大量的角色背景都讲不完了,怎么可能还有时间留给现在要执行的任务。这也是为什么本片的剧情极为单薄、无趣,不瞒我说,扣掉前面还在介绍角色的暖身,剩下的,基本上就是他们逛了一圈西门町,就没了。总之,我是认为,这部电影打从一开始有基本形状的时候就注定不会成功了 ( 艺术上 ) 。是华纳看到对面 ( 漫威 ) 一直往上走,自己却一路倒退而急了吗 ? 所以他们找到了几个大牌演员后,大致成形了,就满意了吗 ? 剩下的就在赌博吗 ?

〈电影半调子〉

「打个比方好了,电影前半段是每位角色的独立电影,后半段是《自杀突袭队》,但是因为片长的关系,两部电影各剪一半出来变成一部电影,该是两部电影长度的剧本,被迫浓缩成一半。」

为何说他不会成功,因为明显的,《自杀突袭队》的重点在于这个「团队」做的事,而不是每个人自己在干嘛,这方面是要拿捏的,他这样一写下去,每个都要写个一大段介绍。然而,厉害的编剧应该可以在出任务的途中表现出人物们的个性、特质,而不只有动作场面,包括对话、冲突,都是很好利用的点。

打个比方好了,电影前半段是每位角色的独立电影,后半段是《自杀突袭队》,但是因为片长的关系,两部电影各剪一半出来变成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的败笔就是在这边,被省略的太多,但每章节都必须讲到,最后就变成这样空洞的作品了。

我想他们就是因为这样,拍了一堆的画面后,没人知道该怎么剪,难不成要让小丑与哈莉的爱情故事占掉 40 分钟吗 ?

〈将太多角色虚化〉

「小丑被困在哈莉的回忆里,电影使他的存在变成虚无的一场空。」

就因为电影片长的限制,许多情节必需省略,因此,很多角色( 如小丑、死射女儿等) 都无法在前段以『现在式』来叙述,若以现在式来叙述,绝对避不掉对话、过场等耗时间的片段。所以好多角色的情节都被剪到只剩重点片段并剪的相当快速带过去。最后大家看到的小丑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几乎全是活在哈莉的回忆里,少了『现在的存在感』,使他在电影中的存在是如此的虚无及不真实。信不信由你,若如我的印象,小丑在片中以现在式仅在两场戏中呈现。

〈角色轻重出现了大问题〉

我猜或许是在先前预告释出后网友的反应,使高层对电影角色轻重有动作,如上述,看的出这剧本每次要讲个人背景时,都是全部一起,想让所有角色轻重相等,但最后的成品却无法成功。电影中明显看出哈莉奎茵的镜头最多,而小丑远比其他一样在记忆中的角色多了好几倍的戏份,我强烈怀疑这就是华纳看完观众的预告反应后动的手脚。多放他不是不好,只是随着她的戏份增加,其他人就越来越没话了。可以看到后半段几乎是哈莉与死射两人一搭一唱演完的,而当其他声音消失时,这部电影就会变成以哈莉为主,转为哈莉 Style ,这是完全不该发生的。这是《自杀突袭队》,导演却让后面看起来就像哈莉的独立电影。大家也不是不知道,哈莉这个角色本身讲话就很白痴,然而最后在打女巫的时候,哈莉一连串讲了好几句的台词,中间串插着一些白痴话。当下整个气氛就是─「白痴」,要是今天每个人都讲一句话,那哈莉的台词的确会营造个人风格。但当就她一个人讲话的时候,整个气氛全是她的了,但我看的是《自杀突击队》,就像海报一样,它的色彩会是缤纷的,不会只有哈莉的颜色。

.

就这样,角色轻重有很大的问题,大多的时间都给哈莉、小丑跟死射了,而当这部电影开始有「谁是主角」的心态出现时 ( 我认为在后制阶段此问题很严重 ) ,就会有人开始被冷落了。在电影开始行动后,对于鳄鱼男和银行抢匪的性格展现,是相当欠缺的 ( 在后段有段个角色心中理想幻象时,明显少了这两位,随后也没有其他桥段补足他们的展现空间 ) ,他们完全的被配角化了,这与开头一一介绍时完全不一样。在这方面,华纳对这些角色的塑造是不好的,既然有企图心要拍一部「团体」为主的电影,为什么最后却让着么多人都只为了陪衬而存在。

〈浓缩剧本下出现的问题〉

突击队中有6人,但开场在一一介绍的时候,竟然只有出现五人,我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当这个遗失的角色出场入队的时候,真的有点傻眼了。另外就是日本的卡塔娜这个角色,本身就戏份不多,但应该要成为画龙点睛的角色,没想到,再经过本片的「浓缩」后,她几乎等于不存在过。卡塔娜的出场戏,我不骗你,一分钟不到!另一段当团队在讨论计画时,下一个镜头直接跳到她在镜头前痛哭,看到他们「赶」到完全没有连贯性,我也只能无奈。电影的一场关键戏在死射拿了机密文件,接着直对领导骂,接着其他人也跟着唾弃这个领导,这场戏我实在无法接受,就这样简单的情节,但观众根本不知道你在干嘛,我们也看不到文件内容,下一秒死射的发飙是观众无法理解的,更不用说想要观众去信服接下来全部的人也跟着造成反感。

