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电影书单 | 关于电影的林林总总,你可以读什么书?

原创 小强 Tillyren生活书单

本期关键字:电影书单

有兴趣的同学,
可以猜猜文章里的插图都是些什么电影?

电影基础

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 豆瓣8.9分
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

克里斯·帕特莫尔 《英国影视制作基础教程》 豆瓣8.4分
将所有的基础设备以及先进技术都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详尽罗列其中,从胶片拍摄到剪辑、编制声道一直到添加特效等等,并详细地介绍了大量前期筹备与后期制作的技巧,以及大量实战电影项目与练习可供借鉴参考

布鲁斯・F・卡温 《解读电影(上下)》 豆瓣8.0分
将电影产业的前期筹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以及发行等做了翔实和专业的论述,面对着原文“how movies works”,“解读电影”这个翻译似乎并不准确的样子。

琳恩·格罗斯《拍电影 : 现代影像制作教程》 豆瓣8.0分
一部电影是怎样诞生的? 如何自己来拍摄一部电影? 现代数字技术又是怎样应用于电影制作中的?怎样才能既加快制作进度又节省经费?该怎么解决曝光不足、对白录制不清…

Maureen A. Ryan《创意制片完全手册》 豆瓣8.3分
从项目策划到营销发行,《走钢丝的人》制片人二十余年经验总结,全面梳理美国电影制片流程

电影《走钢丝的人》壁纸

Steven Ascher 《数字时代影视制作人完全手册》 豆瓣8.0分
制片人拍摄电影电视的大全参考书,从拍片前的准备、到镜头选取,到拍摄、音效、剪辑,无所不容

Steven Ascher《电影制作手册》 豆瓣9.4分
了解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

Michael Rabiger《纪录片创作完全手册》 豆瓣8.2分
纪录片创作的指导书

罗杰·科曼 《剥削好莱坞》 豆瓣8.1分
好莱坞独立电影圣经

电影声音

Ric Viers《音效圣经》 豆瓣8.4分
好莱坞音效创作及录制技巧

阿蒙特 《拟音圣经》 豆瓣8.2分
电影、游戏和动画片中的声音表演艺术

David Lewis Yewdall 《电影声音实用艺术》 豆瓣8.7分
展示了怎样在低预算、缺少设备、录音条件差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声轨。基于作者和其他顶尖级声音制作者的经验以及扎实的实用技巧,书中提供了大量的真实案例和相关的技术数据,并对有技巧的创建听觉体验过程给予了正确的评价。

电影摄影

史蒂文·卡茨《电影镜头设计 : 从构思到银幕》 豆瓣8.6分
如何将拍摄前的构思以镜头为单位转化为可见的影像,诸如故事板制作、镜头的时空要素、镜头调度的原则、画面的构图、转场、叙事策略等。

布莱恩·布朗 《电影摄影技巧》 豆瓣8.3分
书中具体包括了:电影的连续性、照明作为讲故事的工具、录像与高清、现场操作、技术问题、专业格式、摄影机运动等内容。

克里斯托弗·肯沃斯 《大师镜头》 豆瓣8.3分
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

默卡多 《电影人之眼 活用电影构图》 豆瓣8.0分
介绍了电影基本镜头的构图原理,通过阐述如何用画面来讲故事、如何通过画面与观众进行交流,帮助大家驾驭电影这一艺术形式。

穆德远 《故事片电影摄影创作》 豆瓣8.6分
不仅介绍了摄影技术上的问题,更讨论了作为一名摄影师在职业道路上需要注意的问题。

何清 《电影摄影照明技巧教程》 豆瓣8.4分
从电影摄影和布光的基础以及布光思路讲起,对实景、日景和棚景中的具体布光方法进行了细致阐述

邦雅曼·贝热里《光影创作课 21位电影摄影大师的现场教学》 豆瓣8.4分
分摄影技术基础、光源、人像、室内日景、室内夜景、后期技术和场景照明七大部分,针对不同的创作需求,模拟经典场景的照明进行了仿拍并作了深度解析。

陈汝洪 《影像构成基础》 豆瓣8.1分
系统梳理了构图、光线、色彩、角度等造型要素,将绘画审美规律应用到对摄影影像的解读当中,并结合经典绘画、摄影、电影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阐明影像规律。

何清 《光色留影 当代电影照明创作实录》 豆瓣8.5分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历时三年采访整理而成的电影摄影创作访谈,受访者皆是当下最一线的电影摄影师、广告摄影师、灯光师,如吕乐(《一九四二》)、赵非(《让子弹飞》)、黄岳泰(《画皮2》)、邵丹(《富春山居图》)等等

刘永泗 《影视光线艺术》 豆瓣8.4分
本书援引了国内外大量影视佳作实例,如《罗生门》、《雁南飞》、《第三类接触》、《危险的人物》等,结合作品风格详细分解镜头的光线奥秘,还专门介绍了电视演播厅的光线处理。

《雁南飞》电影壁纸

刘永泗《影视光线创作》 豆瓣9.4分
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影视照明教材,也是一本可供随时查阅的片场指南 。从基础知识、艺术内涵到外景、棚景、实景的具体操作,书中都有清晰有效的论述。对各种环境、场景、人物、类型的布光方法,也都事无巨细地进行指导。

蔡全永 《电影照明器材与操作》 豆瓣8.2分
将当今电影制作中经常用到的灯光器材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对灯光器材的安全操作给出了详细的讲解。

电影导演

大卫·马梅《导演功课》 豆瓣8.2分
短小精悍的一本实用小书,通过镜头讲故事,每一场戏都有意义所在,不要陈述而要让观众感知,演员不需太多多余的演技而更主要是动作,导演前要做很多准备,艺术家的任务是把最简单的技术学得完美,而不是去学太多的技术。

史蒂文·卡茨《场面调度 : 影像的运动》 豆瓣8.4分
各种调度演员与摄影机的技巧

Daniel Arijon《电影语言的语法》 豆瓣8.6分
被公认为讨论导演、摄影、剪辑等电影影像画面组织技巧方面最详密、实用的经典之作

迈克尔 《影视导演技术与美学》 豆瓣8.5分
教材……凡属导演职责范围之事,既有理论的阐释,也有实践的解说,还有源于影视一线的个案分析和巩固练习

B·普多夫金 《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 豆瓣8.2分
库布里克跟他的朋友说,他为了拍电影读了无数如何拍电影的书,但是始终都搞不明白,直到碰到了这本书,他还说,即使后来功成名就,还是会时常翻阅这本书。

Nicholas T. Proferes 《电影导演方法 开拍前“看见”你的电影》 豆瓣8.0分
从剧本到场景调度的设计再到拍摄都有系统的讲解

Michael Rabiger《导演创作完全手册》 豆瓣9.2分
详细介绍了编、导、摄、美、录各部门职能、合作重点及运作原则,帮助导演规划职业生涯,涵盖了在整个电影创作过程中必须了解的导演方法、拍摄技术、创作思维和判断标准,在逐项分解之后揭示如何使剧组这样一个分工明确的庞大拍摄团队精诚合作,顺利完成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William Ball 《如何做导演 从观念到技术》 豆瓣9.1分
解答了创作中会遇到的林林总总的问题,例如:在观念上,导演应具备怎样的素养?影响其做出重大决策 的原则是什么?应该避免哪些思维误区?在导演工作中,从试戏、选角到排练、首演,与演员沟通、解读剧本有哪些技巧?需注意哪些问题?

