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古城.秋江.月夜

古城.秋江.月夜
文:郑洁尘

“北平遥、南凤凰”,这是游人口口相传的关于天下古城的传说。而相比平遥的规模宏大却空间封闭,凤凰所具有的豁朗青翠和亲民色彩,更应该是源于川流不息的沱江,走遍中国的新西兰记者路易.艾黎,始终认定凤凰就是他见过的最美小城。
十年前来到凤凰,那还是个不需要门票的时代。进得城来,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久闻的虹桥。这座桥始建于明洪武初年,相传和尚出生的朱元璋,听信一位阴阳先生的谗言,说沱江南侧的南华山是一条龙脉,而凤凰古城所在地就是龙头,总有一天这地方会有人出来问鼎中原。朱皇帝岂能允许潜在的对头存在,于是朱笔一勾,在此修建了一座虹桥,虹桥的三个桥拱就像垂落的三把宝剑,斩断了龙颈,改变了风水,凤凰再也出不来皇帝了,但是沱江之上从此多了一座提升古城风韵的风雨桥,这款木结构吊脚楼,两侧各建大小相等的12间木房,中间是行人通道,顶部装有雕刻精美的花窗,既可采光,又疏散空气,在桥面两头各立拱牌坊门一座,上书”虹桥”二字。
湘西风雨楼,从此便有了它较为完美的形制。

凤凰一年四季都有着不同的美丽,而沱江最美的季节则是我们恰恰赶上的十月金秋。登上虹桥,推开风雨楼特有的木制”灯笼”式雕花门窗,极目远眺,沿山层林尽染,流水潺潺深幽,秋日暮阳之下的沱江由远及近呈现出渐变的翠绿色,桥下的两个水车咯吱咯吱的转着,顺流而下的竹筏,伴着撑舵人的湘西小调,故意不走那条直渠,弯弯折折送到对面一家古法酒作坊去了,隔着盈盈绕绕的一汪江水,隐约可以听得到嬉嬉闹闹的品酒声,凤凰老乡就这样把生意和游戏轻松的勾联在了一起。
我们是天刚亮的时候,从怀化出发奔凤凰去,沿途的高速跟一位哮喘发作的老人一样,时断时续,加上湖南省道岔路又多,我们问路时候听到的湘西口音,基本上一半都要靠猜,而2010年的车载导航也是非常的任性,几次明明没有路,却坚持让我们冲,好在我们几个人运气不错,下午三点多一点,凤凰到了。
我是通过QQ旅游订的线路,那个时候微信还没有开发出来,开旅行社的小哥是个上海的大学生,见到他的时候也就是26/7岁,腼腼腆腆一个人,租了一座小楼,上上下下八个房间,一个人里里外外独自打理。

他告诉我们,前几天刚下过雨,沱江的水量正是好时候,但不建议我们坐竹筏,价格既贵时间也短,纯粹就是一个噱头,没什么大意思,倒不如自己顺着江边慢慢溜溜,可以从城里的石板街走过去,也可以就直接到虹桥上看风景,反正凤凰的深秋季节,无论怎么看、无论看哪个方向,都是及其漂亮的,再有两天就到中秋节,可以有机会预先看看准圆月之下的凤凰夜景。
凤凰城里的回龙阁石街,始建于清康熙43年的,说是主街,不过也就是用普通石板铺就,时间久了,石板被岁月的风霜雨雪耐心打磨,远远看去,洒过水一样都透着光亮;石街的两侧店铺林立,一半以上都在叮叮当当敲着响,声音清脆的是银器店,声音发闷的则是在制作一种类似于麦芽糖的甜食。银器店里有着昏黄的射灯,大白天都亮着,几个小师傅趴在挡着玻璃罩的工具间手指翻飞的精心雕琢,似乎每个这样的店里都会有一位年纪大些的老人斜躺着,他们多数人着黑衣,有的还有罩头,旁边的小矮几上,放着茶杯,还有我们很少见的水烟–我也只是在电影电视里见到过的东西,仿佛时光倒流回去了一样。

