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李先生的故事出自《黄金时代》。这是我最爱的王小波作品。

碎碎念——黄金时代

原创 师铤
 
  2017年3月22日下午五点半,我坐在办公室电脑前,因为第二天的版面找不到稿子而焦头烂额,揪住头发薅来薅去,全然忘记发际线已经后移若干厘米。忽然,没有任何理由,一件十二年前的往事无比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2005年冬天的某一天,我还是一名刚刚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见习记者,跟着一个多单位联合安全检查团,奔波在各县的小煤窑花炮厂。同行还有电视台一名同样大学毕业没多久的见习记者。
  在某个深山的煤矿,懒得听官话套话的我们,趁人没注意,逃离了矿长办公室临时改成的会议室。
  寒风凛冽,煤渣纷飞,在大面积的灰色和黑色中,在中世纪的清冷与工业化的坚硬中,中文系科班毕业的我和历史系科班毕业的他尚未来得及卖弄彼此的学识,就同时被一阵忽然袭来的尿意击中。
  然而,视野遍及之处,并没有一个看起来像厕所的东西。
  这时候,走来一个闲逛的矿工。
  我像看到救星一样一把拉住他:“叔,这哪儿有厕所?”
  叔露出了蒙娜丽莎的笑容:“这么大的山,要啥厕所么!”
  我一琢磨,可不是么,整个矿上怕是也没几个女人,一群老爷们聚在一起,确实可能,比较解放天性吧。
  我看看蒙娜丽莎大叔,看看身边扛着摄像机的电视台男记者,看看距离我们20、30米远,聚了几十号人随时可能散会的矿长办公室,以及不远处十几辆车旁抽烟的司机们,虽膀胱满盈,但并没有足够的勇气在如此情况下解放天性。
  电视台记者看着倍受膀胱煎熬的我,露出了幸灾乐祸的笑容。
  他豪爽的把摄像机递给我,叮嘱一声不许偷看,就一溜小跑,消失在我眼前……
  自诩女权主义者多年,那一刻,我无比想成为一个男人。
  行文至此,眼前又浮现出另一个场景——混着煤渣的寒风里,一个瘦小身影蹒跚而行。这身影非是现实真人,而是王小波笔下的李先生。
  李先生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华裔博士,带着一腔热血,从美国中转香港回到祖国参加“文化大革命”。结果在那个错误的年代,一回国就被打成右派,下放到河南矿上改造。李先生科学家的脑袋无法接受这魔幻的现实。他一直认为这是读博士时会巫术的印度室友的恶作剧。因为自己曾经得罪过他,所以被“安放”在这大洋彼岸的小煤矿里。他作为一个博士,在矿上当会计,工作之余还要接受劳动改造,打井、脱坯、拔麦子、掏大粪,这些苦都与他的初衷背道而驰。在李先生看来,一切磨难都是印度师兄对自己的考验,他在默默承担这一切时,打心里佩服从未踏足中国的印度师兄的创造力。唯独一件事例外,就是矿上的寒风:
  河南的冬天漫天的风沙,水沟里流着黑色的水,水边结着白色的冰。往沟里看时,会发现沟底灰色的沙砾中混有黑色的小方决。这些小方块就是煤。水是从地下流出来的,地下有煤,所以带出了这种东西。一阵狂风过去之后,背风的地方积下了尘埃。在尘埃的面上,罩着黑色的细粉。这件事也合乎道理,因为风从铁路边上煤场吹过来,就会把粉煤吹起来。早上他从宿舍到会计室去,路上见到了这些,觉得一切井然有序,不像在梦里。
  李先生的故事出自《黄金时代》。这是我最爱的王小波作品。薄薄一册,常置案头,亦是旅途必备。十几年看了几十遍,几乎已经倒背如流。印象最深刻的,是全文一开始关于人生的一段话——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锤骟之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第一次看到这段话时我也21岁。正是王小波笔下的黄金时代,激情和矫情并茂。像他一样,我也以为人生只有那个年龄才可称之为黄金时代。
  然而并非如此。
  一个人只要懂得享受此刻,每一天,都是属于自己黄金时代。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李先生的故事出自《黄金时代》。这是我最爱的王小波作品。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