李国修《李国修编导演教室》 豆瓣9.0分
李国修四十年剧场修行笔记,也是完整呈现其一生创作思维、导演理念及表演历程的第一手资料。

朱迪丝·韦斯顿 《如何指导演员》 豆瓣8.6分
深入解析了导演和演员在合作当中的心理状态,帮助导演在纷繁的片场保持头脑清醒,向演员提供精确、细致的指导。同时,书中列举了导演经常遭遇的困境及对应措施,帮助你搞定难以沟通的大牌演员,掌握好激励演员的尺度分寸,避免陷入反复重拍的尴尬境地。

电影表演

赵丹 《银幕形象创造》 豆瓣9.3分
赵丹被誉为诗意现实主义表演大师、新中国二十二大电影明星之一,这本书是探讨电影表演方法与风格的专著,是其一生实践与思索的总结。

石挥《石挥谈艺录:演员如何抓住观众》 豆瓣9.1分
中国影剧史上才华横溢、特立独行的天才,视艺术为生命的、纯粹的现实主义大师,享誉上海的“话剧皇帝”,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影坛巨擘。这本书集结了1939年至1957年石挥公开发表在《影剧》《万象》《杂志》《中艺》《剧场新闻》《舞台艺术》等报刊上的文章,

Ivana Chubbuck 《演员的力量 查伯克十二步骤表演法》 豆瓣9.6分
强调演员要有效地运用内心的情感(尤其是痛苦的部分)去达到角色的目标,从而呈现出强有力的、真实有机的表演。

乌塔·哈根 《尊重表演艺术》 豆瓣8.6分
从点滴的生活细节入手,教您如何培养演员的职业素养与道德品格,训练肢体、声音、语言,分析角色,对角色及其处境建立信念,最终融入角色,靠自己释放角色之生机,进而与观众建立无间的交流。

Lenore DeKoven 《改变方向 影视戏剧指导演员实用方法》 豆瓣8.4分
在构筑综述、分析剧本以及演员的语言、选角和排练过程、电影与舞台剧之间的差异等方面提供宝贵的信息

斯特拉·阿德勒 《表演的艺术》 豆瓣8.3分
斯特拉·阿德勒的22堂表演课

理查德·波列斯拉夫斯基 《演技六讲 创造角色的灵魂》 豆瓣9.0分
以导演和表演初学者的对话形式,从注意力集中、情绪的记忆、戏剧的动作、性格化、观察、节奏六个方面生动活泼地阐述了表演的基本理念

林洪桐 《表演训练法》 豆瓣8.1分
融汇当今世界范围内各流派表演训练方法的实用手册。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员自我修养》 豆瓣9.2分
镜子教会演员不看内心,只看外表。

电影剪辑

卡雷尔·赖兹《电影剪辑技巧》 豆瓣8.3分
1968年英国出的剪辑教材,书中大量利用影片实例和理论相结合阐述剪辑技术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和剪辑技巧的应用。

迈克尔·翁达杰《剪辑之道 : 对话沃尔特·默奇》 豆瓣9.0分
全书以问答的形式展开,讲述了默奇剪辑《教父》《对话》《现代启示录》《英国病人》等重量级影片的创作心得。在这些对话中,默奇的剪辑观念、电影观念乃至整体的艺术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

电影《教父2》壁纸

沃尔特·默奇《眨眼之间 : 电影剪辑的奥秘》 豆瓣8.2分
新好莱坞运动中最为知名的音响设计师和剪辑师之一,科波拉成立的美洲西洋镜电影公司的早期骨干,多次获得英国电影学院、美国电影学院大奖。他曾剪辑或担任混录工作的作品有《对话》、《美国风情画》、《朱莉娅》、《现代启示录》、《教父2》、《教父3》、《布拉格之恋》、《人鬼情未了》、《克鲁伯》、《英国病人》等

电影《人鬼情未了》壁纸

周新霞《魅力剪辑 : 影视剪辑思维与技巧》 豆瓣8.5分
全书由电影剪辑历史和电影剪辑实践出发,对剪辑思维和剪辑技巧梳理细致。“情节走势结构图”、“跳切”、“省略”、“多重蒙太奇”、“立体剪辑”等诸概念与章节大妙!

聂欣如 《影视剪辑》 豆瓣8.3分
教科书……

杰弗里·迈克尔·贝斯《大师场景》 豆瓣8.4分
导演、编剧、剪辑师必知的顶级场景转换术

电影编剧

罗伯特·麦基《故事 : 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豆瓣9.3分
从基本概念入手——何谓节拍?场景?场景序列?幕高潮?影片高潮?——不仅精辟地阐释了标准的三幕戏剧结构的奥妙,而且还揭开了非典型结构——如两幕、七幕、甚至八幕影片——的神秘面纱,指出了每一种类型的局限性,强调了主题、背景和气氛的重要性,以及人物和人物塑造作为一对相对概念的重要性。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本写作基础 : 从构思到完成剧本的具体指南》 豆瓣8.4分
电影剧本是什么、主题、人物、构成人物、结尾和开端、段落、情节点、写电影剧本、剧本的形式、改编、用电脑来写作等。

布莱克·斯奈德 《救猫咪 : 电影编剧宝典》 豆瓣8.0分
试图用量化的标准来创作剧本

杨健《拉片子 : 电影电视编剧讲义》 豆瓣8.3分
学习影视编剧法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拉片子。拉片子就是逐格、逐句地解读电影和电视剧,通过细致地观摩,全面掌握片中的内容、风格与技巧。

理查德•沃尔特《剧本 : 影视写作的艺术、技巧和商业运作》 豆瓣8.5分
对剧本来说,点子有多重要?对白如何编写?故事怎样装配?电影究竟应在哪里结束?存在规范统一的剧本格式吗?写出剧本后又该进行何种运作,才能使它被制片人相中、被导演拍成电影、被观众看到?本书作者以三十余年培养好莱坞编剧的经验,总结出影视写作的六十七条基本规则,分艺术、技巧和商业运作三个部分详细讲解

