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品读《红楼梦》中贾母的人生智慧

王兆民 (山东青岛)

红楼梦》这本百科全书,读了半个世纪。但每次再读,还觉得精彩绝伦,历久弥新。
年少读时对描写贾母这位贾府最高统治者段落都是匆匆掠过,不屑一顾。加之87版的电视剧植入脑海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形象,肤浅地感觉就是一个慈眉善眼会享乐的白发老人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再一遍遍细读《红楼梦》有关描述贾母的段落,感觉大不一样了。虽然对贾母这个人物,曹公着墨不多,我觉得却是四百多人物中写得非常成功的,栩栩如生的塑造了“老祖宗”的艺术形象,让人过目不忘。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用在史太君—贾母身上是再贴切不过了。
读《红楼梦》 这部大书,管中窥豹。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贾母贵为金陵世族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嫁给了同样显赫的荣国公长子贾代善,从重孙媳作起,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秋月春风,炼达成为超凡脱俗的老祖宗。把老祖宗的为人处世人生哲学和养生理念描写的淋漓尽致,生动有看头。书中处处可见的细节描述,无不蕴涵贾母在饮食、中医、待人接物、一颦一笑中高超智慧,值得借鉴。

1
有着高雅的审美情趣,不一味从众附会。

例如,她听戏时,曾吩咐戏班子伴奏只用琴、管、箫等弦乐和吹奏乐,不用闹得使人发昏的打击乐。看到这段我就特别认同,我也是,对一些高亢欲聋的伴奏丝毫感觉不出音乐悦耳和谐之美,反觉得是恬噪刺耳,让人难以接受。仅用箫管伴奏,既清幽恬淡,又抒情优雅,这真是了得的情趣。那同为贵夫人的薛姨妈就相形见拙,“实在戏也看过几百班,从没见过只用箫管的。”贾母却认为没什么稀奇,只是在个人讲究罢了。可见贾母对艺术的极高赏鉴品位,是很清雅脱俗超与众不同的。五十四中她对“凤求鸾”之类千篇一律的书籍,更是不屑一顾,一语切中要害。“这些书都是一个样子,左不过是那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四十回的审美情趣更是不俗。书中写到,有一干人陪老太太行至李纨处,在大荷叶式的翡翠盘里,老太太从各色的折枝菊花只捡一朵大红的簪于鬓上,相比于横三数竖四把菊花插了一头的刘姥姥,真是大相径庭。当行至潇湘馆,对布满翠竹的住处再配绿纱窗的不屑,以及“软烟罗”的信手拈来的话述,尤其强调银红“烟影纱”和翠竹标配……还有第五十回“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的:“四面粉装银砌,忽见宝琴披着金翠欲滴的凫靥裘站在山坡上遥等,身后一个丫环,抱着一瓶梅花。”“众人都笑道:‘就像老太太屋里挂的仇十洲的《艳雪图》。‘贾母摇头笑道:‘那画的那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再转出披大红猩毡的怡红公子的场景,真是唯美至极的构图,令人回味无穷。

2
知人善用,游刃有余的睿智史太君。

贾母虽贵为是贾家宁荣二府的最高统治者,手握大权,但处处表现随和,没有居高临下的强势。喜欢和小字辈玩耍一起,看上去就是个和气可亲的老祖宗。既不同于道貌岸然令人生厌的贾政作派,也不同于凤辣子的咄咄逼人,直到众叛亲离,最终“哭向金陵事更衰”的可悲下场。更有别于宁国府第一夫人,本来也位尊权重,但其愚笨性恶的邢夫人,连自己的儿媳妇都不跟她一条心的作派。贾母豁达开朗的心胸,不劳心劳力地管理大家族的具体事项了,而是像十指弹钢琴一样游刃有余的,谈笑间一切事小情都在她的不动声色的掌控之中。,先是放手给王夫人,但才疏学浅,办事迂腐刻板不能胜任。于是不拘一格,大胆破格启用了本属于第三代的孙媳妇凤辣子,堪称高人。凤姐既是宁国府贾琏的妻子,贾赦的儿媳,又是荣国府王夫人的侄女,两房的利益和矛盾得到平衡和缓冲。从性格方面,王熙凤聪明能干,争强好胜,满能胜任大管家的。试想这么大的一个家族,大事小情,上老下小,中间还有好几层大姑子小姨子,还有丫头婆子。哪一个是省油的灯,凤姐张罗忙活,车前马后,劳心劳肺,冲锋陷阵,尽心尽力的效忠。她则很轻松的驾驭着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大管家王熙风,知人善任,抓大放小,适时退居二线,在一切场合力挺主事新人凤姐。究其原因,贾母能受到大家的尊敬,上上下下围着她转,绝对和她超强的能耐匹配的,综观贾母一生,凭着她的见多视广,精明强干,稳坐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表面上好像不大理事,但余威犹在,在宁荣二府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懂得如何礼仪,如何管家,既能放权享受,悠哉悠哉,又能掌控全局。这就是贾母的高明之处。如第四十四回写凤姐过生日,高兴之时偏撞上贾琏与鲍二家的偷情,于是凤姐、贾琏、平儿、鲍二家的闹的不亦乐乎,,以至闹到贾母那里,大呼“老祖宗救我”。贾母听了原委,轻描淡写地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她知道贾琏这些事在这样的大家族中是屡见不鲜难以管束的,与其大动干戈,不如息事宁人。因此,她显得很开通,四两拨千斤,几句话,就像灭火器一样平熄了凤辣子的怒火,一场暴风骤雨戛然而止。试想如果老太太此时声色俱厉的训戒贾琏,贾琏非但改不了劣根,凤姐也会得理不饶人,那不是火上浇油吗,乱成一锅粥吗?

