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阅读到底有什么用?

大家好!这里是读道FM第20期,我是读道书单的轮值主编刘悠扬。
本期的读书沙龙,我们要请出读道书单的核心创始人,也是我最重要的伙伴——张万文,来聊一聊“阅读到底有什么用”。

阅读到底有什么用?作为一个读书类的公号,要回答这个问题,简直就像接受苏格拉底的“灵魂三问”那么难。

对我和万文来说,读书这件事儿,最初是工作,是谋生的工具。他是个出版人,负责书的生产;我是个媒体人,负责书的传播。而读书的意义和价值,最早是排在生存之后的。

真正有一天体会到读书的好处,每个人的时间节点都不太一样,但我相信,至少有一个共同的瞬间,大概是这个社会上说“读书无用论”的人越来越多,而我们心底都会被撩拨起来的一个试图去辩论的声音。

读书,当然是有用的。这个“用处”,不单单是给你一点精神滋养,让你保持美好善良有信仰……等等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读书的“用处”,我们把它提炼成了一句话:人生有问题,书单找答案。

为了论证这个“用处”,我们在2020年的1月28日开了一个名叫“读道书单”的公号,在疫情期间做了一个读书实验,并在4月23日对这个读书实验做了第一阶段的总结和回顾。时间又过去了5个多月,非常幸运,我们栽下的这颗小树苗还在不断生长,而且有了新一轮的裂变,它持续地在印证并回答“阅读到底有什么用”这个终极问题。

这个奇妙的故事,我们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所以就有了这一次的读书沙龙。

现在,让我们把时间交给万文。

阅读有什么用?
我的一点儿阅读心法和实验

01

缘起

各位读者朋友们,大家晚上好!我是张万文。今天,由我来做这期读书分享,主题是:“阅读到底有什么用?——我的一点儿阅读心法和实验》”。

首先,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会由我来做这期分享活动。大家都知道,我们读道书单和南山图书馆联合举办读书分享活动,一直在继续。本来我这场分享是作为第十场,由我这个始作俑者之一,为这个系列活动稍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当然,由于时间排期关系,这是第九期,史咫阳老师还有一期活动会在国庆节后和大家继续分享。所以呢,我的这场分享,首先是对这我们一系列阅读活动进行复盘、进行思考。

然后,我为什么要分享“阅读到底有什么用”这样一个大的主题呢?我首先得承认,我可能并不能完全回答这个问题。所以我加了一个副标题:我的一点儿阅读心法和实验。我们这个群里,读书大咖太多了,我哪敢谈什么心法啊?而且个人的阅读真的是太有限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读得越多,其实接触到的未知面就更大,越有一种惶恐的感觉。那么,我为什么还要来讲呢?那就是基于我们的阅读实验。

一路跟着我们走过来的书友们,可能还有印象,今年4·23期间,书单姐受当当的邀请,做过一期“身体被隔离,我们的思想该往哪儿去?——疫情期间,我们做了一个读书实验”的主题分享,这也是我们读道FM的第一期。是的,我要讲的,其实也可以算作是这个读书实验的后续进展。这个实验一直在进行,它还在不断成长,不断被人看见,就像一粒种子,种下去了,就有了自己的生命历程,有了自己的生长节奏,也和每个人一样,拥有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一直在往前走,所以有了一点点阅读思考,希望能分享给大家。

02

我们的书单实验

好的,我还是从我们的这场读书实验讲起。
这场今年年初爆发的疫情,对我们真的是影响深远,到现在还没有完全消停的意思,在世界其他有些国家现在居然有点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两天张文宏医生也在说,也许会有第二次爆发的可能。站在今天这个时点回头看,我不知道大家做何感想?疫情真的改变了很多人,包括人的思维方式,人的行为方式甚至对这个世界的重新认识。这其中也包括我,对我来讲,这种改变是从内到外的切切实实、彻底的改变。
我至今仍然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2020年1月22日,我和朋友们说打完春节前的最后一场球,准备好好过年。第二天,武汉宣布封城。再过一天就是除夕了,毕竟旧历年才最像过年,所以其实每到年底,有特别多的事情要忙,首先是工作上的事情,忙了一年,要把自己部门员工的福利什么的赶在年前计算、发放完毕,让大家有个好心情过年。然后就是自己私人的总结,和朋友们的联络,和家人计划怎么过年,搞卫生,收拾收拾等等。结果呢,今年除了完成工作上的事情之外,所有的节奏都被打乱了。连传统的的习惯在家里擦擦洗洗,准备辞旧迎新全都免了。为什么?那个时候疫情其实发展得就很快了,每天都是在沙发上葛优躺,不停地刷手机,全部身心都在关心疫情的进展。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三四天,当时又是放假,天天躺着刷手机,每天饭都要少吃一顿。各种信息蜂拥而至,不同渠道的声音四面八方而来。以原来天涯闲闲书话的网友为主建的微信群,因为各种信息汇集,所以不停地被封,大家还锲而不舍,一个接着一个升级,现在已经更新到第61代了。大家为此倾注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各种同学群,亲友群,都在展现着疫情下的人间百态。这种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了1月28日,大年初四,我对书单姐戏称:自己家里的沙发都被自己躺成了一个坑了,手机都看得有点头晕恶心了。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实验,一个人,到底可以持续多长时间不停地刷手机?我反正是经历了四五天这样的日子,发现这就是我体验的极限。这种基本不出门,也基本不运动的生活,其实并不美好。
接下来,就会进行各种反省:怎么就过成了这样一种吃了睡睡了吃、猪圈里一般的日子呢?这疫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波及面会这么大?而且来势为何如此凶猛?居然严重到武汉封城的地步了,在我们几十年的生命经验里,或者你知道的更长时段里,什么时候还发生过这种事情呢?各种疑问就开始在脑袋里盘旋,挥之不去。
2006年,我曾经出版过武汉作家胡发云老师的《如焉@sars.come》,那是一部sars之后的反思作品。趁着放假,于是又找出来重新读一遍,还是很感动。其中关于疫情的段落,在今天看来很多像历史重演:医护人员的感染,世界各地互相封锁,非典终要过去,国人很快就会忘掉等等情形。我直接给胡老师发微信感慨说,真的是照镜子的感觉。因为跟胡老师的联系,我心里就会在想:这一波疫情结束后,会有什么样的反思作品出来呢?当然,大家看到了,疫情期间有个国民级现象就是方方日记,还有没有其他的作品之后会出来?我相信一定会有的,让我们共同期待。

