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从《史记》说起—浅谈刘邦其人及汉朝初期.中期的政治倾向以及本人的“恶意”揣测

(一)序言
“《史记》是一本好书。”
“为什么?”
“因为它真实。”——千百年来,人们总是这么说。
是的,只要讲到中国的历史,就大抵是跳不开《史记》的,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是“二十四史”的开头,后世怎样写史也好,怎样文风也罢,《史记》都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蓝本。
这样看来,《史记》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从不说假话”的鲁迅是这样或那样地赞叹过它的“无韵”了;哪位名人从中获得过什么启发了,说过什么名人名言了;还是作者太史公如何如何流芳百世了……三百个典故,也许不算多——天下事就往往如此。所以即使是未读过一两个字的,也可以“各洒潘江”的发挥一番——天下事又往往如此。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大概本文的题目就要改作《妙哉史记》了。而鄙人今天是来自讨没趣的。
以上可以算是序了。
(二)汉朝初期的总体政治倾向(学术氛围)
汉初,尽管有刘邦时代的“大清洗”,军功阶层始终是汉初政治力量的中坚,即所谓的与刘氏皇室“共天下”。他们控制着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治权力,在他们的控制下,地方基层社会秩序与中央政权力量之间缺乏可能的、稳定的通道。一直到汉武帝以前,皇朝政治并没有获得国家基础社会秩序的全面支持,中央政权并未能在地方社会的基础扎下根。
而另一方面,汉朝初期的政治学术领域普遍推崇所谓的“无为而治”:颁布了简明的《九章律》算是一例,专择“木讷于文辞”的“忠厚长者”任官也算一例;即使是统治集团内部发生矛盾(周勃.陈平诛杀吕后党)也没有影响大的既定方针。军事上亦然:与匈奴和亲不断。(本文不予评论)
应该说汉初的无为而治主要是道家思想的体现追求宽大,自然,以柔克刚等等;但背弃过去的“小国寡民”,“避世”等主张,开始赞成统一,说明此时的道.法.儒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开始了融合。
历史的车轮没有停下,公元前141年的冬天,汉景帝刘启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还不到十岁的刘彻,被迫登上了历史的前台,一切的一切,都会因为这个孩子而改变……
(三)董仲舒与司马迁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

司马迁(约前145—前90)

可以说这二人的经历,差不多就是武帝朝的政治起伏。

我们先从董仲舒说起。董仲舒其人,可以说是中国专制王朝的皇帝们的“笔杆子”界的“祖师爷”。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汉武帝所采纳。在董仲舒哲学体系中,“天”是最高的哲学概念,是有意志、知觉,能主宰人世命运的人格神。董仲舒把道德属性赋予天,使其神秘化、伦理化;又把君主提拔到了“受命于天”的高度,百姓如违抗君主,即为违抗天意。(或许这才是武帝提拔他的真正原因)董仲舒鼓吹,历史是按照赤黑白三统不断循环的。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则,是不能改变的。“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这种“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纲常名教万古不灭的僵死教条,起了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

我们今天只谈“罢黜百家”。自古以来,中国人都有着不可救药的大一统情结,百姓们信奉着“宁为太平狗,不做乱世人”的哲学,君主们更是巴不得全国都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信一样的神。在这种民族性的“求同存异”面前,蓬勃的思想解放难有发达的时候。在我看来,之所以把秦汉视作最早的大一统王朝,也许就是因为它们进行了思想屠杀的缘故,对老百姓来说,只要不“乱”,干什么都好说。“基本国策”是什么,“屁民”们不关心,也关心不了。

“焚书坑儒”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中国文化史上两个重要的事件,在表面上看起来,这两件事性质是相反的,一个杀了儒,一个捧了儒。但实际上,它们对文化的破坏作用是一样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它没有采用任何暴力,而是采用了一种和谐的手段树立了一个典型,一个榜样。想成功吗?想当圣人吗?好,学儒术,其他的都不要学了。儒学是主流,其他的都是非主流,非主流一辈子都是个穷酸文人,只有主流才能进入士大夫之列。

这个“捧”,实际上还是“杀”,只不过不见血,手段很文明,也很高明。但是,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只有不同流派和不同思想的争鸣才能进步,只有一种思想统一天下,无论这种思想多么好,都是对文化的一种禁锢。

“焚书坑儒”也好,“罢黜百家”也罢,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对!是专制,不顾一切地维护专制!专制的政治国策必然滋生出相应的文学,相应的舆论,相应的奴才!所谓的大一统就是“有你没我”!
