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女皇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文/凤城凡客

前些日子,我来到“乾陵”,因时间关系直接从景区西面开车上山到朱雀门停车场。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修建于公元684年,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座两朝帝王、一对夫妻皇帝合葬陵。里面埋葬着唐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乾陵气势雄伟壮观,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位于八百里秦川中部,悠悠渭水从南面经过。当年术算大师袁天罡选定梁山为武则天陵址,在公元705年的冬天,八十二岁的她在洛阳上阳宫闭上了那双风流于天下的眼睛,一万多人用时半年从洛阳把她抬到这座山中)。

在我的记忆里,大唐的国都是长安(现西安市),那么,武则天女皇为什么又去洛阳建都了?纠结了很久,此行终于对一代女皇武则天传奇神秘的一生有了大至的了解。

“武则天”又叫“武媚娘、武才人、武昭仪”。山西文水人(2012年工作关系到文水出差,亲临了则天女皇庙),自幼随父入宫,因聪明伶俐、漂亮妩媚深得唐太宗李世民宠爱,故封为“才人”,后又加封为“昭仪”。在太宗皇帝晚年病卧于床榻时她亲临身边服侍,又被高宗皇帝(李世民第九子李治)所赏识和宠爱。她于公元655年被高宗皇帝立为皇后,开始参与朝政。高宗承接太宗的“贞观之治”盛世大唐后,终因积劳成疾,身体一度虚垮,自知时日不多,给众臣流下遗诏“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取天后处分”。一个意味深长的暗示,交给了武后最大的权力。

公元690年9月9日,武后身加龙袍登上则天楼,宣布“改唐为周,定都洛阳“(因服侍高宗皇帝治理朝政其间滥杀无故,屠臣无数,常常夜里恶梦连连,半夜惊醒恍恍不可终日,决定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她自幼祖上是周王氏后代,后随母改嫁武氏门庭,又因东周朝国都当时是洛阳,所以下决心定都洛阳改唐为“周”)。她在位15年,自己亲生二女四男(长女太平公主),为了争宠而亲手扼杀了还在襁褓中的二女儿,为了保住武周天下的太平盛世,鸠杀了长子李弘,逼死了二子李贤,三子李显幽禁房州(今川西甘孜州),四子李旦在684年被她拥立为帝,690年在她的淫威之下也是朝不保夕,不久被废帝(710年后又被其子李隆基拥立为帝,712年让位于李隆基)。武则天一生骂名滚滚,其一是她的暴政,其二是她的荒淫,任用奸臣,听信谗言,滥杀无辜。翻开中国的封建史,又有哪一朝哪一代不是血腥扑鼻的君主专制与暴政呢?哈哈,武则天真是不简单啊!

——

继续沿着神道向上过朱雀门,东西两侧列置61尊石人群像,比例与真人大小一般,从它们的雕刻外形来看或文或武(史料载:石像是当年前来参加高宗葬礼的诸少数民族首领或特使,以及大将军和十二卫将军等),但大多数基本没有了头颅(据说毁于战乱),石像群往北的西面是《述圣记》碑,此碑为五块方石垒成,加上碑盖与碑座共七节,因而也俗称“七节碑”。 《述圣记》碑主要是武则天以此寄托自己对丈夫的深情怀念和记述高宗李治生平事略及文治武功的。碑文的楷书雕刻精度深深的折服了我,让我惊叹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对汉字文化的解读不亚于今人,碑文雕刻具有一定的书法观赏价值,书香文人看了都会爱不释手。先辈和古人留给我们的岂止是历史和文化!

《述圣记》碑对面,神道的东面“无字碑”与《述圣记》碑相对应。无字碑高大雄浑,无与伦比,但碑上没有一个唐人的字,世上独奇。留传千年之谜,也许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乾陵的发掘会解开这个谜(想起了在泰山顶上歌颂秦始皇的也是无字碑)。在这里我只能根据史料来对“无字碑”作一个粗略的解读:在中国古代,“述圣记”碑和“无字碑”一度被堪称为“历代群碑之首冠”。无字碑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64米,总重约98.8吨。碑首刻有八条缠绕生动有力的鲡龙,左右两侧各四条,碑身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身躯娇健扭动,腾云驾雾,充满活力。跌座阳面正中线刻《狮马图》图中雄狮昂首怒目,威武强健,而马却屈蹄俯首,安然就食。整个无字碑浑然一体,雕刻精美,不愧为历代群碑中的巨制。

——

“无字碑”盛唐时立,但却未刻唐人一字,个中原由有其六:

其一、武则天以女子称帝,创前代未有之奇迹,自认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达,故有此碑。

其二、武则天喜欢自诩,临终大树贞石,以歌功颂德,但撰写碑文时,愧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因而留下了“无字碑”。

