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论佛学(四) 解脱之后

论佛学(四) 解脱之后

张建平

一切,还是因缘。

从领悟与理解死亡开始的思考,始终隐含着虚无与绝望的基调,如果你真的深深思考过这个问题。人们追求长生这个虚渺的企图,作用着历史的一切人类情感。但,长生的终极价值与意义,并没有人与理论说的很透彻。因而,人生即漫长又短暂,伴随着漫长的苦楚与深刻的无聊。在这个世界,一味追求长生,并非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实则,却是,人们总会在人类渺小的存在经验里抹杀客观规律。

把生死看透,意味着决定人生虚无,甚至虚幻的本身有着幻觉的意识,就像时间与空间的感悟,时间并非存在,而你却在始终遵守与倚重时间,空间却永在局限着你的存在,这就是人生的悖论,与所谓的价值观达成一致方向的责任感,在其中逃避虚无这个现实的现实。看透生死之后,在领悟佛教最为基本的元素,轮回,就有了可能接受的余地,当然,你仍然可以不接受这个理念,但并不影响我接下来的阐述。

认真地接受轮回,将生死的问题,放入宇宙以及更为广大的空间范畴,来冥思,就很快会解决佛教“空”的根本内涵。死亡之后,你对于这个世界本质就是空的,这个世界也没有你的任何存在。当然,在另一个空间的存在,是以后讨论的问题。这也是人们希望立碑,在假借这个存在始终起着作用。但真正虚无并绝望的人,会聪慧地看到,立碑取决于人在某个阶段的暂时愿望,几代之后,将因为人类社会政治化需求的变更而变得再次毫无意义,包括立碑者的情感。

而科学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像佛教的根本诉求,也在抹杀人类心智化的完善与路径,并采取代替人类捉襟见肘的思维方式中,采取替代的方式,将人类再次驱使进虚无的境地之中。因为,你将发现,在这个世界的生存与生活问题上,需要你做的事情,以及你能够做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少。当然,我还没看到排斥的力量所在,但我没有逻辑理论肯定这样的局面不会发生。

那么,宗教佛教的体验,最终将由这些思考完成,并在意识与身体的变化中,形成独特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自发而起的出离心,开始发生作用。这种出离心是随着对于人生与社会越来越深刻醒悟与理解,带来的与人群与人的社会属性开始分化,并相应产生对于丑恶的最深切理解,这不是道家以及道教意义上的逃避问题,也并不是自杀、与世隔绝的哲学问题。而是,出离心的衍生,在于觉悟的悟者跳跃出人之属性的所有范畴,并重新开始建立人的存在意义。这种人生体验的就在于觉悟者首先反叛自己,否定自己之后的必然选择,因为,这个社会,一旦以虚无与失去希望本身的价值取向定论的话,自然,根本无法赋予意义,这个世界实在也是没有任何意义,而现实始终佐证着这样的结论:如果,最为广泛的社会范畴与领域,并不接受你的价值与意义,那么,你的自身最为深刻的意识,一定是虚无的唯一路径,这一点就是黑格尔逻辑的最先起始。但黑格尔本身绝不虚无,因为,他已经成为“时间”的某一个场中社会最广泛的接受价值存在。所以,一切,宗教都会是智慧的起始,毋庸置疑。请记住,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社会性最广泛价值接受的客观考量。你要最先判定,广泛程度,到底有多大?

最为符合人类情感逻辑的阐述,很可能是如果自身价值被社会接受的程度狭窄而最小化,那么,人类的智慧本身,将会采取反方向的意识流作用,也将不接受与认可这个社会的价值观与存在。

为了再次避免虚幻的色彩与思维边界的局限性,佛教的觉悟性体验,达到了这个广泛价值接受的现实证实。当然,你要接受它,否则,毫无价值。实际上,佛教是客观的方法论。

当我们决定以出离心的本身意识决定另外这样的一种存在,除非,绝望到不再愿意在这个世界存在下去,无非还是自杀的哲学问题。我回避它,最想讨论的是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佛教的越来越深入的问题,即觉悟者,终于寻找到解脱这个一个可靠路径,并在对于心灵上的解放与刻骨铭心的转化中,继续,完善自身。

王阳明的心学,他应该诚实来讲,全面学习借取了佛学关于心灵再造的体验,并嫁接在他所谓的儒家色彩上。

与道家一样的,最终采取超然的境界,来面对余下的人生。是,确定“无”这个存在的本质体验。体验之后,即解脱以后的思维境界,将是别开生面的逍遥所在,即自由本身。其实,这同样也是人生必然福祉路径的心灵层次需求。只不过,佛学阐述了这样一个方法论的过程而已。因为,佛教自始至终的劝善基点,满足了上述结论。

