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爱,还是害? - 鲁迅《藤野先生》

爱,还是害?

原创 咖啡 咖啡随笔

人心难医

关于文学,年轻时最爱小说,如今却最爱散文,散文中又最爱杂文,杂文中则最爱鲁迅了。

鲁迅的杂文幽默而犀利,似利刃,直刺中国国民的劣根性。老人家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说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一个精神匮乏的民族,无论他的身体有多么强壮,也不过是被砍头的对象和麻木的看客而已。”

如今,医生和教师依然是社会中最不可或缺的两种职业,前者医体,后者医心。然而疾病或可治,人心却难医。教学这行饭,比医学更难吃。

我想起了梁启超,这位百日维新的领袖,文学家,政治家,竟也是位教育专家。他育有九个子女,个个成才,各有所长。长女思顺,诗词研究专家;长子思成,著名建筑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思忠,西点军校毕业,参与淞沪抗战;次女思庄,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著名图书馆学家;四子思达,经济学家,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三女思懿,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思宁,早年就读南开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五子思礼,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科院院士。可谓“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

梁启超教子,堪称家庭教育的典范,让人羡慕,然而,与梁相反,更多家庭教育的方式纯属实力坑子。

信口随意

前几日,在厦门一家小海鲜馆里吃海鲜,老板娘身材高挑,肤色白皙,不似南方人士,但精明能干更过之,一面揽客,一面接单,正自笑容可掬,忽又侧脸怒喝:“还不快写,我布置的作业从来不能认真!”变色之快,演员不及。循她目光看去,只见一八九岁小子,应是她的公子,正占用一小餐桌,伏案仓惶书写。

一声大喝后,但见身形一闪,老板娘已出店门,原来,门外又来了几位疑似寻食者。几乎同时,公子掷笔,抽噎连声。此时,门外老妈口吐莲花,门内小子奔溃抓狂。

不知这位老妈布置了什么作业,布置了多少作业,但看她这忙乎劲,估计这作业也只是她信口布置,至于合格及时的检查,肯定更做不到了。

谈及作业的布置,那绝对是个技术活,无论作业的质量数量,还是内容形式都要精心设计。作业好比饭菜,数量过多,消化不良,质量太低,难以下咽。而作业布置之后,一定要及时地跟踪、批改、进而得到反馈信息。否则,孩子的作业对与错如何知晓?孩子存在哪些问题如何知晓?孩子完成作业态度是否认真如何知晓?久而久之,一切都成了形式主义。于是,乱涂乱画乱写的习惯就培养成功了,因为,就算认真做了,也不知错与对,做的无论对错都无所谓,反正没人看。

因此,随意性的作业有百弊而无一利,最终的恶果至少有两个,那便是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摧毁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无休无止

又曾读过一篇学生作文,大致内容是:

老妈带孩子前去姑妈家作客,书包也一同去。到了姑妈家,妈妈说:“大人聊天你也听不懂,吃晚饭的时间还早,和姐弟玩乐太浪费时间,还是去小房间写会作业,就写学校老师布置的,写十页就可以了。”

于是,从中午一点起,孩子开始写作业,写到三点,十页写完了,拿着作业屁颠颠地去给妈妈看。妈妈看了说:“哇,好棒,时间还早,再把辅导班的语文数学作业写完吧,按照你这速度,估计不到一小时就写完了,加油哦!”

于是,孩子乖乖回房间,过了一个半小时,又完成了,如释重负地又来找妈妈。妈妈看看手机:“才四点半,还有一小时才能吃饭,去把老师布置的暑假课外阅读读一下………”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干农活的事情来。秋季花生成熟了,白天把花生秧从田里拔起,再运回家中院子里。晚上,挑起点灯,摘果子。按照老妈要求,一堆摘完再摘下一堆,不到夜里11点不许睡。这活越干越没劲,手动得也越来越慢。原因很简单,动作再快,摘得再多,也要熬到十一点。漫漫长夜,一眼望不到边。

家长布置作业,应当按量,孩子完成作业,应当保质。

只要孩子保质保量完成了作业,切不可再随意添加,无休无止。言而必须有信且不说,无休无止的任务就像漫漫长夜,只会挫伤人的积极性。

作为家长,目光要长远,不要总进行分分秒秒地作业填鸭。只要孩子学得踏实,就可以让他们玩得痛快,这才会使他们更容易从学习的苦中得到乐趣。

贴身陪伴

还有一类父母,很认真, 每一次孩子做作业,都在一旁盯着。

三四年级的孩子做数学题,刚写一步,老爸就上来开始指导,兴致来了,用上方程,XYZ平方根号齐上阵,带着孩子拐了七八个弯,还说走了捷径。孩子听得晕头转向,老爸自我感觉良好,自豪得找不到北。

孩子写作文,老妈帮孩子选题材,帮孩子改错字,觉得孩子某段话太啰嗦,大手一挥,删了!又觉得孩子某段话太幼稚,大笔一挥,修改为有文采的,还带着哲理。写完了,又觉得不太满意,又到百度逛了逛,顺便带回来一些好词好句,往文章里一填,大功告成!

