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波德莱尔的故事 【一念天使,一念恶魔】

原文标题:《与母亲乱伦、罹患抑郁症的诗人,写禁诗、直击人类灵魂最阴暗一角》

来源:上官文露读书会

波德莱尔》是法国著名的存在主义哲学家、文学家萨特为波德莱尔写的一部传记。波德莱尔是法国19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巴黎的忧郁》等。

这部传记不同于一般的传记,不注重对传主生平的叙述,而注重对传主精神的分析;不注重对波德莱尔的评价,而注重展现波德莱尔的思想和主张;不像一般传记那样对传主粉饰美化,而是客观公正地叙述了波德莱尔乱伦而苦恼的一生。

/ Part 01
「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统一体」

波德莱尔认为:“任何人身上,在任何时候,都同时有两种诉求,一种趋向上帝,另一种趋向撒旦。”(《波德莱尔》第48页)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厨川白村也有相似的观点:“人类这东西,具有神性,一起也具有兽性和恶魔性,因此就不能否定在我们的生活上,有美的一面,而一起也有丑的一面的存在。”(《苦闷的象征》第74-75页)的确,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统一体,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人性里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人受法律和道德的驱使在意识层面多表现出善的一面,而在潜意识深处则潜伏着恶的一面,就像弗洛伊德给人性划分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受本能的制约,超我受理智的指挥,自我则介于二者之间。

若没有理智的指挥,人说不定就会在本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有了超我的调节,人才能跳出本能的泥淖,压制住作恶的冲动,表现出善良的一面。

《化身博士》

英国著名作家史蒂文森有一本著名的小说《化身博士》(这部小说也被多次改编为电影),探讨的就是这种人性的善恶问题。

主人公杰基尔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医生,他表面上正直善良,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恶的浪潮。

有一天他实在压制不住做恶的冲动,便服下自己配置的药丸,变身成海德先生,四处寻衅滋事,打架抢劫,无恶不作。

刚开始的时候他只需服用少量的药丸就能恢复正常,但随着他做的恶行越来越多,他越来越享受做恶的快感,因此恶的天性也越来越难受羁勒,这时他必须服用大量的药丸才能恢复正常。到后来他越来越难以自控,以至犯下杀人的罪行。最终,清醒过来的杰基尔经受不住良心的谴责,服毒自尽。

这部小说就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善恶问题,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统一体,做魔鬼容易做天使难,为恶容易为善难。

古今中外,一些举世闻名的名人伟人也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道德的污点,比如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在丈夫比埃尔·居里去世之后,曾与有妇之夫保尔·朗之万私通;伟大的非理性主义哲学家叔本华虽是世人仰慕的精神导师,但也脾气暴躁,曾把聒噪的女裁缝扔下楼致使人家终身残疾。这两位名人的行为就说明了人性的复杂,说明了人性的善恶两重性,哪怕被称为“千古完人”的曾国藩和“万世师表”的孔子,他们的灵魂深处也都存在有恶的成分,只不过不为世人所知罢了。

我国古代的哲学家也对人性进行深入探讨过,较为著名的有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孟子在《孟子·公孙丑上》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一切人的本性中都有此“四端”,若充分扩充,就变成四种“常德”,即儒家极其强调的仁、义、礼、智。荀子则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虽然主张“性善论”的孟子也不否认人性中有恶的因素,主张“性恶论”的荀子也不否认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孟子的侧重点相信人性本善,荀子的侧重点相信人性本恶,二者皆有其偏颇之处,不如波德莱尔的“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统一体”的看法较为中正客观。

/ Part 02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悲伤的产物”」

波德莱尔经常有自杀的念头,他在1845年那封有名的信中写到:“我自杀,因为我对别人毫无用处,而且对自己有危险。”(《波德莱尔》第12页)他在给母亲的信中也写道:“我所感到的,是一种无边的心灰意懒,一种无法忍受的孤立感……是完全丧失欲望,不可能找到任何可资娱乐的事情。我的书获得的奇怪成功以及它引起的仇恨一度使我产生兴趣,然后我又消沉下来。”(《波德莱尔》第13页)

