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二)

读书笔记 |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二)

文|小蚁

歌德的艺术经验总结
歌德思想的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他最注重实际、反对以抽象的哲学思辨指导创作”(181),同时他也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艺术家与自然的讨论中,他认为艺术家“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因为现实生活是艺术家必须参照的现实基础(“奴隶”一面),而他们又必须让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整理出的资料符合他们的“较高意旨”(“主宰”一面)。

另一方面,歌德对“为一般而找特殊”和“在特殊中显出一般”这两种创作路线进行论证。他认为前者产生“寓意诗”,即“特殊只作为一个例证或典范才有价值”(182);而后者则适宜于诗的本质。歌德认为:“‘从顽石到人’,都是个别与一般、特殊与普遍的统一体,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如果作家在创作中,只是抽象地描写事物的普遍性,那就显不出事物的差别。”(184)

在特殊中寻找一般的理论基础上,歌德又提出“显出特征的整体”的创作概念。在歌德的时代,“有机统一的整体观逐渐取代了机械观”(184)。为了了解什么是“机械观”,我找到布莱恩·阿瑟在《技术的本质》中作出的解释,作为补充:

笛卡尔时代起,我们开始用技术的知觉品质这类术语来解释世界:它的机械性链接、合法性秩序、驱动力量、简单的几何学、清楚的界面,它美丽得像钟表一样的精准性。这些品质投射到文化中,被认为是解释和效法的典范,并被伽利略牛顿科学的线性次序和钟表一样的精准特性大大加强了。我们慢慢形成了这样一种世界观:世界是由部分合理地构成的,这些组成部分由理性(Reason,在18世纪时要大写,词性为阴性)和简单性所统辖。借用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的说法,这样的世界观催生了一种追求纯粹秩序的古板梦想(prim dreams)。(阿瑟,pp734~762)

整体观便是跳脱关注部分的机械观,“强调事物的有机性和完整性,注意事物本身各部分相互依存的内在规律”(184)。歌德认为艺术创作不是机械地组合,而是一种要融入创作者的精神和生命气息的工作。

谈到风格时,歌德认为“风格即人”,即一个人作品的风格便是他人格的外在表现。歌德认为风格“是以客观性为基础,达到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这一观念在风格始终统一的创作者之中或许行得通,但是对于风格多变的作家和导演便有些难以解释。

关于时代和作家,歌德认为代表上升时代的作家,都是自信而敢于面对世界的;相对地,处于衰退势力中的作家,则不敢正视现实,“只能躲在艺术的‘象牙之塔’中表达自己主观的心灵、情感和情绪”,歌德认为“这样的艺术家自然是病态的、不健康的”(187)。歌德进而提出“古典的”和“浪漫的”两种概念,其中“古典的”代表一种更现实的、健康的状态;而“浪漫的”则是“病态的”,是一种“脱离现实的病态的主观的创作倾向”(188)。

关于民族和文学,歌德认为“民族文学的建立不能离开一定历史民族的生活土壤,而民族的统一则是形成民族文学的重要前提;同时民族文学的形成,又不能脱离开民族的文化传统”(190)。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开始和民族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对话,歌德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具有世界性,并为世界各地人民所欢迎”,“歌德一方面强调各民族文学都有自己的特殊性,同时又大力提倡各民族文学之间互相认识,互相了解”(191)。

黑格尔的艺术哲学
黑格尔的思想被认为兼具革命性与保守性,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于他提出的一个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192)。这句话如今很好否定和反驳,如果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那我们还需要人文社科吗?

黑格尔建立的是一种辩证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精神”(193),并将这种绝对精神命名为绝对理念。黑格尔的理念是运动的,区别于柏拉图的静止的理式。运动的理念包含着矛盾,这种运动被黑格尔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在精神阶段绝对理念经历“主观精神(个人意识)、客观精神(社会意识)、绝对精神(绝对意识)”(193)三个阶段。绝对理念需要通过艺术、宗教和哲学这三种形式来认识自己。黑格尔这种用理念主导一切的思想受到后人的批评。

谈到艺术哲学,黑格尔提出的基本命题是“美是理念的感性体现”(195)。他认为“美的理念”外化显现的初级阶段是“自然美”,而高级阶段则是“艺术美的理念”,后者关乎人的绝对“普遍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黑格尔又提出“性格就是理想艺术表现的真正中心”(198),这种理想性格要包括丰富性、整体性;主导性、明确性;坚定性、决断性。

黑格尔提出艺术发展的三种类型,分别是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和浪漫型艺术。象征性艺术是艺术的初级阶段,是“艺术前的艺术”(203),是“用某种符号、某种事物,来象征一种朦胧的认识或意蕴”的艺术。比如埃及、波斯、印度等象征型建筑。在古典型艺术阶段,“人的认识已进入自觉的阶段”(204),艺术表现的精神内容开始由抽象转为具体,比如希腊神话中的雅典娜。在浪漫型艺术中,“精神内容压倒了物质形式,内容与形式出现新的不协调”,它所表现的“艺术的真正内容是绝对的内心生活”(205)。

参考图书:
《西方文论史》(第三版).马新国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技术的本质》(经典版).布莱恩·阿瑟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根据微信读书app中电子版显示页码标注。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德国古典美学文艺理论(二)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