董仲舒的政治投机,不就昭然若揭了吗?
那么,与他同时代的司马迁,又有怎样的经历?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正是汉朝国势强大,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候。十岁时,司马迁随父亲至京师长安,得向老博士伏生、大儒孔安国学习;家学渊源既深,复从名师受业,启发诱导,获益不浅。大约二十岁,司马迁开始外出游历。司马迁三十八岁时,正式做了太史令,有机会阅览汉朝宫廷所藏的一切图书、档案以及各种史料。后因为李陵辩护,身体和心灵遭受巨大的折磨。
看看!“大一统”的氛围多么“严明”!为朋友说了几句好话,触动皇帝的逆鳞了,不用辩护,不用审判,便失去了做男人的资格了。已经开始创作的《史记》也被迫停止了一段时间。
也许是老天开了眼,公元前96年(太始元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50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公元前91年(征和二年),《史记》全书完成,共得130篇,52万余字。《史记》问世了。
不难想象,《史记》是一部“政治正确”的书。(否则如何能出版?)但是仔细读来,不难感受太史公的“实录”精神与大胆了。怎么了呢?“罪臣”司马迁把笔锋对准了西汉的老高祖,刘邦了!
简略摘录如下:
“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还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
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於沛,置之军中以为质。”
韩信已破齐,使人言曰:“齐边楚,权轻,不为假王,恐不能安齐。”汉王欲攻之。”
“高祖自往击之。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什二三,遂至平城。”
原文太长,这里不做赘述。简要概括,刘邦在史记中的黑点有:一、好酒色,无赖习气。
二、“分一杯羹”事件,不救父亲。
三、忘恩负义,与项羽平分天下后不守信用。……
对应的,项羽却得到了太史公的大力褒扬,甚至载入《本纪》。(帝王专用,项羽其实不不够格)间接引发了后世群体性地“尊项抑刘”活动。
鄙人无法否定以上事件的真实性,只是不解,身材写作时的环境。为什么汉武帝允许出版这样一本揭露自己祖先负面消息的书存在呢?刘邦的真实实力又如何呢?
(4)刘邦的真实实力
现代史学界分析历史人物,往往采用“辩证”的分析:例如身前的影响、身后的影响;前期的贡献、后期的贡献等等……今天分析刘邦,不妨也用这样的方法。
(1)身前篇
一、出身及早期生活
刘邦的早期生活没什么可说,平常无奇。但是,在司马迁的书中,刘邦的出生却蒙上了一层神话色彩。书中说刘邦的母亲刘媪曾经在大泽湖畔休息,梦中和神相遇,天色晦暗,雷电交加,父亲刘太公去寻找她,看见一条龙盘旋在刘媪身上,不久,刘媪怀孕了,便生下了刘邦。这个神话编造地不太高明,以至于后世老有人怀疑刘邦不是刘太公的亲生儿子。因为这个典故,我总疑心司马迁和写基督生平的人是同门。(有兴趣的可以翻一番《圣经》启示录)从这一点看,刘邦应该是“神子”,只不过这位东方的“神子”生来不是为了“受难”,而是奔着“君权神授”来了。青年时代的刘邦,史书记载其容貌“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隆准,即高鼻梁。龙颜,不好用现代汉语描述,应该是美化刘邦的一个形容词。左股有七十二黑子,则应是后人的穿凿附会,不足为信。中国古代认为一年有360天,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主宰着宇宙万物,平均下来,每一行有72天,所以“七十二”是个吉利而且尊贵的数字。这样看来,刘邦还算是个帅哥。成年后稍大一点的事件,就是担任泗水亭长(相当于县公安局长),看来刘邦脑子不坏,还考了个公务员。
二、反秦时期
