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老夫又又又发少年狂 ——我的课堂里有什么

原创 张原 老张弹语文

10月21日,到天一实验学校进行个别调研。上午听了新入职教师的三节课,又……又……又……突发奇想,于是,你懂的——又上了一节课!
借吴嘉琪老师初一(16)班。因为上午吴老师已经上过一节,学生对文章内容大致已经熟悉了,下午再接着上,也算是顺势而为吧。
一、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课时)
二、课堂思路和预设
(一)理念与预设:
①尝试挖掘教材的最有效、最大、最合理的教学和训练价值;
②尝试进行一种新的读写结合教学构思,读写结合,不一定非要“阅读+写作”,应该条条大路通罗马;
③从如何讲述“自己的”故事,如何讲好自己 “童年故事”的角度切入,探究鲁迅作品给学生写作上的应有启示;
④知识、概念、方法……一切皆可教,学生都应当学;但是,关键是教师以怎样的方式教:告知,灌输,死记硬背,邯郸学步?还是通过训练让学生自己尝试,感知,应用?当然也就是要思考学生应该以怎样的方式学的问题;
⑤从小学升到初中,在起步阶段,教师要“破”学生的一些陋习,更要合理、持续地“立”一些有效的阅读、学习、写作的规矩,小学到初中的知识、方法、思维都要衔接到位(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大多是“答题模式”,缺乏充分、条理、有实质性的思考,这是语文课堂的一个肿瘤);
⑥训练无难易之分,但有先后、深浅之分,有如何评价之说;尝试以“微任务”来包裹许多复杂,带动学生的实践和体验。

(二)设置导入问题:
思考之一:如果让你命制一个期中考试作文题,你认为下面哪些题目比较合适?为什么?
《那段日子,忽然长大》 《海底奇遇记》 《我与黛玉聊诗词》
《小区“奇人”》 《5G世界漫游记》 《我学会了自律》
《李逵打怪兽》 《映月湖一景》
【教后反思:让学生明确,初中阶段作文的选材、内容,多以身边发生的事为主,大多是对过往生活的回忆与思考,陌生的、怪异的、不熟悉下的内容不太适合。初中所写作文,也是以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为主,写好童年的故事,应该构成了初中作文的主要素材与内容。从学生实际回答来看,筛选大体不差,但原因概括不到位,尤其不懂得从选材、内容、立意等方面思考。事后感觉此问题设计有点舍近求远,绕开一些东西,有待方家指正。】

思考之二:如果老师要布置写一篇作文“快乐的童年”,你觉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有哪些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模仿)?
要求:
1.按照小组展开讨论,时间8分钟;
2.每个小组至少从原文找到2个方法,并且要具体说出值得借鉴的理由;
3.每个小组设组长一名,书记员一名,把讨论的理由条理地记录在纸上,便于随后的交流;
4.每小组指定一名发言人,陈述自己的研究成果,限时3分钟。
【教后反思:1.学生活动充分,表现积极;他们并不知道其实老师给他们挖了一个很大的“坑”,专等他们掉进去,初步达成了预设;2.此问题主要针对上午听课所见所感而设,一则因为学生回答问题套路化考题化;二则因为学生只看到了百草园的乐,而不知其所以“乐”,不知作者何以如此“表现”乐,也达成了预设;3.备课之初便能预设到,学生所能找到的,大多是一些修辞、描写的技法,偏向于琐碎的文字细节,这个完全在预设之中;4.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对“找理由”非常陌生,不适应,大多数小组的记录仅仅是罗列了许多修辞、描写、句式的概念名词或技法,而选取的实例仅勾画在书上,理由或不会写,或抄教辅资料,或直接以答题模式概括。学生对“微任务”式的学习与行为还很陌生。
实际交流中,三个组结束,已经囊括了所有,其余大多雷同。第一层级的训练只能说明,学生不仅不会说,不会条理充分地说,而且对一篇文章,很难有自己的思考,几乎是自动进入了一种思维怪圈,习惯性地把任何作品都按照统一的模式解构。】
思考之三:模仿、借鉴他人的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除了( )方面的方法外,还有哪些方法更值得借鉴、学习?!要求相同,数量不限!
空白处用来概括指出学生前面分析概括的偏差与局限,启发学生除了关注具体的方法、修辞之外,还应该从文章整体思考,学习借鉴作者在构思、立意、选材、叙述角度等方面的特点。分析点评过程中可能拓展联系《阿长与山海经》《狗猫鼠》《二十四孝图》《父亲的病》。
【教后反思:1.学生表现可谓“百思不得其解”,经过教师反复启发,终有所顿悟;2.专门提问了一个男生,他在上午第一节课上,在回答文章有哪些内容的问题时,说到了作者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写三味书屋的无趣,突出百草园的快乐有趣(老师敏锐地指出他答非所问,但视野开阔很难得),但下午第三次讨论,我看他们组里毫无进展,所以通过提问,提醒启发他们,能看到两部分内容之间的对比,就是一种从整体理解文章,值得借鉴学习的好方法;3.有一个组指出了,引入美女蛇的故事,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和神秘感的方法很好;4.有学生指出详细地描写捕鸟过程使故事生动;但教师立刻追问,为什么要把捕鸟写得这么具体细致,它除了生动,还有什么作用?借此启发学生,写一物要像一物,写一事要明一事,描写具体是为了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但它不是靠所谓的优美辞藻的堆砌,而是根据描写的对象和需要而定。想要表达什么,决定了写什么和怎么写。要学会从整体观照文本的好习惯。此处的问题思考不求多、不求全,只求相对于上一个问题,学生能在思考角度上有所调整,在深度上有所推进。】