做糖的大多数是中年壮汉,赤着上身,皮肤黝黑紧致,手里握着木桩不紧不慢的捶打着石臼里的一团膏料,几下之后便会用力挑起,这时候,那种附加在糖内里的香甜酥腻就会挥发出来,整条街都弥漫起来,在人来人往之间,还掺杂着数不清的经营着各种民间工艺品、杂货土特产的店面,上方还挂着新旧不一的灯笼和红色油纸伞。很有湘西特色的吆喝,轻言细语的讨价还价,宛若一幅流动的凤凰版”清明上河图”。
有很多小巷枝杈是从石板街向两侧伸展进去的,每一个巷子都非常的近似,里面的内容也都大同小异,除了银器店、糖膏店,更多的是湘西民族服饰,还有一些想着法子堆砌出来的各种各样看上去不错实际毫无用处的小摆件,专门用来迎接八方来客。我们几个人穿来穿去没一会就迷糊起来,分不清东西南北,只有给那个大学生打电话,他就笑,然后让我们向上看,说应该可以看到最高的地方有个城楼,如果看不到的话,就问身边的人,找“壁辉门”或者叫“北城门”,再走过去就会重新回到石板街主街。
走回到北门码头跳岩处,已经是快掌灯的时辰,这跳岩是两排单独的石块,一排只能单人逐个通过,跳岩临水的部分,水流变得光滑圆润起来,一当江水淌过就形成了薄薄的水片,还略有弧度,片片相连,延伸到沱江的另一畔,像一条宽宽的白玉腰带,体体面面的穿戴在江面上。

这时候,对面的吊脚楼也开始渐次明亮起来,听得到熙熙攘攘的人声,很多民宿就在那里,价格可是我们住的好几倍。这其中,最醒目和出彩的要数夺翠楼,它是画家黄永玉先生的画室,湘西独具的歇山式屋顶,长脚踏水、楼台凌空、四翼高飞,配着传统套隔方式的花窗,周遭均以桐油饰成铜色,与上下左右原有的旧式吊脚楼浑然一体,且背依天马山,面对着虹桥,自然是凤凰城里最有气质的“豪宅”。
常有人说“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我很小的时候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做《边城》,讲的就是湘西凤凰的故事,后来知道这就是根据沈从文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我们从虹桥下来,就看到了沈从文故居的指示牌,中营街离得并不远,可惜时间太晚,已经停止接待游客。
晚饭之后,出门就看到挂在城楼一角的圆月,几缕薄云在清清凉凉的月光中若隐若现。按照店主小哥的指点,我们出了城东门,走不多远就到了听涛山,此时月光如水,把山道照的清清楚楚、干干净净,向右拾阶而上,没几步就看到路边一块竖长的石碑,上面刻的碑文:“一个士兵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这是黄永玉为表叔沈从文题写的。

沈从文先生墓地建在一块狭长的草坪上,清幽静谧,并没有设坟冢,只是竖立着一块巨石,据说这是一块有6吨重的天然五彩石,清冷的月光下,可以辨认出,石的正面镌刻着沈从文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石的背面则是民国闺秀张充和的撰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其联句尾四字:“从文让人”,透射出先生一生的高风亮德。
凤凰的夜是最热闹不过的地方,沿着沱江南岸,贴近水面开着几十家酒吧,各色店铺歇业也就是他们开张的时候,每一个灯光绚烂、五彩缤纷的吧厅里都有着一位精力爆棚的DJ,唱跳并举,声嘶力竭,这和白天谦逊低调的古城相比,瞬间换了一副天地。
清晨四点,天蒙蒙亮,石板街经历了一夜的喧嚣,正在清洁工一下一下清扫中慢慢恢复安静的模样。沱江上的薄雾,一层一层排着队似的从吊脚楼前飘过去,跳岩那里,已经有游人在尽着昨日未尽之兴。现在可以看清楚,沱江南岸的那堵用紫红沙石砌成的古城墙,典雅而不失雄伟,东、北两座城门楼,虽然历经沧桑,却壮观依旧。微微而起的秋风,吹动沱江清澈的河水,水流悠缓舒展,随着天色渐明,可以看到绿波里招招摇摇的水草,沿沱江边而建的吊脚楼群从虹桥一路列位到跳岩附近,轻灵细脚的伫立在沱江畔,看上去就象是一幅隽永的风景画。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古城.秋江.月夜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