跳出手机的“束缚”之后,人的头脑就开始活泛起来了:于是就会进一步想,发生这么严重的疫情,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真的像有的人哀叹说是人类太多了,要靠瘟疫来调节吗?人类历史上还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吗?后来又是怎么应对和结束的呢?好多好多的问题,简直就是十万个为什么,于是就想办法去寻求答案。作为一个图书出版从业人员,找书,从书中找答案,自然就是最方便、也是自然而然能想到最顺理成章的事情。一阵搜索和阅读发现了这些书:
《黑死病:大灾难、大死亡与大萧条》1348-1349年,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大瘟疫,夺走了欧洲2500万人口,占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这本书详细记录整个黑死病的起源、传播和扩展的过程。
《大流感》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大流感,也至少造成了全球2000万的死亡人数。
《逼近的瘟疫》人类的如何在艾滋病、疟疾、sars等疾病面前败下阵来。《大瘟疫:病毒毁灭和帝国的抗争》中国秦汉时期瘟疫流行,作者认为,人类社会发展,人类和鼠类的迁徙必然伴随着瘟疫的流行。
然后文学作品有加缪的《鼠疫》,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笛福的《瘟疫年纪事》,包括前面讲到的胡发云老师的《如焉》。
一路梳理下来,你就会知道,原来人类的瘟疫,在世界上曾经发生过那么多次,死掉了那么多人。把时间拉到足够长的话,你会发现,这好像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人真的是很奇怪,从认知上知道这些类似的事情其实早已发生之后,就没有什么那么焦虑和恐惧了。你看,从阅读中,我们似乎找到了一点点儿力量。
那么,这瘟疫,人类到底怎么办呢?你会发现,又有现成的图书,比如《瘟疫下的社会拯救》,这其实人家早就作为课题在研究了。也还有开脑洞的书,就是《世界重启:大灾变后,如何快速再造人类文明》,这本书设想世界末日之后,要恢复人类文明,没电没水没网络的情境下,到底哪些东西更加重要。
这样所思所想以及搜索下来的书,刚好就变成了一份书单。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份书单:《阅读的力量:一份与病毒有关的书单》。当时公号都没有,于是立马注册。可能是由于大家在疫情期间都在闲着,都在刷手机,这份书单出来以后,短短的时间居然就有两千多人的阅读。我这个工作,其实接触自媒体的时间还蛮多的,我太知道了,这个阅读量,对于一个刚刚注册的公号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成绩。所以,有了这个鼓励后,我们的信心大增,热情和劲头也很足,就开始沿着这样的思路去写书单了。

那么,我们从这第一份书单里总结一下小的心法:
第一,是因为有问题产生,很多问题都需要寻求答案。所以才去找书和读书。
第二,因为和人连接,因为和胡老师问候了,联系了,才思路活跃起来。
第三,因为感受到了阅读的力量,受到了鼓励,所以有进一步做下去的动力。

