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论文化》是上周读的较畅快的一本书

关于《论文化》

吴怡蔓 我与我未周旋久
《论文化》是上周读的较畅快的一本书,书里并不是只拘泥于对“文化”这一概念的诠释,还包括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的读解。关于文化的解码也站在与我们极近的当下场域,但并没有过多表现出叙述的压力和庞大的政治话语力量。

关于自我:
文化是一件关乎完整性的事,但自我耕耘却又是分裂的,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包含了对客体的接受,这种接受引导赋予客体价值的努力,于是将客体组织进自我的意义配置过程中时便出现了“自我”建构中人同时扮演艺术家和艺术品两种角色的设定。而自我对许多构成自身的事物是盲目的,造就自我的事物并不在自我之中,于是自我在构造的压抑中被发现。自我的内部则时常围绕一个盲点内核,即主体由盲点合成,并且成为人无意识的行动动力。这便引出另一个观点,即将自我视为“他者中的他者”来发现自我,通过将他人视作近亲来以新的眼光凝视我们的活动和在与另一种文化相遇的过程中,自我与自己身上那一点根深蒂固的他者性相遇。同时,欲望也可能成为我们存在的核心,驱使我们追求不可企及之物,呈现一种不在场压倒在场的超验。而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也以“永远被束缚在整体的一块单一的小碎片上,人类自身只好把自己造就成一块碎片。”来告诫当下个人贫乏而片面,个人成为机械系统的实现,而非自身历史的践行者的价值落空。

关于文化:
文化是一种社会无意识。这是伊格尔顿在书中不断表现的概念之一。就像雷蒙德.威廉斯所认为的,给文化下定义的困难之处即在于,我们总是不断延伸文化的含义。文化这个术语有着一定的内在膨胀倾向。文化代表了一整套对世界的前理解和原始指向,在整体上处在我们可感知的思想行动之外。的确,许多时候我们的行动意义总是在他处。一种文化永远不能被完整的意识到,无法察觉的部分总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多,它永远是我们所有规划的无意识背景,由此决定了它无法为人所规划。处于整体性的小分子无法看到整体,社会无意识在雷蒙德.威廉斯看来,与文化的未完成状态有关。“文化可以是一种如何生活的模型,一种自我塑造或是自我实现的形式,一个小团体的成果或是所有人的生活方式,一种对当下的批判或是一幅未来的图景。”如果说文学和艺术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组成,或许正是因为它们将人性囊括其中,并以一种形象,直观的形式表现。
文化的相对主义。这是伊格尔顿对于后现代的文化多元差异的远视性概括。他借《格列佛游记》表现斯威夫特想要传达的对于不同文化的看法。“一个人必须适当地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相对性,接受可能的否定。”在阅读完这一章后我发现,文化与自我的前后投影关系原来如此紧密。文化中的个体同样是在他者的文化中看到规约着自身的象征世界那一套法则呈现出一种陌生而迷人的面貌。在法则的陌生化中,我们获得新鲜的发现。在自我疏离中,自我与自我借助他者开始了有变革力量的对话。

留一个问题:对于文化与文明似乎还不能很好的区分。

【终于结束这周的团日工作了耶!害 还有下周的工作……
拖了一周想写的读书总结,今天写完活动宣传稿终于有时间搞定它啦!】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论文化》是上周读的较畅快的一本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