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从今日教育再看李 忠 【我们的学校是如何培养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

从今日教育再看李 忠

江苏/陈树华

朗诵/张建国
来自人民作家
00:0022:04

俗话说英雄莫论出处。但是,英雄是必得经过闯关历练的。就像关羽没有那一番过五关斩六将的战功,何人买他的账!刘伯承没有那刮骨疗毒般的手术经历,“战神”称号总得逊色点什么。

都说《水浒传》忠义堂聚义后便没了看头,这话一点不假。因为聚义前的英雄们都在闯关比赛中。真假英雄浪淘沙,往往一局便定好汉。

话说鲁达邂逅了史进师徒,在酒肆喝酒,被一阵啼哭声搅扰,只一问,便惹下了类似风流债的“官司”。我们都知道,鲁达和史进都是梁山好汉榜上有名的,而史进的师傅之一李忠却榜上无名,就像洪秀全再会蹦达也上不了进士榜一样。为什么呢?李忠是有机会上榜的,甚至鲁达都给了他机会的,但是都被李忠自己给丢掉了。真所谓机遇只给有准备的头脑。

嫉恶如仇的鲁达为了解救金翠莲,欲跟史进、李忠借钱,他自己从腰间摸出5两来银子放在桌上,仗义疏财的史进则去包中取出一锭10两银子放在桌上,而吝啬小气的李忠则去身边摸出2两来碎银,被鲁达一气还了回去。

按当时物价,10两银几乎是一户普通人家近两年的生活费用,所以,豪爽地取出一锭来,史进可以说是视钱财如粪土,视友朋如宝玉;而李忠,则是去身上掏掏摸摸,掂量着出多少为宜。

也难怪,靠卖狗皮膏药为生,生计也艰难,如果放在现在,还得时时防着城管,一不留神,几天一周的收入便会瞬间烟消云散。出多了,肉疼;出少了,丢脸。

好容易估摸着出了2两来银子,却被鲁达一气还了回去,说了句:“也是个不爽利的人。”这一句“不爽利的”,便如同北电中戏的考官判了考生死刑一般,虽然武艺可能比108将里不少好汉要强,而且在全书中出场也极靠前,但是,李忠从此便与英雄无缘,水泊梁山也没了他的座次。

何谓有准备的头脑呢?李忠跟史进他们到底落差在哪儿呢?

有眼光的一定已经发现,史进和鲁达他们嫉恶如仇、仗义疏财,视金钱如粪土,可能没有多少所谓文化,但是,却有着积极向上的生命状态和胸怀黎民的大格局;相反,李忠却是一个利己主义者,当然因为他的文化层次达不到“精致的”,他的目光所及,只有金钱,或者说只有谋生二字。

其他人在他心目中,可能只有两类:能给他赏钱的和不能给他赏钱的。他人生在世,只是个讨生活的,他的生命仅限于此而已。在大格局大智慧的生命体面前,他根本没有见贤思齐的思想意识;而且哪怕在大机遇面前都还启而不发,缺乏起码的反思意识和提升观念。

甚至可能像鲁达、史进一类人物,在他的心目中只是个傻冒,水泊梁山整一个“傻冒”精神病院。李忠这样的生命跟菜叶上的大青虫,豆藤上的菟丝子是没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的教育也像英雄打关一样,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甚至走上社会,一路通关。

如果说,水泊梁山这所大学招收的是英雄,那么,我们的清华北大招收的可是英雄?我们来看看两者各自的培养模式和考核方案。

因为《水浒》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我无须赘述。想到我们的教育多好给学生贴标签,好像施耐庵也未能免俗。

你看,一号人物宋江,叫“及时雨”。这个标签贴得好,堪称梁山招生简章里的一号“课标”,不唯宋江是仗义疏财的,便是鲁达这样的粗人、史进这样的“细人”,哪一个不是替天行道,为民谋利的。

