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那不是败笔,那是创意

那不是败笔,那是创意

文/张玉庭

有首小诗叫《赞美生命》,作者写了路边的死树,且起笔两句是:“远望一枯树,两个干树桠。”于是人们失望地说,如此起笔的诗,肯定是不可救药的死诗。

还有一首诗叫《送别图》,那诗的前四句竟然是:“东一棵杨柳树,西一棵杨柳树,南一棵杨柳树,北一棵杨柳树”,人们见了暗暗叫苦:开头即败笔,看你怎么往下写?

有趣的是,人们的担忧纯系多余,请接着往下看。

先看第一首《赞美生命》,紧随前两句的是这样的两句:“春来苔是叶,冬至雪作花”,意即:春天到来时,青苔就是它绿色的叶,冬天到来时,瑞雪即是它白色的花。瞧!神了!就这么在“糟糕之极”之后来了个“异峰突起”,沉闷的死诗就立刻有了勃勃的生机。原先那俗不可耐的前两句,也突然间变成了一个极巧妙的铺垫。使全诗有了一种“大落大起”、“大拙即巧”的艺术效果,读来活泼之极,别有了一番风味。

请再看第二首《送别图》,紧接前四句之后的两句竟然是:“纵有柳枝千万条,也挽不得征鞍住。”于是,就因为有了这后两句,那看似乏味的前四句话,刹那间变得情深似海,反而让人拍案叫绝了。换言之,正因为有了先前那肆意铺陈貌似大俗的四句诗,才为后两句的巧妙逆转提供了条件。

如此看来,当作者有意识地安排败笔时,那不仅不是败笔,而且恰恰是弄拙成巧,是妙趣横生。即,当人们把先前的“大俗”与后来的“大雅”天衣无缝地组合在一起时,常常会制造出一个妙不可言的奇迹。

请再看一个有趣的例子。

据史书称,明洪武十四年,时逢辛酉,恰为“鸡年”,明太祖朱元璋曾与学士们在一起饮酒庆贺,并以《金鸡报晓》为题吟诗一首,那诗的前两句是:“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显然,这是两句极俗气的诗,众学士闻言,不由得在心中暗笑,不料朱元璋的后两句却奇峰突起,一下子就写出了一个朝气勃勃的大好气象,这两句是:“三声唤出扶桑日,尽扫残星与晓月。”众学士听罢,这才赞不绝口,连声说:“好诗!好诗!”

如此看来,对于大俗,我们不仅没理由轻视,反而应该好好地以礼相待。正如

朱元璋的这首小诗,如果没有前两句的“大俗”做了极巧妙的铺垫,能有后两句那光彩照人熠熠生辉的“大雅”吗?

当然了,雅与俗的组合是不能随意为之的,也并非任意一种俗与任意一种雅都能组合成一种美,组合的不好,那叫别扭,组合得巧妙,才能叫和谐,这正如上述三组例子告诉我们的,俗与雅的搭配,关键在于巧妙!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那不是败笔,那是创意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