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誓言解读

我们生活中,没有起过誓的人几乎没有,但能完全遵照誓言的人却不一定很多。

多数时候,誓言往往只是我们表达决心的一种方式,或者只是一种愿望,也许我们的后来的行动并没有依照我们起誓的内容进行,但起誓的仪式概念却一定会进入我们潜意识,它会有形无形地约束我们的行为。

如果我们起誓时确定是真诚的话。比如一个男孩子看到一个漂亮的女生,他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得到她。这就是誓言,是对自己信心的一种坚决的态度。

所有的誓言都是有约束性的,人类历史上誓言是人类认同自己目的的一种语言方式。无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正义或者邪恶,誓言是推动自己的行为向某一个方向发展的精神动力。

“凡自表不食言之辞皆曰誓,亦约束之意也。”《说文.段注》简单地说也就是“我说了就一定要去这样做”的一种心理表达。

这种精神推动力不是口号,虽然有时我们感觉到起誓与口号相类似。

口号一般的解释是“供口头呼喊的有纲领性和鼓动作用的简短句子”①,而誓言却是一种约定。
它的对象可以是群体,但偏于个体,口号的作用对象仅仅是群体。
口号中虽然有时也有誓言,但这种誓言却是一种把决心主观概念变成群体的要求与约定。

最早的这种表达决心并以此成为群众的共同概念的完整的例子,如夏代启讨伐他的敌人有扈氏的《甘誓》,他对他的部下们说他将替上天惩罚他,大家听命将有赏,不听将刑戮,甘誓是后人根据传闻写成的一篇战争动员令。②

如在这气势的鼓动之下,将士们挥戈呐喊,那些呐喊的言辞就成了口号,这篇战争动员令大概是中国最早誓师的战争动员令。

誓言的社会内容很广,从这样的战争动员令,到坚定自己的私人感情,有人类社会就有誓言,一旦起誓,自己就必须遵守誓言的内容。

人们对于誓言都非常重视,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发誓是一种承诺。在必要的时候,甚至会用生命和鲜血践行这样的承诺。

誓言以诚信为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⑶

我们中国人有所谓“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之说,西方文化中耶稣也反覆告诫信徒们:“不要轻易对人起誓”,耶稣在这里是强调说实话的重要性。只要实事求是地说话就足够了。

特别是手中拥有生杀大权的君王,更不可轻易起誓,滥用自己的权力,否则,会让无辜的人丧失生命。

新约圣经里有这么一个小故事。

希律安提帕杀施洗约翰的故事,莎乐美公主爱上了先知约翰,但被约翰拒绝。在希律王的宴会上,希律王答应只要莎乐美公主跳一支就满足她的所有愿望。

莎乐美舞罢,愤而请希律王将约翰斩首,希律王其实并不想杀害施洗约翰,但因在众人面前起了誓,就不想失面子。莎乐美捧起约翰的头终于吻了他。

不过这时,我们假设一下:希罗底王后的女儿如果要的是希律王的头,这誓言该怎样兑现呢⑷?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人对人承诺未必都是真诚的,但是一旦发誓肯定要去兑现,即使力有未逮也会向人家坦诚说明。越是淳朴的人民,愈加注重于此,比如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尤其崇尚诚实、勇敢、信任和盟誓。

明代史书《北虏风俗》中写道“蒙古人最敬者笃实不欺……其最惮者盟誓伪则不誓一誓死不渝也”。

一旦盟誓很少违约,若有一方违背了誓言就意味着他威信扫地,很难在草原上立足,甚至使他自己就死!

就像格鲁塞(法)在《成吉思汗》一书中所写的扎木合被铁木真打败以后,他只求一死,原因就是他违背了曾经与安达铁木真的结拜誓言。

起誓过程中起誓者主要面对主体与受体这两个对象。

作为誓言的主体必须保证自己情感是真实的,因为只有真实的感情的誓言才能让受体接受,才有可能得以实现,虽然我们并不能保证每个誓言都是真实的,但它始终受着社会规则的约束。

真实的誓言有时候甚至不用语言表达,在起誓过程中的一些动作一些行为,都可以看作誓言的象征。比如击掌为盟,折箭为誓等等。

主体是发誓的人,受体是誓言的接受者,也是也将监督起誓者誓言完成全过程,同时也决定完成誓言者的奖励或处罚。

处罚不一定是都是暴力的,它的作用更多的是在起誓者的心理上产生压力,同时也导致社会舆论评价的心理趋同倾向。

比如一个男的对女的说,我一定会娶你,海枯石烂不变心,否则将如何如何。结果这个男的没有完成他的誓言,可能还表现的满不在乎,但是誓言已经进入他的潜意识的层面,如果他后来发生了一些意外,他会产生是不是没有完成誓言的疑惑。同时,即便他们身边人不一定赞同他们的爱情,但也不会赞赏这个男人违誓。

归根到底,敬畏之心才是誓言的根本。没有了这个规则, 也就没有了廉耻的判断。所谓“人无廉耻,百事可为”,这时的誓言也就没有约束力了。

——————————————-

【附注】
①辞海
②《尚书·夏书·甘誓》启与有扈战于甘之野,作《甘誓》。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⑶“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轨,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为政》
“只是我告诉你们,什么誓都不可起。不可指着天起誓,因为天是上帝的座位;不可指着地起誓,因为地是祂的脚凳;也不可指着耶路撒冷起誓,因为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又不可指着你的头起誓,因为你不能使一根头发变黑变白了。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那恶者。”(太5:34-37)
⑷希罗底王后原是希律王兄弟腓力的妻子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罗底的女儿在众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欢喜。希律就起誓,应许随她所求的给她。女儿被母亲所使,就说:‘请把施洗约翰的头放在盘子里,拿来给我。’王便忧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给她。于是打发人去,在监里斩了约翰。”(太14: 6-10)
柏拉图写作的大量苏格拉底对话表现出关于哲人命运主题的思考。★柏拉图《游叙弗伦》中译参见:古希腊散文选[M]水建馥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文/何敏翔
南京人,江苏作家,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资深新闻工作者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誓言解读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