英雄需要武艺高强,比如林冲、武松,因为“替天行道”也是“瓷器活儿”,也得“金刚钻”。但武艺高强了便一定会“替天行道”?仗势欺人、恃强凌弱也不少,比如武艺不赖的镇关西、蒋门神,比如拥有优势资源的高太尉、蔡太师。他们永远上不了英雄榜。能上英雄榜的,尤其是排名靠前的,不仅武艺高强,更强调个人魅力。

再看第二名,卢俊义,书中这样描述:“更忠肝贯日,壮气凌云。慷慨疏财仗义,论英名播满乾坤。卢员外双名俊义,绰号玉麒麟。”便是第三号人物,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多星吴用,也是结交广泛,广纳贤才,知人善用。

然后随便找一个,李逵啊、石秀啊、阮氏兄弟啊,都是武艺高强,反抗豪强。他们的本事做不得伪,他们的心灵纯粹如婴孩,“梁大”便是英雄的大学。

回头看看我们今天的大学,招收的又是怎样的人物!蔡京、李忠式人物比比皆是,偏偏鲜有史进这等人物。向大熊猫投硫酸的,向同学投毒的,直接砍杀同学的,杀害导师的……

更有普遍化的偷盗、借贷不还、潜规则上位!用一己之私向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挑战。据有关省分公布,近年来,大学生刑事犯罪与日俱增,作案手段之残忍和社会影响之恶劣令人发指。

经过10多年的学校教育,我们不敢否认他们在学业上的成绩,但是,他们在个人品格和社会公德方面,跟“梁大”的英雄们相比,真是不啻霄壤之别。

虽然,我们不能一叶障目,因为某一倾向而否定了主流。但是,大学校园内,违法犯罪比例却是逐年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

这充分说明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接受过接受着高等教育的人尖子,过去的天之骄子只不过是个人碴而已,像马加爵、林森浩都还是学霸呢,他们一旦活着横行“乡里”,必定又是一种高俅、蔡京再世。

相比于违法犯罪的学霸人碴,更多的是普通一卒。这些普通一卒,又是何许人也?钱理群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我们的大学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痛切地说:“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这虽然是2013年的声音,但是,它却有着强大的穿透力和预见力。今天,这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变少,而是越来越多。对于大学的了解,我们更多是依靠媒体和身边人的个体体验。每一个拥有起码的观察、分析和反思的人都会有所发现,这里不再赘述。这里要分析的是培养模式和考核方案。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是土生土长出来的,那又是如何培养出来的呢?

1

第一,目标导向的失误,一切都纳入到考试与分数的范畴,复杂问题简单化未必是四两拨千斤。
如果说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失误的话,几乎连盲瞽都看得出来,那就是目标导向出现了重大决策性失误,而且还不断地被矫辞粉饰。“梁大”的核心培养目标是英雄,这英雄不只是有本事的,而且还得是有人格魅力的。它警示着我们,教育培养的目标是“人”,其次才是“才”。

但是,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培养的是什么?可能连“才”都不是,而是“机器”,考试机器!明明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偏偏被当成车床来炮制。

虽然什么素质教育、新教育,口号喊的是震天价响,但是,在教育的决策者、管理者、实践者眼中,似乎根本就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人。有教育家说过,教育中的学生,不应该只是模糊的整体,而应该是一个个具体的人。

当学生只是教育者眼中的模糊整体时,只有利用考试、利用排名,才能将他们区别开来,甄别出哪些是优质的考试机器,哪些是合格的考试机器,哪些是废件,甚至是废材。这就一一对应了考试排名中的优良中差。所谓差生,只有通过考试才能甄别出来。

差生是如何诞生的?说它是考试的产物,还不如说它是整齐划一目标的催生物。我们的教育目标都是完美主义者制定的,他们对学生求全责备,便跟某些企业一样盲目追求大而全。

我们当地就有一家乡镇企业,本来也是市里的明星企业,拥有两三千职工。在形成一定气候之后,追求大而全一条龙,盲目投资扩大规模,终至伤了元气,在苟延残喘十来年后倒闭。

一个学生就像一家企业,哪怕是同类企业,产销着完全一样的产品,它们之间也会存在着千差万别。个性决定了它们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只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和自身特点,才有可能发展壮大并立于不败之地。

