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闲读论语

闲读论语||《散文》〔夏磊散文〕

要去一所大学的读书会做开班讲座,说什么呢,想起这篇旧作,就从论语说起吧。这文章发表在《散文》杂志上,挺好读的。周末重读也觉得可以送下一杯茶呢。

闲读《论语》

好几年前,我去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任职,出发的时候,悄悄地从书架上取出《论语》放进行李。我想,这是一本微言大义的书,宋代开国宰相赵普不是说了吗,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么工作的时候读一读,应该是有益无害的吧。
之前当然是读过《论语》的,所以再次读的时候就不会从头到尾地通读了,大部分时候是翻开哪页看哪页,并不带有什么目的性,有时在忙碌之余瞅上几眼,也不失为一种放松,就好像听一位老先生在不紧不慢地讲课。
不知道这是不是读《论语》应该有的态度,但那种正襟危坐式的拜读似乎也并不可取,毕竟我们现在知识和信息的摄入量远远超过了孔子的弟子们,而孔子的许多言论也早已成了黄牙小童都知道的东西,有些更是早已成了人们习以为常的行事准则。这些年不少学者大声疾呼要重振国学,并以此为己任,这肯定是不会错的,但把这些经典像古董一样小心翼翼地供奉着,或像流行歌一样让大家都能随口唱出,并不见得多有效果。儒学曾经在那个血脉分张的年代被生生割断,重塑一根精神支柱绝不是十年八年的事,还是要学学孔老夫子那样不辞辛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啊。
要想让人接受首先要让人喜欢。所以,作为一个永远的学生重读《论语》,我选择用一种闲适的心境,选择把孔子由一个圣人变成一个可亲的老人,读《论语》就如同在听他讲课,而且这个课堂的气氛是融洽的,融洽到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一来,关于《论语》的很多事情就变得很有意思了。有时候想想,孔子长年累月带着一票弟子四处游走,一会儿钟鸣鼎食,一会儿又寄人篱下,那份执著实在是可敬又可爱。那一回,孔子在郑国的城门口与弟子们走散了,连他自己都笑自己像一条“丧家之狗”。这样的一位老人,真的让人想去拥抱他。
虽然《论语》里孔子的学生们只记录下了孔子最经典的话,但这些话里所阐述的思想都是有前后语境和一个形成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却常常被忽视。国学里许多经典都是需要人去参悟的,它们没办法全部用当时的文字和工具记录下来,《道德经》更是这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简直无法用白话文去翻译,每一次的解释都是一次失去,能够说清楚的道理已经不再是其本身了,任何的苦思冥想都没有太大的意义。
反而是,追寻他们的思想形成过程和散落的足迹才是读懂他们的恐怕是最好的办法。孔子的思想是可以实实在在触摸到的,随着他的思路去思考我们可以弄懂很多东西;孔子的足迹是温暖的,顺着他的足迹走也会走向温暖。
“子贡问政”就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子贡问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问如果不得不去掉一个,先去掉哪个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个呢,孔子说那就去掉粮食,人都有生生死死,可如果百姓对执政者失去了信任,那么执政的根本就没有了。“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其实孔子说这番话是有针对性的,子贡原本是个有钱的商人,他不缺衣少食,他最希望的就是社会稳定,孔子一开始是把“足食”放在第一位的,而在子贡一再追问下,孔子还是把“信”和“立”摆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所以后来,据《吕氏春秋》记载,子贡自己花钱为鲁国赎回在国外为奴的人,却又“不取其金”不要国家的补偿,孔子就批评他说,要是都像你这样,以后就没有人做这样的好事了,因为他们也不好向国家要补偿,如果要了反而会被人看作不义。
这个故事这么一说就比较完整了,在这里,孔子并不像以前很多人说的那样处心积虑地维护统治者,如果子贡是一个食不果腹的人,恐怕就不会有后面的追问了,也许孔子就真的只说“食”的问题了。“子贡赎人”,国家给予一定的补偿,这恰恰是个“信”字,国家和子民都能彼此信任了,那么“食”和“兵”也就都不会失去了。这话倒过来说也是成立的,子民们如果连自己基本的活命的条件都不具备,又何从谈起“信”字,国家则何从谈起“立”呢。
还有一个故事许多人都知道。有那么一天,一个学生提着一束肉干来找孔子要求做他的学生,孔子很高兴地收下了他,并说:“自行束脩以上者,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自愿送给我十条干肉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孔子没想到,此言一出竟然引起了两千多年的争论。有人说“圣人教人也要钱”,朱熹都出来打圆场:“束脩其至薄者。”
