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诗人十四个》读后感 【人生最难走的路,是心路】

解读:琳小柒
原著:黄晓丹

之前,有幸听到黄晓丹老师在《一席》中的演讲,她以现代心理学的视角,重新解构了古代诗人、诗作。

让我们在与诗词的共鸣中,获得了片刻的宁静。

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古诗词只是一种偶尔感动,却不知深意的文学作品。

与其遇见,往往赞一声美妙,叹一句精彩,然后便选择转身离开。

总感觉它离我们十分遥远,是一种美而不得,感而不受的存在。

然而,古诗词之所以流传千年,并不是单纯因为它的意境与感怀,而是在它背后,藏着从古至今对人生,对命运的解读与理解。

兹心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书,是黄晓丹老师的著作——《诗人十四个》

从诗人诗作到生活感悟,从古人思维到心理解读,黄晓丹老师用温婉细腻的文字,将人生所面临的问题,娓娓道来。

辛波斯卡在《一见钟情》中说:“每一个开始,毕竟都只是续篇。”

黄晓丹老师在书中,便要用自己的方式,将那些诗人们的故事延续,将过去与现实的思绪感情相互交缠。

让人们在感受诗词美好的同时,也能感悟出生活真正的力量。

焦急,是对价值实现的渴望

我们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类人?

从小到大,总要争在最前面,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弄出些声响,生怕自己在无声无息中,消失不见。

时刻卖力表现,博取关注,吸引眼球,想要让更多人了解自己,继而缓解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安。

就好比唐时的陈子昂,年轻时要靠砸胡琴而惊世人;举士后凭直言谏而博名声,无论身在何处,都要释放自己的“金石之音”。

他在诗作《感遇》中,表达了自己人生的焦急。一句“兰若生春夏”,一句“岁华尽摇落”,让人有一种“才情”还没有被人发现,却已衰落凋零的惋惜。

在黄晓丹老师看来,陈子昂的急迫感,源自于他对自身价值被人们认可的渴望。

陈子昂希望自己的才华为人关注,可实际上,他越是博得他人注意,却越没有人真心助他。

他一生都在为实现自我而努力,却忘了他的这份“我执”,是否被现实认可。

深谷幽兰无人见,却道世人不识兰。

兹心以为,人们之所以为无人理解而神伤,为前路迷茫而彷徨,是因为对自身的不信任,对执着的放不下。

王阳明说过:“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一个人想要内心富足,并不是向外寻求答案,而是回到自己的内心去寻找。

对现实的渴望,虽是所有人前进的动力,可人生始终是一场自己走向自己的旅程。

只有获得足够的忍耐和理解,才会在面对人生千回百转时没有冲动与焦虑,才会不在意自己得失几处,胜负几何。

从芸芸众生中拔擢出来的愿望固然重要,但不问风月,独自耕耘的毅力,才更值得被珍惜。

自由,是保持心中的念想

谈及自由,人们总是蠢蠢欲动。有太多人向往肆意而为的自由,喜欢没有约束的自在。

但当我们生活到一定的阶段就会发现,完全无拘无束的自由,不过是小孩子的幻想而已。

拼搏几十年,从一个选择跳到了另一个选择,慢慢地发现,人生不过是一场“加法”,是勇于追求自己所想,追寻自己理想的自由。

而黄晓丹老师在书中讲到,成年人的“自由”往往与“忘记”、“放弃”、“断舍离”等观念联系在一起,人生还有一种对生活做“减法”的自由。

这是自由的两个方向,就好比陶渊明辛弃疾一般。前者舍弃了世俗束缚,寻找纯粹的思想自由,过着归隐的生活;后者有着强烈的入世热情,为自己俗世间理想自由而不断奋斗。

虽然,晚年的辛弃疾仰慕陶渊明,想要学其静穆的一面,但始终学不会。

这源于二人的个性特征,陶渊明的人生态度偏向内省,在独处与沉思中找到内心的宁静,收获自我的完整;

而辛弃疾属于外省人格,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得到现实的认可,从而寻得自我的价值。

所以陶渊明选择了归隐,而辛弃疾却愿意与热闹的人间相伴。

兹心以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选择自由并不必刻意遵循何种形式存在,或许正在追求生活的精彩,或许因为劳累而偷得半日浮生,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个性是内倾还是外倾,要知道内心真实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自由,活得不拧巴,过得不辛苦。

听过这么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

保持自己心中的念想,处处皆是诗和远方。

知止,远比得到更需要勇气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王徽之住在山阴县时,一夜醒来,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