波德莱尔患有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最容易患的疾病:抑郁症。

这种人天生敏感忧郁。

正是因为敏感忧郁,他们才比一般人情感丰富细腻,才比一般人更注重探索内心,因而才能写出细腻动人、流传千古的好作品;但也正是由于敏感忧郁,他们也容易对自我否定,对人生丧失兴趣。

中外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太宰治三岛由纪夫川端康成本雅明海明威莫泊桑老舍、伍尔芙、茨威格、杰克-伦敦、叶赛宁马雅可夫斯基赫拉巴尔等等,无一不是被抑郁症所摧残,最后不堪抑郁之苦而主动告别人世的。

阿根廷诗人和小说家博尔赫斯说过:“我认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悲伤的产物。……当你感到快乐时,你就什么都不需要了。”(《博尔赫斯:最后的访谈》第119页)厨川白村也认为:“生命力受了压抑而生的苦闷懊恼乃是文艺的根柢……”(《苦闷的象征》第16页)弗洛伊德“性升华”的理论也与此类似:“伴随文明而来的种种不满,实乃性本能在文化压力下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性本能一旦受制于文化,没有能力求得全盘的满足,它那得不到满足的成分,乃大量升华,缔造文明中最庄严最美妙的成就。

如果人类在各方面都能满足其欲乐,又有什么能催促他把性的能源转用在其他地方呢?他会只顾着快乐的满足,而永无进步。”叔本华在《论人世的痛苦》中也说过:“幸福和满足总是隐含某种欲望的实现,即某种痛苦结束的状态。”路文彬也在《忧郁气质的时代逐弃》里对此有深刻的论述:“相对快乐来说,忧郁永远是更深刻、更沉重的一种情绪。

前者是对此岸世界的满足和对彼岸世界的无视,后者却是对此岸世界的焦虑以及对彼岸世界的关怀。快乐趋向于浮浅与遗忘,忧郁则趋向于高贵和救赎。

……快乐属于向外扩张的情绪,远不像忧郁这种朝内收敛的情绪更具有艺术的况味。”(《视觉时代的听觉细雨:20世纪中国文学伦理问题研究》第8页)

快乐情绪是产生于人对事物的满足基础之上,人一旦对事物感到满足,就会停留在浅表层次,很难深入本质进行探索,因而快乐使人肤浅。

痛苦则来源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彼岸的向往,因而痛苦会促使人对生命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找出痛苦的根源,寻求祛痛的对策,所以痛苦使人深刻。

而唯有深刻才能产生出伟大的作品。波德莱尔的一生是痛苦的,几次濒临自杀边缘,这种痛苦的经历和体验无人能够理解和诉说,只能倾诉于文学作品之中,通过写作来宣泄、疗愈和救赎自我,因此痛苦造就了深刻的波德莱尔,深刻则造就了伟大的波德莱尔。

电影《天堂电影院》讲述的也是类似的情形。

《天堂电影院》里的男主人公多多,由于和初恋情人艾莲娜一生错过而成为永远的痛,后来就把这种缺失之痛转移到自己的电影作品中,塑造出了许多美丽多情的女性形象,导演出了许多感人至深的爱情电影。

多多的成功正是源于爱情上的缺失,如果他爱情美满、婚姻幸福,他肯定不会创造出如此优美动人的作品。

我国古代也有“苦闷出诗人”“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的说法,为什么苦难容易成就作家呢?因为人只有在痛苦郁闷时,才会放下现实的狂欢,转向自己的内心,叩问自己的灵魂,与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只有深入自己的灵魂与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对话,人的思想才会丰富而深刻;只有思想丰富而深刻,人才能写出发人深省或启人心智的作品。司马迁早在若干年前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而发出这样的感慨:“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司马迁的感慨正说明了流传千古的作品大都诞生于作家失意时,大都产生于作家痛苦的灵魂中。