我想,我们还是没有把孔子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来看,他的语气能看得出来他当时心情不错,而这恰恰符合常理,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并没有说不拿束脩来的他就不教,其实像颜回、子路这些穷人他也一样教了,而且教得很好,不是有“子路负米”的故事吗。孔子还有另外一句话叫“有教无类”,一种理解是教育是不分人的类别的,一种理解是教育可以使不同地位不同种族不同资质的人变得没什么差别,春秋时期一般平民是有名无姓的,而孔子的学生中除了南宫敬叔、司马牛等之外,大多是没有姓的平民。
所以我认为围绕“束脩”的千年之争其实意义不大,它并不影响孔子作为一个伟大教育家的地位,相反,这更加让孔子变得可亲可敬。换一个角度来说,孔子毕生都在呼吁恢复周礼,要求“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而“自行束脩以上”正和尊师之礼,他的教育获得了成果,他为什么不高兴呢。其实那些参与争论的学者谁没有收过“束脩”呢,可又有谁能那么坦然地欣慰地说出来呢!
这样读《论语》应该是比较轻松了,而对孔子言论的理解却并没有因此而衰减,但是《论语》实在是太精练了,过多地去想象和联想又有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偏差,所以我想,另外一部书最好在同时也看一看,这就是《孔子家语》。今本《孔子家语》是三国时王肃收集并撰写的十卷本,一千多年来,虽然有很多质疑,以至在宋代被正式列为“伪书”,但该书依然广为流传,《四库全书总目》论述说:“其书流传已久,且遗文轶事,往往多见于其中。故自唐以来,知其伪而不能废也。”《孔子家语》详细记录了孔子与其弟子门生的许多对话和故事,十分生动地再现了孔子的音容笑貌和人格形象,我觉得《孔子家语》中的孔子是丰满可亲的,我们甚至可以跟随着他一起去思考,并且可以像他的学生那样一起和他讨论,这样读来的收获一点不比读《论语》差。
《孔子家语 致思》有一段是这样的:
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故谓子路曰:“取束锦以赠先生。”子路屑然对曰:“由闻之,士不中间见,女嫁无媒,君子不以交,礼也。”有间,又顾谓子路,子路又对如初。孔子曰;“由,《诗》不云乎:有美一人,轻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程子,天下贤士也,于斯不赠,则终身弗能见也,小子行之。
大概意思是:有一次孔子到郯国去,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叫程子的很有学问的人。孔子特别高兴,当时两个人把车都停下来,两个车盖紧紧地靠在一起,谈了一整天,非常亲热。孔子还叫子路拿一束帛赠给程子,子路不太愿意,理由是这个人没经过中间人的介绍,就像女子出嫁而不经过媒人的介绍一样,君子对于这样的人是不可和他们相交的,因为这是礼节的问题。孔子两次叫不动子路就劝子路说:《诗经》上说,有美一人,轻扬宛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今天正是特别适合我的心意的时候,我能在路上碰到程子这样的天下贤士,在这时候不赠送给他,怕是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了。子路你就按我的话赶快去办吧。
这个故事里的几个细节栩栩如生,孔子的神态举止看起来是那么亲切,《论语》里记载了他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没想到生活中的孔子为了一个志趣相投的人竟然表现的那么率性那么爽朗,甚至拿诗经和美人作比,还非要送给人家一份礼物,何其浪漫啊,他自己为自己的话做了最好的诠释。再伟大的经典经过两千五百年也会被世俗打磨得铅华不再,但一个发生在那时的故事却依然让人感动,让人隐约还能听得到那珠玉落盘的清音。
我想我已经把读《论语》的一些感受和如何读《论语》的一点思考表达清楚了,并且通过这一番梳理,越发觉得孔子的伟大,他既是一位智者,创立了无数崇高的理论,同时他又是一位实践者,几乎毕生都在路上。
我们每天都在做着想做的和不想做的事情,也时常感叹人心不古,而站在别人的角度来看看,自己又给了他人多少“信”呢!冉有问孔子:当人们富裕了以后该怎么办呢?孔子说:“教之。”那么,我们自己浮华满眼的时候又有过几次真正的自我教化呢?郯城县建有一座亭子,就是根据上面所说故事建的,叫做倾盖亭,这里游人颇多,可我不知道,当我们在吟颂着“有朋自远方来”的时候,有几个人能为一个刚刚认识的志趣相投的朋友“倾盖而语”并且赠之以锦。
工作之余读读《论语》这个习惯我一直保持着,没有什么功利,倒更像是个爱好。手头上有一本一九七四年中华书局出版的《论语批注》,这是从一位藏书家朋友那里寻来的,十分难得,翻看了几篇,这里面充斥着偏见和争斗,这当然已属于历史,合上书我不禁感慨万千,一部两千多年前的经典却被我们在短短百十年里从顶礼膜拜到彻底抛弃,从彻底抛弃又到顶礼膜拜,这到底是古人出了问题还是今人出了问题。
孔子在《论语》里说过,仁就是“爱人”,在《孔子家语》里说:“爱与敬,其政之本与。”我想,常怀仁爱之心,并用这样的心去膜拜一位圣人去崇敬一位老者,那么,研读《论语》就会变得亲切益智,眼前的纷繁俗事就会变得简简单单,身外的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清清明明。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闲读论语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