拉约什·埃格里《编剧的艺术》 豆瓣8.5分
部成功的戏剧必须具有一个逻辑清晰的前提,发源于具有三个维度的人物,并且拥有预示和升级的冲突。全书引用大量经典戏剧剧本如《玩偶之家》《伪君子》《悲悼》《推销员之死》等,对人物性格、冲突类型进行了细致分析,探讨其成功或失败的深层原因。

威廉·M·埃克斯《你的剧本逊毙了! : 100个化腐朽为神奇的对策》 豆瓣8.1分
一本实用性很强的剧本写作指导书籍

Christopher Vogler《作家之旅 : 源自神话的写作要义》 豆瓣8.5分
如何写作一个吸引人的故事?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编剧(作家)?这便是本书所研究的两个终极问题。

詹尼弗·范茜秋《电影化叙事》 豆瓣8.0分
电影人必须了解的100个最有力的电影手法

苏牧 《荣誉》 豆瓣8.4分
读解世界优秀电影,并在读解中讲授“电影编剧基础”和“电影导演基础”。

芦苇、王天兵《电影编剧的秘密》 豆瓣8.4分
收入芦苇和王天兵的四次谈话,将芦苇的成长经历与电影编剧技巧的讲解融为一体,既有普适的编剧法则又有实战教训,还有对电影经典的案例分析

悉德·菲尔德《悉德·菲尔德经典剧作教程》 豆瓣9.0分
包含《电影剧本写作基础》《电影剧作问题攻略》《电影编剧创作指南》三本,三部合一,荡气回肠。

Michael Rabiger《开发故事创意》 豆瓣8.5分
重点关注影视项目的前期工作——故事创意,训练编剧挖掘艺术个性,切实有效地从自身经历和体悟出发进行创作。

Paul Chitlik《好剧本是改出来的》 豆瓣8.1分
专门论述初稿写就之后,面对投资人、导演、竞争对手乃至自己的满满吐槽,究竟应该如何下笔修改。在五花八门的建议中,到底该听取哪些?

Linda Seger 《创造难忘的人物》 豆瓣8.0分
为编剧塑造人物提供了体系化的指导和各种有效技巧。从轮廓描写到深入刻画情感层次、心理情结,手把手教你设定人物;妙用辅助人物和次要人物,巧妙编织人物关系,帮你写出有活力的群像戏。

Jeffrey Alan Schechter《我写的故事胜过你写的!》 豆瓣8.2分
10种方法让你的剧本更强大

Jeff Rush《超越套路的剧作法》 豆瓣8.1分
详尽剖析了好莱坞传统三幕剧式结构、类型、角色、基调和叙事手法,再以极具针对性的方式逐一加以改良和革新,层层打破古典主义的围困

吴丽娜《剧本写作元素练习方法》 豆瓣8.0分
从最基本的编剧素养、人物、情节、结构四个方面入手,是一本易掌握方法又充满智慧的编剧入门技法书。

舟桥和郎 《电视剧脚本作法48讲》 豆瓣8.3分
通过对黑泽明和小津的电影剧作来做分析,先学会写人写景,观察人,了解基本的剧作结构,结构永远是基础

悉德·菲尔德《电影剧作者疑难问题解决指南》 豆瓣8.3分
如何去认识、鉴别和确定电影剧本写作中的问题

电影理论

Michel Chion《视听 幻觉的构建》 豆瓣8.8分
一本极具开创性的电影声音理论经典著作,从多个层面分析了语言、声响、音乐等各种声音元素如何赋予影像时间感、空间感,起到“增值”效果,重新考察了声音在视听媒体中的地位。

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艺术 : 形式与风格》 豆瓣8.9分
从对电影制作的技术性解说、对构成电影各元素的系统化评介,到电影分析方法的示范、电影史的梗概提要,无不做到深入浅出、思虑缜密而观点周全。

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 豆瓣8.8分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被视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50年法国电影评论的发展及电影现实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巴赞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提出或主张的电影本体论、长镜头理论、景深摄影、作者论和真实美学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

戴锦华《电影批评》 豆瓣8.8分
从具体电影的批评方法入手来进行《电影批评》写作,具有文学案例研究的方式。

大卫·波德维尔《电影诗学》 豆瓣8.6分
对波德维尔来说,电影就是创造存在于历史语境中的东西,而目的是产生确定的效果。波德维尔从这一核心主题出发,针对电影出于其电影的目的如何引导并改造文化和跨文化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全面理解的方法。

约瑟夫·M. 博格斯《看电影的艺术》 豆瓣8.4分
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电影在操作层面、理论层面和普通欣赏层面的知识、技巧和方法,展现了电影作为艺术、技术,和作为产业、作为社会的反射文本的多重角色。

戴锦华 《电影理论与批评》 豆瓣8.6分
几种看世界的新角度。

李恒基《外国电影理论文选》 豆瓣8.9分
收入了包括于果·明斯特伯格,巴拉兹·贝拉,爱森斯坦,吉加·维尔托夫,鲁道夫·爱因汉姆等电影大师的知名电影理论

德勒兹 《时间―影像 : 影像》 豆瓣8.5分
哲学家写的电影论著,自己感受吧。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电影的本性 : 物质现实的复原》 豆瓣8.6分
电影的全部功能是记录和提示我们周围的世界,而不是讲述虚构的故事。他的结论是,只有拿着摄影机到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和拍摄那些有典型性的偶然世界,才能拍出符合电影本性的影片。

雅克·奥蒙《电影理论与批评辞典》 豆瓣8.1分
辞典收入了近400个单词或专有名词,记入不同作者按照不同研究学科赋予它们的意义。梳理了电影艺术、技术的理论,并广泛涉及了人文社会学科及电影创作、历史、理论的诸多领域。

尼克·布朗《电影理论史评》 豆瓣8.5分
概述和评析西方各种电影理论流派,针对“电影与现实的关系是什么?”这一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论见解。

巴拉兹·贝拉《电影美学》 豆瓣8.1分
通过电影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及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系来探讨电影艺术本性

马赛尔·马尔丹《电影语言》 豆瓣8.3分
电影画面与现实保持着联系,但又将现实升华为幻术。

李·R. 波布克 《电影的元素》 豆瓣8.1分
前四章按影片制作程序对剧本(剧本的元素又有视觉影像、音响)、影像(电影摄影的元素包括胶片、构图和照明)、录音和剪辑等技术元素作了阐释,后几章写了西方当代导演的职能、作用、对电影诸元素的独特运用和一些重要导演的风格特征。作者还考察了对电影艺术作出了贡献的十一位重要现代导演的作品,对他们独特的创作风格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鲁道夫.爱因汉姆 《电影作为艺术》 豆瓣8.1分
心理学角度细密分析并总结了无声电影的实践经验,时刻提醒创作者避免在创作实践中脱离艺术的必要性去滥用电影的技术进步。

