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斯坦福性侵案|为什么施暴者免于重罚,受害者承担痛苦?

原创 杨沁 贝书单

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新书——“斯坦福性侵案”当事人以真名写下的回忆录《知晓我姓名》。

第一次认识“埃米莉·多伊”是在2016年。那时,我正在印度工作,印度此前接连发生了几起恶性强奸案例,残忍的作案手法令人心碎,BBC为此拍摄了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出发之前,每个知道我要去印度的人都会迅速地向我瞥一眼,眼里流露出意味深长的关切:“哦,那你要小心啊。”从那种异样的眼神里我意识到,我似乎和那些遭受不幸的女人们发生了某种联系。

为了熟悉当地情况,我每天都会读当地的报纸。有一天我在《印度时报》(TOI)的国际版里猛然看到了“斯坦福性侵案”。

案子发生在2015年1月的凌晨时分,当时斯坦福大学两名瑞典学生路过校内一条小道时,发现一名男生正在垃圾箱后面同一个半裸的女孩发生性关系,而这个女孩喝醉了酒,昏迷不醒。两名瑞典学生当即控制住这个男生并报警。犯罪嫌疑人布罗克·特纳是斯坦福大一新生,一名曾参加过奥运会预选赛的游泳新星。由于斯坦福大学的名校光环,案件在全美引起了高度关注。陪审团认定针对布罗克·特纳的三项性侵指控均成立,他最高可判14年监禁。所以当他仅被法官珀斯基判处6个月有期徒刑(实际减刑为3个月)时,舆论哗然。

不幸中的万幸是,化名为埃米莉·多伊的受害女生极具写作天赋,她在法庭上发表了长篇陈述,将自己遭受的痛苦、羞辱、迷惑、失望、愤怒以异常清晰的逻辑表达出来,她的呼喊既是个人情感的澎湃,也充满对他者的共情——一夜之间,这篇陈述在网络上燃烧起来,被认为是继《汤姆叔叔的小屋》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历史文档之一,一位女议员带头在美国众议院全文朗读陈述,这也是性侵受害者的陈述历史上首次在美国国会众议院上被全文宣读;时任美国副总统拜登发表致受害者的公开信,强烈谴责美国文化中对性侵受害者的严重不公。

报道的字里行间,我都能感受到那个印度记者的兴奋。对一个女性地位全球倒数的国家来说,这样的声音太珍贵、太令人心潮澎湃了,它虽然看上去离现实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迫近地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热望。

后来,有了林奕含事件。那个太美好的女孩,某些时刻房思琪甚至还会为侵犯她的老师渐渐衰老而感到忧心和愧疚。但房思琪精神崩溃了,林奕含最终离开了这个对她来说过于丑陋的世界。在一个微博树洞中,有上千名网友倾诉自己成长过程中被性侵的经历,她(他)们怀揣着沉甸甸的秘密,仍若无其事地生活着:微笑,购物,上班打卡。

这就是受害者的最终结局吗?为什么施暴者最后活得好好的,反倒是受害者来承担隐忍、羞耻、难以磨灭的痛苦,让她们在深夜里被回忆啃噬甚至被毁灭?

这是不对的,这是不正常的。受害者应该有另一种生存姿态。

2019年,当我以图书编辑的身份读到《知晓我姓名》样章时,我感受到了三年前那个印度记者的兴奋。

埃米莉·多伊的故事有了结局。当她被逼入绝境,她站了起来,去战斗,去改变。事实上她做到了,犯罪者终生被注册为性侵罪犯,美国泳协对其终生禁赛。加州罢免了主审法官,并通过两项严惩性侵罪犯的新法案。

但这还不够,她还要修复自己受伤的心,找回自己的名字和尊严。她写下这本回忆录,告诉世人:“我不是‘布罗克·特纳的受害者’。我不是他的任何东西。我不属于他。我的名字是香奈儿。我还是半个华裔。我的中文名是张小夏。”

她真的太棒了,她的名字值得被更多人知道。

《知晓我姓名》出版后获得了很多赞誉,包括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自传类大奖,《华盛顿邮报》《纽约书评》《时代》年度十大好书,《芝加哥论坛报》、《魅力》、Elle年度书籍,《科克斯书评》年度推荐回忆录等,美国前任国务卿希拉里、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每日秀”主持人崔娃等也对这本书赞赏有加。它能得到如此多的奖项和关注,不仅在于书写的题材,更在于香奈儿天才式的表达能力。

她写自己最初意识到被性侵时的感觉,锋利而清晰:

一种被寂静吞噬的恐怖。从一个是非分明的世界中脱离。这一刻并非痛苦,并非歇斯底里,亦非痛哭流涕。而是你的内脏变成了冰冷的石头。是纯粹的困惑伴随着一丝察觉。慢慢成长的奢侈已经逝去,由此开始的是残忍的觉醒。