这之后呢,我们发现,其实有些问题就不如疫情引发的问题那么强烈了,很多的问题就是有时间节点、有针对性的问题了:比如,情人节到了,我们应该读什么书,才能和自己的伴侣更好的相处呢?三八妇女节到了,什么样的书适合女性独立成长读呢?比如,你想辞职,你想买房,你想知道2020年的大趋势,应该读些什么书?等等。这些都是些时间节点、当下热点什么的,是的,日常的生活哪有那么多高潮迭起呢,更多的,其实就是我们普通的日子啊。但是不得不说,这其中有两个受到冲击有点大的事情,值得再来复盘一下:
一个是创投圈的某著名企业家,因为观点不同,在微信群高喊不和脑残共处,直接退群的事情。当时,很多人因为对疫情的反应和处置措施各有评论,对各种社会现象的不同看法,很多群都在撕裂,不瞒大家说,我也和自己的同学群分道扬镳,直接退群了。退群以后,你其实就会想:人,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思想呢?当别人的观点和你不同时,你又应该如何来面对和处理呢?很多地方都在吵架,那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优雅一点吗?能不能做个体面人,别动不动就骂别人傻叉呢?于是又去找书,就发现,其实国外已经有了很多相关主题的书,《社会因何要异见》《异端的权利》《批评官员的尺度》《言论的边界》《反对有理》,这些书早就把人类社会里为什么要容忍不同的声音讲得很清楚了。然后你可能会说,这些都是理论书,在现实生活中于事无补。但是你错了,你会发现其实在一百年前,就有人专门研究怎么调和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意见,这就是《罗伯特议事规则》,人家用一整套实际的方法,来教你怎么开会。这本书有多牛呢,当年孙中山先生的《民权初步》里的很多内容其实就是从它这里翻译过来的,“附议”这个词,就是孙中山先生的翻译。又会有人说,这在国外适用,在中国未必适用吧,真有人就拿到了中国来实验,在安徽阜阳的南塘村的自主合作社,人家就用这套方法来开会,这个实践人家也出了一本书,叫《可操作的民主》。所以,你会发现,这种事情,其实早就有解决方案了,只是很多书没有进入我们的视野而已,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这个主题后来,我们形成了一份书单叫《反对有理!一份持不同意见者的求生书单》,书单的最后一本,我带上了我们单位自己出版的一本小说《分歧者》,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的思考题:在未来的美好世界里,人类都是按照美德来划分派别,但是其中有人既不属于这一派,又不属于那一派,我该怎么办?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同名电影。你看,这样的问题,其实在未来科幻小说中也没有得到解决。

这份书单,后来被中国图书网的公号转载后,达到了七八千的阅读量,有书友在留言区评论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好的书单,没有之一。
第二件,就是在观念方面的受到冲击得更加厉害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方方日记的事情。直到今天,很多人对方方还是非常有争议,甚至有人以挺方方还是反方方作为区分朋友与否的标志。老实讲,这个激烈程度真的到了全民皆知的现象级事件了,我印象非常深刻,有一天我隔壁单元70岁的老大爷拉住我问,对方方是怎么样一个评价,话还没说几句,结果大爷就先激动起来。害得我后来反思和后悔了好几天,不应该和他争论。后来我花力气用笨功夫做了一件事情:把方方所有的作品全部梳理了一遍。我在心里想对所有执着与争论的人说,你们花那么大力气争论,那么,你们到底看过方方几本书呢?
我把方方从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作品开始梳理,一直到她最新的作品,你就会发现,方方的作品其实有个非常清晰的特点,甚至说就是她一以贯之的风格:关注小人物,关注个人命运和时代的关系。所以,她写日记,真的只不过是她作为一个作家的日常生活而已。而且,她的日记和她之前的文学作品精神气质完全是一脉相承的。所以,她说出“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的话来,也完全符合她的价值观。我记得自己读她的中篇《涂自强的个人悲伤》,三天没回过神来,那么一个山区的贫苦大学生,不管他多努力,大学毕业以后,方方楞把他写死了,书单姐也写过《方方实在残酷》的书评。有人就是不喜欢她这种“残酷”,认为是抹黑。但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就说:文学的阅读不同于其他任何娱乐活动,它是全面向内心的,你无从逃避。必须全然敞开地去面对这个世界的不可理喻,以及对此相应的你自身的无力。阅读的力量,其实在于它让人感受到,让人颤抖,让人悲观,在足够的悲观之后,才能够让人通透。

对方方的喜好我们不站队,但是我们这份《全网热议的方方,你读过她几本书?》长书单,却影响很广,在我们这个小公号上,都有几千的阅读量。发方方日记的二湘也关注到了这份书单,给我们发来了赞扬。
到这里,你会发现,我们对社会现象找到了自己发言的角度,我们谨守我们发言的边界,只从我们出版的专业角度去谈方方的问题,这样就避免了争论,同时又提供了有价值的梳理和信息。
所以,总结这里的小心法是:
1、面对激烈的问题,我们采取什么样的身段来思考和寻求答案?我领悟到的答案是,如果需要更进一步去解决问题,请用专业的手段。如果不是专业手段,每个人都在表达情绪,那自然就是一个情绪的发泄场。我当然不是说要反对表达情绪哈,我只是说,这种单纯的情绪表达,其实对你认清楚一个问题,可能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比如,后来很多人质疑方方日记在国外为什么出版起来速度那么快,简直就是光速的问题,那是因为大家并不懂各国的出版政策并不一样,第二个是不懂,图书行业其实还存在一个预售的机制。
2、第二个心法就是,如果关注现实问题,一定要记住谨守边界。我后来写过一个关于知识分子的书单,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过反思,为什么很多知识分子人设崩塌,不讨大众喜欢?就是因为他们在不熟悉的领域到处发言,不同的领域,其实人的所知范围是有限的,如果经常在别的,非自己的专业领域发言,难免会不专业,加入和普通网友的口水战团,也难免翻车。