赫伯特·泽特尔 《图像声音运动 实用媒体美学》 豆瓣8.9分
从美学的视觉元素——光、空间、时间/动作和声音,以及这些元素在电视、电影中的实际运用入手,探讨影视制作美学的应用规律。

霍华德·苏伯 《电影的力量》 豆瓣8.5分
组成令人感动的电影内容的关键性元素。

达德利·安德鲁 《艺术光晕中的电影》 豆瓣8.1分
作者精挑细选了近十部挑战观众认知模式、超越标准电影系统与规范的艺术电影,并对它们作出了精彩的阐释,指出其电影语言与众不同的“特异性”。

周黎明 《好莱坞启示录》 豆瓣8.2分
包括美国电影产业趋势,好莱坞电影收入与融资渠道,电影制作、行销与推广,美国电影从业人员的政治倾向以及对政界、主流社会的影响等等。本书运用大量案例,如明星片酬、阿诺从政、好莱坞的同性恋和犹太人利益集团、裸体镜头的政治和社会因素等,厘清了诸多以讹传讹的谬误

吴迪《中西风马牛》 豆瓣8.5分
中国主流电影的西方话语氛围解读,非常的有意思。

孙绍谊 《电影经纬 影像空间与文化全球主义》 豆瓣9.1分
多出自作者2005年起厕身游走在中国电影乃至文化研究学界边缘的一些心得,涉及的领域包括电影理论、中国电影发展、中美电影关系、新媒体和电影,以及文化研究及其应用等。

赵和生 《建筑物与像 远程在场的影像逻辑》 豆瓣8.6分
国内第一部针对建筑与电影以及新媒体影像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理论分析的论著。

电影史

詹姆斯·纳雷摩尔《黑色电影 : 历史、批评与风格》 豆瓣8.7分
1940、1950年代好莱坞黑白电影——关于私家侦探、蛇蝎美女、犯案黑帮、亡命鸳鸯的情节剧。在《黑色电影》中,詹姆斯•纳雷摩尔探讨了这些影片,但他亦向我们指出,“黑色电影”这个术语远比我们所认识的复杂和矛盾,它是一份重要的电影遗产,同时也是我们投射到过去的一个概念。

艾伦《电影史 : 理论与实践》 豆瓣8.6分
从哲学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唯杰作论等治史方法,将电影史研究定位于历史研究的一般语境之中,对电影史的美学、经济、技术、社会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新鲜的研究观念。

焦雄屏《法国电影新浪潮》 豆瓣8.3分
发轫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是世界电影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革命性运动。它突破了传统电影一元化的结构,拓展了电影的创作领域,在形式和内容的突破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卫・波德威尔《香港电影的秘密 : 娱乐的艺术》 豆瓣8.2分
香港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一个成功故事。

李洋《迷影文化史》 豆瓣8.2分
讲述了“迷影”如何改变了电影和电影文化的历史,从1895年电影的诞生到传奇杂志《电影手册》,从因痴迷电影而破产的乔治•梅里爱到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与萨特的论战,从1950年代的“作者论”到1968年的“朗格卢瓦事件”……

戴锦华《雾中风景 : 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 豆瓣8.6分
雾中风景,似乎是二十年来中国电影的一个恰当的象喻……时阴时雨,间或有若干阳光灿烂的日子;为巨大的希望所鼓舞,又为现实困厄所制约;在绵长的期待、躁动中失陷复崛起;在“后现代”的表述中遭遇着前工业社会的现实。

乔治·萨杜尔《世界电影史》 豆瓣8.5分
从电影发明前到20世纪70年代前,非常完整详细。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韩国电影史 : 从开化期到开花期》 豆瓣8.1分
囊括了1897年至2006年的韩国电影发展历程,并将其划分为十个时期。每个时期的主题同法律、制度、产业和文化等方面的议题归在一起,纳入社会现代史的脉络中加以论述。

看电影·编辑部 《香港电影百年 1909——2008》 豆瓣8.4分
从上世纪到今天,电影工业每一年的忠实记录,也有邹文怀、徐克许鞍华王晶王家卫等众多影人的私家记忆

约翰·贝尔顿 《美国电影美国文化》 豆瓣8.2分
精选了自19世纪末到21世纪初的经典美国影片作为分析案例,通过好莱坞叙事结构、商业营销策划、电影科技发展等方面,讲述了美国电影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

马克·卡曾斯《电影的故事》 豆瓣8.5分
以电影制作者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世界电影的发展历程,从无声时代到有声时代再到数字时代。

傅葆石 《双城故事 中国早期电影的文化政治》 豆瓣8.4分
围绕着沪港双城的电影文化展开的故事,本书作者运用了大量极为珍贵的文字、影像资料,深入探讨日本占领区和英国殖民地的中国电影文化、错综复杂的中日文化关系、在战流散的困境下中国电影人的惶惑抉择、早期形成的暧昧难辨的香港身份、国语片和粤语片的纠缠互动。

理查德·麦特白 《好莱坞电影》 豆瓣8.5分
1891年以来的美国电影工业发展史

小飞 《再弹一弦江湖曲》 豆瓣8.3分
作者近年来关于中国武侠电影、动作电影以及相关文化现象的评论、随笔的重新修订、编排的结集。

屠明非 《电影技术艺术互动史》 豆瓣8.6分
六七部电影摄影经典之作,从技术手段进入的细读,别开生面地勾勒出影像百年的另一行足迹

陆弘石 《中国电影 描述与阐释》 豆瓣8.6分
从早期中国无声片,一直到1979年前后的电影阐述

郦苏元 / 胡菊彬 《中国无声电影史》 豆瓣8.4分
一本专门研究中国无声电影的专著

四方田犬彦 《创新激情-一九八0年以后的日本电影》 豆瓣8.1分
1980—1999年的一些日本电影大师

崔卫平 《我们时代的叙事》 豆瓣8.1分
阐述1949年之后的中国电影如何讲述中国社会历史现状,以及这种讲述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关系如何。

孙健三 《中国电影,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儿》 豆瓣8.3分
中国电影在国难日深的年代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中国第一部《电影检查法》的内容是什么?
蔡元培对中国教育电影运动做出了哪些贡献?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做了哪些工作?
郭有守作为民国政府管理电影的最高官员,和左翼电影有什么关系?
《渔光曲》与《农人之春》,谁是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随笔传记评述访谈·欧美名家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雕刻时光 : 塔可夫斯基的电影反思》 豆瓣9.0分
记录了自己的思想、回忆,首度披露其重要作品的创作灵感、发展脉络、工作方法以及浓烈的自传内涵,并深入探究影像创作的种种问题。

