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劳伦斯传记 ——倾斜的家庭 / 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

这是下午,已快到四点钟了,按英国人的生活习惯,四点钟是要吃下午茶的,别人对这顿说不上正餐的茶点都很重视,母亲当然也不例外。

小劳伦斯站在门边,看着母亲,他很少发现母亲显得这么快乐,这么幸福,他是那么能干,不长时间,就将那些红茶、牛奶、面包、黄油摆到了桌子上,它们是那么诱人,只是闻一闻就能勾起人的食欲。那块桌布在她的收拾下变得既干净,又整洁,母亲在他眼里是漂亮的,能干的,就是她边干活边哼出来的歌谣也带着一种特殊的魅力。

一切都准备好了,就等着男主人来吃饭了。母亲的心里早就开始想象丈夫回来时的情景了,他一定会满意地对着她一笑,称赞他几句,或者拥抱她一下,然后一家人坐下来,聊着天,享受着美餐。想到那种气氛,那种幸福,她的心里涌上一股甜蜜的感觉,为了那温馨而浪漫的生活,付出再大的劳动也是值得的。劳伦斯在站在那儿,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母亲,似乎也能体会到她那种期待与渴望。

正当她沉浸在冥想中时,门被突然打开了,一个黑魆魆的身影猛地闯了进来,他浑身上下除了黑色找不到一点其他颜色,只有他张开眼睛和嘴巴的时候,才能看到眼白和牙齿,但那动作却更为他增添了份狰狞,劳伦斯与母亲同时惊讶地愣住了,这哪是一个人啊,这分明是他自小读到的《一千零一夜》里的魔鬼;他的身上还散发着一股难闻的味道,那是煤灰和臭汗夹杂在一起的味道。起初他们还以为是什么不正常的人闯到了家里,但看那形象,听那说话的声音,不就是她的丈夫,他的父亲吗?

过了好久,母亲才从愣怔中反应过来,吞吞吐吐地说:你不是工头吗?你们下井采煤不是挺好吗?一般采完矿,你们也会洗干净回来的,你怎么会是这个样子?父亲不耐烦地摆摆手,他没看到母亲皱起的眉头里流露出的深深的厌恶。“我们就是这样的。”说完,也不离他们,也不洗,就坐在那儿,呼噜呼噜地开始自顾自地吃起来,吃饭的样子,也谈不上一点风度,那些面包啦、红茶啦、咖啡啦,一会儿就不见了,等他抬起头来,身上又多了一点干净的地方,那是被那些食物洗净的嘴唇。他还是没注意到妻子的眼神,嘴里喊着:过来,帮我洗。然后将两个精壮的胳膊伸到盆子里,猫着腰,等着妻子来帮他擦拭。而他的妻子,带着满面的迷惑和失落无力地拿起了毛巾。

这个出身于小资产阶级的女子当初是怀着非常浪漫的想法嫁给这个工头的,那时他高大,强悍,他多才多艺,唱歌跳舞样样精通,虽然没什么文化,但外在的东西就足够吸引她了。那时,井下的生活被他会说的嘴巴描绘得天花乱坠,而她的少不更事的心灵也将那幅图景想象得如同天堂,在那儿,他们就像东方帝国的王宫里的国王与皇后一样享受着安乐自在的生活。于是,他们结婚了,成家了,可现实总是冰冷的,当她从梦境中醒来的时候,才发现展现在她面前的生活与她理想中生活的距离甚至比天地之间的距离还大。

开始的失望,逐渐变成了绝望,开始的忍让,逐渐变成了冷战,对生活价值的追求不同,最终使劳伦斯的父母陷入到一种畸形的生活方式中,他们不能再和好,而是打架、吵架、分居,父亲慢慢地在家里成了一个多余的人,他的真实身份只是一个赚钱者,而母亲则照顾家里的生活,给孩子良好的教育,在不能再让孩子做矿工、不能再让孩子嫁给矿工的信念中追求着他们的出人头地。

他的儿子,那个敏感的劳伦斯就在这种畸形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了,他成就了母亲的心愿,成了一个有名的作家,发表了《虹》、《儿子与情人》等许多震惊英国文坛作品,但他一生都没有摆脱童年时家庭带给他的阴影,那种情结和经历成了他创作的主题。

[简介] 戴·赫·劳伦斯,(1885~1930)英国诗人、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矿工家庭,当过屠户会计、厂商雇员和小学教师,曾在国内外漂泊十多年,对现实抱批判否定态度。他写过诗,但主要写长篇小说,共有10部,最著名的为《虹》、《爱恋中的女人》和《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作品举隅]

命运

一旦树叶凋落,

甚至连上帝也不能使它返回树身。

一旦人类生活与活生生的宇宙的联系被击破,

人最后变得以自我为中心,

不管什么人,不管是上帝还是基督,

都无法挽回这种联系。

只有死亡通过分解的漫长过程,

能够溶化分裂的生活。

经过树根旁边的黑暗的冥河,

再次溶进生命之树的流动的汁液。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劳伦斯传记
分享到: 更多 (0)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