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青少年哪吒》:我们无法离开

◎藤井树

这部关于青年人的电影总让我想起《黑暗之光》。

但是张作骥的镜头是温暖的,尽管也有无奈和悲伤,可是更多的是一种关怀,一种对年轻人所持有的希望。

在《黑暗之光》的最后,甚至梦想代替了现实,失去的人还活着,烟花里的少女璀璨而美丽。

蔡明亮却让我体会到他的不安和郁闷,在《青少年哪吒》里,无论是场景的选择还是人物故事本身都透着不安。

表面上镜头是冷静的,客观的,但是看的人会明白地感受到影片里所弥漫的潮湿和阴冷。

片子说的是4个台湾的年轻人的生活,1个和3个。其实哪吒指那单独的一个叫小康的男孩子,这是一个不讨人喜欢的男孩子。他不要念书,性格内向,整天不晓得在想什么。他的妈妈去为他求生拜佛,结果巫师说她的儿子是哪吒转世。我想大概哪吒在这里意味着叛逆和异类吧,或许。可是他的爸爸却不信邪,是一个严肃的、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像大多数的家庭一样,妈妈唱红脸,爸爸唱白脸,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平常无声无息,心里却蕴藏着太多的不满和梦想。

这是真实的生活的状况,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那时候我们总是一个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漫无目的地发呆,女孩子会写很多字的日记,男孩子不停地看电视或者胡思乱想。就是不想和父母说话,吃饭的时候也不说,觉得他们很烦。我说的他们不会懂,他们说的我根本不想听。于是代沟横亘在我们中间,没有办法避免的距离

另外的3个年轻人就是不同的生活状态了,因为他们已经是相对独立的社会人了。离开父母独自生活着。那2个男孩子是靠“偷窃”过活的。常常在夜晚他们一起去撬投币电话和游戏机房的机器,几乎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正常和健康的生活目标。一个叫阿泽,另一个叫阿斌。阿泽的家整天大水弥漫,下水道堵住后水就倒灌上来。那个家潮湿混乱,看见这样的家心里会很难受。家里没有别人,只有他和哥哥。哥哥没有出现过,除了一个做爱后离开的背影那第3个人是一个女孩子,原是哥哥的恋人。其实不能称恋人,充其量就是和他睡过的人。女孩叫阿桂,在一个溜冰场工作。她后来喜欢了阿泽。于是这3个人就成了一个小团体,常常在一起。

无意中小康看见了他们,一下子他就向往起他们的生活。他本来就不要念书,干脆自己把学退了,拿了念书的钱开始跟随他们。可是他怎么进入他们呢?他老是一个人默默地跟在阿泽他们后面,我想他的心里一定有某种自由和畅快的感觉。尽管之间他回过家,可是爸爸不让他进门。他非常快的在外面找旅店住,一个人逍遥自在。因为是青春期的少年人,对性当然是渴望的。小康试图找电话安慰,看着他盯着响不停的电话挣扎时,我仿佛看见他心里的小人在敲打他的心门,后来或许是儒弱或许是厌倦,他还是离开了。他无法进入阿泽他们的团体,于是他试图通过破坏来引起他们的注意。在一个大雨的夜里,他把阿泽的摩托车毁坏得面目全非,然后还在地上标明哪吒的字,大概小康觉得妈妈占卜来的这个消息是他惟一可以值得骄傲的东西。他实在找不到别的能够与众不同的地方了。第二天雨停了,天亮了,阿泽看见自己的被破坏得无法修复的摩托车一脸的雾水,而在他的上面小康开心得像只猴子似的上下乱跳。

我不晓得小康到底为什么那么高兴,我想他终于能够让阿泽他们感受到他的存在了,这是他高兴的原因吧。

实际上影片的叙事结构很特别。起初是平行展开的,小康和阿泽他们各自地生活。然后渐渐地他们汇合在一起,尽管他们自始至终并没有认识彼此都是小康默默地跟着阿泽他们。但是我们看到的人可以明白地感受到他们的某种共通之处。南方阴霾的天空下,失去了方向的青春少年们究竟为了什么而在这个世界挣扎,究竟在寻找什么,究竟自己要的是什么?这种种的问题,影片里没有给我们答案。我们只是看着他们迷失和寻找,在都市的钢筋森林里畸形地存活着。

爱情发生过,伤痛发生过,努力过,也逃离过。不停地背叛着,同时又不停地犹豫着。

片子的后半部,当阿斌被打成重伤,躺在阿泽的床上。

他问阿泽要的是烟、酒和女人,只有这些才是安慰,我不禁看得心痛。

影片的最后耐人寻味:从钢筋森林的都市到黄昏的阴霾的天空,没有出路,没有明天。伴着黄舒骏令人不安的旋律,留给我们太多的郁闷和思考。

阿桂对阿泽说:“我们离开这里好不好?阿泽问她:“我们去哪里呢?”

是的,对生活在这里的年轻人来说,什么地方是他们可以真正进入的呢?什么地方可以装得下他们的所有不满和叛逆?什么地方可以容许他们安宁地自由地生活而不需要付出?

没有这样的地方,就像《阿飞正传》里的无法落地的鸟一样,我们无处停留。

阿飞正传

我们都是这样走过的。或许那时候的我们就是蔡明亮的哪吒”吧。

赞(8)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青少年哪吒》:我们无法离开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