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阿小悲秋》读后感 【平凡的欲望,平凡的悲喜,深入人心的文字】

原文标题:真实版《三十而已》——《阿小悲秋》:焦虑从来无需被制造

来源:上官文露读书会

/ Part 01
张爱玲笔下的“三十而已”是什么样子?」

前段时间,电视剧《三十而已》迎来了大结局,很多网友却表示强烈不适应。

有人拆穿漫妮拜金却又以爱矫饰的虚伪,有人质疑这部剧美化消费主义。但争议最大的还是:难道女性三十岁以后的生活就是离婚,再婚,被小三,撕小三吗?

《三十而已》确实揭露了许多问题,如婚姻生活中的冷暴力,如成年人世界的不易。但也无法忽略它的一些弊病,对焦虑的过度渲染让它看上去是现实主义,看到顾佳手撕家长,靠一只包就能打入太太圈,并拿到资源,又怀疑是魔幻主义。看到后面,经济拮据的漫妮突然要去异国求学,晓芹靠几篇情绪小文就一夜成为畅销书作家,才发现是理想主义。

而与电视剧相比,张爱玲笔下的“三十而已”更加贴近血肉。

张爱玲的小说世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物,一种是流连于十里洋场,风光亮丽的传奇女子。一种是为生存而挣扎的普通小人物。

三十岁以前读张爱玲,也许会把感情寄托于那些传奇女子,沉浸于范柳原那句“你是我的药”,或在“蚊子血与朱砂痣,白月光与白米粒”中寻觅爱的踪迹。

三十岁之后再读张爱玲,却在后者身上看到了自己,《阿小悲秋》里的丁阿小演绎的似乎才是我们自己的生活,平凡的欲望,平凡的悲喜。

/ Part 02
「张爱玲写尽一个三十岁的人可能遭遇的所有难题」

你是否还记得《第一炉香》的开头,写到葛薇龙站在半山里一座大住宅的走廊上远远望去,发现姑母的花园像只托盘,暗示了薇龙的命运如托盘里的花,被人操纵摆布而失去自由。

张爱玲的小说很少有闲笔,每篇小说的开头已揭示了它要讲述的故事。

《阿小悲秋》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丁阿小牵着儿子百顺,一层一层楼爬上来”。阿小和儿子百顺一层一层爬到高楼之上,望见的却只是一片“后景”,这是属于底层的。

他们站在后阳台,看到后院子,后弄堂,后窗,连天空也是背过脸去的。这个开头很有意思,把城市浮华的面纱层层揭开,露出的里层便是这样的风景,生活的真相往往隐匿在这些世俗又私人的角落。

就如题记里炎樱所写到的“厨房里的箫声”,阿小的生活是与琐碎的烦恼搏斗,烟火气中带出一丝无人问津的悲凉。

从小说中一些信息可以推测,女主人公阿小的年龄应是三十岁上下,她来自苏州的乡下,在旧上海的租界给洋人家里当佣人。她的丈夫是个“不成器”的裁缝,为了维持生计,夫妻二人聚少离多。年幼的儿子则跟在阿小身边,儿子名唤百顺,取意孝顺恭从,也有百事顺意的愿望。但事与愿违,阿小的生活是百般不顺,处处充斥着琐屑的难堪。

每天早上,阿小只能搭乘便宜的三等电车去工作,因为电车拥挤,一路上她的脸都紧贴着一个高个男人肮脏的长衫。张爱玲是细节描写的高手,那肮脏到极点的旧袍子的奇异触感和气味仿佛掠过你的鼻端,可以想见阿小的窒息感。阿小是个极其保守的女性,脸长时间贴着异性的身体,实在是一件难堪的事情。

这令人想起早高峰时的地铁,当被挤在人潮中无处放脚时,便落入了和阿小一样的处境,而且无从选择。

在《三十而已》中,令人印象很深的一个情节是顾佳为了学区房,不惜背上沉重的房贷买了豪宅,将家长对教育资源占有的焦虑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百年前,作为母亲的阿小也有着对孩子教育的焦虑,这也是她所承受的最大的压力。不可忽略的是,顾佳身处中产,阿小身处底层,当顾佳可以千金一掷置换房产时,阿小却在为孩子学费中多出的花头发愁。在阿小看来没必要的花费中,就有做手工用的红绿纸金纸,她看了酱油瓶下百顺做的手工纸旗,心中便凄凄惨惨不舒。

可以想象,这种凄惨的情绪很复杂,有对这笔不值得的花费的心疼,也有对经济的隐忧。但最主要的,还是对孩子的歉疚。

曾与朋友谈起这篇小说,说到阿小对百顺有很深沉的母爱。朋友并不认同,并举了两点反驳笔者,一是张爱玲笔下的母亲都无一例外地冷漠。二是但凡写到百顺,发现阿小总在用凶悍的语言训斥他,把这个坐在饼干罐上的孩子拘束得很紧。