03

实验升级:问题vs答案

实验进行到这里,后来我们的思路越来越清楚。
最开始,我和书单姐商量的是:我们“用心写书单,要做一个书单聚集地”,到这里以后,我们发现,其实我们最大的功能是解决问题,带着问题意识,抱着能解决问题的目的去策划选题,去写书单,所以我们后来升级成为了:人生有问题,书单找答案。
这不是我们一句简简单单的口号,我们就是这么来做的。我相信很多人都喜欢阅读,读过很多书,但是有的时候会不会产生一种困惑,我读过很多的书为什么记不住呢?或者说,我读过很多书,好像在生活里不怎么用得上啊?
我要说,我前面的二三十年也大概就是这样的状态。你想啊,我本身就在出版行业工作,每天都接触很多书,可是这些书你真的都看了吗?我要告诉你,没有!很多书就是翻一翻,了解个大概,就放到书架上了。甚至有些朋友送的书,因为看着书名和装帧都挺好,但是带回家可能塑封都没拆就直接放那里了。所以有的时候看着家里蒙上了很多灰尘的大书架,总是难免有一种这些书永远也看不完的无力感。
呃,但是这一次,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因为我们做了这个公号,我们想给信任我们的书友们推荐书单,你们想,也不能瞎推荐啊,那就得想我们到底推荐什么?推荐完了到底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一路思考、追问下去,不就逼迫着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了吗?
所以呢,我就从自身的问题入手。比如母亲节到了,我们在朋友圈提前几天就发现各种什么适合妈妈们读的书,都非常简单,叫做适合女性阅读的书单也完全可以,甚至有的书单把育儿、家教类的书也放入推荐书单,拜托,这是可是母亲节哦!
所以我们写了一份自认为是“真正的母亲节书单”,首先呢,我们介绍了一下母亲节到底是怎么来的,然后我们普及了一个知识点,告诉你康乃馨的用法,红色的是致敬在世的母亲,白色的是致敬去世的母亲,这千万不能用错了。再就是介绍了“中华母亲节”的情况。然后再推荐了几本非常深情的书:作家张洁《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止庵的《惜别》,井上靖的《我的母亲手记》,聂晓华的《生别离:陪伴母亲日记》和龙应台的《天长地久》,最后一本书,其实也是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就是《妈妈值多少钱?》。作者追问:世界上的妈妈们干着最重要的工作,为何却不计薪酬?

所以,通过这份书单,我们其实想解决的问题是:母亲节,它到底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的问题。
又比如,书单姐专门为阿尔茨海默症写过一期书单,她用井上靖的那本《我的母亲手记》为主体,其实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我们的亲人或者自己老去的时候,我们到底要如何面对的问题。

好,可能你要说,这些都是一些比较具象的问题,那些抽象的大问题怎么办呢?

我不知道群里的书友们会不会碰到一些更加宏大的问题哈,我是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比如经常会有人批判说,中国没有真正的知识分子,那么,到底什么是知识分子?又比如,人们经常讨论爱国不爱国,那么,到底什么是爱国主义?你会发现很难用简单的理解、简单的话来说清楚,所以,你如果连爱国主义这个概念到底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然后来批判别人不爱国,是不是显得很搞笑?

那么,什么又叫不爱国?什么叫民族主义?什么叫国民性?什么又是自由主义?什么是左派,什么又是右派,中国的左派和右派和国外的为什么大体是相反的?又比如,大家每个人都在说情商、智商,这类的书也很多,那么到底什么是智商?这些问题还没搞清楚,“智商税”又来了,然后据说又被人收走了,是不是?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其实我们平时口头上经常讲的概念,到底是什么,你细问一下就会发现是模糊不清的。我喜欢的一个学者叫张雪忠老师在一篇怀疑国民性这个概念不存在的文章里说,年纪越大,困惑反而越多,觉得很多概念都很可疑。我深以为然。

于无疑处有疑,在别人没有疑问的地方有疑,这一直是我们古人的读书秘诀。那么,你想不想搞清楚这些问题?如果你有搞清楚这些问题的欲望,恭喜你!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依然很充足,这两点,恰恰是你读书最大的动力。至于我吧,是没办法,你看,我们不是立了flag吗?要为大家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吗?我自己得行动啊。所以呢,我前后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写一份知识分子书单,叫《你们,对“知识分子”是不是有什么误解?》。

我在这份书单里头试图回答“知识分子到底是个什么东东”的问题,我把国内外我目力所及的关于知识分子研究的书全部拉了一遍,分章节阅读,不敢说把这个问题全方位360度无死角都彻底搞清楚了,但是至少对这个问题不再困惑了。答案到底是什么,我在这里就卖个关子不说了,那个书单我设置了需要付费1元才能读到最后,有好奇心的书友可以去找找答案。这里要说一个有意思的界定:在我国,公务员,不管你多有知识,对不起,不能算知识分子。至于为什么这么界定,也很有意思,我在这里也不说了。

你看,这些问题探讨起来,追究起来,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反正我在做这些事情的过程中,真的感觉到了乐趣。据说是梁启超先生说的名言,只有读书的时候能忘了打牌,只有打牌的时候能忘了读书。这个过程中,我是经常为了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连打牌都忘记了,哈哈。