目中只有模糊的整体学生的教育目标,完成是无视了各类各式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以为他们都能在各个领域或科目达到他们所臆想的目标,达不到者,则被目为差生,然后给他们贴上标签,一谶终生,让他们一辈子都逃不脱这个黑帽子。差生归根结蒂是培养目标的产物。

在我们的学校里,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切都被纳入到考试当中,几乎无一漏网之鱼,音、体、美,品德,都可以用一纸试卷品评优劣,包括理应自由自在的课外阅读。

我们当初是读物匮乏,但也知道课外阅读就是课外读的书,只要颜色纯正,老师不干涉,考试不打扰。因为课外阅读的目的跟课本阅读是两回事儿——那年月至少还自知考试的作用是有限的,现在不一样,考试便是教育全能王——课外阅读的目的首先是为了塑造出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其次是提升我们民族的综合素养。

一个热爱阅读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在学校里,课外阅读也就是培养一个人读书的兴趣。正当我们热切地开始课外阅读的时候,兜头就是一盆冷水泼了下来:课外阅读也要纳入到考试当中!

是怎样的考试呢?百度下你就知道!小学多是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中学增加了一些简述题、论述题。内容涉及到书籍的身份、人物的姓氏和特点,还有文本内容和风格方面的零零总总,甚至还有一些跟文本中心或写作风格根本无关的鸡零狗碎,美其名曰:“重在考查是否读了!”

于是,从教师、到学校、甚至到教辅经营者,便开始炮制各种简读本、速读本、提纲本,甚至训练题集。翻翻学生的书包,可能除了部分小学生和个别热爱阅读的学生,其它学生书包里珍藏着的便都是这样应付考试的宝贝了。

一纸试卷,将课外阅读整变了味儿。更有好事者还殚精竭虑整出个必读书目、选读书目来,这样的书目是否权威,我这种读书少的主儿是没有资格评判的,但是,作为长期一线的老师,我可以质下疑吧,你推荐的书目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喜欢吗?

学生千千万万,喜好多端,他们在阅读的需要和兴趣方面不至于如此高度一致吧?至少我和我周围的老师们都发现,绝大部分学生对推荐的必读书目都很是头疼,实在没有一读再读的趣味。

你,扪心自问,是不是这样?有人说,那是你没有做好阅读推荐与辅导。我真是纳了闷,真正的好东西需要我们反复大力营销吗?

自从课外阅读开考以来,可能过去的那种躲在课堂里看小说的历史是一去不复返了。

还有,每年的“跳蚤书市”上,上一年的必读书选读书都会被学生统统抛售,毫不怜惜。一个没有收藏价值的书,就不算是好书;一个没有被培养起藏书习惯的读书人,终究算不得读书人。

这就是我们课外阅读的辉煌成果吗?“跳蚤书市”的热火足以将一些人“欲以考试促读书”的谬论显形。

真正的教育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树撼树,以云推云的大匠无痕,而不是斧钺式的强权所能实现的。“跳蚤书市”的热火只是必读书目或今天课外阅读现状的一个黑色幽默。

这种无视具体学生的强权的虚伪的教育真能培养出“人”来吗?

当下教育中一切症结之所在,都在于“目”(标)中无人。当代著名教育人李镇西说:

只要把教育的目光永远对准人的心灵,我们教育永远不会过时,而且不管外边的“新提法”如何日新月异,“新理论”如何花样翻新,我们的教育永远处于时代的最前列。因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2

第二,教育评价的失控,一切评价都为分数服务,在一俊遮百丑的指挥棒下,人格被极度扭曲。

教育评价简化为考试。考试可以评价学生,也可以评价老师,甚至评价学校。难得糊涂,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是教育评价的勇与耻。

