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巴金《家》读后感 -他的世界里,只有“饥寒”,没有青春

转载自: 麦家陪你读书

上一章节,我们认识了高公馆里的年轻人们:觉新、觉民、觉慧,还有两位少女不同的命运。

婢女鸣凤,成天被责骂,仰望着她的月亮——觉慧,琴则是新女性的代表,坚定了进入外国语学校的心愿。

觉慧身上拥有年轻人特有的热情与莽撞,因为参与学生运动被祖父禁足,他越来越感到家庭的束缚,渴望挣脱这些束缚人的纲常礼教,他能成功吗?

今天共读的是故事的第二幕——困境: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来源于心的束缚。

觉慧不顾祖父的禁令,偷跑了出去。那是除夕前一天的下午,他和觉民在觉新的办公室,阅读刚买的书籍。

读到关于爱情的语句时,觉慧感到一股热气从身体内直往上冲,激动得手也颤抖起来。

他大声朗读: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

想到自己现在沉闷的生活,他愤愤不平:现在这种生活简直是浪费青春和生命!

觉慧想做一个同他长辈完全不同的人。他曾同父亲外出,见识过高山流水,领略了奇异景物,更渴望干出一番不寻常的事业,却困于绅士家庭里。

在这个庞大的家里,几十个仆人、轿夫为了微少的工资服侍主人,一旦触怒主人就不知道第二天该怎样生活下去。

他同情这些人的命运,常常与轿夫躺在一起,听老轿夫讲剑仙侠客的故事。一人一剑、劫富济贫、浪迹天涯也成了他的梦想。

进入中学,他被培养了爱国主义的热情和改良主义的信仰,五四运动又突然给他带来了新世界。带着极大的热忱,他接受了新的、更激进的学说,被称为“人道主义者”。

生活的经验,尤其是最近幽禁的生活、内心的激斗和书籍的阅读,让他开始明白人生是怎么一回事,做一个人应该怎样。

他开始痛恨浪费青春和生命的生活,但愈是憎恨,便愈发现更多无形的栅栏立在四周,难以摆脱。

面对兄弟们的沉默,他愤恨地感叹:总是忍受,口里说着反对旧家庭,实际上却拥护着它,思想是新的,行为是旧的,人是矛盾的。

他忘了,自己也是矛盾本身。

吃年饭时,一道菜的传递,需要经过三个等级不同、分工各异的仆人传递,排场浩大。

按次序,上面一桌是长辈,下面一桌是年轻人。老太爷看着众多子孙,明白四世同堂的希望已经实现,浮出了满意的笑容。

年轻的一桌欢乐地谈笑,行酒令、喝酒、作乐。长辈这一桌则拘谨得很,老太爷举起酒杯,众人跟随;老太爷放下酒杯,众人也放下。举筷亦是如此,话语甚少。

散席后,大家都有了醉意,人聚人又散,公馆冷清了下来,只剩下仆人女佣在收拾打扫。

觉慧脸上发着烧、心里发着热。爆竹声似万马奔腾,搅乱他的心。信步走到大门口,他在一片寂静中听到了一阵细微的哭声。

在这万家欢乐的时候,是谁在哭?他仔细寻找哭声的来源,发现一团黑影猫在石缸旁边。

那是一个讨饭的小孩,布衣又脏又破,飘蓬的头发散落在水面。

好似一瓢冷水泼到觉慧的脸上,一种奇怪的、从未有过的感情控制了他。他从口袋里摸出两个半元的银币,放在小孩的手心,喃喃地叮嘱了几句,便连忙逃走,脑海里显出大哥曾嘲笑他的话语:人道主义者。