弗朗索瓦·特吕弗希区柯克与特吕弗对话录》 豆瓣8.7分
揭示了希区柯克这个易受攻击而又敏感的人的真正本质,也记录下了自默片时代起便活跃在影坛上的这位大电影艺术家行将消逝的艺术秘密。这场交谈进行了四年,希区柯克回答了特吕弗关于自己电影生涯的500个提问。

费里尼《我是说谎者 : 费里尼的笔记》 豆瓣8.3分
费里尼更以他强烈的个人标记――“费里尼风格”,引导了战后意大利的精神进程。本书为其艺术笔记的总集,也是其从事电影艺术数十年的生动回忆录。

保罗·克罗宁《赫尔佐格谈赫尔佐格》 豆瓣9.3分
汇集了对这位曾被弗朗索瓦·特吕弗赞誉为当世最重要的电影导演所展开的一系列访谈。我们自以为对赫尔佐格所拥有的认识,其实绝大部分并非真实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时光中的时光 : 塔可夫斯基日记》 豆瓣8.7分
日记的时间跨度为十七年,即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塔氏筹拍《飞向太空》,终于一九八六年病逝巴黎之前两个星期。就其创作生涯而言,几乎涵盖塔氏所有作品(包括《雕刻时光》
一书)的酝酿、实施与完成。不仅如此,更显露他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经济困境,家庭与人际关系,创作艰辛,与苏联官僚的苦斗,也有内心彷徨,焦虑,怀疑甚至绝望。

塞尔吉奥•莱昂内《莱昂内往事》 豆瓣9.0分
塞尔吉奥•莱昂内唯一自述生平和创作的记录

达纽西亚﹒斯多克《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豆瓣8.8分

电影《十诫》壁纸

《十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及《红》、《白》、《蓝》三部曲给基氏来了世界级电影人的美誉。基氏为人出奇低调,甚至对自己的工作和天赋也不太经意。不过书中这些坦诚、细致的访谈显示出他对电影的一种激情。

夏洛特•钱德勒《我,费利尼》 豆瓣8.8分
比起他的梦,费里尼的现实人生甚至更见精彩。他将梦境寄托于电影胶片之上,为我们留下丰厚的遗产。

英格玛·伯格曼《魔灯 : 伯格曼自传》 豆瓣8.5分
英格玛·伯格曼的这本自传,成书于他宣布息影后的1987年,既是对他一生的回顾,也是一扇通向他心灵秘密通道的门,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深层次的心理依据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一个导演的故事》 豆瓣8.6分
这是世界级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一本笔记小说,荒凉的海滩、空旷的郊野、平静的海面、废弃的空城和无人的街巷,通过这些视觉的“蒸馏”精粹,可以感受到作者象征和隐喻上的刻意求工以及极富暗示力的摄影手法,从中欣赏到一种有力度的、细节丰富的画面语言。

野草莓

英格玛・伯格曼《伯格曼论电影》 豆瓣8.1分
伯格曼四十年来对电影艺术、电影创作的总结与感想,其中包括他在拍《沉默》、《野草莓》、《处女之泉》、《芬妮与亚历山大》等影片时的感怀。

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壁纸

弗朗索瓦·特吕弗《我生命中的电影》 豆瓣8.2分
收录了特吕弗挑选出来的一些文章,都是他从1954年起为多家报刊杂志撰写的。

电影《战舰波将金号》壁纸

爱森斯坦《蒙太奇论》 豆瓣8.7分
选译自苏联六卷本《爱森斯坦文集》。爱森斯坦作为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战舰波将金号》、《十月》等堪称经典的电影杰作。蒙太奇的意义不仅仅归结为选择,有节奏的组织和联想,也不仅仅归结为情节元素的衔接。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主张两个镜头的并列以及它们的内在冲突会产生第三因素对所叙述事物的评价和观点。

维姆·文德斯 《与安东尼奥尼一起的时光》 豆瓣8.2分
文德斯是“德国新电影四杰”之一,安东尼奥尼(1912-2007)是世界著名的意大利导演,20世纪电影的代表性人物。 1985年的一次中风使安东尼奥尼变得行动不便,并丧失了说话写字的能力,只能画草图,因此沉寂影坛10年。1994年,他重燃创作欲望,在文德斯的协助下再执导筒拍摄《云上的日子》。本书是文德斯在这部电影拍摄期间所写的日记,字里行间饱含着他细致的洞察力和对安东尼奥尼的崇敬之情,真实而感人地记录了当代电影著名作品的完成过程。

《云上的日子》

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 豆瓣8.1分
法国《电影手册》杂志社批评家搜集、选编、翻译的电影文论选集。内容以阿巴斯的电影年表为序,介绍了阿巴斯每部电影的剧情、详细演职员表、配套选编的评论文章、阿巴斯个人的电影笔记、相关访谈以及法国电影评论家撰写的关于阿巴斯电影的批评文章组成。

路易斯・布努艾尔《我的最后一口气 : 布努艾尔自传》 豆瓣8.6分
西班牙著名的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出身于富裕的中产阶级天主教家庭,一生导演了三十多部电影。其中《被遗忘的人》获戛纳影展最佳导演奖,《纳萨林》获戛纳影展国际奖,《比里迪亚娜》被评为戛纳影展最佳影片,《毁灭天使》获戛纳影展国际影评人奖及电影电视作家协会奖,《沙漠中的西蒙》获威尼斯影展审查员特别奖,《青楼怨妇》获威尼斯影展金狮奖。书中讲述了路易斯・布努艾尔平淡而传奇的一生。

忒特贝尔格《法斯宾德论电影》 豆瓣8.1分
收入了法斯宾德两本极富个人色彩的文集:以访谈为主的《幻想的无政府主义》,及以随笔和札记为主的《电影解放心智》,及以随笔和札记为主的《电影解放心智》。

达德利·安德鲁《巴赞传》 豆瓣8.3分
法国电影理论家、批评家安德烈.巴赞的传记

罗曼·波兰斯基《波兰斯基回忆录》 豆瓣8..4分
人们对波兰斯基有太多不准确的评价、太多的误会、太多的中伤和诽谤,以至于那些不认识他的人对他的人格产生了一种完全错误的印象。

安东尼奥尼《奇遇·夜·蚀 : 安东尼奥尼电影剧本选集》 豆瓣9.5分
收入安东尼奥尼的《奇遇》(又名《迷情》、《冒险》等)、《夜》、《蚀》(又名《欲海含羞花》)、《喊叫》(又名《流浪者》)四个剧本,以及一篇安东尼奥尼的自序。

