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惟愿真心被善待,岁月温柔,愿吾国再不遭遇文化之殇。愿文人永远有文人的尊严。】

原文标题:《在一片骂声中离世,50年后的今天他被亿万人颂扬》

作者:麦家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在昨天的共读中,我们讲到了在1961年,一别数十年不见的挚友吴宓与陈寅恪相聚了。

有些人终生相对,却无话可说;有些人只见一面,便觉有一生的话要说。陈寅恪与吴宓的友谊便属于后者。

五天的相聚,一百多个小时。让两个孤凄的老人,再一次感受到了高尚诚挚的情感、生死不渝的相知、以及宁为玉碎砥砺前行的凛然。

10个月后陈寅恪跌断了股骨,这次事故将陈寅恪先生的悲剧人生推至了深渊,却也因此意外地摆脱了“俗累”。

病中的陈寅恪先生,在中山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受到各科名医的治疗,但仍无法摆脱晚年膑足的沉重打击。

只有来自生命的感受,才能唤起生气的涟漪。

在陈寅恪先生暮年膑足的苦难岁月里,一个普通的护工——容苑梅,走进了先生的内心世界,点燃了他内心角落里的一根小蜡烛。

陈寅恪故居

容苑梅,1933年出生,广东新会人。她出身于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祖父是清末举人。

她在五十年代初毕业于广东有名的华光医学院的护士学校,有一手过硬的护理技术,在1960年调入中山大学前,是省一级医院的护士。

容苑梅是一个很有书卷气、且善解人意的护士。她带给陈寅恪先生的,不仅仅是娴熟的护理,还有一种文人天然的投契和一份心灵的感应。

使病中的陈寅恪先生,在这一方不染纤尘的宁静世界里,灵魂得以自由地漫游,也让先生享受着追忆往昔所带来的快慰。

在病中,陈寅恪先生多次向身边护理他的“听众”谈到清末的皇宫轶事、谈到他早年游学欧洲的趣事见闻、还谈到了他的家庭与清代一些重臣世家来往相交的旧事。

这种追忆因为讲述者的兴致勃勃,与听者的乐于聆听,而成为一件令人很愉快的事,这是残酷的命运给先生的一个意外“恩赐”。

先生感动了,他对容苑梅说,有她做“特护”,是不公平的命运对他的意外眷顾,他感到欣慰。

生命在这一刻,尽褪苦涩,人生变成一种传奇,风里有永远说不完的故事。

容苑梅在陈寅恪先生身边做特别护理长达四年之久。许多人想尽办法想要得到陈寅恪先生的信任,却让一个普通的人轻易获得了。

陈寅恪与季羡林、周一良

陈寅恪先生拒绝重新开课,以免“误人子弟”,但此刻却可以兴致勃勃地向与文史专业毫无联系的“听众”,详尽地解释宋代词人陆游李清照的词章诗篇。

只因这里面有一种在那个年代罕见、且真切的人性关怀,和一种人格化的文化相传之性灵。

“自信此生无几日,未知今夕是何年;今生所剩真无几,后世相知或有缘”。

陈寅恪先生的“膑足”换来了四年平静的生活,但先生老了,从心理年龄到生理年龄都明显老了。

历经磨难,这位倔强的、在长年忧患叹息中从未向命运低头、具有强烈生命意志的人,已预感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数次向家人表达了遗嘱:

死后要把他的骨灰撒到珠江黄埔港外,不要让人们利用他来开追悼会。

年迈的陈寅恪,对生命感到了万般无奈,于是,出现了一些很凄凉的场面。

陈寅恪晚年将全部精力都花在了明末清初的历史上,他非常欣赏柳如是写的《金明池·咏寒柳》,因此陈寅恪将自己的居所称之为“金明馆”。

由此可知柳如是承载了陈寅恪晚年无比感伤的历史情怀与生命品味。

晚年的陈寅恪对著作的严谨,体现在他的反复修订上。有时写得很顺畅,隔天便要作大篇幅的增删。

先生预感生命结束前的增删修订,正是他渴望能留下一份真实的历史。

就如他曾多次对女儿说的“伪假的东西不会长久,真实的东西永远真实。”

深有远虑的陈寅恪,为免身后著作的散失,有意识地让黄萱与唐筼对他的刊稿、诗文等进行多稿以上的复写。

也因此先生大部分的作品都得以较为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草间偷活欲何为,圣籍神皋寄所思。拟就罪言盈百万,藏山付托不须辞”。

1964年5月,陈寅恪晚年最知心的弟子蒋天枢乘火车抵达了广州,来到陈寅恪的病榻旁“面聆教诲”。

而事实上是陈寅恪先生在向蒋天枢作他一生事业的“生命之托”,陈寅恪将他晚年编定的著作整理出版全权授予蒋天枢。

1949年后,十五年间,陈寅恪与蒋天枢只见过两次面,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向这位擅长古典文学研究的弟子托付了他一生最为看重的事业——编辑出版他留给这个世界的著述。

