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小丑》影评:戏里戏外同步的混乱邪恶

看本片的过程中,不意外让我一直想到神片《斗阵俱乐部》,一个是底层的挣扎与苟且偷生,一个是中产阶级的麻痹与百无聊赖,最终却都将矛头与怒火指向了同个方向;但不同的是,《小丑》更露骨地剖开了一种「我也不求什么,但就是想让你们跟我一样吃屎」的心情。

《小丑》

亚瑟这个皮囊

本片使用的元素坦白说并不新鲜,受虐儿、家暴、精神疾病、社会底层与社会边缘人的反击等,都是好莱坞探讨人性、社会议题或励志电影类型中偏好且常见的题材。比较惨的是,亚瑟一人集大成,因为他无法受控的大笑让他在社会上格格不入,当你没有一个「正常」的形象时,你也就无法过「正常」的生活。亚瑟的大笑无关情绪,更不是快乐的展现,他一直都以为是大脑损伤的后遗症,却在得知相依为命的母亲对他隐瞒精神病病史及幼时受虐的过往后,当他不再费心关注他人的反应,症头也渐渐不药而愈。

为何亚瑟总是在受挫时放声大笑?为何母亲昵称他为「快乐」?为何他的志向是当个谐星?或许都源自于受虐的自我保护机制与外在制约。「只要我不哭,只要我笑脸迎人,妈妈与叔叔就不会不高兴了。」母亲的男友对小亚瑟肢体虐待,而母亲的忽视甚至反过来以取昵称的方式增强对小亚瑟的制约,本来以为「笑脸迎人」可以获得相同的回馈,却只换来更多的冷眼与暴力相待,渐渐地亚瑟不会笑了。纵使他时常不受控制地大笑,但对于他人说的笑话却完全无法反应,然后他只能再一次伪装自己的笑容。自然,亚瑟永远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脱口秀谐星。

喜剧与悲剧是一体两面的,优秀的喜剧演员往往深刻体会人生的无奈与挫折,透过自嘲幽默了那些人生的必然性。亚瑟不会成为一个优秀的谐星,他的创伤让他表里不一,他触摸不到自己真实的情绪,他的人际关系是疏离的,他甚至活在一个母亲架构起来的泡泡里。他无法娱乐别人,因为他从来就不快乐,因为他也从未真正检视过自己。笔记本中的「笑话重点」,就如同他的大笑一样是模仿、是表层、是肤浅。他是个「笑话」(Joke),一个东施效颦的笑话。

不想被人看见的翩翩起舞

表情已经故障,满盈近乎爆发的撼动仿佛反射动作般地牵动了步伐,展开了双臂,在深夜的客厅、无人的公厕、偏僻的长阶梯上释放。长长的阶梯也从疲惫地往上爬,从挣扎符合规范的象征,变成愉悦轻盈往下云行,管你去死的「堕落」。

giphy (2).gif tenor (2).gif

「你们都想看一场精彩的演出吗?现在就让你们看看。」亚瑟事前的规划本来是要在现场直播的节目上举枪自杀。笔记本中那句「我希望我的死可以比我的生带来更多『意义』」原文是双关的谐音「I hope my death makes more cents than my life」,句中代表意义的「sense」被代表钱币但发音近似的「cents」替换,这是笔记本中唯一一段亚瑟内化了生活经验后写下的体悟,是谐星必备的自嘲。只是在最后一刻,亚瑟改变了主意,「为什么我要用我的生死去娱乐你们呢?你们可曾在意过浓厚妆容或微笑面具之下的辛酸?你们可曾分心看看舒适圈之外的景象?你们可曾明白世界不是所有人都绕着你们转?」