涉世未深的少年,在这一天感受到了灯火通明、觥筹交错的宴席背后,还有着瑟瑟发抖、穷困潦倒的角落。而这,也不过是冰山一角。

他一方面觉得这是善举,一方面又指责自己:这不过是伪善人道主义者的行为,并不能改变社会的面目,无法为小孩免除饥寒的困境。

热闹中的冷,更让人感到悲戚。

怀着矛盾的心情,觉慧颓然地倒在床上,睡着了。

第二天,觉慧与觉民到园子里散步。

花台上几株牡丹的枯枝勇敢地立在寒冷的空气中,得到了觉慧的赞赏。觉民却说,熬过冬天,发了叶,开了花,仍逃不过老太爷的一把剪刀。

对此,觉慧很乐观,来年照样会开出新的花朵。

怕什么呢?即使倒下千万次,只要不屈服,无人能打败我。

觉新就像牡丹。新式学堂、新思想和抱负、懵懂的爱情,他都有,好似牡丹发叶、开花。

可祖父抱重孙的期盼、接连的噩耗、爹临死的嘱托、报答母亲的爱的心愿,都变成利刃,剪掉志向和快乐,让他只能做一个牺牲者,接过家庭的重担。

他无法乐观,只企求弟妹们长大好好做人,替父母争气,自己一生的志愿也就实现了。

青年?他不是。他没有青春、没有幸福,也永远不会有幸福。一生已然结束,美妙的梦被打破、幸福被剥夺。

被压得难以喘息时,只能拼命喝酒、哭泣,醒来便后悔如此颓废,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吃醉了日子就容易过了。

觉慧正言规劝他,这是懦夫的行径。但他已不敢面对生活,也没了勇气,只好让自己变得糊涂一些、在遗忘中过日子。

遗忘谁?原来,觉新几天前偶遇了梅。

相爱过的人,总是有能在茫茫人海里认出彼此的能力。

他们也不例外。人潮汹涌,觉新一眼就看到了梅,几乎要叫出声音来。梅也抬起头,隔着来来往往的行人,他们的目光相碰,却无法光明正大地打招呼。

“人们相爱的时候是不看字典的。只是互相看着对方的眼睛,一言不发,可是什么都明白了。”

梅点点头,把脸转到另一个方向。觉新也只能远远地站着、凝望她。

梅眼里含泪,嘴唇微颤,仿佛想说什么,但下一秒头一转,就走远了,不再回头。

“如果我们再相见,事隔经年。我将以何贺你?以眼泪,以沉默。”

拜伦的这句诗,正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此去经年,良辰美景,曾经以心相许,如今世事变迁。

唯有眼泪和沉默,能道尽不可说的一切困境。

觉新爱梅花。他的房里总是放着几瓶梅花,还央求妻子画了一幅梅。

当觉慧看到嫂嫂洋溢着幸福温和的微笑,亲自去选梅折枝时,内心不禁忧郁起来。

或许什么事都不知道的人最幸福。

如果她知道觉新钟爱梅花的原因,会怎样悲伤呢?

又或许,她早已明了这一切,只是默默地独自忍受,为着所爱的人,甘愿被一树梅花分割属于自己的爱情。

这一次的偶遇,将觉新尘封的记忆都唤醒了,从前的一切,好的、坏的,都浮于心头,挥之不去。加上梅悲惨的遭遇——青年孀居、回家与顽固的母亲过着尼姑庵式的生活,又令他无法忘却。

他害怕梅怨恨他。

身边是温柔的妻子,他自知不能在承受瑞珏的爱之余,还爱着另一个人。

这令他痛苦,无法宽恕自己,就连诉说心声的时刻都极少,更多的时候,他只能借箫声,道出一声叹息。而只要家人一召唤,他便不得不马上做回情绪稳定的大人,操持家庭事务。

可怜、可悲、可叹。枷锁里的觉新,或许永远无法走出困境了。

觉慧劝慰大哥,过去的事情应该深深埋葬起来。只要梅爱上其他人,再嫁出去,问题就能得以解决。

我们只应该看现在、想将来,频频回首的人是走不远的。

但觉慧提醒他:现实不允许这种情况的发生。梅的母亲不会同意,梅也从未有过改嫁的想法。

封建礼教的绳索束缚在他们的身上、心理,造就无数困境,难以挣脱。

觉慧感到自己的思想和大哥、家庭越离越远了。看着大哥痛苦的脸庞,只觉得没有希望:

新的思想只是徒增他们的痛苦,正像让死尸站起来看见自己的腐烂一样。

他只能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好好地做一个人就行了。

觉慧转而关注窗外在踢毽子的弟弟妹妹们,和淑华斗嘴,看毽子在淑英脚边跳上跳下。

这个十二岁的女孩,吃力地舞动小脚,那双畸形的脚是血与泪的产物,娇弱的样子又带回当年缠脚时发出的哀泣声,令人痛苦。

觉新也参与其中,玩笑打闹,不再是刚刚那副痛苦的模样了。

觉慧感慨:人原来是这般健忘,刚刚掘开的坟墓带来的苦痛,已经消失不见。一个人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竟然变换了两个面目。

人后落寞,人前欢喜。

或许也正因这样的健忘,才能够在痛苦中活下去吧?