仔细审视阿小对百顺的训话,有一句是需要留意的。阿小在给百顺递水时骂道,“样样要人服侍!你一个月给我多少工钱,我服侍你?前世不知欠你什么债!”这一句话明着是骂百顺,其实是发泄对主人的不满。笔者认为,阿小在主仆关系中一直处于低自尊的状态,而对百顺的控制是她心理上的补偿。

《三十而已》可以让我们体会到成年人世界的艰难,但大部分视角仍是从创业者的角度出发,对创业者的奋斗创设一个美好前景,而很少从下级的立场出发,呈现与上司相处的困境。

曾经网络上有个热度很高的问题,当老板或上司问你忙不忙的时候,该怎么回答?如果回答忙,并推脱上司的任务,毫无疑问会引发上司的不满。如果回答不忙,则显得自己很闲,以后可能让你包揽更多的活。很多人称,类似的两难问题在工作中屡见不鲜。

在《阿小悲秋》中,也写到了与老板相处的困难,因此也愈发能感到张爱玲对凡人生命书写的清醒与透彻。

阿小的雇主哥儿达是个好色、小器而且算计的人。他斤斤计较,唯恐阿小干活不够多。他头天因为外出,让阿小早两个钟头下班,第二天就要特别的“疙瘩”,把损失补偿回来。“疙瘩”是上海方言,有指挑剔的意思。为了防止阿小偷懒,不把床被枕套统统洗掉,就把被单枕套衬衫手巾一齐泡在浴缸,不然不放心。

他刻意树立一种权威,剥夺阿小所有权利,让她处在一个被动的顺从地位。他吃剩的半碗炒饭放在冰箱一个星期,他不说一声“不要了,你把它吃掉吧”,阿小就没有权力去处置这碗炒饭,甚至也不能问他“还要不要”,只能让其在冰箱里一直放着,因为哥儿达常常开冰箱查看炒饭是否还在。
他只把阿小当作没有人格的下人,其尊严可被肆意践踏。看到阿小给孩子吃剩的面包,他怀疑是阿小偷的,不断用眼神警示阿小。所以阿小向其他人诉苦,“他一个男人,比十个女人还要小奸小坏。隔壁东家娘多下一张面包票,我领了一只面包来,他还当是他的,一双眼睛瞄法瞄法。”

阿小的工作不仅忙碌,还时时要遭受人格上的欺辱,“苏州姨娘最是要强,受不了人家一点点眉高眼低的,休说责备的话了。尤其是阿小生成这一副模样、脸一红便像是挨了个嘴巴子,薄薄的面颊上一条条红指印,肿将起来。”

阿小的婚姻生活也带着一丝不甘、无味和无可奈何。同是阿妈的秀琴,婚事有许多排场,她还放出没有金戒指不嫁的话。阿小和丈夫却没有经过“花烛”,她和丈夫是裸婚。丈夫过来看望她,实则是约她当晚去他那里求欢。

阿小在狭小的厨房忙碌的不可开交,丈夫却翘着腿在那里喝茶,卖弄和炫耀自己的“事业”。阿小细细告诉他关于秀琴的婚事,想让他倾听自己的委屈。他却只望着茶,带着事不关己的微笑。阿小只能生气又伤心,“男人不养活她,就是明媒正娶一样可以不养活她。谁叫她生了劳碌命,他挣的钱只够自己用,有时候还问她要钱去入会。”

经济的焦灼、工作的重负、琐屑的难堪、婚姻的不甘,无味与无可奈何,共同组成了丁阿小的生活。

/ Part 03
「三十岁没有完成某些既定目标,人生就不合格吗?」

前文已讲到阿小生存的艰难,但我们总能看到阿小身上一种向上的生命价值。张爱玲曾提到,丁阿小是位“地母式”的人物。这一点首先体现在对儿子百顺的培养上。尽管百顺的学堂收费很高,带给了她经济重负。秀琴提议送百顺去学说书,凭借一门技艺早些挣钱养家,这也往往是底层孩子的出路。阿小却坚持让百顺在学堂上学,想让百顺读书上进。作为不识字的“乡下阿妈”,有这样的眼光和见识是难得的。

面对哥儿达这样刁钻的雇主,阿小却仍然负责地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小说里有个片段令人印象深刻,哥儿达要在家请客吃饭,没有面粉了,让阿小用鸡蛋敷衍一个甜菜。阿小觉得不像样,心一软,拿出了自己的户头面粉做了鸡蛋饼。