比起神情,肢体的状态更诚实反映着亚瑟的心情。从一开始的驼背畏缩,到最后的昂首阔步,既然人生是一场虚假的笑话,又何苦耿耿于怀那些流言蜚语?「我知道我很怪,但你知道吗?更重要的是,我不觉得我自己是怪胎。」「你说我是个「笑话」(Joke),我就称自己是个「小丑」(Joker) ,无所谓的,因为我知道你再也伤害不了我,反之,你会因为轻视我而付出代价。」

tenor.gif

事件的双面性

在10月5日这天,香港颁布了「禁蒙面法」,我也在这天进场观看了本片。我必须坦承电影最后的城市动乱让我想到了现在进行式的香港街头。

本片最后,底层的高谭市人民纷纷戴上小丑面具,象征着对上流阶级的反动,仿佛遥相呼应了《V怪客》中的Guy Fawkes面具。Guy Fawkes面具在现今对抗独裁强权的活动中是个被普遍使用的图腾,然而本片中的小丑面具是否也代表相同的价值?这当中微妙的差异性,真的能够区分清楚吗?虽然本片是与DCEU无关的独立作品,但我还是多少联想到了《自杀突击队》,两者的叙事观点是相似的。以本片的取材来说,任何随意同理片中某方立场的人都是危险且流于表层的武断。

这个世界的模样,端看你从哪个位阶看出去。站在抗争者的立场,我们可以将《V怪客》套用在现今的香港情势,但站在掌权者的立场可否也能将《小丑》中的印象套上当今的社会抗争?《V怪客》与《小丑》究竟是两个不同的情况?还是一体的两面?仇富反商是多么容易喊出的口号,本着情绪的暴动与为了理想而革命两者间的分别又是什么?

tumblr_md1dv1ZKBX1rey868o1_500.gif original.gif

事出必有因,这也是本剧中不断铺陈的核心,但每件事情都有双面性,官员富商媒体看见的是认真工作的杰出青年被枪杀,但对底层百姓而言,这些操弄金融让富者更富贫者更贫且霸凌他人的无赖是死不足惜。亚瑟当下举枪杀了头两名男子后又追击第三名男子是否仍属正当防卫?这三名男子骚扰落单女子又围殴亚瑟是否活该被枪杀?又或是政警界的长年腐败与吃案让弱势的正义无处伸张才造成了这个局面?

小丑的那股边缘人的愤怒化作射在主持人脑门上的子弹,也同样炸穿了高谭市摇摇欲坠的社会信任,在这个让高谭市彻底崩毁的导火线中,谁是加害者?谁是被害者?若因为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释,那么我们真的有办法定义何谓正当?何谓正义?谁的正义才是正义?而这世界上真的有正义这回事吗?

这也让剧中那股无所不在对社会与制度的浓厚批判显得不那么确定,仇富反商是多么容易喊出的口号,汤玛斯韦恩受访时说的内容听来确实像是活在云端的干话,然而他白手起家的背景是不是多少也让他有资格这么说?付出努力不保证能够获得收获,但这代表了获得较多收获的人理应被收获较少的人敌视吗?又或者这从来不是特定人士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的问题?是「你我都推了一把」的问题?全然公平富足的社会真的存在吗?Eugene Ionesco说过:

「No society has been able to abolish human sadness, no political system can deliver us from the pain of living, from our fear of death, our thirst for the absolute. It is the human condition that directs the social condition, not vice versa.
没有任何一个社会可以避开人类的悲伤,也没有任何一个体制可以让我们远离生活的痛楚、远离对死亡的恐惧、远离对绝对的渴求。是人性成就了社会性,而不是相反。」

giphy.gif

为何社会会是这个模样的答案或许就在架构社会的每个份子身上,这听起来或许像是卸责之词,毕竟永远都能举出案例去反驳并非每个惨兮兮的人都会变成报复社会报复人类的「异端」。然而小丑确实代表了每个人心中那股同归于尽的毁灭欲望,能够拉住让人不成为小丑的,只有当人对这个社会与世界还有期盼、还能获得回应。若以这个观点去看,或许所有「异端」的本质都是相同的,这当中没有谁是善或恶,没有正当或正义,有的只有本来就是随机的生命,有人试图整理归纳,有人干脆拥抱混乱。重点或许还是我们如何避免制造出下一个小丑?又或者我们真的有办法避免吗?