公元前209年7月,安徽大泽乡,秦朝的丧钟敲响了。
起义波及沛县,刘邦也就参与其中,而他真正崭露头角,是项梁战死后,受命西入秦关的时候了(项羽同时北上救赵),这个时期的刘邦,获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战绩:〈1〉乃道砀至成阳,与杠里秦军夹壁,破二军。(胜)
〈2〉楚军出兵击王离,大破之。(胜)
【(曹参)其后从(武安侯)攻东郡尉军,破之成武南。击王离军成阳南,复攻之杠里,大破之。】(刘邦在成阳南和杠里连续两次大破王离统帅的边军)
〈3〉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因与俱攻秦军,【战不利】。
【 沛公从砀北攻昌邑,遇彭越,越助攻昌邑,未下。】
(刘邦与彭越只是攻昌邑城不下,攻城不下不可能算败仗,不利应该攻城伤亡较大,平)
〈4〉十二月,沛公引兵至栗,遇刚武侯,夺其军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将皇欣、武满军合攻秦军,破之。(胜)
〈5〉食其说沛公袭陈留,得秦积粟。(拿下原魏国都城陈留,胜)
〈6〉沛公大破赵贲之战。【(夏侯婴)复常奉车从(沛公)击赵贲军开封。(樊哙) 击破赵贲军开封北,以卻敌先登,斩侯一人,首六十八级,捕虏二十七人,赐爵卿。】(赵贲此人统帅的是秦中央军,此人职位很高而且手下有侯爵,此战秦中央军损失惨重。胜)
〈7〉乃以郦食其为广野君,郦商为将,将陈留兵,与偕攻开封,开封未拔。(平)
〈8〉西与秦将杨熊战白马,又战曲遇东,大破之。(在白马、曲遇两胜秦中央军,胜)
〈9〉南攻颍阳,屠之。(胜)
〈10〉(曹参)从(沛公)攻阳武,下轘辕、缑氏。(连天下险关轘辕关都被攻下,胜)
〈11〉当是时,赵别将司马昂方欲渡河入关,沛公乃北攻平阴,绝河津。(胜)
〈12〉南,战雒阳东,【军不利】
刘邦在洛阳东与赵贲大战,赵贲来救援洛阳,刘邦此前开封之战就大破赵贲,不可能刘邦反而在洛阳战败,根据诸将传记刘邦军虽然一度有点不利但最后又再次大破赵贲只是此战损失有点大。
(郦商)从沛公攻缑氏,绝河津,【破秦军洛阳东】
(曹参)还击赵贲军【尸北】,破之。
(周勃)击赵贲军【尸北】。
(樊哙)东攻秦军於【尸】,南攻秦军於犨。
(夏侯婴)因复常奉车从击秦军【雒阳东】,以兵车趣攻战疾,赐爵封转为滕公。
(灌婴)从攻阳武以西至雒阳,破秦军【尸北】,北绝河津,南破南阳守齮阳城东,遂定南阳郡。
(洛阳东之战,胜)
〈13〉破南阳守齮於阳城(胜)
〈14〉还至阳城,收军中马骑,与南阳守齮战犨东,破之。(胜)
〈15〉围宛城三匝。….乃以宛守为殷侯,封陈恢千户。(让敌将投降,胜)
〈16〉至丹水,高武侯鳃、襄侯王陵降西陵。(胜)
〈17〉还攻胡阳,遇番君别将梅鋗,与皆,降析、郦。(2胜)
〈18〉沛公以为诈,乃用张良计,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因袭攻武关,破之。(胜)
〈19〉沛公引兵绕峣关,逾蒉山,击秦军,大破之蓝田南。(胜)
〈20〉遂至蓝田,又战其北,秦兵大败。(胜)
这段时期18胜2平0败
刘邦经过十个月的千里转战攻城略地所向披靡克天下雄城陈留、宛城、 阳翟等以及数百个城池;克天下雄关武关、峣关、 轘辕关 。然后,刘邦翻越蒉山,跨越了兵法上“必蹶上将军”的距离,奔袭蓝田与秦军连战连捷,大破秦军十数万主力。汉元年十月,刘邦来到霸上,秦王投降。在新纪年的第一个月,刘邦为自己数千里的西征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值得一提的是,这时的刘邦身边,并没有什么汉初三大名将,所有战斗系自己一线指挥,这足以说明刘邦的指挥艺术至少居于一流大将级别。
三、楚汉战争
项羽分封诸侯,刘邦封巴蜀汉中。高祖亲率汉军还定三秦。高祖虏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阳、魏王豹、殷王司马昂、破韩王昌、围雍王邯。刘邦短短灭七王,历史上能做到的也是少有。而刘邦一出关短短一年连灭七国, 而与此同时项羽连一个齐国还没有平定,刘邦灭七王而项羽连一王都没解决高下立判了吧?