〈不自然的情感戏码〉

电影《地心引力》壁纸

「还记得《地心引力》中珊卓布拉克在一片绝望和寂静下,透过麦克风对乔治克隆尼说出「我有个女儿」的那场戏吗? 这样的剧本就对了!」

电影的一场关键戏就是他们一群人进到酒吧,但这里实在是太明显了,导演就是想要在这边写出他们内心的「人性」,这也是整部电影中极少数出现大量对话,一进酒吧,某位角色就开始诉说自己的家庭故事。令我感到这剧本很奇怪的点在于前面几乎不见任何剧情想要依附在突击队员的对话中,但当他们一坐下来,却讲了整场戏,把整部电影摊开了,这实在是太突兀了。

至于利用对话来讲这桥段的原因显然是想表现出此角色的情绪面,我不知道是高层还是导演自己想要让这部电影后半加上大量的亲情、爱情、家庭元素,实在是太自不量力了,最后因为片长,小队一进到酒吧,马上就有人打破前面 80 分钟的沉默,出来公开自己心中最痛的一块,我实在没有办法被说服。随后更加入两个角色来情绪发表,这间房子是被施了什么法吗 ? 怎么每个人进去马上全摆脱前面所打造出来冷血坏蛋的形象,开放的对外抒发情绪。若想要让观众看到这些坏蛋在前段没有的「人性」,编剧的手法实在是不够高明,应该要将这些对话更自然的出现,而不是写出一间「人性化小屋」。还记得《地心引力》中珊卓布拉克在一片绝望和寂静下,透过麦克风对乔治克隆尼说出「我有个女儿」的那场戏吗 ? 这样的剧本就对了!

〈反派〉

对于反派的塑造,我认为是失败的,剧本太早就将女巫给神化,已经没有剩下空间可以将她再做刻划,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就站在那边,然后小队去找她,在观众的角度来看,她必然只是「站在那边」。最后成品来看,这角色有点被浪费掉了。

.

电影中影像风格塑造最成功的就是哈莉与小丑了,当然也可看到有些角色的服装也是相当强烈的,但是最后没有放入太多桥段,例如卡塔娜以及鳄鱼人。另外一个就是反派女巫了,她的暗黑风格在预告中绝对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最终并没有看到这他们对这方面的企图心,真的没有留几个镜头。我觉得,她今天是反派,在比重上,必有一定的重量,视觉感没有创造出来(可见《公主与狩猎者》在反派的风格塑造),这个反派还能在观众脑中留下什么? ?再来就是因为此角有正反两面的设定,我们大多看到的是她在正常人状态时与队长的感情戏,至于那个反派的描写,真的太不完整了。这个女巫到底做了什么事,坏在哪里,观众都看不到,进而影响着观众对于「小队为何攻击女巫」这点的说服度。何况,当女巫进化成BOSS时的样貌又是另一个,我们眼睛或耳朵都看(听)到了为什么,但内心却没那样的明了。

.

再来就是女巫的哥哥,我实在不知道他打哪来的,这故事线彻底的被省略了,后段在大群架时,出现了比哥哥更大的怪物(我不知道要怎么称呼他),也是没头没尾的过去了。

〈总结〉

前半段的紧凑度基本上是依靠剪接与充满节奏感的配乐互相配合,使观众在视听上有一定的刺激,但是我认为导演在处理这部电影的动作场面上,是不够到位的,导演无法让影像流畅,太多动作场面将镜头保留在演员上半身,靠得太近,看到的范围就变的小,再配上几个慢动作,不知是否是为了3D 版本而设计的。另一个例子是哈莉在电梯里的搏斗戏,这场戏中让玛格罗比在小小的电梯里飞檐走壁,但是镜头也都局限在电梯内的空间,在这样狭隘的空间下,我们看到的东西其实很有限,甚至没有多绍时候可以「完整」的看到演员们的全身动作。但导演在小丑与哈莉这方面的处理倒是很到味的,令人耳目一新。

.

华纳在这部电影筹备时的思考真的很不周延,拍了这么大篇幅的东西,都可以变成影集了,他们有想过,或许小丑和哈莉的爱情故事根本不适合在这部电影中出现,从两人相遇→变情人→经营事业→分离,这样落落长一大段,我会认为,这部电影是容不下这些东西的。其实看到一些片段,真的觉得很可惜,像是哈莉刚被抓进来时被虐待,或是琼在穿越博士与女巫之间的苦楚,都是可以让剧情走进观众脑袋更深处的东西。

.

另外就是这部电影的特效做的不太好,这在文字上也不太好说的,大家可以看到人物的律动非常怪异,最后女巫边讲话的身体律动,简直像是小新在跳森巴舞。

.

电影剧本真的需要再加强,可以看到他「想要」写出什么样的东西,例如最后死射在开枪前看到了一个幻象,我心中就质疑「那为什么前面开了那么多枪,却没有看到幻象」,像这样帮故事带出一些感人、温馨的桥段,真的出现的很不自然。

.

另外整部电影的演员都表现的很好,令人相当满意。

最后提及到重要剧情———————————

.

.

.

.

对于编剧在制造出某位角色好像死了的假象后,又让他们出现在银幕上的运用,我不太能够接受,这种东西就像是一种对观众的骗术,骗了一次、两次、还第三次,我真的对它感到厌恶。从一开始的亚曼达,然后对琼也玩这招,其实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心中真的有惊喜的感觉,但是在编剧的过度滥用后,到最后一个镜头小丑重回的时候,我的感觉已经是完全相反了,并看到这剧本的无趣。

2.5/10

电影爽度:6 故事剧情:1 气氛营造:8 演技表现:8 题材鲜度:31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自杀小队 Suicide Squad》影评:命中注定不会多好看的电影,因为华纳什么都要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