3
懂得生活情趣,养生高手。

贾母一生享尽了人世的荣华,她出身史候豪府枕霞阁中,过惯了养尊处优的奢华生活,喜欢场面铺排热闹,有生活情趣。对贾府的大事小情睁一眼闭一眼的不去找不痛快”能不管就不管,能开心就开心,只管享乐她的余生。这还真不是人人都能学得来的。中国的爷爷奶奶们,往往是操不完的心,连第三辈都考虑周全,一辈子仿佛是为别人活着,没有自己的生活。这点特别要学习贾母,活出自我。对任何事情拿的起放的下。举重若轻。最值得欣赏的是吃穿极为科学讲究,懂得养生。不吃油腻腻的精致小果子,也不尝甜蜜蜜的汤羹。如四十一《栊翠庵茶品梅花雪》的描写,原文如下:贾母一干人行至妙玉处,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酒肉,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去了。……贾母又开宗明义直言道:“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贾母接了,又问:“是什么水?”妙玉笑回:“是旧年蠲的雨水。”贾母便吃了半盏。文中所指的“六安茶”用中医观点分析就很有道理。六安瓜片产于安徽,属不发酵寒凉绿茶系,且叶子粗大,清热败火很给力。自然不适合老年人饮用了。此时贾母年纪已近八十,估计胃气不足,脾胃虚寒,且前面一句‘我们才都吃了酒肉’最为紧要。老祖宗刚刚食过荤腥就喝凉性清热的绿茶,那可是受用不了的。看看贾母对养生是相当在行的,在生活细节上从不乱来。康雍朝代,人生七十古来稀,像贾母这样能活到七十绝对是老寿星。她曾豁达调侃自己说:亲戚们来了,我怕人笑我,我都不见,不过嚼得动的吃两口,困了睡一觉,闷了时和这些孙子孙女玩笑一回就完了。贾母对饮食调节、寒温调摄也很注意。她“爱吃甜烂之物”,吃东西是“少而精”,量不多、易引起食欲;精制易消化,富含营养。例如一顿只吃半碗米粥,两口鸡髓笋。第七十九回,贾府败相已凸现,功名同样显赫的甄家获罪抄没了家产。贾母早就看破兔死狐悲,但依旧举行着中秋赏月,可谓是最后的晚餐。席间吃了些红香稻米洲,还把邀家里的小辈和丫鬟们一起谈笑赏月。

4
贾母惜老怜贫,乐善好施同样是可圈可点的。

表现出温暖、面善、慈祥的好性格。如对家境相差悬殊的刘姥姥之类的都能照应。读到这里,我对贾母特别欣赏。众所周知,刘姥姥是个和贾母年龄相仿的农村老妪,为了讨生活,三次进贾府。想方设法取悦贾府的上上下下,林黛玉就调侃称其母蝗虫,引起众人失态的哄堂大笑。还酒醉在怡红院,卧眠于宝二爷的床席,酒屁熏其屋。众人都拿姥姥当取笑开心之物,充满着居高临下的高贵,更有甚者,妙玉扔掉刘姥姥吃过茶的杯子。而至尊至贵的老祖宗,却没有不待见的举止,相反喜欢和她近距离啦呱,喜欢听她讲的乡音俚语,谈笑风生。还有对岫岩的呵护,连她的亲姨邢夫人都不待见,贾母却送去了温暖。最终贾母的善心不但为自己积了德,也为从不做好事的凤姐积了福,后来贾家败落,其巧姐的亲叔叔辈的谋划将其卖到妓院,是刘姥姥舍命救出了巧姐,这就是因果关系。再有托张道士提亲时,贾母的择人标准并不是讲究门当户对,这点真是很超凡脱俗的。曾说道:“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同样慧眼识珠把最喜欢的贴身丫鬟赐给心肝大孙子宝玉。一口气安排了袭人、晴雯和麝月等多个贴身丫鬟,真是深思熟虑。毫无疑问,按照当时的规矩,这些丫鬟中将产生几位姨奶奶。晴雯的心灵手巧,袭人的听话忠主,都一心一意地服侍着宝玉,在众多的丫鬟婆子里面都是人尖儿。再如喜欢宝琴,把一领金翠辉煌珍藏多年斗篷给她披上,享受着连亲孙女都不曾有的待遇啊。她说散步是“疏散疏散筋骨”,常说“我是极爱快乐的”她喜欢热闹,每逢节日,必和儿媳、孙子在大观园里走动、玩乐,诙谐,饭后也经常散步和说笑。称为养身子。即使宁国府被抄,儿孙被发配,自己最疼爱的凤姐、宝玉双双染病的时候,她不仅能承受打击,冷静地处理家事,还能为宝钗庆寿,拿出体己力挽狂澜,驾驭这着贾府这个将倾的泰塔尼克号大船。是贾府真正地权力核心和精神支柱,虽无力回天,但也基本上作到了善终,死后贴身丫鬟鸳鸯拿出体己为贾母送终。
在曹公妙笔生花的巨著中,品读贾母人生智慧,真是受益匪浅。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品读《红楼梦》中贾母的人生智慧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