三、处理好设计课堂训练的几个关系
1.破与立
有些新入职教师总是问,什么是学情,学情怎么分析?其实,教师与自己的学生长期共处,应该非常了解他们在思考、表达、行为上的优劣,优点保留,缺点与问题,则必当破之。初一的学生,有点可能各自不同,但在语文学习上的一些共性毛病不破不行。唯有破了旧的套路,僵化的观念,才能确立适合今后学习应试的好习惯好方法。学情,就语文学习而言,就是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方法,尤其是对学生真实思维特点的分析,一定要脱掉“有色眼镜”——分数、相貌、性别、职务等执念,尝试通过一些大数据和多次的课内外观察来形成正确的判断。
在这节课上,表现突出的,未必是班级的学霸,积极表现的,未必是为了出风头,而是思想观念上真的受到了刺激。所谓训练,就是在不断的破立之间的反复思考与循环,直至升华。
2.死与活
围棋界有句话说的好:死背定式降三级!虽然学生的问题总是带有共性,但并不代表有可以放之四海而皆灵的教学策略与模式。“看人下菜”,在世俗中令人生厌,但在教学中,我以为恰恰是训练策略灵活的表现。
教学有原则可以遵循,但无法简单克隆他人的具体做法。
就好比学生借鉴名家作品的手法片断要理解作者的立意构思一样,教师也须理解,参透他人如此设计训练的奥妙所在,邯郸学步,鹦鹉学舌不可取,即使是名师名课,也要带着大大的问号加以探究。

3.整与散
一堂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话语文老师都懂;但如何看出它的整体性,却未必人人都懂,或人人都愿意去思考。所以,很多老师观摩别人上课,总是对优美的课件情有独钟,或是对教师个人的炫技大加赞赏,也喜欢对一些无足轻重的细节津津乐道,而唯独不考虑这节课整体构思如何。
一堂课,如果没有相对明确、独立的教学目标(任务)来统领,很多教学环节和行为,几乎颠来倒去随意安置都无关紧要,类似一盘散沙;至于讲多少,讲什么,怎么讲,更是周杰伦唱歌,呜哩哇啦,稀里糊涂。
一堂课,如果没有核心(主)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与思,那就会陷入磨道的怪圈,师生看似积极地在你问我答,但实质上,教学、思考、认知、评价,都是在一个平面上转来转去,就像被蒙上眼睛的驴,看上去一直在走,走了很长时间,很长的距离,实际上也就是那个圈子,没啥变化。在语文课堂上,师生间的碎碎问,碎碎答,即如此状。另外就是莫名其妙的“找”,找细节,找亮点,找精彩语句等等,找到了,既不需要思辨,也无人质疑,更无须深究,只要按照考试模式陈述一个百搭的答案即可,或只需回答“是不是”“对不对”,乃至点头摇头即可。这几乎耗去了语文课堂大半的时间。
一堂课,如果没有主要的训练方法(载体),即使是训练,也会变成机械的刷题与套路。
一堂课,如果没有评价的介入与兜底,是非、善恶、优劣就失去了边界,知识和真理,就成了一根橡皮筋,由着老师任意拿捏。
4.讲与练
语文课堂也会涉及许多知识,教师是直接讲知识,还是随文而练,随文而教,随文而化,把“告知”变成“训练”,这是一节课有效无效的关键所在。
论语》的作者是不是孔子,老师有多种方法来教授。其一,直接告诉学生,看注释,并读三遍,回家抄写三遍。其二,设计填空题或选择题,与众多知识概念混为一体,请学生来填空判断。其三,教师请学生不要看注释,只是依据文本来说,为什么作者不是孔子。学生找到的理由是很多章都是以“子曰”开头,如果作者是孔子,就不会如此;教师再次(刁难)提高要求,除了“子曰”,课文中还有别的依据,也能证明作者不是孔子,学生找到了“曾子曰”“子夏曰”。
告知学生一个知识与现象,或许菜场卖菜大妈,只要识文断字,大致也会;但要让学生学会依据文字文本来推断文意和旨趣,则是语文教师的专业技能标志,也是他人无法取代的重要佐证。
告知,或许连“讲”的基本层面尚未达到,仅仅是一个传声筒而已。教师的讲尤其要精要、敏捷、得体、多样。讲,也是一种对学生的训练。
5.表与里
一篇课文,它的内容,有可能是教学内容,也有可能不是;如何确定选择教学内容,教师要透过表象做出判断,这就是语文老师的痛苦之处。《动物笑谈》是小说还是散文?其实它是借用了文学的笔法,向世人介绍自己如何观察动物的。是一篇非典型的实用类文本。只教了“笑”,却把“动物”丢掉了。《孙权劝学》是否只能有字词理解,翻译文本,内容理解这样的固定模式,围绕孙权“劝”的策略进行一次“微任务”驱动的学习,是否能将散乱的知识、内容、活动、训练得到很好的整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用修辞、句式、感觉、词汇把百草园拆解得七零八落,变成一大堆散乱的零部件,它的乐趣还在吗?如果循着“乐趣”,继续寻找何以产生的乐趣,作者何以这样表达乐趣,岂不既保存了玲珑珍珠塔,又能窥见其奥妙,岂不是一举两得。
有些文本不宜过分拆解,为了探究所谓的“里”,而将“表”胡乱拆解,变成一地鸡毛,只能倒了孩子们的胃口。有些文本必须要拆解,它的“表”价值不大,而“里”或许更值得研究。但是,既然敢拆,那就要有复原的本事,否则,就不要轻举妄动。多读读书,多研究一下课标,也许能壮壮胆。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老夫又又又发少年狂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