以解脱,作为“放下”的狭隘偏论,阻碍了很多的眼界。解脱,其实,是为了再创再立。换个存在与思维境界罢了。因为,一旦真的“空”去,早已经什么都放下了,包括生死这个问题。对于未来而言,都是“即时”的,以所谓存在作为基色的生活价值,也不会只局限在存在,虽然,这隐含着佛教追求永生的意义与人类本能价值观,但这个永生进入到灵魂的层次,也将不会局限在这个空间与社会。佛教,开启了“极乐世界”的一番演绎。

“即时即刻”,体现了佛教境界的升华表象。至于解脱以后,面临的存在都是一闪而过的问题。这就是佛教常言的,学佛觉悟之人的“不执无执”,只是存在本身,这个肉身暂时的诸多特征展现,毫无意义与价值了。包括人类情感在内的无意义过程,被佛教消解之后的表达,同样是即时即刻之后,不再有任何驻留与纠结成分。

这样的人生状态,满足了人类智慧的要求。也解决掉了个体痛苦的根源。上述已经阐述的时间并非存在这个客观现实,那么,消解以时间作为本质与情感问题的考量,解脱之后,就没有任何的痛苦所言,一切都是因缘产生的必定结果。当这种解放了的心灵,能量的汲取方式,在开悟之后的演变中,改造了肉身的本质,尤其在大脑与心灵的协同作用层面上,宽阔而悠远的境界,奠定了死亡之后的轮回基础。轮回,是即时即刻的,由此一来,即时即刻的人生行为方式,呼应了如此修行过程。

须臾,是中国道家的时间观,用在这里恰到好处。这就把人生的所谓理想化内核,废弃掉了。实在是一种欺骗性质的社会属性的理想,在左右着我们的意识里,阻碍了心灵开放的视野。即便,万不得已皈依在佛教这样的宗教体验里,随着修行与觉悟的层次,走入深入,又是一切重新开始的责任担当,但是,解脱之后的责任感与肉身的责任感所满足的层次截然不同,肉身的责任感满足这个肉身,肉身不存在,责任感完全消解与消失。而觉悟者的责任感,解脱之后的不再负重,而是清爽、轻轻松松地创立一种恒远的存在。因而,妄谈责任与义务者,还是采取自知之明的姿态,要好得多。

一旦满足了个体价值可能被广泛空间接受的需求,就超越虚无的问题,而进入价值体系再造的理论需求层次上,并果断地只面向未来。

精选留言

戴长鑫

读后一孔之思:正史和野史,哪个重要?历朝历代,那留下的痕迹,已经各说各有所好了。然而一介草民,他只知道野史有血有泪……正史是人上人的追求……很可惜,人间烟火喜欢的仍然是《红楼梦》等……生与死,宗教和信仰,人上人有两个标准……而草民只知道解脱之后,就一了百了……那解脱之后的意义,其实是在用灵魂告诫生命:佛法无边,普渡众生,轮回转世……转世轮回……如此美妙而已……切不要误解了人生的第一次选择……你的机会只有一次,那一世清白,也只有一次……谁在乎后人的评说,谁就真正的解脱了!

李兴文

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里,提到过生死问题,他认为,活着与死亡是存在的两种基本形式,即活的存在和死的存在。他同样无法超越生命作为存在的最终边界,或者说,哲学也不能完成这两种存在的连通问题。这就无法规避所有宗教都有虚构的事实。
现代医学上有一些濒死体验者,就是说,一些人死亡过,又因为某些特殊原因,他们又活了过来,并向别人表述自己的死亡体验。但这些无法证实,因为每个濒死体验者的体验过程无法向别人原样呈现,所有濒死体验者所谓的体验,其实很像宗教形式的出现,虚构了,因为关涉每个人的未来,人们出于共同的心理期盼,达成普遍的默认。
当两种存在形式根本无法连通,这两种存在也就无法相互证明,生不能证明死,死也不能证明生。对一个具体的死亡者的存在属性,一个生者的证明可能正好是证伪。生与实,死与虚,无法求证。
至此,我们的讨论再次触碰到宗教的产生。

老初

王阳明心学,回归良知,已经有点笛卡尔的意思,背叛了朱熹形式上的格物,他一个良好愿望“知行合一”,对少数君子算是慎独和行为的检视方法,即对得起自己良知,不要虚伪说瞎话。但他对人心期待过高,良知斗不过人性之恶,所以,他的学说只能是儒表下极少数人的事情。佛教基督教立教前提,人性恶,从某种角度看,释迦对人这等生物看的更透,悲悯这样的生物,看见他们无力自拔,欲哭又笑。张兄写这样的文章,足见很多诚意!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论佛学(四) 解脱之后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