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鲁迅登临函谷关

文/焦兴华

1924年的中国,在南方,成立未久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与孙中山的国民政府搞国共合作;在北方,直奉战争之后,由直系军阀曹锟控制着北京政府,吴佩孚霸占着河南省,刘镇华统治着陕西省。刘为了做样子装门面,在年初成立西北大学后,暑期即着人邀请北京学者名流来西安讲学,鲁迅也在被邀之列。
鲁迅在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时,应蔡元培之邀,到南京任教育部部员,5月随部迁北京,1920年秋,兼任北京大学等校讲师。1924年暑期,受西北大学校长傅铜等的邀请,与北京的学者记者等10余人,首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到西安市去讲学。这时,鲁迅已经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和《中国小说史略》,他到西北大学就是去讲中国小说史的。鲁迅想写一部关于唐代杨贵妃的历史小说,有意到唐都长安作一番实地考察,故有此次西安之行。
鲁迅一行10余人,7月7日从北京前门车站搭乘火车,9日抵陕县。陇海铁路这年才通车到这里。他们下了火车,住进陕州南关旅馆,这才商议前面的行程,是走旱路还是走水路。若走旱路,有车马颠簸之苦,加上山地不靖土匪出没,大家为安全计,决定走水路。这水路即是从陕州码头乘木船逆黄河而上。10日晨起锚,午后途经灵宝渡口。当时,灵宝尚未修铁路,站立黄河船头东望,可遥见灵宝西城门楼。鲁迅与孙伏园并立船头,北望中条山,南瞻秦岭,触景生情。孙伏园先是鲁迅的学生,后与鲁迅同事,又是绍兴同乡,此一时期与鲁迅关系密切。他这次是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随同鲁迅西行的。他知道鲁迅有写小说杨贵妃的计划,此时在船头,他遥指灵宝城郭,对鲁迅说“宜乎美人出生在这里了”。木船继续西上,夜泊东古驿渡口。不料夜里黄河上游发大水,将木船冲向下游数十里,直至马谢渡口附近,船才拢岸。又是大水,又是夜间,几名老船工赤身裸体看水把舵以防触礁翻船。船舱里的船客,也察觉到发生了什么情,有的人欲探头外望,均被船工喝止。11日,夜泊阌乡渡口。事后,船老大才对客人们说:“你们都是大贵人,大福大贵,河神爷才保佑着你们。我的船也沾了你们的光了。不然的话,夜黑地了得呀!”
鲁迅在《二心集》中有一句话,“到无产阶级革命的风涛怒吼起来,刷洗山河的时候”。此时,他正亲自经历着风涛怒吼刷洗山河的关键时刻。我们试想一下,1924年7月10日之夜,在河南省灵宝县魏函谷关附近的黄河激流里,一代文豪鲁迅还坐卧在一叶扁舟中,船仓外是风驰电掣,大雨倾盆,惊涛骇浪。船工们栉风沐雨,跌打滚爬,与狂风巨浪死神魔鬼做着殊死的搏斗。幸而鲁迅有惊无险,安然无恙。7月11日,夜泊阌乡渡口。翌日晨发阌乡,夜宿潼关,13日袍宿临潼,14日到达西安。在西安逗留20天,讲学9天(11次,12小时),内容是《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期间,开始他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几处名胜古迹。当看到只知道剥削压榨人民的反动军阀对这些文化古迹从不修缮,大都残破不堪时,鲁迅非常懊恼,便毅然打消了原想去马嵬坡的念头,提前告别众人,独与孙伏园同行,于8月4日离开西安。鲁迅在由西安返回北京的路上,8月9日中午,他们所乘黄河木船停泊在灵宝老城的小河口西侧。站立船头即可望见一里多路远的魏函谷关楼。
灵宝有两处函谷关,偏南在王垛村中的叫周函谷关。是东周末年,老子李耳离开洛阳西行,在此撰写五千言《道德经》的地方。偏北十余里,也就是在灵宝老县城西门外约千米远的叫魏函谷关,是东汉末年曹魏时期借景而建的,故而名魏函谷关。当此时,周函谷关楼早已荡然无存,而魏函谷关,据传是清代同治十二年(1873年),灵宝县令周淦所建。雄关已经达50余年。

鲁迅博古通今,此行恰好路过这座已有2560年历史,且历来为兵家所争的要塞雄关,理所当然也要登临纵览。当时正值炎夏,他们二人顶着烈日,登上了雄关。
鲁迅与孙伏园全景式地领略了古关雄姿。他们看到,巍巍秦岭葱郁南峙,峨峨中条山脉连绵,滚滚黄河东流去,腾腾暑气扑面来。紫气东来青牛西去的历史传说萦萦在胸,关前弘农涧水淄淄北去。远处灵宝县城历历在目,城北郁郁葱葱的枣树林一抹翠绿,他们虽冒热受累,然登眺关塞,不虚此行。孙伏园后来也有《鲁迅先生二三事》和《鲁迅西行记》等著作面世。
鲁迅在返回的路上,见河滩里有五彩斑斓的石子,就捡了两枚带有奇特花纹的把玩不已,便带回北京留作纪念。
自此之后,鲁迅就念念不忘灵宝,不忘函谷关,不忘灵宝大枣。鲁迅1935年12月创作的历史小说故事新编《出关》,就是写老子李聃路过函谷关的事。文中这样描写函谷关:“这雄关就高踞峻坂之上,门外左右全是土坡,中间一条车道,好象在峭壁之间。实在是只要一丸泥就可以封住的。”这里印证了鲁迅在10年前登临灵宝函谷关的亲身感受。一丸泥的典故出自《后汉书》东汉光武帝时,隗嚣作乱,自称大王,欲霸关中。建武五年(29),隗的部将王元给他献计,说“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说明关塞险峻,块泥封闭,足可御敌。
《鲁迅日记》与书信中,曾多次提及灵宝大枣。1935年1月15日的日记中说,“得靖华信,并红枣一包”。红枣即曹靖华寄给的灵宝大枣。1月18日又复信与曹,“红枣早取来,煮粥,做糕,已经吃得不少了。还分给舍弟(即周建人)”。1936年8月25日的日记中说:“午后得靖华寄赠猴头菌四枚,羊肚菌一合,灵宝大枣二升”。随即复信曹靖华说,“20日信收到。红枣极佳,为南中所无法购得”。对函谷关前的灵宝大枣赞誉有加。《人民日报》1962年载曹靖华文《仙猴探头树枝间,蟠桃哪有灵枣鲜》,叙述鲁、曹间之友谊。1981年曹靖华在其散文《故乡行》中写道:“一出潼关,就是灵宝啊,鲁迅先生赞不绝口的灵宝红枣,就是这儿产的”。鲁迅,曹靖华,函谷关,灵宝大枣,象被一根红绳似地串在了一起。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鲁迅登临函谷关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