这份书单下来呢,得到了学者解玺璋老师的大加赞赏,也有朋友夸奖说,这简直像一篇学术梳理论文。虽然我知道这是朋友之间的鼓励,可是对于我这种爱慕虚荣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值得非常高兴的事儿啊。到这里的心法就是:阅读,如果是带着问题去读,特别是不要拘泥于一本书的答案,而是按照时间线索去找那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答案,从而系统化地去阅读,我觉得你的收获一定会更大,阅读的兴趣会更浓。总之,我自己的感觉是经历过这样的几个主题找答案式的阅读,自己每次都一种增加功力的感觉。

04

实验再升级:阅读活动

你看,本来是个小小的实验,没想到做出了做论文的感觉,这种深度阅读可能和五分钟听本书的感觉不太一样哈。你以为到这里就完了,要告诉你的是,还没完,我们的实验又往前走了一步。那就是我们有了书友群,有了书友群,我们自然而然地做群分享,线上读书活动。
因为做了这些书单,自然就不停地被朋友们看到,新认识一些朋友。为了方便交流,自然就有了“读道·书友群”。有了群以后,我们自然想着为这些群友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人可都是最早认可我们的书友,完全就是亲友团的意思啊。所以诚心想着能提供一些有营养有价值的东西,所以什么签名书、赠书、礼品啦,恨不得有什么好东西就多送一些。后来发现,其实我们最有价值的,其实是人,是我们朋友资源。
于是,我们到处找人,跟阅读相关专家型的人,我们的好朋友啦,我们的作者们啦,这些一般的书友不一定能接触到的人,我们请他们来做阅读分享,这岂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
所以,我们开了读道FM栏目,最早由书单姐现身说法,然后是我们的作者南小橘、一草、小川叔、水淼等等,然后我们又邀请各路朋友来捧场子,戴莉老师、史咫阳老师、杜正麒、陈历杰,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做了19场分享,今天我是第20场。

其中的戴莉老师的“戴你读小说”,史咫阳老师“跟史老师读电影原著”,我们做成了系列的课程,都很受书友们的喜欢。当然,我要特意提到的是,正是因为做了这些活动,才有了和深圳南山图书馆的结缘,才有了联手做这些活动的后续。而且,南图还要把这些活动从线上搬到线下去做。我一直在感慨,我们真的是做了一个小小的实验,没想到它能走得那么远。在这里忍不住要插播一则感谢:感谢南图推广部的王臻、张蓓蓓这些幕后的推手和南图书友的支持,有你们同行,阅读真的很美好。
那么,这里头的感慨和心法是什么呢?我要说的是,通过阅读,我们真的像推开了一扇门,我们走出去,和外界真正链接起来了。
我要说,阅读的1.0版本,可能是我们在自己的书房里,通过各种方法,如何阅读一本书,包括刚才我们前面讲的,带着问题,系统性阅读等等。
那么,阅读的2.0版本,是和外界链接,是在和人的交往中阅读。以前大家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那么在网络时代,这种分享式的读书,我认为是一个人静态阅读的升级。这个升级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第一,是把朋友真正连接起来了。

你看我和戴老师,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一个有故事的女同学,在同一个城市生活,一年最多也就见上一两次。但是这一次因为做这些阅读活动呢,沟通频繁,一起商定主题,确定每期的文案,讨论海报好看不好看,怎么修改等等。我的感觉是,这个疫情期间,我们一起说过的话,可能超过了以前交往说过话的总和。这种连接,对于我们这种中年人,是老友并肩战斗、共做一件事情的热情;对于那些年轻的、要脱单的人来说,或许有其他的可能,对吧?你懂的。

这种链接,也包括新的朋友,大家一定还会记得杜正麒那堂声音分享课吧,其实当时他是我刚认识不久的、一个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朋友,因为我们一见如故,我请他过来分享的,这之后,我们成为了更好的朋友。
同样的情况,还有陈历杰,我其实至今都没见过历杰兄,但是经历过这些事情,我们俩甚至在谋划要下半辈子一起做点共同认可的事情。我想说的是,其实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有的时候是非常浅层的,但是只有一起共事,一起经历具体的事情,双方会形成更多的信息交流,然后才有对这个人的具体感知。这也是王阳明说的,需在事上磨。

第二,是真正学到了别人用人生经验获取的真知灼见。

我们请来的人,都是有内容可以输出的人,这些内容,都是当事人用了很长时间获取的,如果不是她亲口来讲,或许你不会那么早遇到,也或许你遇到了一时半会儿不一定马上能理解。
就说戴老师的课,她是北师大的文学博士,现在是高校的教授,她告诉我,她其实每输出一个题目,花三个月的时间是不能完成的。她以自己所受过的专业训练和知识积累来和我们分享这些小说,你说怎么可能是你花很短的时间能领悟到的?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念一个文学博士吧?
举个例子来说,我自己也是大学中文系毕业,这么多年,读沈从文的书,你只是隐约觉得他好,或者说其实他到底是不是好,你其实内心是怀疑的,只是因为很多人都说他好,对吧?那么,沈从文到底好在哪里呢?我真的是到了戴老师讲沈从文《边城》、讲到他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时候,那一刻才突然悟过来,沈从文的好,是因为他用自己的文学作品构建了一个理想世界,他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几乎是沈从文作品的一个底层逻辑。听到那里,我觉得那一刻是戴老师打开窗子,用阳光照亮我的一个时刻。
陈历杰老师讲的《非暴力沟通》也是同样的效果,他现身说法,用湖南的生活场景解释了什么是“暴力沟通”,像捅破窗户纸一样觉察到了自身性格上的局限。相信,其他老师的分享,也会给到不同的书友们这样的时刻。