电影《流浪者》壁纸

埃里克·侯麦《六个道德故事》 豆瓣8.2分
通过戏剧化的情节设计和文学性的对白,揶揄了知识分子在夸夸其谈和理性外表之下隐秘的情欲煎熬。

丹尼斯·谢弗 《光影大师》 豆瓣8.5分
台湾远流出版社出版的《电影馆》系列之一,讲述世界大师级导演个人经验。

科林·麦凯布 《戈达尔 七十岁艺术家的肖像》 豆瓣8.3分
描绘了法国电影业在特吕弗、罗默、里韦特、夏布罗尔这些推翻旧的审美观并传奇般地转变为导演的影评家们手里经历的变革,也记录了戈达尔要让电影成为最伟大的一门艺术的决心。

诸葛沂 《尤利西斯的凝视 安哲罗普洛斯的影像世界》 豆瓣8.3分
安哲罗普洛斯,希腊国宝级电影导演,位于欧洲最后一道大师之堤的电影诗哲。

安德烈·巴赞 《巴赞论卓别林》 豆瓣8.7分
梳理了卓别林众多电影人物之间的脉络,并通过对卓别林电影语言的准确把握,完美地阐释了一代喜剧天才的风格与才情。

维姆·文德斯 《文德斯论电影 情感电影影像的逻辑》
收集了文德斯早期电影学院学生时代所作的电影笔记与摇滚乐评,而至晚近对德国电影界的批判,以及对电影前途的省思等散文。

凯文·杰克逊《施拉德论施拉德》 豆瓣8.6分
保罗·施拉德不认为自己是个作家,他左手写影评,右手写剧本,产量虽不高,但却像一座座架在电影研究与电影史河流上的桥梁,每个后来者都必须脱帽致意,再从此经过。被认为是Faber and Faber出版社“导演论导演”系列中最有价值的一部。

安托万·德·巴克《弗朗索瓦·特吕弗》 豆瓣8.6分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传记

大卫・汤普森《斯科塞斯论斯科塞斯》 豆瓣8.0分
以马丁・斯科塞斯的三个讲座内容为主体,回顾了他的从影经历以及每部影片的创作过程,读者可以从中了解到斯科塞斯电影创作的动机、方法、理念。

劳伦斯·S. 弗里德曼 《谁在敲我的门 马丁·斯科塞斯的电影》 豆瓣8.3分
这位被誉为“电影社会学家”的美国殿堂级导演。其作品类型丰富多样,善于以极具争议性的现实主义视角撕去人类的伪善面具,用强烈的表现主义风格凸现一个暴力的、扭曲的、充满人性困惑的世界。

弗朗索瓦·特吕弗 《眼之愉悦》 豆瓣8.3分
弗朗索瓦·特吕弗的电影论文、电影评论,以及艺术主题的随笔整理结集,见证了特吕弗在拍摄电影的同时从事的写作活动。

乔瓦尼·格拉齐尼《费利尼对话录》 豆瓣8.4分
意大利批评家与电影史家乔瓦尼·格拉齐尼与费利尼所做的一个访谈。谈话中,费利尼的言辞机锋不比他的影片逊色,处处流露其风趣促狭的本性,在纯真中透着洞彻清明之见。本书是了解他的创作思想与个人风格的一扇窗口。

布努艾尔 《危险,切勿把头伸进来!》 豆瓣8.5分
布努艾尔在对话中坦承了自己的叛逆和对写作的畏惧。但是,他同自己塑造出来的大多数电影人物一样喜欢自我矛盾,因此到最后也不忘添上一句:如果不搞电影,他倒也挺愿意当个作家。

帕索里尼《异端的影像 帕索里尼谈话录》 豆瓣8.0分
帕索里尼对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过程的一次总体回顾,深入阐述了自己的美学观念和文化思想的嬗变。

沈语冰 《北欧电影哲人》 豆瓣8.0分
不错的伯格曼入门书

斯蒂芬•罗温斯坦 《我的第1部电影》 豆瓣8.0分
科恩兄弟、奥利弗·斯通、迈克·利、肯·罗奇、李安、佩德罗·阿尔莫多瓦……20位世界著名导演讲述第一次执导电影时的幕后故事!采访者为英国第四频道年轻的编导兼制片人斯蒂芬·罗温斯坦,在他的成功引导下,这些知名导演敞开心扉,畅谈往事

斯蒂芬·洛温斯坦 《导演的诞生》 豆瓣8.2分
这是一本有趣有料、坦率至极的当代导演访谈录,集中关注仅凭第一部独立执导的长片就跻身世界影坛的十位“新人”。

让·科克托 《陌生人日记》 豆瓣8.3分
让·科克托是20世纪法国著名诗人、小说家、电影导演、画家、戏剧家……本书是十七个短篇随笔合集。作者主要谈论了灵感、记忆、友谊以及其他许多话题,似乎旨在揭开覆在脸上的面具,与我们坦诚相见。

科克托 《科克托访谈录》 豆瓣8.2分
读《科克托访谈录》也许比读他的小说《可怕的孩子》或剧本《屋顶上的牛》更有益处,他在闲聊方面的天才也许远胜于他在文学上的造诣。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电影剧本》 豆瓣8.2分
文体大师纳博科夫最受争议的作品《洛丽塔》曾激发了两位导演的灵感,两度将其搬上大屏幕,也促使纳博科夫尝试创作了自己的唯一一部电影剧本。

斯科特•埃曼 《铸就传奇:约翰·福特的生命与时光》 豆瓣8.0分
作者采访了约翰•福特身边的亲戚朋友,以及曾经共事过的人,最大限度地让读者接近了这位电影史上的巨人,拨开围绕在约翰•福特身上层层的迷雾——有很多烟雾弹是约翰•福特自己放出去的。

查理·卓别林 《卓别林自传 一生想过浪漫生活》 豆瓣8.3分
一生主演过八十多部影片,他的喜剧性的表演令人捧腹大笑,但是又使人笑后感到泪水的苦味,充满了对受压迫受欺凌的人们的同情。在这部自传中,反映的不仅仅是一部电影史。更有价值的是他对有关电影艺术的见解。

让·雷诺阿 《我的生平和我的影片》 豆瓣8.5分
雷诺阿的唯一自传,读来妙趣横生、令人感动。其中充满了对电影的热爱,对人情的感悟。

维姆·文德斯 《一次・和故事》 豆瓣8.7分
文德斯的这部日记简洁、优美,读起来犹如随意的抒情诗歌。二百多幅充满生命力和灵感的照片,四十多段以“一次”为题、富有韵感的文字,是文德斯在旅行、工作和日常生活中记录下的各种经历与随感,寻常或不寻常的;诸如500年历史的阿尔卑斯山农庄小屋、街头流浪儿、废弃的汽车影院……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还有许多他与电影、艺术同行们,如黑泽明、戈达尔、马丁・斯科塞斯、大岛渚、滚石乐队等交往或偶遇的有趣故事。