蒋天枢

以后的事情证明了陈寅恪的目光如炬,蒋天枢果然没有辜负恩师所托,十五年后基本按照陈寅恪生前所编定的著作专集原貌,整理出版了一套《陈寅恪文集》。

蒋天枢于陈寅恪先生晚年的意义,不仅是他与陈寅恪先生浓浓的师生之情,他也使陈寅恪先生在坚守“独立之精神”的士人气节上,无限欣慰地感到“吾道不孤”。

1966年的5、6月间,陈寅恪先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有人强烈谴责陈寅恪多年来大肆挥霍国家的财富和人民的血汗钱,每月要吃进口药、每天要享受“特护”服务。

最典型的说法是:“这个瞎老头什么也不用干,住最好的,吃最好的,拿最高的工资,还不是劳动人民养着他。”

处在风雨飘摇之中的陈寅恪与唐筼,在不长的时间内多次以书函的形式向校方申述自己的观点,但收效甚微。

1966年的秋冬之际,大字报已覆盖了陈寅恪先生所居住的整幢楼房,甚至贴到了陈寅恪的床头前。

陈寅恪一直没有遭到毒打,比起其他学者屡遭拳打脚踢,先生的命运似乎稍好一些,但实情是,这些本来会落在陈寅恪身上的野蛮行径,都由唐筼代为承受了。

晚年的唐筼和陈寅恪

陈寅恪已如肉案上的羔羊。

紧接着抄家开始了,除了书籍、书稿、手稿被查封外,还有陈寅恪多年来精心保存的一些文物字画也被抄掉了。

其中有他保存的二十多封陈宝箴与清朝官员的来往信札,以及唐筼先祖遗留下来的金银手饰等。

1967、1968年之际,这对四十载相依为命的夫妻,陷入了“生不如死”的境地。

陈寅恪没有死于精神崩溃,而是死于生理机能再也无法忍受非人的折磨。

1969年春节刚过,陈寅恪被勒令搬出已经住了十六年的家,责令先生搬家是对其生活上的一种迫害。

陈寅恪被迫搬家的直接后果,便是加速了他的离世。

1969年10月7日清晨5时许,陈寅恪走完了他七十九年的人生历程,因心力衰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而去世。

四十五天之后,即1969年11月21日晚8时许,他的贤妻唐筼因心脏病复发伴随脑出血,亦追随九泉下的丈夫而去,终年七十一岁。

陈寅恪的离去很平淡,因为他把悲壮留给了后人,他带走了一种无形的历史意绪,也意味着某种历史文化投影的突然消失。

在他身后的二十多年间,尘世间因他而起的风浪一直没有平息过。

陈寅恪为中国文化、也为自己到底留下了多少遗憾?


文章存档:《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系列文章: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 赵元任先生指出”陈先生自己读恪为\ke\”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人生在经过一番调整、积淀之后,将会迸发出新一轮的热能】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沉寂往往是风雷激荡的前夕】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他不仅要面临着病痛、饥饿与清贫的逼迫,还要面对精神上的萧杀与窒息】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高贵的灵魂受到皮囊的凌辱】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惟愿真心被善待,岁月温柔,愿吾国再不遭遇文化之殇。愿文人永远有文人的尊严。】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追求内心的执着与单纯,实现真正的本我,是陈寅恪先生留给我们的警示】



精彩点评:

1,阅解读:《陈寅恪最后的20年》第六章;让我们看到陈寅恪最后二十年,尘间因他而起的风波从未平息过,陈先生的离去很平淡,但他却把悲壮留给人间。……因之后几天许多事情要做,感谢麦家阿谷一周读书的陪伴,大家早上好!

2,悠悠青史,谁知我心?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在先生身体羸弱和罹患”膑足”的暮年,他遭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夫妇二人被打,家被抄,这让先生陷入了生不如死的境地,他一生追求学问,为学术而生,为学术而死,在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终身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坚守上,先生的人格魅力,先生的家国情怀令多少后来人为之倾倒,为之动容啊,令我们油然而生的是深深的敬佩。历史永远不会忘记先生和他为中国文化的传承所做出的贡献,先生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也将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

3,陈寅恪和唐筼带着光荣和被辱离开了这个世界,把悲壮留给了后人,带走了一种无形的历史意绪,也意味着某种历史文化投影的突然消失。不论是伟大先哲的功与过,还是芸芸众生的是与非,一旦成为过去,终将变成历史。历史就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一切的风景一切的荣光一切的悲伤早已定格!

4,时代的混乱,历史的不公,命运的残忍,不断将陈寅恪推上生命的绝境,先生最终在肉体和精神的双重苦痛中含恨离世,为自己热爱终生的事业也为中国文化带来无尽的遗憾和巨大的损失。这不得不叫人感到沉痛、悲愤、惋惜……好在也有一些美好的人值得我们替先生倍感温暖和欣慰,就是先生晚年的知心护工容苑梅,值得托付心血之作的爱徒蒋天枢,以及为先生挺身而出忍辱负重遭受苦难的妻子唐筼。他们是陈寅恪先生晚年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慰藉,我们同样要记住他们!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陈寅恪的最后20年》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