第三,我们因为阅读形成了一个社群,聚集了一批能一起分享交流的爱阅读人。

当这里具体讲的,就是读道的两个书友群。这个群其实非常有意思,他形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场,气场的场。不下五位朋友跟我讲,他觉得我们的群水平很高,质量很高,他发言很谨慎,甚至不敢发言,但是每一条信息都会看。开始的时候,有热心的朋友会说,怎么你们的群不怎么热闹啊?我的回答是,我们的群不需要热闹。其实群很静默才是正常的,天天闹哄哄,反而是不正常的。为什么?因为这毕竟只是你生活的一小部分嘛。我更在意,有的时候瘦竹老师来一个灵魂之问,然后戴老师高质量的回答,能给很多人无声的启发。我也更在意,有人问一本书,结果这本书的出版人、责编都恰好在这个群里,然后大家会感慨世界多奇妙。所以,我们的规矩是,不欢迎那种扔了链接就跑、不说分享理由的人,我也不太在群里寒暄,欢迎新人入群什么的,不想给大家什么压力,大家待着舒服是最重要的。一个群也不可能每天都能为你带来收获,如果是那种高强度和高密度的信息,那得有专人来维护和运营,一般就是那种需要收费的群了。所以,我们这种群自有自己的气质,自己的气场,希望大家在这里玩得开心、待得舒服。

05

阅读到底有什么用?

好的,到这里,我是一边讲实践,一边讲心法,同时也把阅读到底有什么用穿插在其中了。我再逐一总结一下:

第一,阅读能解决问题,解决心中的困惑。

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都可以试着从书中去寻找答案。我这段时间的感悟就是,从来都是书到用时方恨少,你会发现,其实困扰你很久很久的问题,在别的地方,在别的书里,人家的研究和答案早已存在了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
由此,也顺带提出了我觉得最有收获的阅读方法:用问题驱动去阅读,可能更加有效。
我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和之后,完全是非常不一样的感受。这之前看书,总是觉得这本书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想看,浪费时间。这之后,你会发现,基本大多数已经出版的书,基本是有一个出版理由的,这个理由可能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我并不需要它尽善尽美,它可能只从一个维度解决了我的问题,它和很多本书一起,共同解决了你的一个问题。这样,就不单梳理了自己的阅读,有助于形成清晰的思路。同时,也梳理了自己散乱的图书,可以使得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条理。
带着问题意识去生活,去阅读,你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角度。所以,这期我也推荐了一本书叫《学会提问》。
“罗辑思维”做过一期节目,叫《知识是怎么发生的?》很多人会觉得,知识无非是随着人类智力越来越发达,才自然产生了更多的知识。但是早在100多年前,有个叫华莱士的生物学家就提出了学术界著名的“华莱士问题”,人类的大脑在20万年以前,就达到了今天的水平,和今天的人一样聪明。但是为什么人类很多能力,语言、绘画、音乐这些都是到很晚才突然出现和发展起来呢?也就是说,知识和脑力之间,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因果关系。比如,人类在150万年前发明的石斧,叫阿舍利手斧,但是在150万年里头,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和改进。在技术日新月异、不停迭代的今天,你能想象一个技术在150万年的时间里,没有任何进步吗?直到一万三千年前,北美洲才出现了比手斧更加尖锐的长矛,那是因为,人类的猎物,从以前体积不大的动物,变成体型庞大的猛犸象。包括语言的出现,也是人类大规模社群形成之后的事情,因为小型的群居,彼此之间不需要交流复杂的信息,用手势沟通就足够了。等等。所以,他的结论是,人类知识的进化,是面临了新的生存挑战,遇到的新的问题。它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你看,知识的产生过程是这个样子的,所以,对知识有一个角度新颖的定义是:知识就是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呢,书友们在以后阅读过程中,单纯地获取信息那不是知识,而是解决了你什么问题,那才是知识。

第二,通过阅读和阅读活动,可以深度链接老朋友。
在人际交往中,一直有个数字叫邓巴数,意思就是人的深度交往不会超过150人。因为人的脑力运算力不够,不足以交往那么多人。那么,在这150人里面,我们很多自以为是熟悉的老朋友,但其实都还有很多方面不为我们所知。只有通过阅读,通过具体的事情,才会有更加深度的了解。比如戴老师,我们虽然是大学同学,但是其实我们了解得不那么深度。这次系列活动之后,我会对她的专业领域、她的知识理论体系、她的研究方法和看问题的角度,甚至她流利的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等等,都有一个切身的感受。原来你会认为读完一个博士,好像也没啥什么区别,但是,经历过这些之后你会真正知道那还真是不一样。所以,如果你想真正进一步了解你的朋友,请他系统性地做一次“输出”,一定是个不错的途径。现代人都在喊社交减负,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很多人追求越来越多的朋友,但其实不知道,对身边熟悉的朋友,都没有做深度了解,这简直就是舍近求远,和放弃身边的宝藏,到处去寻宝是一样的道理。这一点,我也是通过阅读才觉知到的。

