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天道》影评 【缘于一部剧名的思索:何为“天道”?】

《天道》是由王志文和左小青这些老戏骨主演的未曾引起轰动的神剧。

此剧短小精悍,思想深邃,立意不俗,虽已时隔12年,它仍不失为中国大陆的经典电视剧。

《天道》旨在探讨传统文化背景对人的影响,探讨哲学和宗教,乃至探讨一种纯粹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有人说:“《天道》是揭秘高人思维方式的经典之作,是创业奇才必看的经典之作,是商业精英必看的经典之作,更是使灵魂得以升华,展现生命与爱情真谛的大作。”

《天道》改编自豆豆的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这是一部可遇而不可求的完美佳作,主题呈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睿智和简洁,被誉为“一部可以傲然独尊的长篇小说”。

小说讲爱情而不独言情,演绎残酷战斗而不见硝烟,题材涉猎儒、释、道、法、上帝、耶稣、真主,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逻辑学、佛学、神学等方面,阐述同一文化属性下不同的人性故事。

台词多为珠玑,看剧中主角们的一席话,胜过读了十年书,剧中折射出的物质与精神,政治与经济,丁元英和韩楚风谈到的哲学,宗教,文化属性,芮小丹与王阳明谈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等剧情,总会让人陷入沉思,而后醍醐灌顶,值得细细品味和领悟。

在读过几遍原著和看过两次电视剧后,相比较而言,电视剧虽然对小说内容作了的删减,但提高了原著的质量与水准,有些情节经过处理后,王志文和左小青把小说主人翁演得更逼真而丰满,值得玩味。

可剧名为什么要把《遥远的救世主》改为《天道》?这引起了我久久的思索。

《国际歌》里有句歌词: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是的,世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救世主只是无知的弱者的妄想,也是无知的慈悲者的妄为。既然没有救世主,那“遥远的救世主”该怎样去理解呢?

看过剧或书的人都知道,那个拯救王庙村于苦难贫穷的上帝,是他们自己,也就是说,救世主是人们自己。

“遥远的救世主”个人理解是说人们自救的道路很艰辛,很漫长,而能悟出自己就是救世主的悟道过程是遥远和未知的,王庙村农民要走出贫困的路是遥远的,也是难以触摸的,所以书名为《遥远的救世主》。

但如果剧名采用《遥远的救世主》,必然让那些悟性和知识水平处于浅层的观众误以为:世上真会有救世主,只不过那个救世主在遥远的地方,暂时还没发现他们的贫穷困苦。

如此,他们会寄希望于救世主的出现,让他们摆脱贫穷。

因为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脑子里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有苦有难,只要你够善良,够可怜,就会得到同情与救助,以为有人救助,就能彻底脱离困境,其实不然,通过他人给予的一时救助,会让扶贫贫不离。

而以《天道》为名,“天道”这两个字一看就离大众很远,或者说,这两字太过“高深”,难以理解,再加上情节内容也有一定的深度,不像偶像剧,古装剧,动作片那样通俗浅显易懂,那就注定了它的受众面小,不会有一个吸引大众的卖相,我想这是《天道》虽经典,看后会让人思想受到莫大的震撼,故事虽引人入胜,但是却没有火起来的原因。

两相比较,与其被误解,不如不被理解。

我认为,用《天道》能更好的阐释小说的主旨,虽然书中对中西哲学都涉猎,但更多的是道家和禅宗哲学为主,主人翁的生活方式和追求偏于道家,随性自然,对佛学也有深入的探索,“天道”是东方哲学概念,取名《天道》更贴切,更有东方哲学深邃的意味。

那么,何为“天道”?

“天道”即道,也称大道,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客观规律,是万物本身自发自动,相互运动,相互作用的合集,人一旦掌握了万物运动状态规律,即悟了道。

按照客观规律行事,即顺应天道,顺道者,无事不成,仿佛有神力助之,此神人们称之为救世主,其实并无什么救世主般的神,更不是赏善罚恶的意志(因果报应),而是某人深谙万物运动规律罢了,因此小说中掌握“天道“之人丁元英悟出“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万物有道,而《遥远的救世主》这本小说中涉及的“天道“,无非是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律和文化属性的规律。下面,我选择一部分剧情聊以浅谈”天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遥远的救世主》第三章,丁元英刚从德国回到北京,就参与了全书中最高逼格也是最有深意的一场饭局。

这是书中一个正人君子,韩楚风设的局,此局吃喝都是上品,自不必说,谈事才是最好的下酒菜,事不多,就三件:

有两事我按下不表,主要来谈“不争”之事。

韩楚风是北京正天集团总经理,关于“不争”之事,是指:正天集团的总裁病逝,在遗嘱里向董事局提名韩楚风为总裁候选人。

韩楚风被前总裁提名,可见他在集团的分量不可小觑,但提名不等于决议,集团里两名副总裁是当然的候选人,韩楚风被提名,使得正天集团总裁一职形成三足鼎立,此事在高层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韩楚风正为这事烦恼,好朋友丁元英恰好从德国回来了,韩楚风很想听听丁元英的想法,希望丁能支招,所以在酒店房间里特意设了只有他们俩人对酌的饭局。

韩楚风接上丁元英后,在车里提起关于总裁候选人的事,丁元英没有接话茬,因为不便多说。

回到酒店,几杯下肚,韩楚风再次提起总裁提名之事,而此时韩楚风已经知道,丁元英的沉默即“不争”,但他没有参悟出为何丁元英希望他不争,想知道所以然,要丁元英叨叨。

丁元英了解,在这件事上,张副总裁在章程上是正天集团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他不可能不争,而对梁副总裁来说,这是最好的机会,此时不争更待何时?

所以这场争权之战,两位副总裁绝对不会退出,这是人性使然。而韩楚风被提名,等于成了两位副总裁的眼中钉,肉中刺,人家好不容易把老总裁熬死了,又蹦出个韩楚风,韩楚风不退,首先就会被他们联手弄死。

丁元英当然也知道韩楚风是想干事的,于是建议:退后一步,给两位副总裁让道,让他们先去争,可能胜算多些。“也声明,此事事关重大,他担不起任何闪失,谦虚表示这样建议并无完胜把握。

当然,韩楚风并不是对总裁位置志在必得,只是如果有机会,可以试着争取,所以他说:“我尚没有拿起,谈何放下?“

利益在眼前,人都有贪嗔痴,丁元英理解韩楚风,也欣赏韩总表现的淡然,机会面前,当然最好帮一把朋友,便放开了说。

大致意思是:你韩楚风在遗嘱被提名,老总裁对你把握公司事宜是放心的,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遗嘱,而是利润。加上你资历不如两位副总裁,这是你难以争得总裁的障碍之一,但是如果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去争,让他们去内耗,让矛盾深化,你踏实的做事,等他们两败俱伤时,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谁是干事的,自然你就众望所归了,这样你在董事局才有了真正的权威。反之,你捷足先登,便会促使他们结成联盟,你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韩楚风有疑:“假如他们不内耗呢?”

丁元英自信的说:“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玩性一起,于是俩人打赌,韩楚风以百万宝马压作七成下赌注,丁元英胜券在握,以一跟五,韩楚风一算,输也是赢,赢了也是赢,决定不争。

丁元英为什么敢以一陪五,因为他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的行事的规律,正天集团两位副总裁必然会为总裁一职,争个鱼死网破。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韩楚风只要安安静静的做那个渔翁就好,《资治通鉴》有云: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想得到总裁之位,先把位置让出去给别人争,等他们争到展现出人性丑陋一面时,大家便知道,谁才是最适合坐那位置的人。

其实对于这种事,有三个策略:一是以不争为争,二是三方共争,三是结盟之争。

直接上擂台,参与三方之争,但显而易见,韩楚风很快会被别人乱拳打死;结盟,像刘备与孙权结盟火烧赤壁那样,人家凭啥跟你韩楚风结盟,张副总本有公司章程第一继承人摆那,跟他结盟,最后也是落得一个做他下手的份。而梁副总裁呢,结盟更难,韩楚风是被提名的,他会防着韩楚风,这是吃力不讨好的最蠢的策略,不可取。唯有“不争“最明智。

所以韩楚风根本不必争!

看,这并不是什么复杂高明的神招术,只是掌握了文化属性的规律而已。丁元英懂“天道’,从而让韩楚风在”不争“中得”道“——得人心,得威望,众望所归,得总裁权势就是顺势了。

这不正是孟子说过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吗?顺天道者,得天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

《老子》有句话:“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与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奉有余。”

天之道,是从整体而言的一种自然规律的调节机制,表现为物极必反。

而“人之道”是从个体而言的利益分配机制,如马太福音里所说:“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是弱肉强食的自然规律,也叫二八定律。

在市场经济中,关于利益之争,我记得有个典型的例子是曹禺的《日出》,看了黄省三的遭遇,你就知道潘月亭等人是怎样损不足而奉有余的。自古,为了利益,落井下石,尔虞我诈,机关算尽,草菅人命的事多了去了。

08年,我看了《天道》,真切的懂得什么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剧中主要情节 “王庙村扶贫”就是现实版的损有余而补不足。

损有余的乐圣公司,补贫穷的王庙村,就是天之道。你可能会说,这不有点像是打家劫舍吗?难道打着扶贫的旗号打家劫舍是符合天道的?