本片的微妙矛盾在于拥抱左派价值的好莱坞的真身就如同剧中看着卓别林默剧的上流富有阶级,但他们却也不吝于鼓吹与体制阶级对抗的革命精神。好莱坞的革命总是善恶分明、满腹理想且怀忧浪漫,本片藉由一个自复仇诞生的经典反派意外成为「开了第一呛」的革命家形象,实则是趁火打劫的暴动似乎隐约地与阶级革命画上了等号。当你以为本片在鼓吹赞扬革命,却可能被暗暗地赏了一巴掌而不自知。

正因为他是DC的小丑

上映前导演曾说这是个跟原著关连不大、一个男人如何变成小丑的故事,部分评论也说本片拿掉DC小丑的皮仍会是部杰作,对此我不认同。本片的价值正因为他是DC的小丑,而不是随便一个凄苦的衰人,试图淡化漫画的影响反而是自欺欺人。亚瑟若不是DC的小丑,本片就会是单方面的被遗弃、被牺牲最后大反击的悲剧人物,观众将对其怀抱无限的同情,与被自己批判的对象一样,站在道德的高处责备他人,却忘了自己也是当中的一份子,若他人有责任,自己何尝没有?

毕竟高谭市如果是个稳定的环境,亚瑟也只不过是个必须被隔离、眼不见为净的杀人犯,若非是这样摇摇欲坠的时刻,我们永远不会看到亚瑟变成小丑的故事,同时也正因为他是DC的小丑,剧中一度误导观众那个印象中乐善好施的汤玛斯韦恩竟是始乱终弃的渣男兼亚瑟生父的剧情才会有它预期的冲击效果。也因为这是DC的小丑,他才能安稳地不属于任何一方,对两方观点各打五十大板而无须说明任何理由;他可以理所当然地定位混乱,虽出身微寒但对微寒的同类并无认同,打着边​​缘人怒吼的大旗一枪毙了主持人;但不久前还盼望着自己真的是韦恩家长子能飞上枝头变凤凰,纵使被汤玛斯韦恩饱以老拳,但亚瑟最终怪罪的却是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如同蓝道的下场,他罪该致死吗?难道蓝道最初不是出于好意给同事一把手枪自保,但蓝道毕竟也是自身难保的阶级,面对压力也只好逃避、将包袱甩给别人,最后登门拜访的前同事也只有蓝道与侏儒,蓝道难道不是出于愧疚吗?但或许看在亚瑟的眼里,蓝道是在嘲讽他吧。

失根的孤儿在此反而成了最大的优势,经过一层又一层的剥除,掏空了内心,没有了价值没有了立场,自然无须解释也无须负责。

tumblr_pwynmniV5S1wnhmglo1_540.gif

导演若真想要与原著有所区隔,他大可不用加入小布鲁斯韦恩及韦恩夫妇在暗巷被枪杀的剧情。韦恩夫妻是因为小丑引起的动乱而被其跟随者枪杀可说是本片最佳改编,也因为这段,才建构了这个版本的小丑的复杂性与厚度。前面尚可说亚瑟/小丑是为情势所逼,因为他身边的人显然都比他更为恶意,但当小布鲁斯兀自站在父母的尸体前,情况就不同了,没有人比这个孩子更无辜。这个孩子从未直接或间接伤害过任何人,为何他必须承担这些私欲逞凶的苦果?此时的亚瑟/小丑也成了被怪罪的他者。

许多观众都知道父母身亡是促成布鲁斯韦恩化作蝙蝠侠整治高谭市犯罪的滥觞,与小丑的宿命性也因此藉由改编更加鲜明,所以这不只是小丑电影,也同样是蝙蝠侠起源电影,或许比重不大,但这个发展是显而易见。本片确实不需要发展续集,因为在最后一幕中,小丑踩着咨商师的鲜血愉悦地走在走廊上时,他已不再是那个被压迫的亚瑟,而是那个随心所致、杀人无须理由的小丑了。

被控制的眼界,被掌握的话语权

又要引述神片《斗阵俱乐部》的台词了:

「We’ve all been raised on television to believe that one day we’d all be millionaires, and movie gods, and rock stars. But we won’t. And we’re slowly learning that fact. And we’re very, very pissed off. 
我们是被电视养大的,我们相信长大之后可以成为百万富翁、成为电影明星、成为摇滚巨星,但我们没有。我们渐渐认知到了这个事实,所以我们非常非常地火大。」

