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奏响在大地上的行板

原创 威风 长稔塬上

秋分时节,秋天如约而至。一扫夏季里的闷热与溽湿,显得温柔而体贴。天地间,突然间敞亮起来,微风袭来,高远而辽阔,广袤而无垠。行进在高天厚土之上,你无法不为这浩渺的自然而感动。
试想下,当你独自站在广袤的天野之上,寂寥空旷,湛蓝的没有一丝杂云,太阳穿透透亮的空气直射下来,不热不燥,四周微风轻拂。放眼望去,那些结满果实的谷子、包谷以及压弯枝头的苹果、梨子在风中轻晃,微黄的叶子相互碰撞发出沙沙的声音,和着从远处传来的信天游,奏响出一曲和谐美妙的天籁之音,聆听大自然的耳语,忍不住热泪盈眶。

秋天,在自然的节令上,当然是大地收获,粮食归仓。辛勤劳作的人们,为了这个季节的到来,付出了整年的艰辛。他们从冬天就开始盼望,从春天就开始播种,经过漫长的夏天,终于熬到了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一颗颗果实,都是一个个生命的孕育,在这一刻,瓜熟蒂落。
听过一首柴可夫斯基的乐曲:《秋之歌》,它用音乐描写了一年十二个月中每个月的性格,并配以专作的诗歌,音乐合称“四季”。其中以《六月-船歌》、《十月-秋之歌》和《十一月-雪橇》最为著名。《十月-秋之歌》中所呈现的俄罗斯秋景,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写到的那样,“秋风萧瑟,霜园一片凄凉,枯黄的落叶在风中飘荡……”,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景的描绘,更是对万物调零的怜惜,对逝去时光的眷恋,以及对人生之秋的叹惋。

唐宋八大家的刘禹锡曾经写道:“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笃信禅宗的刘禹锡,一反常态的并没有悲秋,反而认为秋高气爽能诗人心胸开阔,更有诗意。他通过哲学的思考,能把生活中的仇恨化解为一种具有历史深度的感悟,实属难得。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刘禹锡这样广博的胸怀,更多的人,都在目睹红叶满树、万物萧瑟之后,引发无限感慨。南唐后主李煜在《长相思·一重山》就写道:“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意为:“一重又一重,重重叠叠的山啊。山是那么远,天是那么高,烟云水气又冷又寒,可我的思念像火焰般的枫叶那样。”
当然,也有人看见秋景,胸中平生了豪情。王昌龄在《塞下曲四首》的第二首中写道:“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大意是:“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沙场广袤夕阳尚未下落,昏暗中看见遥远的临洮。当年长城曾经一次鏖战,都说戍边战士的意气高。自古以来这里黄尘迷漫,遍地白骨零乱夹着野草。”

席慕容在一首《如歌的行板》中曾写道:
一定有些什么是我所不能了解的
不然 草木怎么都会循序生长
而候鸟都能飞回故乡
一定有些什么 是我所无能为力的
不然 日与夜怎么交替得那样快
所有的时刻都已错过
忧伤蚀我心怀
……
清晨,站在山上,透过薄雾远眺,平坦的原野,纵横的山脉,走向远方的河流。它们在秋天的笼罩下,透出些清凉或者苍凉,并在秋风不紧不慢的吟唱里,慢慢沉淀。而到了黄昏,看着夕阳西下,余晖在楼宇间透穿而来,发散出些许闪亮的光芒。我们的内心,总是刺痛或者挣扎,在时光的浓缩里,在戚戚悲悲的秋天聚集、煎熬、翻滚,最后成为时光里凝重晶莹的琥珀。
其实,北方的秋天,是一个时间很短的区段,过不了多久,遥远的西伯利亚的寒流便会长途跋涉而来,带来漫天飞舞的雪花和彻骨的寒冷。秋天,便在大雁南飞,征鸿长鸣,珠露垂枝,落叶满地之间,远离了我们。再见,已是下一个年轮……。

面对落叶,我们看到了地下未被野火烧毁的树根;面对飞花,我们看到了未被鸟儿啄食的种子;面对自己,我们还有未被流云湮没的执著。当我们用心去体味秋天时,那种真切地感动才会时时的流入心灵的隧道,默默的凝结在心底,淡淡的日子,便有了简洁而深刻的诗意。
秋天之于人生,就像四五十岁的时候,温热尚在,但逐渐减弱;理想犹存,但喧闹已远。“你站在山头,往回看是零岁到四五十岁的波涛汹涌,滚滚红尘;往前看,似乎大道朝天、豁然开朗,却又觉着它光影明灭、幽微不定,若是极目凝视那长天深处,更彷佛看见无尽的暮蔼苍茫。”
行走在大地上,行走在四五十岁的年轮里,朝菌暮枯,夏虫秋死,花开就是花落的预备,生命就是时许的完成。或许,几十年后,我们都会变成腐化潮湿的泥土,与大地融为一体。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奏响在大地上的行板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