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新好莱坞电影:法师、鲨鱼、天行者

在新好莱坞电影人试图从传统中收集素材,以期对现代世界作出诠释,并提出问题的同时,好莱坞作为一个体系也在一段摇摇晃晃后逐渐站定了身形,他们终于明白该向谁,该如何贩卖自己的产品了,英国导演约翰·布曼所说的制片厂对电影观众缺乏认识的幸运时代正在解体。

这种变化并不是发生在新好莱坞逐渐低落的时期,恰恰相反,正如多数“盛极而衰”的历史进程样,它肇始于“新电影”欣欣向荣的1973年。

驱魔人 The Exorcist (1973)

威廉·弗莱德金的《驱魔人》赶走了附身于小女孩的魔鬼,却让全美国的年轻人着了魔。

《驱魔人》的宗教情节与波兰斯基的《罗斯玛丽的婴儿》比较相似,不过弗莱德金可不满足于那种隐晦的、充满暗示的叙事,他想要直截了当地呈现恐怖。

罗斯玛丽的婴儿 Rosemary’s Baby (1968)

他在拍摄中开枪、甚至打演员,为的只是记录下演员最本能的反应,这种刻意营造的真实在银幕上产生了极佳的效果,一系列关于观众呕吐、晕倒、多年梦魇挥之不去的轶闻以及2000年重新上映之后,依然人头攒动的观影热潮佐证了这部恐怖电影的经典性。

科波拉和马丁也很看重传统的底蕴和价值,但是他们更希望从中谋求新的艺术创造,但是弗莱德金却对艺术不屑顾,什么哲学思辨、体察时势、实验经验于他都是“废物”,按他自己的话说:“拍电影不是为了将它挂在卢浮宫中展出。”

弗莱德金的思想在那个时代多少有点逆潮流而动,然而他成功了,因为他“掌握了美国人的心”。

不过相比于1975年的《大白鲨》,弗莱德金掌握的美国心恐怕还是有限。

大白鲨 Jaws (1975)

影片的故事情节不过是关于一只鲨鱼的嗜血行径和死亡,要是按照传统制作方式,一个大水缸,用个大明星,再来点拙劣的特技,影片也就OK了。

但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选择了真正的大海,毫无名气的新人(理查·德瑞福斯)。

影片的拍摄过程对于年仅27岁的斯皮尔伯格来说远不是什么轻松愉快的事,严重的超支得让他忍受制片人恶毒的目光,更要命的是,制片人不会在意你有多巧妙雅致的叙事手法,但是却能一眼看出大鲨鱼的模型实在惨不忍睹,于是这头虚张声势的怪物直到影片的后半部分才露出“真容”。

这种藏拙的无奈之举却意外地成为一种高明的悬念设置,最终获得了评论和观众的无限赞叹,自1967年的《邦妮与克莱德》之后,《大白鲨》也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

影片不仅改变了电影公司的制作方向,更推动了全新的营销模式的发展。

环球公司用赌博般的投入对影片制造声势。

之前,电影宣传和电视依然处于种近乎“老死不相往来”的状态,环球却一举在几大电视网投下70万美金,用如今通行天下的预告片模式对影片做出了铺天盖地的宣传。

另方面,在失去院线很多年后,电影公司已经很少大规模上映一部电影了,环球则在第一轮放映时就拿下了超过400个电影院。

文章归档:新好莱坞电影

新好莱坞40年

新好莱坞电影:美国作者论

新好莱坞电影: 罗杰·柯曼

狂侠·天骄·神剑

新好莱坞电影:反文化的偶像

新好莱坞电影:反文化的偶像(2)

新好莱坞电影:百花齐放(2)

新好莱坞电影:法师、鲨鱼、天行者

新好莱坞电影:超类型电影

新好莱坞电影: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群英会(1)

新好莱坞代表导演:群英会(2)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新好莱坞电影:法师、鲨鱼、天行者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