她写自己试图封锁、遗忘,将痛苦变成具象,

“我把那天早上的记忆放进一个大罐子里。我搬着这个罐子,一层一层又一层地往楼下搬,把它放在一个柜子里,锁起来,然后轻快地走上楼去,继续过我以前建造的生活”。但创伤会像幽灵一般逡巡徘徊,令人措手不及地重现,“每当我想起那个早晨,就会多一个罐子。我的脑海被这些密封罐子塞满了。”最后,“我没有地方堆放它们。它们塞满了楼梯间,没法藏在柜子里。我的世界里堆满了罐子,我没有地方坐,没有地方走,也没有地方呼吸。”

香奈儿笔下有大量栩栩如生的细节,这些细节把她还原为一个活生生的多面体,让人触摸到她生活的质地:爸爸办公室里橙子有鼓胀的脸颊,奶奶偷偷把巧克力带进法庭塞给她,她把营救她的两个瑞典学生的自行车画在床头……她用细腻、绵密、优美的文字书写了曾经温馨的家庭生活,书写了亲人、男友、朋友以及陌生人给予的爱,这些爱有多么温暖,那些痛苦就有多么冰冷而尖利。

但她没有被痛苦击倒。她把更多的力量用来生气和愤怒。网络对她的质疑和污名;法院开庭时间不断改期,将她和家人的生活彻底打乱;辩方律师故意询问细枝末节的问题,诱导她说出自相矛盾的话,甚至声称受害者在被侵犯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她艰难地挪动步子,紧紧拥抱真相,“保护着它,就像在一场可怕的风暴中保护一团小小的火焰”。

同时,她也在不断努力地治愈自己的心灵。她写自己和男友一起去潜水,那是我觉得全书最精彩的段落之一:

鱼儿像五彩纸屑一样,在我周围自由地游来游去。有大块的石头,发光的意大利面条般的海葵。细长的白尖鲨身体紧贴着沙滩。芦苇一样的海带摇摆着,又长又懒。我给一条长着绿色大嘴唇的土豆形的鱼让路,它跌跌撞撞地匆匆而过,就像面试迟到了一样。一条正在摇头的鳗鱼,就像它正在吵架一样,完全不敢相信你刚才说的话。……我看着所有这些生物过着它们的日常生活,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在这个无言的世界里,自己如此渺小,无人注意,这是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我离开了痛苦,那种让我盲目的痛苦,让我梦想着陷入虚无的痛苦,让我想要消失的痛苦。如果这就是世界,你怎么会想离开呢?所有这些美丽和奇异。

我一边读一边感叹,写得真好啊,多么纯真,多么平静,那种始终游弋在残缺世界中的美好感觉。她并未沉溺于控诉,而是不断挖掘自己在精神和心理上的蜕变过程:如何在痛苦和自我否定中挣扎,如何经过漫长而曲折的修复过程,最终将伤痛内化为人生哲学的一部分。

她从自我束缚、自我纠结的循环里破茧而出,站起来,将自己融入广阔的受害者群体之中,向她们大声疾呼:这不是你的错。她不仅看见自己,还看见指控韦恩斯坦的好莱坞女星,看见倒在针对女性的枪击案中的亡魂,看见被家暴、用蹩脚的英文为自己申辩的华人女子,看见被警察开枪打死的黑人男子……这些人群和她有着某种相似的联结:或同为女性、华人,或遭遇不公,他们身后映射着更宽广的制度和文化问题。对写作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同理心,看见那些被社会抹除的人,听见那些被沉默吞噬的声音,唯有如此,写作者才能克服自身的伤痛向更辽阔的世界敞开。

当她真正敞开自己,她知道自己已无需匿名。正如她在美国著名主持人崔娃的探谈节目中所说,在决定使用真名的那一刻她已经深知自己是谁、自己的价值、自己的能力,如果一个人能深入了解自己,就不会再陷入纠结和迷乱。她真的太勇敢,当她脸上闪动着光,大声对世界上每一个曾有过伤痛的女孩说:

“毋庸置疑,你是无与伦比的,你是美丽的,有价值的,值得尊重的,不可否认,每一天的每一分钟,你都是强大的,没有人能把这一切从你身上夺走。”

书下印几天后,我收到香奈儿的邮件,她说:“让这本书和中国读者见面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谢谢你们将它带给中国读者,这对我和我的家人来说意义非凡。”

她在书中写到,每次妈妈带她回中国老家,外婆都会对她说:“你的酒窝真漂亮!脚真大!”外婆的祖母裹小脚。4英寸的脚。而现在,她的脚是9英寸半。经过奋力游弋,“每一代人都比上一代更自由一些。”

“《知晓我姓名》是公开的怆痛,也是自我的疗愈,既是沉默的饮泣,也是大声的呼喊;更是一只向你伸出的手,邀请你与她一道,为更好的世界挺身而出。”希望你能在这本书中收获属于你的力量和勇气。

作者:杨沁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斯坦福性侵案|为什么施暴者免于重罚,受害者承担痛苦?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