围绕着“目中无人”培养目标的教育评价,自然同样只有优良中差,而没有丰富多彩。这种同样“目中无人”的教育评价,催生了残酷的没人性的竞争。

从小学开始,课堂上看不到同伴,只看到“同仇”;看不到同窗,只看到你死我活。一分之争,流血漂杵;及格红线,死伤过半。

曾经看过一部反映当下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片子,将班级经营得像一个互敬互爱家庭并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被排挤,而人为地在学生之间竖起壁垒的老师却受到学校宠爱。

作为电影,最后自然会正能量爆棚。但是,现实呢?影片中的正能量往往只是理想而已。因为有如彼之现实,才会有如此之理想,只是,理想,仅仅是理想。

真正没有硝烟的战争原来在这里。当我看到考场上,同桌学生之间竖起来的书包时,我的心在滴血。那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壁垒。同学情谊,翻不过,信任与诚信,翻不过,可能相互之间的鄙视与提防也会随着书包的厚度成正比地上升。

也难怪社会职场上,尔虞我诈,同室操戈,祸起萧墙,比比皆是。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对方阵营,也未必是自己,而是队友。

“我本将心付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这是背叛;针锋相对你来我往,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攻讦。社会职场上的攻讦,推究其本,还在我们没有人情味儿的校园和课堂。年段越高,问题越严重。

在学校里,优生可能是学业和精神负担最重的一批。他们前要追狼,后还怕虎,一分半分之差,他们可能就要落后一名甚至更多。

因此,他们要随时保持冲刺的状态。他们的学习来不得半点懈怠,只要落后一个名次,家长老师都会如临大敌,刨根究底,轮番轰炸,一定要将所谓的原因找出来,哪怕是无中生有也得生出来。

因此,这些优生长期处于精神紧张和戒备状态,生怕一个不留神就引得老师紧张,家长恐慌,这是多么得不孝啊!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小考神气,大考沮丧,根源就在心理素质太差嘛。

长期的焦虑导致心理素质普遍较低,因此学校里最优秀的学生,社会成就根本比不上前十名左右的学生。这就是先前一度红火的“前10现象”。

这帮学生,没有差生的自卑,也没有优生的焦虑,他们的家长无望于第一名,便也比较淡定,教师也不会在“培优补差”上找他们麻烦。爷爷不疼姥姥不爱,反而比较从容自在,坦然的心态反而使学习成绩比较稳定,心理与学业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他们整体素质的优良。社会最需要的就是整体素质优秀的人才。

被我们教育者所忽略掉的这个“人”,他的个性、他的状态、他的精神世界,从本质上讲,我们是无知觉的——只有当有学生受不了压力自残自戕时我们的心灵才震颤一下,仅仅是震颤一下——我们看到的只有成绩,只有考分!

考分高,争脸;考分低,丢脸。虽然我们也是无奈的。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个噩梦里挣扎而不得脱。教师已经因此整个处于崩溃的边缘,“亚健康”这个词更多地就是为教师而创造的。全校教师到医院体验,“亚健康”的砖块砸下来,无一幸免。扭曲的教育不仅创造了人性扭曲的学生,也造就了人性扭曲的教师队伍。

但是,我们的教育者可能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问题。因为我们的教育者长期以来已经习惯于“目中无人”而不知觉,就像掌握了五笔输入法的人忘记了五笔字根一样,学生只是“五笔字根”,用过即忘;也因为我们很多教育者,在长期的与“人”互动的工作中,作为“人”本身,已经麻木到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情感。只有人云亦云的感情流露,或只有对远不及身的人表示一下廉价的感情,而对身边人,却是痛痒无关的。尚有反思能力的人是不会贸然反对我这个观点的。

3

第三,教育行为的失当,行为受制于目标和评价,鼠目寸光怎么会看到未来千年!