戴安道家住百里外的剡县,可王徽之不顾天寒路遥,乘船溯江而上。

船行一夜才到戴家门口,可王徽之见其门而不入,然后又原路返回家中。

随从不解,王徽之答到:“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人们总是不了解王徽之为什么会突然放弃,在大多数人眼中,近在眼前的结果往往更具有诱惑力。

可对王徽之来说,尽兴远比结果来得重要,既然心境得以满足,又何必纠结于最后的“得到”。

黄晓丹老师称其为“中止的能力”,年少成名的王维,亦有这种力量。

王维在《辋川集·南垞》中写到:“轻舟南垞去,北垞淼难即。隔浦望人家,遥遥不相识。”

行至湖中央,面对唾手可及的希望,却选择了放弃。

黄晓丹老师认为,这种力量需要有对自身欲望的察觉,需要理性的决断力,还需要对于人生缺失的接纳。

兹心也是这样想的,“不相识”中虽留有遗憾,但其中对未知的留白和对欲望的克制,更意味深长。

人生在世,谁不想有一个圆满的人生,但有时候,我们为了最后的结果费尽周章、殚精竭虑,却在不知不觉中用力过猛,让希望偏离了轨道。

美国作家杰罗姆说:“爱是想要触碰,却又收回的手。”

其实,世间的美妙,并不在最后的得到,而是在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悲喜,往往与他人毫无关系

朋友的孩子前一段时间出生,朋友请客吃饭,兴尽之时,连干了三杯酒。

而我们这些亲朋好友,为他高兴,陪他饮酒,却始终无法体会到他的激动与兴奋。

其实,生死虽是天下最大之事,可除了至亲之人,又有谁真正在意。

无论是出生时的庆贺,还是去世时的送别,不过是提供给了他人一个社交机会,让人们可以借此相聚、叙旧罢了。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又有谁会记得这份幸喜或悲痛。

黄晓丹老师觉得,这正是陶渊明在《拟挽歌词》中写到的场景:“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亲人们或许还余留悲伤,可其他的人却已唱着歌,奔向他们各自的生活了。

这首诗虽与现在相隔千年,但可以看出,人们对待生死的看法,却从未改变。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兹心也是这样认为的,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无论是万箭穿心,还是欣喜若狂,这仅仅是自己一个人的事。

人生不过是一场自己说服自己的过程,一个人最应该学会的,便是自己与自己的相处。

生活,最后还是自己的选择

诗人费罗斯特的诗《未选择的路》中有这么一句话:“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人们总是在面对岔路时不知所措,不知在选择后是否会悔恨当初。

黄晓丹老师在书中告诉我们,未来是以一种悖论的形式面向人们的。

一方面,当你一无所有时,才会拥有最大的可能性,而当你选择其中之一,其余的可能性便选择关闭;而另一方面,那些五彩斑斓的各色人生,最后都会有类似的痛苦和厌倦。

每一段路都是人生所要经历的,若遇到问题,便陷入悔恨与自责,那余生又有什么快乐可谈。

陶渊明在《荣木》中写到: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同样是木槿花,却因为早晨的思索与感慨,让它的短暂的生命,变得有意义起来。

兹心认为,人生就是无数次的选择与改变。

既然选择了,就要用心去做,去拼搏,这中间必然会有遗憾、失去,但人生路上,谁不曾摔过跟头,谁不曾碰壁受阻。

不趁着年轻,吃点苦头;不凭着热血,历经百态,又怎能在青春过去、迟暮未来时,拥有清醒,保持自持。

兹心相信,用心的人生,未来没有遗憾。

刘慈欣说:“我们从未长大,我们也从未停止成长。”

人生看似漫长,其实却如四季轮转,虽各不相同,却流转无碍。

黄晓丹老师在书中对古典文学的思考,对人生的探讨,都让人深思。

那些生老病死的执念,理想与孤独的痛苦,又或者是自由和现实的抉择,总能在成长中找到共鸣与慰藉。

其实,一个对人生真正负责的人,怎么活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将抵御绝望的能力,注入到自己的生命中。

无论是困境险阻,还是犹豫彷徨,都能在其中穿行,体验那份尖锐的痛苦,当靠着自己努力,一步步走出来时,仿佛那些疼痛都能到了疗愈。

木心说:“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不管人生如何,既然活着,就要尽兴闹一场,这样才能不留遗憾,无愧余生。

*解读:琳小柒,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一个行走在文字上的修行者。愿用温馨的文字,陪你度过每一天。

赞(3)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诗人十四个》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