第三,通过阅读,结交更多的新朋友、获取到新的观念。
刚才讲的是身边熟悉的老朋友,那么,通过阅读也可以是结识新朋友的过程。按照第一点知识就是特定问题的解决答案的观点,很多特定的问题,其实都是有人专门研究的,那这种专门研究的人,就是行业的专家。所以,当你想到某个领域的问题,刚好你又认识这方面的专家,那么,你向他请教,就是获取知识最便利的一个途径了。所以我们会请来南小橘来分享从职场角度看金庸;请亲密关系专家陈历杰来讲如何非暴力沟通,维护好的亲密关系;请播音专业的杜正麒来讲怎么表现自己的声音魅力;请小川叔来讲如何梳理人生;请收获杂志吴越老师来讲如何给孩子读绘本;也请来上海文艺出版社的老师和瘦竹老师来讲如何欣赏小说。当然,也包括我们群里的读书大神们比如炯炯的交流,也很让人受益。这种分享让人觉得如此受益,以至于我都很着急把自己的家人都拉进了群里,想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种好处。
通过结识这些新的朋友,我形成了另外一个人际交往的感慨、或者说新认知:人际交往的1.0版本是基于血缘关系,交往的圈子可能都是些亲戚,所以在农村里人会经常走亲戚,但是在城市里走亲戚的现象就很少;
人际交往的2.0版本是因为工作、兴趣等关系的社交,大家因为有曾经共事过,或者有共同的爱好,所以经常一起娱乐休闲;
那么,3.0版本呢,则是因为价值观而结交的朋友。这种朋友可能没那么多的物质层面的关系,但是却可以就某些话题,看法进行深入地交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精神生活方面的交流。
我要强调一点的是,不是说这三个版本的人际交往有什么优劣高下之分,但是我认为,一个丰富的人,这三种交往肯定是都有的,如果只有其中的一两种交往,我个人觉得,可能会稍微有那么一点不足。
你结交这些人,因为都是某些领域的专门研究者,所以你可以把他们视作一个综合了很多本书行走的“一本大书”,读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另外一种更高形式的读书。这样,阅读在这个角度上说,也是辽阔我们自己人生的一个过程。

当然,我是基于我们的阅读实验,总结的这三点阅读的用处,完全是我的一家之言。我相信阅读的好处还有很多,会获取一些具体的知识点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比如亲子家教的具体方法、生活中的技巧,用某个心理知识来应对具体的心理问题等等,每个人对这种用处,都会有自己的感知和认识。
阅读,确确实实能改变一些事情,受我们的影响,最近,我那个高中没读完的外甥都开始看书了,两周前,根据他提供的信息,我们一起开车去好远的地方去买了一个人的二手书,并且迫不及待地开始看了。
最后,我借用一个因价值观结识的朋友何志毛的话来作为总结,那天我发了“阅读有什么用”的活动预告后,毛哥给我发来了答案:

阅读时,
我从来不嫌天地窄小,
不怨人生苍白倥偬,
不觉他人可羡慕,
不怀疑阴谋密布。
阅读让人谦卑,
几乎所有的哲思、情怀、创意,前人已备。
但阅读有给你自信,
一千人走过的路,踩上我的脚印就会有所不同。
吹落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没有比这十个字更好的注解了。

你看,这就是一个读过很多书的广告人的美妙答案,这也是阅读有什么用最好的明证啊。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互动问题1】张老师好,我想分享一点不同的想法。我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和读书相比,和不同的人打交道,读人阅世,难道不是效率更高的一种“阅读方式”吗?更别提,读书多了还会变宅、变胖、变沉默,读历史多了,人还会变得越来越“狡猾”……读书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始终是纸上谈兵式的。不知您怎么看?
我非常赞同你问题的前半部分,读人阅世,是更高级的阅读方式。刚才我们也提到了,结交一位新的朋友,他如果在某个领域有研究,就相当于认识了一本综合了非常多本书的一本行走的大书。这些人花读博士的学费、好多年的时间来读的书,在你的适当地提问下,全部毫无保留地告诉你,相当于请人帮你读书了,这当然是更高级别的阅读形式。

但是你问题的后半部分,我就有点不认同了。宅在家里读书,固然有疏于运动,纸上谈兵之嫌,但是,我们不能把读书片面化地想象了,觉得读书就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足不出户,死守书斋,如果真是那种读法,那就是死读书了,也可以说这些书都白读了。现代的人读书,再怎么封闭也会接触到那些个人成长的书吧,也会读名人传记吧,把这些书读活了,真正解决了我们生命中的问题,我相信就不是纸上谈兵了。

还有,如果没有在书斋里的读书,做知识储备,直接出去到处晃悠,美其名曰读人阅世,那恐怕也是做不到的吧?行万里路的时候,看到的风景,看到大海辽阔之后,可能只能在心里说:我靠,大海真TM大啊。书单姐上次分享钱穆先生和杨绛的故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杨绛坐火车,觉得很无聊,钱穆先生就开始给她讲:此古战场也……对中国历史就开始娓娓道来。