不论是语带批判、忧心忡忡的电视新闻或亚瑟热爱的脱口秀皆架构了另一个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平行世界」,如同精神疾病的药一般,媒体其实也是苦闷众生的镇定剂。亚瑟每天观看、崇拜幻想可以和偶像一样,然而贩卖梦想其实只是媒体的工作,他们唯一在乎的是要给你看什么,而不是你是谁。你以为你能决定想看什么,但其实你也只是从对方提供的选项中做出选择,这个情况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现代变得更严重。眼见不再为凭,唯有经历过、痛过才是真实,但我们本能地排斥躲避会让自己不舒服不安的事务,宁愿将目光转向他处,当作什么事都没发生。

giphy (3).gif giphy (4).gif

 

有时看到电影中这类批判媒体的题材时,总会给我一种挥之不去的违和感。毕竟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媒体,纵使反映了真实,也终究不是真实。导演演员同样架构了一个供人逃避慰藉的平行宇宙,但下了戏、录影结束之后,他们依旧是掌握了诠释权的阶级,决定你​​该看什么观点、做什么样的思考、去关注什么样的议题。《小丑》本身是否自验证了这个批判呢?

同时,本片与《斗阵俱乐部》相比,也有受众上的差异。《斗阵俱乐部》说的是中产阶级的故事,受众自然是拥有余裕进场观赏电影的中产阶级,《小丑》则锁定在朝不保夕的打零工低收入底层,片中加诸在亚瑟身上的恶意若非亲身经历是很难想像的,然而如同片中亚瑟这样的人却极可能在现实中是没机会看到这部电影的。中产阶级是片中在电车上霸凌他人的三名男子;上层阶级在片中是被枪杀身亡的主持人与汤玛斯韦恩。缺少与真实受众的连结,本片诉诸的对象会是谁?诉求又是什么?若本片是用来打脸现实世界中的中上层民众,那么呈现这样题材的导演编剧是否也是站在更高的位置拿着不属于他的经验在教训世人呢?这种幽微的伪善感,始终在我心头挥之不去。

片中插入了一段让我不那么确定的剧情,就是亚瑟与邻居谈恋爱的幻想。这是在暗示药物的影响,让他编造了一个「美好人生」而顺服地融入社会吗?或者彼此是陌生人的现实才是幻觉?会不会根本没有这个邻居存在呢?因为如此让我怀疑前面演出来的这一切难道不会也是幻觉吗?就像一开始亚瑟被主持人找上台拥抱的剧情其实也只是亚瑟的想像而已。精神病院外的亚瑟真的存在吗?亚瑟真的有被领养吗?或许亚瑟一直都在精神病院没有出来过,然后在医院里幻想着自己终于将劣势化作强势,践踏了嘲弄者,然后受到众人拥戴?观影的我们如何解读?而我们所处的现实,到底什么才是现实?

以下是#干你华纳分隔线

虽然我很明白本片的世界观跟DCEU一点关系也没有,但看完本片的当下就觉得这根本就是要接着看《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的节奏嘛!在本片第一支预告发布时,我就觉得与《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的风格很接近,除了试图探讨的个人与社会的连动性外,连美术风格与色调都比被魔改的《正义联盟》更像是同一个系列。

tenor (3).gif

至今仍然搞不懂查克史奈德的作品为何屡屡被华纳插手恶搞,若是华纳给了陶德菲利浦斯这样的空间去解构小丑,交出一个更严肃沉重、更暴力且游走边缘的作品,为何之前要这样破坏《蝙蝠侠对超人:正义曙光》与《自杀突击队》的原始构想?我觉得小丑最该射穿的是那个恶搞DCEU的高层的脑门。

虽然本片获得广泛的高评价,但反社会、反资本主义或批判反抗社会制度的题材中,个人还是认为《斗阵俱乐部》的王者地位是无法撼动的。《小丑》的故事对我来说稍嫌破碎了点,或许是配合亚瑟的精神状态,所以有点片段化和意象化,整体的故事性与流畅性不如《斗阵俱乐部》优秀。全片精华或许还是瓦昆菲尼克斯的精湛演出,细微的表情差异、肢体收放自如的演出搭配我有时觉得用得太重的配乐,但恰到好处的歌曲仍都加成了脚色心境的展演。不过,我还是多少觉得瓦昆诠释小丑的型态比亚瑟的型态更适切,就亚瑟的设定而言,瓦昆在外形上显得过于老气了点。

giphy (5).gif tenor (1).gif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小丑》影评:戏里戏外同步的混乱邪恶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