为考而教,为考而学。这就是当下学校里的核心价值所在。为考而教,导致了课堂教学的势利;为考而学,导致了学生的势利。

势利的课堂教学是怎样的?一言以蔽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如果说目标眼瞎,目中无人嘛,那么,课堂就是心盲。心中无大局,心中无长远,便是心盲。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本是一桩再小不过的事儿,但是却被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折腾得鸡犬不宁,甚至到了高年级,识字问题都是最大的问题,无论是字的音形义,还是字词的实际运用,都不堪入目,某省好两年搞一次小学素质教育抽测,好像每次最值得拿出来说事的,就是小学生的识字写字问题。

这在古代貌似并不成问题啊。古代的教育普及率固然不能跟今天相比,但是,从来没有什么文献上将识字写字作为一个疑难杂症进行研究,而且古代还没有普及的字典词典,也没有拼音这个识字拐棍,且都是难度更大的繁体字。

古人是如何解决识字写字这个难题的呢?百度下古人的启蒙教材吧,有意思,叫“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第一本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古人怎么教书的呢?据说是先领着学生读,读熟甚至成诵了,才开始讲授含义。就这样,朗朗上口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便为学生开了蒙,“三百千千”读完了,便可以开始研读《论语》《孟子》等所谓“四书五经”。每一本书都是这样嚼烂了,吞下去,再反刍。甚至抄书都是一种绝佳的读书法,苏轼每天必修这样的“课功”。

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在并没有所谓《语文课标》或大纲的古代,这样的学习方式便是学子的圭臬了。到了今天,反而统统丢失了。我们当年上学的时代,周一到周六的早读,只许放声读语文;现在呢?每周最多给两个早晨读语文,甚至根本不再安排早读。琅琅书声竟成绝唱。

为了考试,每篇课文大卸八块,从字音、字形、字义,到词义,到段落大意,到中心思想;从遣词造句,到修辞,到中心句过渡句;从作者简介,到写作背景,到引申拓展,一篇课文,老师领着学生左耕三遍,右翻三番,但就是不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自读,放声地读,用自己的方式读,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一篇课文学下来,知识学了几大筐——可能就仅仅是“学了”而已——但,课文可能连三遍都没读过,这样的语文学习真有实效吗?不把时间浪费在读书上的语文教学,目的何在?考试啊!考试又不考读书!考什么,教什么,这才是高效率嘛!

不让学生读书,不着力于培养学生语言感受力的语文教学都是耍流氓!

为了应付考试,必须题海训练。从平时的作业,到考试前的集中复习,狂轰滥炸的都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走进教室,你看到的是学生埋头苦干,我不说苦学,是因为他们的确是在苦干,而所干与“学”是否有关,只有天知道。一本本作业写过去,一门门作业写过去,一份份试卷写过去……

他们永远在写的路上。如此密集的写,照理讲,他们的写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恰恰相反,现在学生的字跟十年前学生的字相比,已经不能比了,惶论更早期的学生。为什么?孩子的体力和耐力也就那么大,如此之多的作业,从一年级开始体力精力就在透支,透支着体力智力的学习活动只能导致效率低下,质量差。写字差,作业差,往往又会被老师家长惩罚,压力越大,后果越严重。

这种学生的健康置换老师实绩的恶劣,最终真真导致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厌学。多少幼儿园的小孩子那么期待着小学,像哥哥姐姐一样,背着小书包,用花花绿绿的铅笔写着花花绿绿的作业。岂料,进了小学不用半年,就会渴望着从“围城”里突围。

这样的现状,有谁认真地思考过吗?不要用学习便是苦修之类说教来说事儿,我们先看看学生这个“人”,目中有人,才是教育的未来。

课堂教学上的鼠目寸光,怎么会培养出高瞻远瞩的学生?势利的学生便是只会锱铢必较于分数的人才。一个没有长远眼光的人,他只是像李忠一样,活着唯一的目的就是讨生活;唯一的乐趣就是踩着别人的躯体采摘自己的果实。只可惜不像牛顿一样,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采撷科学的果实。教育真的不能以培养李忠为本务。如果这样,便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下了。

我曾经以“我们好好学习,是天天向上还是天天向下了?”的问题引出是文,您说:我们是天天向上了,还是天天向下了呢?

有人会说:你太理想化了。但是,没有理想的教育,还是教育吗?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从今日教育再看李 忠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