此处可以看到阿小对工作的责任感,甚至能体会到她是为哥儿达着想的,因为菜不像样对哥儿达的面子是种损害。也许阿小看出了哥儿达想占便宜的伎俩,但她仍然采取了一种包容的态度,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尽善尽美,这也使她的工作相对稳固下来,因为哥儿达也明白,这样好的阿妈是很难得的。

尽管这篇小说的整体基调带着悲凉,却看不到阿小的抱怨或不平。她一直带着一些期许,努力地活着,去适应自己的命运。

每个生命都没有高低贵贱,阿小的生命正像城市墙角的偶然冒出的一朵小花,顽强地存在着,独自开且落。

值得注意的是,张爱玲出身显赫,她写富贵人家的故事是很自然的。但写到丁阿小这一类底层的小人物时,我们看到的不是一种带着优越感向下俯视的目光,而是与这些小人物站在同一个位置,仿佛她就身处她们之中,看得到她们的委屈,对生存的艰难体会这样深。一个好作家不需要大肆渲染人物的悲惨,他们只用如实呈现,此中便已有千般滋味。

看了阿小的故事,临近三十的你,还会焦虑吗?三十岁不是一个期限,即便没有完成一些规定的任务,人生也并非不合格。

“三十而立”是孔子总结其一生的为学过程时的体会,它并不意味你在这个年龄段要拥有什么,它所指向的,乃是一种“明白”。

人走到这一段路时,前方的景色已经若隐若现。但你仍会停下脚步,陷入迷惑。二十岁时的迷惑是无法分辨方向,三十岁时的迷惑指向的,却可能是生活的真相,那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怀疑。所以三十岁是顿悟的好时机,时间之潮退却之后,留下的每个贝壳都能听到过往的回声,它们赋予了你冷静的洞察力,人生诸多问题都在此时有了觉解。你不再左顾右盼,只独立无惧地走下去。

【本期话题】:你如何看待一个人的三十岁?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本文作者简介

袁田野,文学博士,文学研究者,现从事性别文化与女性文学研究,发表论文数十篇,创作小说《紫鸟》、《五里寻石》等。人生当如小说,一眼望不到底。


精彩点评:

1,阿小牵着儿子百顺的手,阿小在水缸中照见自己的古典美却不肯承认—她认为自己是都市女性,阿小拆穿了主人哥儿达先生的虚情假意却仍然疼爱他…这些细微之处都被袁老师捕捉到了,这就是好的解读者的境界。

2,首先,这篇文章,非常有意义,当下的环境背景条件,结合作品,三十岁之后的张爱玲,更多地是在体察和描写自己,他关注阿小这样“地母式”生活在底层小人物的命运,或许,这是她日常世情写作的叙事手法,带有现实主义的痕迹和特征,怀着一种“懂得”和“慈悲”外加一种敏锐的领悟和接受,怀着一种悲悯情怀和同情立场的情感体验和观照,她,写女人,也懂女人,我们也总能读出,体味到一种本能的落寞与苍凉之感

3,三十对我来说不过是一个数字而已,但三十也提现了一段时间的经历,之前也恐慌,焦虑,烦躁……二十的迷茫无知不知所措,三十的逐渐清晰知道自己的方向,三十正是开始的最好时候,疏导好自己,一切都可以重新出发,慢慢的做最好的自己,忠于自我!

4,《三十而已》确实揭露了许多问题,如婚姻生活中的冷暴力,如成年人世界的不易。但也无法忽略它的一些弊病,对焦虑的过度渲染让它看上去是现实主义,看到顾佳手撕家长,靠一只包就能打入太太圈,并拿到资源,又怀疑是魔幻主义。看到后面,经济拮据的漫妮突然要去异国求学,晓芹靠几篇情绪小文就一夜成为畅销书作家,才发现是理想主义。——现实主义、魔幻主义、理想主义的运用,太有创意了!

5,太好了!又可以读到关于张爱玲的一些写词,感谢田野老师,为我们带来“唯爱”著作。喜欢张爱玲数年,张爱玲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自己,是不同的自己,是分割的自己。张爱玲已经被爱包围了,不,好像是爱包围了她。最后我们被她爱了。
《阿小悲秋》,儿女情长,底层人的生活,真实而痛感十足。在平凡繁琐的市井生活中,小人物散发出绝迹的魅力,不禁让人感叹旧社会里的悲凉。
三十岁,感觉有很多事要做,有压力也有动力,我的动力来源于压力,如何经营好家庭生活,如何开阔自己的视野,如何精进自己的事业。三十岁是忙碌的时刻,也是最有干劲的。我希望自己在这个年龄里不要怯懦,要持续上进,坚持读书,增长见识。
郭杰老师的声音很好听,记得《追风筝的人》的演绎,那么绝妙动听。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阿小悲秋》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