心迷茫了,自然就会无所适从,没有方向。陷于困境中的众人,如何能打破枷锁?

让我们继续关注高家兄弟的命运,明天的共读再见~

领读人:深蓝蓝:快快乐乐,可可爱爱!


精彩点评:

1,解读:巴金《家》第三章,涉世未深的人道主义者觉慧,处在他大家庭的热闹中,体味到冷~但他是乐观的,坚信即使倒下千万次只要不屈服无人能打败。他感到与家庭越离越远~他告诉自己,只要好好地做一个人就行。而大哥觉新深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人前欢喜,人后落寞,选择健忘麻痹自己迷茫没有方向地活着。那么陷入困境的众人将如何挣脱枷锁?

2,昨天说到大哥觉新,觉新是一个新旧掺半的人物,他接受了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但也对封建家庭的腐败不满,性格上具有较突出的两重性:在旧家庭中是个暮气沉沉的大少爷;在与觉慧、觉民等年轻人在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青年。由于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思想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 而正是这样一个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这选择恰恰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这种悲剧的意味更加耐人寻味。
今天,说说觉慧。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爱上了婢女鸣凤,但冯乐山却指名要娶鸣凤为妾,并且高老太爷同意将鸣凤许给冯乐山……
因为觉慧是一个冲动的,对社会充满激情的年青人。他具有人人平等的思想,充满正义感,同情下层人物,勇于反对封建束缚。他还敢于怒斥长辈们装神弄鬼等迷信行为,对旧势力“不顾忌,不害怕,不妥协”。最后,当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投湖自尽,他的痛苦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此,增强了他追求自由与平等的信念,朝着自己所想的方向而走出。
再看看鸣凤这个高家的小丫鬟,她地位低下,性情刚烈,但心灵纯洁。她暗恋三少爷觉慧,对觉慧的爱,并没有因主仆差异而感到不可能。虽然觉慧也爱她,但不合理的制度不允许他们相爱。当她被迫嫁给冯老太爷时,她为了维护自己的贞洁,忠于自己所爱的人,选择了投湖自尽……

3,今天共读的是故事的第二幕——困境:人们所面临的困境,往往来源于心的束缚。
觉慧的矛盾。觉慧冲破祖父禁令,来到觉新办公室,新书激发了他争取幸福的决心。轿夫的故事,唤醒他劫富济贫的梦想。各种进步思想的影响和最近幽禁的生活,让他思考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他愤恨兄长对旧家庭的沉默和忍受,但自己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抗争。
除夕夜,对讨饭都小孩的施舍,既让他觉得是善举,又让他觉得伪善。他的施舍改变不了社会现状,无法彻底免除贫困饥寒。
觉新的软弱。觉新活在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的世界里。祖父抱重孙的期盼、爹的临终嘱托、报答母亲的心愿,都变成利刃,剪掉他的志向和快乐,他成了地道的牺牲者。唯有期盼弟妹们争气,自己的志愿也就算实现了。被压得难以喘息时,只能借酒浇愁,醒来便后悔颓废,周而复始、恶性循环。他错过爱情,错过茫茫人海里与梅相认,或许永远无法走出困境。
觉慧感到自己的思想和大哥、家庭越离越远。他觉得新思想只能徒增他的痛苦,他只能告诉自己,只要自己好好地做一个人就行了。
而当他看到觉新参与到弟妹的玩笑打闹中,不再痛苦的模样,不禁感慨:人原来是这般健忘。
陷于困境中的众人,如何打破枷锁?期待明天的共读。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巴金《家》读后感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