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芬妮与亚历山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归档:向荣《风光:在奥斯卡的另一边》

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壁纸

 

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几乎从一开始就获得了国际声望,并使其迅速跻身于世界一流电影导演行列,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电影史的面貌和电影媒介本身在众多艺术媒介中的地位。

野草莓

他的作品继承了自西斯特·雷斯堤尔莱以来北欧电影的神秘主义作品《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泉》等等;同时又随时表现出对神与人之间交流的怀疑,如《杯中黑影》《冬之光》《沉默》等所谓“神之沉默”三部曲等。由此,伯格曼的电影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的不信任,特别是对女人,这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都有折射,尤其是《魔术师》《魔鬼之眠》以及后期作品。所以常有评论人将他与瑞典代表剧作家斯特林堡进行比较。

处女泉

1982年,英格玛·伯格曼拍摄了《芬妮与亚历山大》一片,当时的众多影评人大都认为本片带有浓厚的自传色彩,有童年纪事的特征,通过单纯的孩子和邪恶的主教之间的矛盾突出善恶对立的争斗,以及对宗教的质疑,因此具有明显的戏剧效果,洋溢着一种令人难以忘怀的气氛是一部典型的“银幕戏剧”。

芬妮与亚历山大

此后,把电影当情妇、戏剧当妻子的伯格曼表示电影已经消耗掉他太多精力,宜布正式退出影坛。

第七封印

本片作为伯格曼当时告别影坛的收山之作,也素来被称为是他一生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伯格曼执导电影以来人物最多、情节最复杂规模最大、视野最广阔、拍摄费用最昂贵、放映时间最长的影片,伯格曼过去影片中的主题和人物,以及他所迷恋的一切事物都出现在这部影片里,这部影片有六十个有台词的角色,一千二百个群众演员,是一部把喜剧、悲剧、滑稽剧和恐怖片熔于一炉的家庭纪事,他自称这部影片是“一首热爱生活的轻松的赞美诗”。

直至2000年为止,本片仍是得奖项目最多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它共入围了奥斯卡的六个奖项,最终得到了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与最佳外语片等奖项。但让伯格曼抱憾的是,最佳编剧和最佳导演奖却落了空。

伯格曼一生高产且高效,几乎所有的影片都是经典。他的影片常带着哲学思维去讨论一些人生间题,所以难以像好莱坞拍摄的影片那样流行。但电影评论界历来认为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专家评点
向来艰深晦涩、喜欢独白与训道、对生存充满质疑和痛苦的伯格曼在这部影片里消失了,他只留了一双依旧沉思的眼睛温柔地注视着主人公亚历山大和他那些真实或不真实的经历、故事、魔法或者想象。伯格曼说,生命需要想象的空间。在影片流畅的叙事里想象、静默,三个多小时的剧场版(在瑞典公映的电视版是五个小时)一气呵成,恍若就是小亚历山大在圣诞夜打的一个小盹。对于伯格曼来说,电影已成生命,想象永不会停止。大师信手拈来的一个小品就足以让人无限怀念。

电影大师未必会是讲故事的高手,但伯格曼绝对算得上一个。影片透过亚历山大的视角展开叙述的背景。在圣诞夜这一章节,影像是炽热的红色,温暖而浓烈,场景精致华美,唯有马丁斯科西斯的《纯真年代》可与之相提并论,但本片却更有梦幻的舞台气氛和斑斓的视觉享受。

《纯真年代》

与《纯真年代》不同的是,在营造精致影像空间的同时,伯格曼并未削弱对人物和故事的表现。他通过一场圣诞晚宴,将整个大家庭中的人物关系(包括佣人)及性格都清楚地交代出来

从序幕开始,亚历山大在剧场舞台中露出的脑袋就指明了影片的方向,他正是从这个调动他生活和家庭的地方,开始了他对世界的观察。亚历山大,游走在戏的边缘,既是参与者,又是叙事者。同样,老伯格曼也穿梭在戏剧的类型间游刃有余。他的镜头通过各种方式,借用了海伦娜艾米莉、伊萨克和其他成人的目光。于是,电影对于人生的讲述,似乎是以莎士比亚的方式在探讨种种问题,在戏剧与现实的关系中,在舞台和幕后的关系中,被对峙的命题陆续登场:生存与毁灭、真实和谎言、现实和想象、神圣和世俗、男人和女人、现在和时间的流逝、出席和缺席……爱与恨,在所有人的必经之路上,留下了各自醒目的印迹。在巴赫低婉深沉的组曲声中,我们与潜伏在影像背后的伯格曼不期而遇。梦幻舞台中游弋着的亚历山大黑夜般的双瞳,恰如伯格曼注视摄影机的目光。在那些眼神伤、惊恐、感激或是喜悦,都被伯格曼的影像过滤掉了。

