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有些人活着,灵魂却早死了,有些人立言立德,思想道德不灭】

原文标题:《最聪明的,是懂得独立思考的人》

作者:麦家
来源:麦家陪你读书

昨天我们读到,苏菲了解了前苏格拉底时代的哲学家们对于世界、自然、历史、健康等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发现了树林里闪现的送信人身影和一条写着“席德”名字的红色丝巾。那么,树林里的人影是谁?他曾请苏菲代为转交礼物的席德又是谁?在哲学家的引导下,还会出现哪些新奇的思维方式呢?你一定和苏菲一样,更加想要一探究竟。

接下来,我们和苏菲一起开始今天的发现之旅。

苏菲发现了席德的丝巾后,决定不向妈妈提及这件事。在妈妈出去买菜的时候,她将哲学家寄来的所有信件都拿到秘密树洞,而在树洞里,她又发现了新的思考题:是否有人天生就很害羞呢?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在思考题的背面,她的哲学老师回复了上一封苏菲写给他的信,并说目前的讲义由一位小使者负责传递,但总有一天他们会见面的。落款是艾伯特。很快苏菲就见到了这位使者,是一条名叫汉密士的猎狗,它送来了新的讲义。

讲义上写着:
“苏格拉底时代,雅典的主流学派是诡辩学派,也称智者学派。这个学派的学者以教授人们演说术为生。这些学者游历过许多地方,见过不同的政治制度,因此认为,世间没有绝对的是非标准。”

“相反,苏格拉底则认为,有些规范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这些规范是出于人们的内心,来自于人们对常识的思考。由于苏格拉底提倡的真理来自内心与常识,挑战了神的权威,他被指控“腐化青年人”并被判处死刑。”

当苏菲跟妈妈谈起苏格拉底的时候,苏菲的妈妈却觉得她是新交了男朋友,并且这个男朋友脑筋有点问题。

这天晚上,苏菲又收到了一卷录像带,在录像带中,艾伯特带着镜头外的苏菲游历了雅典高城的遗迹,并留下了新的思考题:一个面包师傅如何能做出五十个一模一样的饼干?为何所有的马都一样?人的灵魂是否不朽?男人与女人是否一样具有理性?

周日一大早,汉密士把新的讲义送到树洞里。好奇心使苏菲跟在汉密士回去的路上,想知道艾伯特在哪里。但是她发现自己追不上汉密士,只好回到树洞,拆开讲义来看:

“苏格拉底死去的时候,柏拉图29岁。对他而言,苏格拉底之死证明了当时的现实社会与理想社会之间的冲突。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认为世界上有永恒不变的真理,他把它称为‘理型’。” 理性的‘理’,模型的‘型’。

“形象地说,世界上每一种具体存在的事物,比如人,每个人都不一样,就像面包师傅做出来的饼干,每块饼干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它们用的模子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可以知道这是同一种类的饼干,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是人而不是其他东西。这个模子就是‘理型’。”

看完讲义,越来越强的好奇心驱使着苏菲沿着汉密士离开的方向走进了树林。

在树林里她发现了一座小木屋,屋里没有人,但生着柴火,还有洗到一半的碗,这一切都显示主人是在仓促之间离开的。

苏菲看到一面镜子,她对着镜子做鬼脸,却在某个瞬间突然发现镜子里的女孩在眨眼——我们不可能看到镜子中的自己眨眼的样子。苏菲吓了一跳!她听见远处传来狗吠,是哲学家回来了。

苏菲仓促离开时,瞥见屋里的桌子上有一个钱包和一张学生证,学生证上写着“席德”这个名字。她匆匆经过写字台旁边时,看到上面放了一个写有自己名字的信封,苏菲下意识地抓起信封逃走了。

打开来看,信封里是新的思考题:鸡与鸡的观念哪一个先有?人是否生来就有一些概念?植物、动物与人的差别在哪里?天为何会下雨?人需要什么才能过好的生活?

中午,汉密士送来了新的讲义:

“柏拉图的‘理型’认为,观念先于存在,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柏拉图把顺序弄反了,应该是存在先于观念。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的形成有四种原因:质料因,就是世界构成的物质基础;形式因,就是物质按照什么方式组合起来;动力因,物质在什么外力作用下组合起来;目的因,就是每一种东西的存在都有它的目的。”

晚上,妈妈问苏菲想如何庆祝十五岁生日,再过几个礼拜,苏菲的生日就到了。妈妈说,也许我们可以开个生日派对。

周一上学的路上,苏菲捡到一张祝席德生日快乐的明信片,落款依旧是“爱你的爸爸”。苏菲突然发现,席德的生日居然和自己是同一天!她觉得自己正在被拉进一个不真实的世界。

放学后,苏菲再次收到了新的讲义:

