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善良无需说出来

善良无需说出来

文/常文选
近日,读《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上一篇题为《最高级的修养,是不动声色的善良》的文章,感慨良多。文章说:“真正做善事、行止高洁的人,做好事的时候是完全不着痕迹的。最高级的修养,便是不动声色的善良。”我深以为然。
善良是人的本性,这就是《三字经》上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的道理。善良也是人的本能,做善事往往就在一念之间,完全是出于一种本源自发的能力。新闻媒体经常报道,那些主动下水救人、火中抢险、公交车绕道送乘客中的突发病号就医、徒手接救楼房上掉下来的孩子等等凡人善举,施救者面对公众媒体采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当时没想那么多,只想救人;或者是:这事搁谁身上,他都会这么做。在这些施救者的思想意识里,此种善举,是举手之劳、顺手而为,无需张扬。但恰是这不经意间的善举,一条生命起死回生,一栋建筑安然无恙,一场灾难烟消云散,功莫大焉。而在施救过程中,施救者常常会受伤,有时甚至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在危急关头,他们根本来不及多想。他们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而把危险担在了自己肩上。这是一种多么感人的大爱情结和英雄壮举!
由此可见,真正做善事、行善举的人,做好事之前,他们只是想到别人遇到困难了,自己应当伸出援助之手,而不是为了捞取可资炫耀的本钱。在他们眼中,善举是举手之劳,人人都能做到,不必挂在嘴上。换句话说就是善良无需说出来。

善良无需说出来,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却实实在在反映出了做人的最高境界和最基本的道德修养。我们今天所处的新时代,需要的正是这种多行善举的精神风尚。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老母亲对我们关于积德行善的言传身教。母亲在世时,经常教育我们兄妹:人要有善心,无论走到哪里都要积德行善,能帮人时尽帮人。老人家行了一辈子善,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做出了示范,也因此在我们村落了一个好名声。村上人谁病了、受伤了,她肯定要买上东西登门看望;谁家媳妇生孩子,她总要置办好大人小孩的日用品和营养品,第一时间前往道喜慰问;谁家打庄子盖房,她一定会出现在紧张的施工现场,帮不了大忙帮小忙。老人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做了善事从来不对人说。母亲弥留之际,她的一件善举,我们才从村里来看她的人的口中知道。原来是那年秋季,村里人都忙着抢收秋庄稼。村上有一个叫刚刚的小伙子,两口子一大早起来在自家门前用脱粒机脱苞谷,一直忙到中午还没有吃早饭。我母亲看到了,急忙从村里小吃摊点买了两斤油条送过去,要他们赶快招呼孩子们一起吃了再干活。这件事一时在村里传为佳话。老母亲去世后,几乎全村人都来送行。老人家的善举,终于得到了善报。
无数事实证明,善良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一个人做了善事,即使你不说,别人也会感激你,社会舆论也会为你点赞。善良其实就在每个人身边,体现在我们日常的言谈举止之中。见到老人过马路、上台阶或乘电梯,主动上前搀扶一把,是善举;乘公交车,见到老人、孕妇、残疾人主动让座,是善举;行人问路耐心指点、车上掉东西主动帮助捡拾,同样是善举。做到善良并不难,关键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只要你时时处处顾及到别人,善举就会在你身上发生。

善良是靠一点一滴养成的。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你做过了,别人得到了方便,社会就多了一份和谐。这种小事做多了,小善就积成了大善,整个社会也就祥和安宁了。《三国志》中的刘备临终前送给儿子刘禅那句妇孺皆知的话,叫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惟贤惟德,方能服人。
善良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从小教育他们存善心行善举,而且不求回报不事张扬,使善于助人、默默奉献的中华传统美德,深入他们的骨髓,成为他们的自觉行动。只有这样,多行善事的道德风尚才会生生不息,发扬光大;才会厚植于中华文明厚重的沃土中,源远流长,永不衰落。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善良无需说出来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