阿兰·罗伯-格里耶 《桃色与黑色剧·玩火》 豆瓣8.2分
收录了《快感的逐渐滑动》、《玩火游戏》、《美丽的女俘》等电影的相关文本,包括构思、剧本大纲、对白、音响编排和访谈等内容。阿兰·罗伯-格里耶在书中讲述了一部电影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构想逐渐成形的过程,其中,“桃色”与“黑色”两种色调一直贯穿所有剧本始终。

杰西·卡林 《伯格曼的电影》 豆瓣8.1分
全面分析伯格曼的一些经典之作以及一些不为大众熟知的作品,深入解析伯格曼电影的意义

莱妮·里芬施塔尔 《里芬施塔尔回忆录》 豆瓣8.1分
莱妮·里芬施塔尔,舞蹈家、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摄影家、作家,二十世纪德国最有名也最有争议的人物,《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一百位最重要艺术家中惟一一位女性。

李宝强 《七部半 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世界》 豆瓣9.0分
介绍了塔尔科夫斯基的生平、电影及他的创作思想和艺术追求。全书分成长、创新、求索、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思想和关于塔尔科夫斯基的电影评论四部分。

戈林·麦凯波 《戈达尔 影像、声音与政治》 豆瓣8.0分
戈达尔在当代电影中的地位并不是因为他在“新浪潮”运动中的 出色表演,他的影片的意义体现在他对于电影的历史和作用的思考。

大卫·尼文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 豆瓣9.0分
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绅士明星”大卫·尼文的回忆录,描绘了好莱坞三四十年代的盛世图景,尤其是通过亲身经历,描述了不少大明星银幕后的真实生活,包括作者的好友克拉克·盖博、亨弗莱·鲍嘉,熟识的葛丽泰·嘉宝、加利·格兰特、卓别林等,以及影业老板、编剧、专栏作家等的影坛众生相。

因斯多夫 《双重生命,第二次机会》 豆瓣8.2分
全面评述了基耶斯洛夫斯基的创作生涯,着力审视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作品主题、风格、道德上的一致性,让我们真正理解这位电影大师。

埃里克·侯麦 《四季》 豆瓣8.3分
新浪潮电影大师侯麦的系列名片《四季》的文字文本(本身形式是剧本)。四个季节其实就是四个关于爱情的故事,都已经是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经典。

随笔传记评述访谈·日韩名家

唐纳德·里奇《小津》 豆瓣8.3分
西方首部系统研究和介绍小津安二郎电影艺术的专著,也是著名日本电影专家唐纳德·里奇的代表作。里奇通过对小津电影的主题、编剧、拍摄、剪接之深入分析,窥探其电影文法与美学风格,并以此展现了蕴藏在小津作品中的日本历史、社会及文化意涵。

野上照代《等云到 : 与黑泽明导演在一起》 豆瓣8.2分
关于电影,有三件事黑泽明先生说了不算:天气、动物、音乐。对这三样,除了等待或放弃没有别的方法,黑泽明先生是不会放弃的,他选择等待。

小川绅介《收割电影 : 追寻纪录片中至高无上的幸福》 豆瓣8.7分
日本电影评论家山根贞男在日本著名纪录片导演小川绅介去世后,根据小川生前在各地的讲演录音整理而来。

田中真澄《小津安二郎周游》 豆瓣8.3分
对我而言,所谓的小津(电影)是这样一种存在:促使我从中汲取各式各样的问题并加以解读,它十分丰富且有趣,既有刺激性的东西,又具有强大的魅力。

金基德《野生金基德》 豆瓣8.1分
这位韩国电影界的传奇人物,如何从“草根一族”一步步成为韩国媒体眼中的“21世纪最具领导潜力的导演”?

佐藤忠男 《小津安二郎的艺术》 豆瓣8.4分
对于全面、深入了解小津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黑泽明 《蛤蟆的油》 豆瓣8.4分
从孩提时代一个孱弱的“夜哭郎”,如何痴迷于绘画和电影,如何幸得启蒙而踏入电影界,最后如何执导《罗生门》等影片而成为世界级的导演黑泽明坦然直面过往的一切,人生的甘苦,艺术的感悟,流露于字里行间。

高峰秀子 《从影五十年》 豆瓣8.5分
被称为日本影史演技最高的女演员

彭小莲 《理想主义的困惑 寻找纪录片大师小川绅介》 豆瓣8.3分
中记录了她和小川的交往,她完成小川遗作的经过,以及有关小川的种种,最终要的是——对小川的“热爱和迷惘”。

《红胡子》电影壁纸

黑泽明《乱 黑泽明电影剧本选集(下)》 豆瓣9.4分
收入了《蛛网宫堡》、《保镖》《红胡子》、《影子武士》和《乱》五部作品

电影《保镖》壁纸

黑泽明《活下去 黑泽明电影剧本选集(上)》 豆瓣8.5分
收入了《无愧于我的青春》、《野狗》、《罗生门》、《活下去》和《七武士》五部作品。

随笔传记评述访谈·国内名家

贾樟柯《贾想1996—2008 : 贾樟柯电影手记》 豆瓣8.6分
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 : 李安传》 豆瓣8.2分
讲述李安电影生涯第一个十年的追梦历程。书中真实回顾了他的成长岁月、每部电影创作的用意、遭遇的困难、对演员的看法及相处、参加影展的经验、得奖的幕后、对东西方文化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等。

朱天文《最好的时光 : 侯孝贤电影纪录》 豆瓣8.4分
朱天文二十余年来为电影所写各类文章之全面结集,同时也是多方位完整记录侯孝贤作品的重要电影史文献。

卓伯棠《侯孝贤电影讲座》 豆瓣8.2分
这本书是台湾新电影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侯孝贤2007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所做的一系列讲座的记录稿,首次全方位地回顾了其创作历程。

贾樟柯《小武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豆瓣8.6分
电影小武的完整剧本,中国电影里最生动的人物形象之一。

王耿瑜《杨德昌电影笔记》 豆瓣8.7分
或可知杨导的电影梦源起何处、他的最后一部未竟的电影为何选择动画片。

朱天文《红气球的旅行 : 侯孝贤电影记录补遗》 豆瓣8.3分
收入朱天文电影专栏,另有[南国][海上花]全剧本,唯[戏梦人生]重复。还包括并非出自朱天文手笔的[在那河畔青草青]剧本。另有访谈多篇。