“亚里士多德之后,希腊的哲学依然兴盛,哲学家也层出不穷。安提塞尼斯创立‘犬儒学派’,芝诺创立了‘斯多葛学派’,柏拉图的学说在这段时期里发展为‘新柏拉图学派’,代表人物是普罗汀。”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所处的时代,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思想发展的高峰。与他们同时代,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和诗史《摩诃婆罗多》,中国出现了孔子和老子,中亚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世界上主要的文明都在此时形成了它们最初的特质,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将这段时期称为“轴心时代”,它指的是以公元前500年为中心,从公元前700年到公元前300年这段历史时期。在这期间,人类文明都表现出“超越”的倾向。“超越”意味着对现实采取一种批判、反思的究问态度。

苏格拉底曾生活的雅典,此时逐渐形成了一种由人民议会和法庭组成的民主政治制度,这也是西方民主制度的开始。在这个制度下,城邦的主要劳动由奴隶完成,而公民,也就是城邦中的成年男性居民,则可以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与政治生活中。每个公民都享有投票权,决定国家的任何事务,这种制度称为“直接民主制”。

而苏格拉底也是在这样的政治制度之下被公民陪审团宣判了死刑。“苏格拉底之死”一直被讨论的原因,除了为信仰而牺牲的精神,也与人们对民主制度下产生暴政的反思不无关系。那么,被西方视为民主与自由聚集地的古希腊雅典,为什么会将苏格拉底这么一位伟大的哲人判处死刑?为什么一个民主的城市却容忍不了言论的自由与信仰的不同?

究其原因,雅典民主只尊崇多数人的意见,保障多数人的权利,而“少数人”的权利在无形中被剥夺了。在权力绝对平等的表面之下,公民内部自发形成了“站队”的趋势,抱团排斥异己。

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称这样的现象为“多数人的暴政”,意思是因为大多数人的意见而剥夺少数人的自由,从而在社会中造成新的不公平。

据说,苏格拉底曾谈到:“雅典就像一匹驽马,而我就是一只不断叮它,让它具有活力的牛蝇。”李银河也说过类似的话:“知识分子就是这个社会的看门狗,看到社会的不公,就汪汪叫两声。”

每个社会都需要一些能够独立思考的人,来承担“牛蝇”和“看门狗”的角色。人作为社会动物,常常有从众的心态,保持独立往往会招来指责和排挤。但历史最终证明,正是这些独立思考的人,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有一则著名的“洞穴寓言”,或许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苏格拉底之死:

在一个山洞里,有一群人背对洞口坐着,手脚都被绑着,从他们生来就是如此。在他们身后有一堵墙,墙后有一堆火,墙上有人偶,火光将人偶的影子投到洞穴壁上,这群人认为,世界就是这些人偶的影子。

后来人群中的一个挣脱了束缚,翻过墙,看到了火,然后走出洞口,发现整个世界竟是如此广阔而美妙。于是他回到洞里,对同伴们说,你们看见的世界不过是火光投下的影子罢了,你们也应该挣脱束缚去外面看看。

然而他的同伴并不相信他说的话,最后他们杀死了他。

对柏拉图而言,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不过是那些投射在墙壁上的影子罢了,而真实则是影像背后的人偶和火光,是洞穴之外广阔的世界。挣脱束缚的那个人身上或许也有苏格拉底的影子,他推翻了“穴居人”的传统观念,在他们之中引起了恐慌,而对他们而言,消除恐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杀掉制造恐慌的人。

小说读到这里,我们也渐渐注意到,苏菲开始读艾伯特写给她的讲义是在她的秘密树洞里,而渐渐地,她将讲义带回到自己的房间。

而在之后的共读中,讲到中世纪的时候,艾伯特将直接给苏菲面对面地授课。这时候苏菲也就不再回到她的树洞了。这暗示着苏菲通过接触哲学,慢慢地从自己的“洞穴”中走了出来,开始思考世界,思考真实。

我们一起期待明天的共读。

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他的学生曾为他打通了狱中所有的关节,想帮助他逃跑,但苏格拉底拒绝了。你认同这种“以死捍卫真理”的做法吗?还是更认同“只有活着,才能更广泛地传播真理”呢?


文章存档:《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系列文章: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哲学并不深奥,哲学离我们很近,哲学思想要为我所用】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人就是相互矛盾却又充满战斗意志的混合体】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有些人活着,灵魂却早死了】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真理永恒存在,且亘古不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山回路转让人豁然开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生活的质感,在于时刻用心体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哲学其实无处不在】



精彩点评:

1,读书多了会让人变得聪慧并增长独立思考的能力,走近哲学保持好奇心就会发现身边的事物都会变得不同。

2,叔本华曾说:每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领域内全然是位君主。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每天一睁眼,就无事不刻被信息洪流淹没,想要不随波逐流,丧失自我,就要保持拥有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观点的能力。一个独立思考的人,也许不一定是最厉害的那个,但一定是人群中光芒万丈最有魅力的一个。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