可是,这类家长往往抱怨更多。每天陪着孩子做作业了,孩子的作业依然问题百出。作业做完了,自己不检查,非得先让爸妈检查。有些题目做错了,不是不会,一看就是马虎大意导致的;有些题目做错后改过来了,但却记不住,下次依然犯错。做作业时,也是想起哪一科的作业,就找到题目做;一门科目的作业做完了,书本散乱地堆在桌子上……

爸妈有事离开一会,回来时就会发现孩子早已走神,有时候在看绘本书,有时候在玩手机。有时候,即便是一支铅笔,或者一块橡皮,孩子也能玩半天,眼睛就是不盯着作业本

于是,爸妈恨铁不成钢,抱怨孩子缺乏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差。其实,根源却在父母。孩子为什么依赖性强?父母剥夺孩子独立的机会。父母不放心、不放手,大包大揽,捆住了孩子的手脚,更绑住了孩子的思想。

家长,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孩子在学习时营造一个安静的独立的氛围,不过分介入和打扰,才是最好的家长。

五花八门

如今,家长和孩子都很苦。大街小巷走着的都是急匆匆的家长和孩子,赶着去上课外五花八门的辅导班,这已经成为了众多中国都市家庭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某教育培训机构内,两位家长正在聊天。

“孩子上几年级了,怎么这么小就补课呢?”“二年级了,现在是补数学。我们可是从小就上各种辅导班了,孩子刚出生几个月就开始上早教,大一点又上高价双语幼儿园,周末还有各种兴趣班,从英语、钢琴、珠心算到跳舞、围棋,绘画,小主持人,孩子全没有落下,在孩子身上的投资没数了。为孩子我都辞工了。”一位女士有些得意地答道。“给孩子安排这么紧张,受得了吗?”“没办法呀,不是都说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我周围的妈妈们都比着培养孩子呢。”

一旁的孩子看了一眼妈妈,轻轻地说:“我不想老上辅导班,太累了,都没有时间和小朋友玩儿,可你非要我学。”“傻孩子,妈妈是为你好,长大你就明白了。快去吧,到点了。”

“我们工作太忙了。孩子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也没人管,把孩子送到补习班,好坏有人看着,还能学点东西,多学点总没坏处。”这是家长们普遍的心态。

可是,再好的胃,也撑不住暴饮暴食,塞得过多,不仅无福消受,还要吐得稀里哗啦。

孩子的大脑,就如同那个饱受摧残的胃,太满了,消化不良,早晚会把本该吃下去的知识全吐了。

因此,选择辅导班,应当有所选择取舍,并依据个人情况,量力而行。

千万莫让孩子过多的被动接受学习,从而慢慢失去主动学习的能力。

如此,还能指望培养出有自己思想,有自己生活品质,有自己合理安排的孩子吗?

吹毛求疵

此类家长多属完美主义者,对孩子说的最多的话有:怎么成绩下降了?怎么比上次少考了两分?怎么才考98?怎么比小雨少考了一分?你看你写得什么作文?怎么这一段字写得这么难看?

孩子毕竟处于弱势,家长责备面前往往哑口无言。下面就由我来代替孩子对以上问题做出回答。

人的体重有会有重有轻,天气气温也会有高又低,我的成绩有高有低,为什么不可以?

之所以比上次少考两分,那是因为试卷难度加大了,那是因为我一时疏忽了,那是因为我那天身体不舒服,那是因为我状态不太对,难道不可以吗?

怎么才考98?有本事你来考,你要是次次都可以考一百,我不要杠杆就可以把地球撬起来,你信不?

上次我比小雨多考5分,你怎么不说?一定要我回答,我只能说,遗传基因的问题,我的爸妈比小雨爸妈智商低。

我觉得我作文写得不错呀,你没看到我这个开头很棒吗?你没看到我这个比喻句很新颖?你没看到我这段话都是自己的心里话?

我的字写得难看?我一共写了20段,就这一段写得差了点,你为什么就看不到那19段写得那么好?

此类家长往往缺乏赏识教育的意识,往往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因为他们对孩子缺乏最基本的尊重。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虽然他们没有形成独立的评价标准,但却有自己的独特人格和自我意识。家长横加干涉和指责,往往起到相反的效果,而最好的方法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对其行为加以引导,使之趋向积极。这就是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要学会分担孩子的喜忧,赏识教育重在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赏识教育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就像罗丹所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孩子身上不是缺少优点,而是缺少发现优点的方法。

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相信资质再差的孩子也会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灿烂天空。

当然,爸妈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赏识教育”,既要表扬孩子,也要适当地批评孩子,“孩子需要表扬也需要批评,哪怕99%是表扬,也要有1%的批评。严爱结合、恩威并施的教育方法才是最合适的。”无原则的表扬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为这样会让孩子骄傲自满,缺乏进取心和抗打击能力。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不要做实力坑子的爸妈,教育孩子,就好像在画画,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画出的画是否出色,关键并不在于纸张的质地,而在于挥毫作画的人。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爱,还是害?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