白睿文 《乡关何处 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 豆瓣8.2分
《小武》(1997)、《站台》(2000)和《任逍遥》(2002)构成了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白睿文对这三部电影进行了深度研究,认为其野心是重新检视卷入急剧社会、文化和经济变化的乡镇中国的变迁和命运命运。

姜文 《诞生 一部电影的诞生》 豆瓣8.1分
姜文导演的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的诞生过程。

白睿文 《光影言语 当代华语片导演访谈录》 豆瓣8.1分
美国当代新秀学者白睿文对当代两岸三地二十位华语电影要人的深入访谈
大陆:谢晋、田壮壮、陈凯歌张艺谋、张元、王小帅、贾樟柯、李杨
台湾:侯孝贤—朱天文、杨德昌、吴念真、李安、蔡明亮、张作骥
香港:许鞍华、关锦鹏、陈果陈可辛、陈耀成。

贾樟柯《任逍遥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豆瓣8.2分
《任逍遥》令我突然回到曾经经历的一切,如此靠近地,用温暖的眼光望向一个个在社会视点关注之外,却又是我们身边的个体,真实的人。那些怀着向往和冲动,带着无奈和哀伤,想要自尊却显得冷漠和麻木的最底层的人。

贾樟柯《站台 贾樟柯故乡三部曲》 豆瓣8.3分
写一个县城文工团80年代的事情。

侯孝贤《戏梦人生 – 侯孝贤电影分镜剧本》 豆瓣8.1分
透过国宝级布袋戏大师李天碌的早年生涯,《戏梦人生》重新省视了日据时代五十年间的台湾历史,以及台湾人共同走过的痕迹。岁月悠悠,在家庭照相簿一般的电影镜头中,生死爱恨都走进了记忆深处,成为我们共同的历史。这是台湾第一本以分镜形式出版的电影剧本,100个镜头呈现了侯孝贤凝炼丰富的电影语汇。

的灰 《与他共度61世》 豆瓣9.3分
一部张国荣电影生涯的全记录。

蔡澜 《吾爱梦工场 蔡澜的电影现场》 豆瓣8.1分
近距离写导演、制片、编剧、剧务、武师、服装师、化妆师,还有影迷。蔡澜先生说:电影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玩具。许多人当它是一生的使命,那太沉重了。拍戏的过程才是最大的享受。

陈凯歌 《少年凯歌》 豆瓣9.1分
在成为著名电影导演之前,他曾有过怎样的人生?陈凯歌亲自执笔,直面他的少年时代。

吴念真 / 朱天文 《恋恋风尘》 豆瓣8.6分
剧本及一部电影的开始到完成

电影其他

史蒂文•杰伊•施奈德《有生之年非看不可的1001部电影》 豆瓣8.0分
精选1001部经典电影,撰写1001篇精彩影评,配以800多张珍贵海报……一部淘碟宝典

王书亚 《天堂沉默了半小时 影视中的信仰与人生》 豆瓣8.6分
从信仰与人生的角度对几十部国内外经典影片作出了精彩阐释和深度的剖析

王书亚 《我有平安如江河 影视中的救赎与盼望》 豆瓣8.5分
从信仰与人生的角度对多部国内外经典影片作出了精彩阐释和深度的剖析

羽戈 《穿越午夜之门 影像里的爱欲与正义》 豆瓣8.0分
一本关于电影的笔记,更是一本关于政治和理想的隐秘书写。

张秋 《不准调头》 豆瓣8.1分
选择救赎作为总引线,从十位电影大师处挖掘了人性中极具普遍意义的十个“救赎母题”,试图从大师储量丰富的油矿里,集中地引发一次精神经井喷。

王怡 《载满鹅的火车》 豆瓣8.3分
通过叙说他看电影(主要是影碟)的观感,把他对世界以及世界中的中国的一些思索穿插其中。

吴冠平 《艺术电影速查手册》 豆瓣8.0分
收录在表现人类精神生活或在艺术上极富探索性的286位艺术电影大师的444部当代艺术电影

吕新雨 《纪录中国 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豆瓣8.2分
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的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们主将――吴文光、康建宁、段锦川等――现身说法,回顾和盘点自己的纪录片创作的心路历程;下半部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实践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只有具备了底层精神,平民观点,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以往宣传片和专题片的老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厚的人文关怀、理性和批评的视角,来纪录中国。

王炎 《美国往事 好莱坞镜像与历史记忆》 豆瓣8.1分
很不错的电影文化札记

戴锦华《镜与世俗神话 : 影片精读18例》 豆瓣8.4分
她不像是在写影评,而更像是站在女性主义立场,借助于电影解构,进行哲学反思、社会学批判与现代性思考。

让-克里斯托弗·卡斯泰利《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部电影的诞生》 豆瓣8.5分
全面记录了影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前期策划、辗转世界各地的拍摄到后期视效合成的制作流程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电影壁纸

罗杰·伊伯特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豆瓣8.1分
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策划编纂的讽刺影评“吐槽大会”,以小词条形式收录人们对类型片陈腐俗套的幽默吐槽。包含一千多个毒舌小词条和四篇文章,是三十年来各国观众、影评人甚至影视公司高层人士犀利调侃的结晶,几乎所有好莱坞类型片烂梗和商业操作伎俩都没能逃过本书的“攻击”

Fionnuala Halligan 《顶级电影美术指导与道具设计大师访谈》 豆瓣8.5分
如果说编剧是电影工厂中的造梦者,那么制作设计无疑就是那个将梦变成现实的人,他们更像是一个魔术师,将那些小说中、剧本里的奇思妙想、天马行空一笔一笔地画在图纸上,一砖一瓦地搭建到现实中去。

特德·霍普 《希望为电影 从“纽约无成本制片之王”到产业革新先锋》 豆瓣8.5分
这是美国著名电影制片人特德·霍普的一次“自白”——它既是一本职业生涯回忆录,又是一本制片人工作手册,还是一本展望电影界未来的宣言。在这本书中,霍普记录下了世纪之交的纽约电影圈。尚未成名的李安、爱德华·伯恩斯、哈尔·哈特利、塔玛拉·詹金斯、托德·索伦兹、米歇尔·贡德里等人携带自己的佳作和猛料纷纷登场,让霍普尝尽了身为制片人的酸甜苦辣。

奥逊·威尔斯 《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 豆瓣8.5分
这是我们从不曾见过的威尔斯:说着心里话,泄露个人的隐秘,回顾从以天才之姿入行到被好莱坞扼杀的职业生涯起落,还有那些他的旧相识——罗斯福丘吉尔、卓别林、玛琳·黛德丽、劳伦斯·奥利弗、大卫·塞尔兹尼克、丽塔·海华丝等等——以及自己人生暮年的诸般失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电影书单 | 关于电影的林林总总,你可以读什么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