这种类似的体验我相信每个人都有。我年轻的时候,每次坐车经过黄河,就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心情,这可是我们的母亲河啊,在多少古诗中读到过,对吧?后来,有个叫伊沙的诗人解构了这种心情,写了一首诗说,一泡尿的功夫,车就过了黄河。过黄河的时候想起这些事情,真的是蛮有意思的。你看,这种乐趣都是阅读带来的。所以,阅读和不阅读的人,不单审美是不一样的,乐趣点可能都是不一样的。

【互动问题2】有些书很枯燥但有营养,想问阅读一本枯燥的书,如何做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呢?

看你阅读的目的吧,如果不是为了针对某个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明明枯燥的书,你为什么要去读呢?当然,如果必须要读的话,其实有很有多办法,我这期也推荐了一本经典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里头有很多方法,非常建议你去看。当然,你这种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主动阅读”,这就好办了。那本书里提到一个方法,就是你主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你要提出四个基本问题,哪四个呢?就是: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4、这本书和你有什么关系?

我相信,你根据这几个问题来阅读这本枯燥的书,在读书的时候就会是非常理智的,清醒的,就一定能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互动问题3】如何找到一本好书?如何快速判断一个书单是否适合自己?

还是我前面讲到的问题意识,看看这本书到底能解决你什么问题。另外,书和书之间是有联系的,比如,这本我喜欢的书里提到了某本书,这个我喜欢的作者推荐了某本书,都是找到好书的途径。

同样,真正的书单也是要解决某方面的问题的。如果只是泛泛地推荐,那肯定不是一个好书单。所以呢,再次推荐人生有问题,书单找答案的读道书单,我们会用心来策划和撰写每一份书单。

【互动问题4】现在这个时代别说精心读书了,很多人每天都在刷抖音,阅读已经完全碎片化,请问碎片化阅读的危害是什么?

这是个好问题。碎片化的阅读当然也是阅读的一种形式,最重要的是,这种阅读多了以后,它像一个一个散落的点,读得越来越多,你反而会越来越迷茫。就像一个房间,没有章法,没有秩序堆满了各种看似有用的东西一样。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你来理出头绪来,把这些东西归置归置,形成系统。我相信有这种高人,从碎片化的阅读里头,也能形成系统来。

我觉得我是走过这种弯路的人,之前感觉自己是读了很多书,但是也是散落的,现在用各种问题串起来以后,感觉都不一样了。所以感谢疫情的逼迫,我们有了这个读书实验,才有了这种觉醒。

【互动问题5】我也是您的同行,听了您的分享有很多共鸣。今年的疫情加速了出版行业的全产业链整合,您如何看待未来的出版格局,或者说内容产业格局?我们应该如何转型来应对新的传播方式的变化?

哈,这真是一个有挑战的问题。应该说,从业20年,我们从来没有碰到这样的变局,我个人的判断是疫情的加速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会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更加严峻地显现出来。未来传统的纸质出版、或者说单纯的纸质出版会非常艰难。未来的出版格局,一定是呈现更加多元化的趋势。这个多元化,从大的层面上来说,人们对出版的认知会更加多元,不单是纸质才叫出版,数字出版,知识付费,包括我们这种分享,多可以叫做出版。这里头会形成更多的机会,形成新的业态。从组织层面上来讲,每个内容生产单位,特别是原来只做传统业务的单位,可能都需要采取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多业态的同时并行,可能才能适应新的形势。从个体层面上来讲,面对这种形势,可能也要用多元化的能力来应对这种变化。以前的编辑可能只要会看稿子,会写文案,会做纸书就可以,那么现在,可能还需要会语音分享,会直播,会写脚本,会拍小视频,会剪辑,会讲课等等多元化的能力。

总之呢,面对变局,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阅读,以解决我们面临的更多问题。

好的,听完了万文的分享,大家对我们做“读道书单”这个公号的来龙去脉和独家心法,是不是有很多共鸣呢?

其实这个世界上,大多数人做大多数事,都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在海边烧一堆篝火,看起来你在创造一个新世界,但其实只是在祭奠某些失去的东西。你为了让这团火不熄灭,就得找柴火去烧。

对于有些人来说,一本书,就是一把柴。

对于我们来说,做“读道书单”,就是我们保持心火不熄的那把柴。

回到万文开头问的那个问题:阅读到底有什么用?其实我的答案很佛系。

很多人高估了读书的作用,比如,有人觉得读书多可以改变命运之类的。其实,读书只能让人明白,命运之所以是命运,就是因为它不可改变。

但读书同时也被低估了。很多人低估了它疗伤的能力。很多好书,早些年读下去,就像是在心里种下疫苗。大多数时候,你觉得自己百毒不侵,是因为内心强大,却不知道,其实是曾经种下的疫苗,在悄悄地给你提供抗体。

那么,读书到底能得到什么呢?你有答案了吗?

带着你的答案,我们下期见。

讲师简介

张万文
图书策划者、出版人
天地出版社副社长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阅读到底有什么用?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