刘邦一鼓作气,率领自己的核心兵团和大批仆从军,(《史记》载56万人)端了项羽首都彭城,项羽连夜率精骑兵三万回援,汉军惨败。
“彭城之战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败)”
根据项羽本纪,项羽到【日中】就【大破汉军】,结果【杀汉卒十馀万人】。当然,这种数字看看就行了,淞沪会战中日双方百 万大军厮杀三个月,双方总共伤亡三十余万;凡尔登绞肉机法德双方厮杀十个月,双方才阵亡相加才三十万。(负伤的另算)一战二战热兵器枪林弹雨,飞机大炮,战役中不过阵亡十万数十万,所以冷兵器时代项羽在彭城到【日中】就【杀汉卒十馀万人】直接可以当笑话看了。根据个人看法,估计司马迁只有把被击溃的、被打散的,受重伤的,溃退刘邦外线兵团全部放进这个“杀”里面,才有可能“让”项羽的三万人在几个小时内歼灭几十万人。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损失,很大程度上是刘邦的诸侯国盟友,当时的刘邦,手上一共也未必有这么多人。
彭城大战后,楚汉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刘邦的老婆和父亲落入项羽手中,于是就有了历史上著名的“分一碗羹”事件,后人因此纷纷指责刘邦的品德有问题,因为他居然说出这样的话——这么说人不是装傻就是有迫害妄想。这就好像现代社会的惨剧发生时,人们一个劲地指责没有人见义勇为,却没有几个人去指责凶手一样,大概路人骂一下不打紧,而凶手是不好惹的。在古代战争中,挟持人质是极其下流的做法,即使是董卓、隋炀帝,也未曾听说过有这种记录,而项羽做了,却没人指责,真是中国文学界的“亲儿子”待遇!更何况刘邦能怎么办?阵前自杀吗?
只有摆出不在乎的态度,父亲才能活命吧。所以说,谁是卑鄙小人,很直观了吧。
彭城大战后,楚汉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刘邦、项羽各带主力在今天的荥阳、成皋一带开始对峙,刘邦不仅两次以较弱的兵力反败为胜,而且不自觉地采用了“同步战略”,即自己以尽可能少的兵力牵制住项羽本人,然后让韩信率军“北图燕赵”,即消灭北方的西魏、赵国等西楚仆从国——这是一记左勾拳。彭越在项羽后方搞他的游击战,直接威胁项羽首都彭城,逼得项羽不时回援——这是一记右钩拳。而项羽对此束手无策,完全陷入被调动的处境,九江王英布加入刘邦阵营和范增之死,让项羽彻底回天无力。
不得不纠正一个常见的认知错误,即韩信消灭了项羽的主力,事实上,在破魏之战、井陉之战中,韩信的对手都是燕赵的二流部队,只有在攻齐战役中,才遭遇项羽嫡系的龙且(项羽本人没来),在这个过程中,曹参、张耳等大将都居功至伟,所以也不是韩信一家之功,至于“打败项羽”什么的,我也只能呵呵。(垓下之战之前,他们根本没交手过)
(2)身后篇
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与民休息” ,释放奴婢,凡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解放生产力,“兵皆罢归家” “以功劳行田宅”让士兵复员归家,给予他们土地及住宅,使他们从事生产劳作,迅速恢复提高国民经济。同时鼓励生育,扩大劳动力。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抑制打击唯利是图的商人及残余的奴隶主阶级。刘邦还接受娄敬的强干弱枝的建议,把关东六国的强宗大族和豪杰名家10余万口迁徙到关中定居。刘邦使百姓得以生息,民心得以凝聚,国家得以巩固。
