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诚未必感苍天,
酸辛拾纸已八年。
满屋废纸都烧尽,
太阳终照覆盆冤。
某小学教员因在课上讲述毛主席藏身水沟躲避敌人追捕的故事,遂被诬为反革命。其妻为夫喊冤,领导承诺:“若能找到故事出处,立即放人。”妇女并不识字,此后便到处拾纸救夫。春夏秋冬,风霜雨雪,从未有一日间断,而妇女也几近半疯。一日满屋字纸引起大火,母子二人遂被烧死。后查出故事出自《浏阳遇险》,作者为谢觉哉,于是冤案平反。教员刑满释放,举目无亲,心灰意冷之际,将书烧成纸灰撒在妻子坟上,以告慰亡灵。
二
片纸亦招牢狱灾,
莫须有罪从何来?
人死不能再复生,
不似花落能重开。
某知青评论毛主席诗词而被批斗,因不堪迫害而自杀。文革后平反,不到十天,其母去世。
三
国民经济已堪哀,
故教知青下乡来。
为国立下汗马功,
热血红梅向阳开。
红卫兵运动搞垮了国民经济,国家无力为两千万青年安排工作,于是开展“上山下乡运动”。只是一些基层人员胡作非为,遂给知青造成无法抹去的伤痛。
四
清贫傲骨不低头,
私设公堂捏罪尤。
人命更比野草贱,
痛哉天下枉死囚!
某工程师作风清苦,被抄家时只有一百多块钱,后被军宣队毒打致死。死后几个月,妻子才知道丈夫已死。妻子怀愤,一直告到北京,无论怎么告,回答只有一句话:“问题太复杂,很难解决。”此事最终不了了之。
五
十年仇恨已完结,
相逢不免自叹嗟。
直是当年身未死,
故教红兵心中怯。
文革结束之后,参加过红卫兵的人很多心怀愧疚,不敢见当年伤害过的人。受害者明知如此,故意跟他们交往,就是为了让他们良心不安,以示报复。
六
豆蔻年华正十三,
惊天霹雳一瞬间。
父亲含冤撒手去,
悔恨无知划界限。
十三岁的女孩误听谣言,视父亲为人民公敌,甚至写信与父亲划清界限。不久女孩醒悟,知道父亲被冤,可惜父亲已死。文革后冤情昭雪,女儿祭奠父亲时,声泪俱下,不能自已。
七
六十三号施毒刑,
惨酷不啻集中营。
幸得上级来视察,
只因影响动京城。
某工厂建造了一所非法监狱,号称“六十三号”。很多人在里面受到疯狂迫害,屡屡有整死人的事件出现。消息传到北京,上级前来视察,之后六十三号被拆除。
八
血统出身安足论,
文字岂能覆乾坤!
从来佞幸皆猖狂,
忠君愚民造假神。
封建时代已远,然而封建迷信时时浮现在人们的头脑当中。讲资历、看出身、个人崇拜、文字狱思想、专制主义、官僚主义,等等,曾经在十年浩劫中为所欲为。居安思危,正视历史才能防止重蹈覆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