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不过是向死而生

不过是向死而生

柚子 遇见最美的柚子

很多时候,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我坐在小板凳上,双手托腮;再比如阴雨连天中,凝视窗外,掀起一角窗帘;更甚者,深夜一觉睡醒天又未亮时,往往会思考这个问题:生命终结后会怎么样?当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当尸体由内而外自我分解的时候;当一个围绕尸体而生的生态系统形成的时候;生命终结了,然后呢?我们为何而生?有没有前生?有没有后世?尤其是看了霍金的《时间简史》后,想到分子、原子、电子;想到能量守恒,往往想着想着头痛欲裂,赶紧终止这个思考。

想起多年前曾看到的一段话:人死,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血归于水、脉归于泽、声归于雷、动作归于风、眼归于日月、骨归于木、筋归于山、齿归于石、膏归于露、毛归于草、呼吸之气复归于人。当时对这句话感触特别深,默默地把它印在脑子里,查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资料。

能量守恒定律中讲到,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它物体,而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人体自身分解正是遵循这样的法则。生命终结后身体会分解到生态系统中,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机体成了滋养其他生命体的来源。这最终且可怕的过程也提醒了我们宇宙万物都是依照这样的定律在运转:尘归尘,土归土,死后一年,回归自然,所以即使死后我们的身体也一直都在,只不过换了另外一种形式,徜徉在斗转星移、春去秋来的自然循环里。

想明白这个问题顿时轻松很多,但随之更大的疑惑也来了。那灵魂呢?思想呢?人到底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前世今生?我们到底为何而生?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想到尘埃、风、水滴;想到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头又开始痛。

《入殓师》电影壁纸

这期间看了《入殓师》,影片讲述了日本入殓师的生活,以一名入殓师新手的视角,去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配乐是我所喜爱的大师久石让的作品,动情而空灵,深沉而平静。

知乎上这么评价这部影片:虽然着力于表现死亡,但是实际上确是为了表达对往生者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歌颂生的美好和永恒。

是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其完成使命后的归宿必将是静谧而安详的。正如鲤鱼跃龙门,筋疲力竭的死在了路上。它们不是因为执着,不是因为痴狂,而是渴望回到那个来的地方。像我们人,最终都会丢掉包袱轻松上路,归于自然。

我似乎找到了答案:死亡并非是终结,而是另一个开始。

直到看到生死概念,马丁·海德格尔解除了我所有的疑惑。

马丁·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里用理性的推理详细的讨论了死的概念,并最终对人如何面对无法避免的死亡给出了一个终极答案:生命意义上的倒计时法—“向死而生”。

死和亡是两种不同的存在概念。死,是一个过程,我们从一出生就在走向死的边缘,我们过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是走向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而亡,是指亡故,是一个人生理意义上真正的消亡,是一个人走向死的过程的结束。这两者之间的差别就是海德格尔死亡本体论的关键点。人只要还没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着。所以,死的过程与亡的结果相比较,这个向死的过程更本真,更真实。

孔圣人曾说:“未知生、焉知死”。人生有限,生都没有想明白,死就不必想了,百年之后一切归于尘土,不如活好当下。

这个困扰我多年的问题终于想明白了:死亡不可避免,走好向死的过程。提高生命质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可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不过是向死而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