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尔洛从军记》使现实与想象和谐统一。在“战争经过”这一部分,卓别林并不单纯地表现战壕生活的残酷,而且作了有力的控诉。他充分地展示了土兵们在被水淹没的掩蔽部里的悲惨遭遇,他所扮演的夏尔洛必须无视耗子、污秽、孤独、泥泞、寒冷和积水,来设法睡觉。夏尔洛在一堆废墟中遇到一个法国女郎,于是爱情故事展开了。爱情使夏尔洛变得像史前人那样力大无穷、不可战胜,他杀死了一批又一批德国鬼子。
最后夏尔洛变成押送战俘的军官,而那位法国女郎则在嘴唇上画了两撇黑胡子,成了那辆囚车的司机,车里装的是德皇威廉第二、皇太子和德国总理兴登堡。由于卓别林恰当地运用了想象和诙谐,《夏尔洛从军记》使他被艺术批评家们第一次把他提高到了和莎士比亚相比拟的位置。
卓别林把战争的灾难、土兵们在战争中的非人生活、人们对战争及罪魁祸首的厌恶等,通过一系列夸张而鲜明的形象展示出来,给观众以深刻的心灵震撼。这部影片表现了自1917年起震撼着交战国前后方的反抗行动,表现了民心所向、军心所向,激起了巨大的反响,成为当时士兵和广大观众最爱看的一部影片。

前言:永恒的幽默
《寻子遇仙记》表现一个非常穷苦的伦敦女人
《夏尔洛从军记》使现实与想象和谐统一
拍摄《狗的生涯》时,开始从结构的意义上去构思
卓别林导演的第一部影片《遇雨》
卓别林:个性化的世界
卓别林:伟大的“小丑”
卓别林一生中与好几个女人结婚或同居
卓别林的性格、信仰与想象
风云变幻与电影发展—卓别林所处的时代
电影发展带来的机遇与困惑—卓别林所处的时代
卓别林《摩登时代》:人变机器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卓别林说: 喜剧就是窘境
卓别林《摩登时代》:心灵的呐喊
卓别林《摩登时代》:不绝的回声
卓别林《摩登时代》:叙述时代
卓别林:带着嘲笑反抗
伟大的流浪汉:《淘金记》
孤独者与卖花女—《城市之光》
大胆而及时的讽刺一《大独裁者》
《大独裁者》结尾演讲词
《大独裁者》的拍摄经历了一些磨难
《大独裁者》拍摄花了6个月,配音和剪辑又花了6个月
一出谋杀案的喜居:《凡尔杜先生》
《凡尔杜先生》首次上映,观众反应不一
现实与人生:《舞台生涯》及其他
《舞台生涯》:创伤最重时刻的卓别林的写照
法国戏剧电影为《舞台生涯》给卓别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卓别林: 大师的背影
卓别林: 电影魔术师
卓别林生亚与创作大事纪年
卓别林: 穿透未来
《卓别林传记》结语:让每个人都笑出来——不管是喜是悲
![]()
卓别林是一位英国喜剧演员及反战人士,后来也成为一名非常出色的导演。卓别林在好莱坞电影的早期和中期尤为成功活跃。他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与哈罗德·劳埃德和巴斯特·基顿并称为“世界三大喜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