有评论说本片是伯格曼调子最乐观的电影,但实际上大团圆结局也难掩影片灰暗的基调。人生无常,有太多事物,我们无法控制。

亚历山大兄妹在主教家的遭遇让人义愤填膺,尽管他们最后逃离魔掌,但也是拜魔术所赐,现实未必能如此尽如人愿。艾米莉在丈失死后彷徨无依,欲寻人生真谛,希望离开剧院过真正的生活,但当时她心中所认同的生活是否一定要抛开人世享乐,从宗教体验中寻求?事实上,伯格曼用艾米莉母子三人在主教家的遭遇否定了宗教救赎之路。也许,奥斯卡在圣诞节演出后的致辞,以及古斯塔夫在庆祝女儿命名派对上说的一番话,正是伯格曼的答案:艺术创作与尽情享受人生才是解决人生苦难的畅途。

1983年,伯格曼的色彩已然用得比如今许多电影都好,宗教的思索莎士比亚和斯特林堡的引用,不动声色的前景衬托的运动镜头,神秘、不可知的魔法元素的介入……所有这一切,使得它没有辜负艺术电影的盛名。本片几乎包含了所有伯格曼电影喜爱的主题,虚实交错,梦幻跟现实交织成一幅斑斓的图画,哲理丰富却平易近人

法国电影导演弗朗索瓦·特吕弗第一次看伯格曼的电影时就说:

“他已经做了我们做梦都想做的事。他写电影,就如同作家写书。不过他用的不是笔,而是摄影机。”而伯格曼本人却说:“电影,虽然有着复杂的诞生过程,对我来说只是我对我同类的说话方式。”

电影故事
在一个圣诞前夜,伊克达一家三代都聚在祖母海伦娜身边欢快地迎接着节日。为人慷慨的海伦娜是位知名的演员,深得儿孙们的爱戴。她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奥斯卡和儿媳艾米莉都是演员,他们非常努力地经营着一家剧院,和十岁的儿子亚历山大五岁的女儿芬妮,相亲相爱地生活着。次子古斯塔夫经营着家餐厅,他喜欢拈花惹草所幸妻子从不过问,一家人在表面上也过得相当和睦。小儿子是一名大学教授,深得孩子们的欢心

圣诞过后的一天,奥斯卡在舞台上排练《哈姆雷特》时突然中风,离开了人世。奥斯卡的葬礼很隆重,很多生前认识他的人都来参加了他的葬礼。

当天晚上,对父亲的死充满疑惑的亚历山大和芬妮看到父亲奥斯卡在客厅里弹钢琴

年后,艾米莉决定下嫁主教爱德华。婚礼后,母亲带着亚历山大和芬妮搬到了主教家,等着她及孩子的却是恶魔般的家庭生活:主教过着简朴的生活,禁止一切玩乐对孩子们非常严厉爱德华的姐姐专横刻薄,她掌握着家庭大权。亚历山大和芬妮到主教家后,一不准穿漂亮的衣服,二不许玩玩具,被勒令过着刻板的清教徒般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因此时刻笼罩着一层阴影。主教表面上温文尔雅,实际上是个虐待狂。亚历山大因为父亲死前正扮演哈姆雷特父亲的亡魂,也因此以哈姆雷特自居,处处跟后父作对,结果换来一次次的惩罚。

一次,亚历山大说出了爱德华当年不可见人的秘密,主教竟当着芬妮的面,用鞭子抽打亚历山大。亚历山大与主教的矛盾日趋尖锐,艾米莉十分痛苦夏天到了,艾米莉逐渐萌发了与主教离婚的念头,可爱德华以艾米莉已怀孕作为理由拒绝离婚。他把两个孩子监禁起来作为人质。一天海伦娜的老朋友伊萨克坐着一辆大车来到主教府,声称已和主教谈妥要买走一口大箱子和一个柜子,在运送的过程中、伊萨克把亚历山大与芬妮藏入大箱子一起带出了主教府,两个孩子顺利从主教家逃出。

伊萨克有两个会使魔法的侄子,他们知道亚历山大恨主教,便使魔法用意念遙控,让主教家那个瘫痪在床的姨母将油灯打翻,油灯引起的火灾将主教全家都烧死了,艾米莉及时逃离了主教家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芬妮与亚历山大》: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