其三、“无字碑”为中宗李显所立,白碑立好后,李显在武则天的称谓是书为皇帝还是撰为母后问题上举棋不定,从而形成了“无字碑”。

其四、“无字碑”不是碑,而是“祖”。祖代表宗庙,当然不写文字。

其五、遗言留下“则天说,己之功过,留于后人评价”。

其六、武则天死后,李唐皇室争斗频繁激烈,七年内争中将撰写碑文、刻碑一事搁置一旁而无暇顾及,可能将撰写好的碑文和武后带进了梁山。

站在“无字碑”前,仿佛看到了大唐的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宫庭争斗,感受到“武后”君临天下、唯我独尊的雄才伟略。“贞观之治”的盛世大唐来之不易,却又走的匆忙慌乱。朝代的更迭创出了多少旷世奇才,又有多少忠良重臣死于冤屈与战乱。

“无字碑”解读到这里,我已明白了千年来对它各种猜测的原因。

过朱雀门和阙楼遗址后,往北司马道两侧各有一尊昂首挺胸、风格独特的石雕翼马,重约40吨,均用一整块青石精雕而成。特别引人注目的是马生双翼,形如卷云飘逸,又似浪花层层,蓄神力而听命待发,显威武而神奇奥妙。站在它旁边没它高,看着两双飞翼好生奇怪,难道还有会飞的马不成?查阅史书得出结论,其因有三:

其一、相传武则天为玉皇大帝的外孙女,下凡投胎人间。在每年王母娘娘过寿辰时,她来往人间与天庭的座骑。

其二、她经常乘坐翼马巡游天下,造福万民。

其三、它是君权至上的封建产物。乾陵整个石雕群种类繁多、包罗万象,整个陵区外藏八风,内密五行,容天、地、人自然为一体,集宇宙观念神化佛法于一气。

石雕翼马表达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想、一种寄托、一种智慧和对“君权至上,江山永固”的向往。

向北望去,梁山主峰更近了,整个山峰显得苍松翠绿,高大伟岸。回望两个双乳峰弥漫在淡淡的山岚和飘忽的雾霭中,中间一条登山步道直达山顶。路上的游人很多,步道两侧有很多当地村民做的民间工艺品在叫卖,我向他们咨询地宫入口的位置,知道前面不远就是一石坡,上面全是松树,没有明显标识,也就没上去的必要了。此刻在松树的荫影下小憩一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个空档和老农聊起了地宫的是是非非,加上史书的记载对地宫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

乾陵地宫处在梁山石灰岩和积岩山峰的腹部。地宫墓道入口处在主峰向南延神的山嵴梁顶端偏西处,史料记载,历史上大规模盗墓活动有三次。第一次是五代耀州刺史温韬率领兵丁一古脑掘开了十几座唐陵,后又动用数万人于光天化日之下挖掘乾陵,三次上山均没找到地宫入口以失败告终;第二次是唐末黄巢动用了四十万起义军在梁山西侧挖走了半座大山,只挖出了一条深四十米的“黄巢沟”。因军中无饱学之士,不懂乾陵坐北朝南和阴阳五行的结构特点,也没得手;第三次是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部利用军事演习为幌子炸开了墓道旁的三层岩石,终因也是在没有方位的胡乱轰炸了大部山体后以失败告终。

唐代关中十八陵均都已经被盗,只有乾陵还算完整。根据考古工作者对乾陵的垂直探测得知,乾陵地宫内的空间应在2700—5500立方米之间,推测地宫文物储量在700吨左右,乾陵如果有朝一日科学发掘,那700多吨价值连城的盛唐文物一经面世,将成为继秦始皇兵马俑之后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随着夕阳西下,我行驶在下山的路上,借着落日的余辉远眺乾陵,恰似一个睡美人,悠闲而肃穆地躺卧于天地之间。主峰端庄秀丽是她高贵的头颅,苍松翠柏又似她飘逸的秀发,神道是她园润的玉颈,最富魅力的是那两只挺拨性感、柔美的双乳峰。而她微凸的腹部和自然舒展的双腿则于朦胧中伸向广袤无垠的八百里秦川。在她双腿之间的夹缝里是渭河的支流,一眼山泉终日流淌不息。此刻由衷的赞叹这座天然的山峰,竟如此微妙地与墓主人联系在一起,成为这位风流女皇的绝妙象征。

离开乾陵在去往昭陵的路上,脑海里满是古代血雨腥风的宫庭争斗和皇子皇孙权力欲望的撕扯。生活在古代的中国,又有多少个象狄仁杰与魏宗贤似的悲剧人物留下了千秋颂歌与千古骂名?朝代的更迭与风流人物的传奇为过往的史书增添了丰富而跌宕起伏的剧情。记住历史,怀念先辈,珍惜现今的和谐盛世,放眼神州大国的未来才是我们这一辈要所书、所写、所歌、所做的。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女皇武则天无字碑之谜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