  在发展文化事业方面,刘邦建立规模宏大的“国家图书馆”天禄阁、石渠阁等。“天下既定,命萧何次律令,韩信申军法,张苍定章程,叔孙通制礼仪,陆贾造《新语》。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铁契,金匮石室,藏之宗庙。虽日不暇给,规摹弘远矣。”
  刘邦采取的宽松无为的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
  到高祖刘邦末年时,经济已经明显好转,天下新定,人民小安,未可复兴兵。刘邦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杰出政治家,是真正统一中国的人,可以说他是汉始皇,创造汉民族的人。他在汉初制订的英明国政,不仅使饱受战乱的中国得以休养生息,还开创了以后“文景之治”的富裕与奠定了汉武反击匈奴的坚实基础。
小总结
“夏之政忠。忠之敝,小人以野,故殷人承之以敬。敬之敝,小人以鬼,故周人承之以文。文之敝,小人以僿,故救僿莫若以忠。三王之道若循环,终而复始。周秦之间,可谓文敝矣。秦政不改,反酷刑法,岂不缪乎?故汉兴,承敝易变,使人不倦,得天统矣。朝以十月。车服黄屋左纛。葬长陵。”
(五)为什么司马迁可以骂刘邦
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回到起点——为什么汉武帝可以允许司马迁如此写作?因为“尊宠任职”吗?
显然不是。作为一代雄主,汉武帝有他自己的政治考量。
的确,司马迁大胆地写出了很多不中听甚至容易让人误解的内容,但是汉武帝却得到了一样收获——董仲舒曾经给过他的“天意”。司马迁忘了很多东西,唯独没有忘记加上一笔“君权神授”。
于是,一切都联系起来了!
是的,因为刘邦是天的选择,所以再大的无赖也能成功!
是的,项羽在司马迁的笔下堪称完美。仅仅是因为“与天斗”,就只有自刎的下场!
看看,“无敌”如项羽,“废柴”如刘邦;一个没有天意,一个被天选定,看看他们的结局!
赢得“天意”,即使落荒而逃也安然无恙;即使全军覆没也东山再起。不为别的,为了“天意”!
刘邦是真正的“亲儿子”,可以骂才是“亲儿子”。
看着手中的书稿,刘彻露出了不易察觉的笑意——好啊,让天下人看看,“天意”,董仲舒给我送来的“天意”,效果何其大啊!那么“完美”的项羽也败在了这上面,那些“倡乱”的人,现在应该后怕了吧!
《史记》不是一部赞歌,但它的字里行间,却从头到尾都渗透着对汉朝统治阶级最有实际好处的精神——不管是多么优秀的人,都抵不过“天意”,得到天意,一切的统治都是合法的。
(六)总结
当《史记》诞生的时候,政治与学术就合体了;
当《史记》诞生的时候,儒释道就合体了;
当《史记》诞生的时候,西汉中期的一切的政治、文化活动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司马迁是当了冤大头也好,暗中讨好也罢。我们不得不沮丧地承认这么一个事实——即政治不可能不干预学术了。鲁迅先生当年的欣赏,估计多半也只是因为他“骂皇帝”吧。
当然,鄙人“童子何知”,这样狗屁不通的粪作估计百无一用。毕竟古往今来的那么多大儒都没有说过这一点,呜呼,既然是“大儒”们,也就无法可想,应该“另作别论”了吧!
刘一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从《史记》说起—浅谈刘邦其人及汉朝初期.中期的政治倾向以及本人的“恶意”揣测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