/ Part 03
「耐心的劳作、精心的锤炼语言是成就作家最重要的条件」

与一般人推崇天才和灵感不同,波德莱尔极为注重后天的努力与劳作,极为注重对语言的锤炼:“他宣称自己只相信‘耐心的劳作,用好的法文说出的真理,以及用词恰当的魔力。’”他还说:“我们作为文学劳工,纯粹的文学劳工,我们应该做到精确,我们应该始终找到那个绝对的表达方法,否则就放下笔杆子,终生一事无成……”(《波德莱尔》第80-81页)。波德莱尔认为,要成为一个或伟大的作家,只靠天赋是不行的,必须后天付出超人的勤奋和努力,必须对所写的语言进行精心锤炼、深入加工,在众多词汇中找到一个最恰当的表达方式。

路文彬也在《小说关键词新解》中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叙事首先要求的是小说家的语言功底,只有在确保能够准确、流畅地使用母语的前提下,叙事才可能被真正谈及。”而语言的修炼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读书破万卷、写作破万页的结果,它是作者苦苦思索、苦苦锤炼的结晶。

贾岛曾为“僧敲月下门”还是“僧推月下门”反复比较,王安石曾为“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百般推敲,卢延让曾为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曹雪芹为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见,每一位作家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勤写多练、苦苦打磨的结果。正如《刻意练习》里所主张的,这个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天才也都是刻苦训练的结果。

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必须付出超常的努力,必须对语言进行精心锤炼和加工,必须保证在古今中外众多词汇中,找出最恰当最适合甚至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

波德莱尔的一生是苦闷的一生、痛苦的一生。他幼年丧父,把情感全部寄托在母亲身上,与母亲产生了畸形的情感,后来母亲再嫁,他情感失落无所依傍,因而抑郁寡欢;再加上他所处的动荡时代,更加重了他的抑郁,导致他一生为抑郁所苦。但正是这抑郁成就了他,使他像荆棘鸟一样唱出了泣血之歌。

而伟大的萨特,则用他独特的笔触、冷静的笔调、客观的笔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痛苦、复杂而真实的波德莱尔。

这本传记可谓是波德莱尔的心灵传记,与虚伪矫饰、通篇溢美之词、不敢直面人物真实内心的传记相比,是一个独特而耀眼的存在。

本篇文章来自于作家、学者、副教授母华敏女士,感谢她为我们带来对《波德莱尔》的精彩解读。

【本期话题】你觉得人性是善还是恶?

本文作者简介

母华敏,北京语言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


精彩点评:

1,人,是善与恶的结合体。
没有极致的善,也没有极致的恶。
人不过是他们的载体。通过人来表现。
你不能说善胜恶,或者恶强善。
他们本就相同。
在一个明媚的蓝天,看见吃冰淇淋的小宝宝。一个我想要轻吻宝宝的脸庞,另一个我想要将冰淇淋洒到宝宝身上一样。

2,一切皆是源于欲望,而忧郁,是一种情感体验的升华,是一种伟大而深刻的力量,适度的恶,有助于激发灵魂中的野性,当你觉得那种恶过度了,甚至让你不太健康的时候,就读读佛学吧,请出你心底的善良,慈悲与虔诚,善与恶,都是人性存在的根本

3,受教了,好深刻博学的一篇文章/:strong 感觉弗洛伊德给人性划分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特别深入人心,本我受本能的制约,超我受理智的指挥,自我则介于二者之间。人是一个多么矛盾的组合体呀,如此矛盾的组合体怎么可能不纠结呢?“人是天使和魔鬼的统一体”天使和魔鬼能统一吗?但人身体里的确住着天使和魔鬼吧?不统一才有苦苦挣扎,才有自我否定,才有那么多痛苦。人性是恶还是善根本无从讨论吧,因为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更不用说思想变换反复的个体的人了,许多时候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自己。人生苦短,凡事过犹不及,无论善恶都要在心灵承受之内,能承受就能心安,能心安就不至于太难过,不要对自己太苛刻也不要对自己太放纵,如此安好!吾心安处是吾乡!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波德莱尔的故事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