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 赵元任先生指出

原文标题:《没有文凭的他,把自己活成了300年来中国少有的百科全书》

作者:麦家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新的一周,我们陪伴大家共读的是陆键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

陈寅恪先生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和文化大师。

作为历史学家,先生的生命已经依附到他那些卓尔不群的著作之中;“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陈寅恪著作里的精神信仰。

作为文化大师,先生的灵魂已铸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

陈寅恪先生此言道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百年动荡的大环境,也道尽在此环境下每一个有文化良知的人那不可逃避的命运。

在开始《陈寅恪的最后20年》的共读之前,让我们先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陈寅恪先生拒绝专机,坚决不出国的原因是什么?
他何会将广州作为一生漂泊的最后一站?
陈寅恪先生是怎样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落实到行动中的?
他是怎样十年磨一书,完成了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关于这位历史学家、文化大师晚年传奇人生的问题,相信在完成本周的共读后,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陈寅恪的最后20年》是一部特定历史时期的著述。

全书是按着时间构架来叙述的,每叙述一个时间段的故事,都会先介绍清楚当时的历史背景。

《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为我们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寅恪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入手,探寻了他的内心世界,并诠释了他晚年作品的内涵,带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书中有五分之一的内容引用了陈寅恪的诗作与刊文。

对于此书,作者的本意或许就是想记录下先生的生平和贡献,让后人想起时,可以有了解他的途径。

陈寅恪在他的《忆故居》一诗中写道:“破碎山河迎胜利,残余岁月送凄凉。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

诗中他对颠沛流离的人生际遇表达了无限的怅然与苍凉。

陈寅恪一生羁旅漂泊,幼年起便随家人辗转于武汉、长沙、南昌等地,十二岁便东渡日本游历,随后数十年漂泊于美国、德国及北欧等国家,直到三十六岁时才栖身于清华园。

但安稳的书斋生活不过十一年,在他四十七岁时,因战火,再次饱受颠沛之苦。

八年间,他携妻带儿流离于长沙、香港、昆明、桂林、成都、英国等地。

陈寅恪先生晚年的二十个春秋是在广州岭南度过的,也是在这里他的一生得以完备。

此二十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前八年,先生生活安定,教学与研究工作顺利;
中间八年,先生遭到文字上的批判,虽不再教书,但仍撰文,生活也能得到照顾;
最后四年他遇到文学界的狂风暴雨之袭,身心皆受到严重的损害,最终离世。

陈寅恪的一生学贯中西、能运用数十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他一生潜心学问,不求显达,深为国内外学者尊重。

在岭南的二十年间,先生行走在孤寂的问学之路上,他用精血浇铸着自己的文字,让它们不仅拥有从古通今的史识,也饱含先生善良的天性与丰富的情感。

岭南大学在四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为陈寅恪先生提供了一个“世外桃源”,但却没能让更多人跟随他并承袭他的学问,这是历史上一笔深深的缺憾。

陈寅恪先生说过:“学术价值是永恒的。”

陈寅恪为学生上课

我们都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近百年间对学者影响最大的时期。

1953年北京希望陈寅恪先生出任中古史研究所所长,并派先生的爱徒南下劝说他北返。

但陈寅恪先生并未随之北上,这也意味着,他在这一年决意给余生选择了一条孤独的生命之路。

悠悠青史,谁知我心。

在五十年代,陈寅恪的学术思想遭到公开批判,致使其不能再登讲堂。即便如此,先生的学术研究仍是果实丰硕。

1950年,岭南大学出版了陈寅恪的《元白诗笺证稿》;1953年完成了《论再生缘》并于1954年初定稿;

从1954年到1964年,足足十年时间,先生在目盲体衰的情况下,在几近被淹没的历史废墟中艰难地发掘,在残垣断壁间辛勤地寻觅,完成了八十余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后来因精神遭受打击,致使心脏病病情加重,陈寅恪先生于1969年10月7日清晨5时,走完了他七十九年的人生历程。

一个月后,先生的贤妻唐筼,平静地了断了缠绕她大半生的病痛之苦,追随先生而去,终年七十一岁。

陈寅恪在那个裂变的时代,洒下的那片洋溢着无比暖意的文化情怀,以及他身体力行的痛苦求索,在现代中国文化史上铸造了一个鲜活的文化灵魂,并因闪耀着“人格”的活跃因素而具有长久的震撼力!

陈寅恪先生的哀感与痛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所经历的哀感与痛感,这是历史之声。

先生不幸为历史代言,所感受的切心之痛,一如他立于“高处不胜寒”的支点,终有“四海无人对夕阳”之叹。

“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无声的历史一直在遵循着古朴的法则,百年中国,貌似几番陵谷,人世代谢。然而历史的忧愁恰如川上逝水,无尽无涯。

陈寅恪先生的一生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死。

他的晚年是悲喜交织的,在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历史正处在一个变动的时期,所有人都生活在变幻莫测的时代风云中。

在陈寅恪先生身上弥漫着的,是中国博大的传统文化精神,他始终扎根于原地守护着,让他在一次次的风暴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做冷眼旁观者。

陈寅恪先生传奇的一生,让人充满了好奇。

在接下来的一周中,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跟随着作者的脚步,打开《陈寅恪的最后20年》,去感受先生那超越时代的人格魅力,去体会那纯粹的执着与坚持。


文章存档:《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系列文章: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 赵元任先生指出”陈先生自己读恪为\ke\”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人生在经过一番调整、积淀之后,将会迸发出新一轮的热能】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沉寂往往是风雷激荡的前夕】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他不仅要面临着病痛、饥饿与清贫的逼迫,还要面对精神上的萧杀与窒息】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高贵的灵魂受到皮囊的凌辱】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惟愿真心被善待,岁月温柔,愿吾国再不遭遇文化之殇。愿文人永远有文人的尊严。】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追求内心的执着与单纯,实现真正的本我,是陈寅恪先生留给我们的警示】



精彩点评:

1,动荡民国,英雄辈出,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偏偏出现了一批特立独行的人,他们犹如暗黑苍穹里的群星努力使自己不被淹没,固执地探求真知,陈寅恪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他坚持苦读精进,作为文化大师,先生的灵魂早已铸刻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作为历史学家,他卓尔不群,提倡“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是他的信仰,这个被另一位历史学家傅斯年盛赞三百年只出一个历史大师、学贯中西的陈寅恪就是一面不朽的丰碑,我们今天学习他,景仰他,缅怀他,就是想从他众多的学术著作里求得他探索和发现的真知啊……期待明天全书的精读。

2,超越时代的人格魅力,对中华文化纯粹的坚持与执着,这便是陈寅格先生的传奇人生。
开启新书《陈寅恪的最后20年》,开篇的概述,已经让我们感受到先生学者的大家风范,不求功名,潜心著学,为我们留下不朽的历史著作,沉甸甸的文字实为学术界的无价之宝,怀念先生,追忆先生,叹惜先生颠沛的一生,敬仰先生的为人著书。可敬可叹可学,期待下期~∽

3,前几日刚在十点读书听过一篇陈寅恪先生的文章,感动于他在几近失明后,依然坚持教书,而不愿享受学校给予他的特殊照顾;同时他又时常告诫儿女,在这个家,妈妈最伟大,你们要好好孝顺妈妈。伟人之所以伟大,不仅仅在于他学术方面的成就,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知足,感恩,谦逊。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