不是的,看过电视剧和小说的人应该知道,王庙村的扶贫,不是单纯的杀富济贫,不是输血式给予王庙村农民经济支援,而是一场革命性的精神救援。

是通过“格律诗”的经营模式以及与“乐圣”的战争,用三个鲜活的生命为代价,引发全社会对弱者“得救之道” 的强烈讨论,让众生自我反省和觉悟,通过舆论从而倒逼社会制定更完善的调节机制,这是精神上的扶贫,是“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的核心内涵。

这也是《遥远的救世主》的主旨所在,丁元英通过一场惊心动魄的商战,运用市场竞争的规律,让一个小小的扶贫公司战败了强敌“乐圣“,让王庙村的农民受益,让所有参与其中的弱势群体精神受到震撼,爬上井沿,看看更广阔的天地,从而认识到,世界从来没有救世主,拯救自己的人是我们自己。

丁元英发现了,王庙村农民的不足,不是资源能力上的不足,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思维固化,受错误的得救之道的误导,渴望他人拯救,期盼皇恩浩荡,而丁元英通过损“乐圣“,给王庙村的农民,脑补了生动的一课,这就是天之道。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前面的情节说明,天道,就是自然规律,它无为而无不为,不分亲疏远近,只成就那些顺应规律办事的人。

所以,当乐圣倒台,林雨峰拿枪指着丁元英的时候,现实告诉他,只有矛没有盾的企业文化,本就违背了规律,失败也是必然的,可是林雨峰并没有了悟其规律的奥秘,却以道德的标准指责丁元英不够道义,殊不知,道可道,非常道。

而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丁元英的胜利是必然的,在法律框架内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打败你,你能拿他怎么办?林雨峰除了想杀丁泄愤,没有充分的理由枪杀了丁元英,只能活活憋死自己。

剧中,丁元英掌握市场竞争的规律,运筹帷幄,步步为营,林雨峰、刘冰的相继自杀,虽引发了重重舆论,但他依然能全身而退,法律不耐他何,道德自有评说。你可以说是丁元英害死了林雨峰、刘冰。但证据呢?(其实是性格决定了命运,这点,往后,我还会用专门的篇章去聊。)

书中,作者要把女主人芮小丹塑造成天国之女,她是利根之人,但她还没完全被丁元英点化,没被雕琢成一颗最完美的玉石就牺牲了。

芮小丹是一名刑警,当警察随时有风险,职责所在,她没有避险的权利,这是职业因素决定的必然规律。

既在规律中,必然受规律支配,丁元英知道风险伴随着他心爱的女人,曾经劝小丹不要做警察,因为他是预见到了什么。

但是芮小丹是个自性自在的女孩,她没有自己悟到的东西,是不会按照别人的意愿去行事的,所以芮小丹依然做着刑警的工作,天天与各种危险犯人过招,枪林弹雨中穿梭,还被王明阳用枪指着脑袋放了一枪,所幸是颗臭弹。

但是芮小丹还是难逃死劫,在一次独自与四个重刑犯人的较量中,不幸被炸断双腿,左脸严重毁容,最后选择了自杀。

多说几句,芮小丹的死,会让天地哀婉恸哭,但是不符合现实社会积极的价值取向。

但别忘了她是天国之女,就是没有人类贪嗔痴的女人,她心无挂碍,没有对生死的颠倒妄想,当生则生,当死则死,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她早就知道,却依然做警察,只不过是发挥了自己的价值而已,而且还把与丁元英的这份没有结果的爱情化为了永恒。

于她,此生足矣,于社会,是巨大的损失,自杀行为虽不可取,也完全违背正常的生命价值观,但是她就是死了,那么完美善良的女人,没了。

在芮小丹这个职业规律下,不管她发心拯救了王庙村多少人,都离不开发生意外的结局。

从女主的命运看来,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善人,不是做善事的人,而是善于按规律办事,善于运用天道的人。

《天道》里善用“天道’者,丁元英。所以他是神,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此所以《遥远的救世主》改名《天道》,好之所在!

以上为个人观点,不代表正确与否,谈“天道”并不说明我很懂天道,只是看剧看书的一点思考而已。这本书在上个世纪就探讨了扶贫的实质,然而今天,何为扶贫,如何扶贫,仍未得真解,我想,读这本书的意义更多是呼唤我们去思考如何自省、自觉、自悟、自度。

作者:婉馨,乡野臭老九,闲时爱读书写文,信奉远方有诗,爱到山水间折腾,在浮华的世界里,静静聆听和抒写生命的感动。公众号:意婉情馨(ID:xywjh666666)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天道》影评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