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电影馆里看电影

电影馆里看电影
—–—————————–

【上海】柳邦坤

意外参观电影馆

说实话,此前我还真不知道北京有家电影博物馆。在京参加中国高校影视学会论坛,会议承办方北京电影学院在会议结束前,安排与会人员到电影博物馆参观,这才知道还有一家专门介绍中国电影史的博物馆,馆的全称是:中国电影博物馆。
电影馆距离市中心很远,乘坐大巴要走上个把小时,电影馆的周围还有些荒凉,附近有一些杂乱生长的荒草,为何建在这样的地方?想想也是,北京寸土寸金,要盖这样庞大宏伟的建筑,在市区里还真不好找地儿,也只有这荒郊野外才可以。
电影馆博物馆建筑雄伟、壮观,人走在近前显得很渺小。建筑外装饰是深灰色,造型设计很别致。电影馆内,展区有三四层楼,里面又分割成若干展区,有的展区就像迷宫一样,曲径通幽,循环往复,如果认认真真看下来,得要一天的功夫,因为还要在此用午餐(在地下有一间面积很大的自助餐厅),用完餐,还要在馆内的巨幕影厅看电影,我们只能是走马观花地参观。
电影馆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实物等展现电影的历史,主要是中国电影的成长发展史,介绍中国电影史当然要从世界电影的诞生讲起,这样,就离不开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离不开世界上第一部电影《工厂大门》的诞生。而说到中国的电影史,则离不开任庆泰拍摄的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离不开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桥》。电影博物馆用了很大的区域介绍了香港、台湾电影,使参观者对港台电影的发展史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在电影馆里见到了许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五六十年代当红的影星的照片,如于蓝、白杨、上官云珠、舒绣文、田华、秦怡、赵丹、孙道临、于洋、王心刚等,还有大量电影剧照,也唤起了我的观影回忆。

少年时代看电影

由于生长于特殊的年代,我其实没有看过多少电影,因为“文革”前还不记事,看过的电影大多没有印象,当开始记事了,上小学不到3个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了,“十七年”拍摄的电影几乎悉数被当成毒草打入冷宫,因此可看的电影不多。另外就是我的童年和少年期在林区,文化生活匮乏,也没有电影看,林业放映队要一个多月才巡回一次,有时一次带两三部电影,上海市电影放映队慰问插队干部和知青来过一两次,平均两周看不到一部电影,好多电影还是从收音机里听到的录音剪辑。粉碎“四人帮”,打入冷宫的电影大多数又可以看了,加上新拍的,银屏不再那么单调了。从结束十年动乱、拨乱反正开始,一直到我高考离家上学前,是一生中看电影最多的时候。按说到城里上学有机会看电影了,但因学校离城里较远,加上忙于课业,就很少看电影。1980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大兵压境,电影受到严重冲击,进电影院的次数越来越少,到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几乎为零。因此我的观影时间主要是1976年10月到1979年9月这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看了一些原来没看到的“文革”前拍的老电影,以及新拍摄的国产影片和引进的国外影片。1980年代在矿山工作,也断断续续看了一些电影。
童年时代,看过能记得住名字的第一部电影是《农奴》,地点是道下,今天的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辰清镇,看的是露天电影,而且清楚地记得是看睡着了,是父亲背我回家的。后来陆续看过可以记得住名字的电影有《小兵张嘎》《自有后来人》《沙漠追匪记》《草原晨曲》《南征北战》《黑山阻击战》《突破乌江》《哥俩好》《槐树庄》《红管家》《暴风雨中的雄鹰》(当时不知道片名,是多年以后才知道)等,还有一些看过却记不得名字,也记不得故事情节了。上小学能记事了,不久十年浩劫发生了,仿佛一夜之间,这些电影都消逝的无影无踪,当然消逝的不光电影,还有图书等,就连我们上学的课本都消逝了,大概有一年之久老师刻钢板给我们油印教材,内容也多是报上的文章和大批判文章,后来才出了省编教材。可看的电影起初就是有数儿的十几部,主要是我们称为打仗的战争片,除了有名的“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和《南征北战》)片,还有几部表现抗美援朝的电影允许看,有《奇袭》《打击侵略者》《铁道卫士》《英雄儿女》等,这几部电影,每部至少看过五遍以上,有的大概看过十几遍。不知这些影片为何能够得以放行,成为硕果仅存的几部电影,成为那个时代文化饥渴严重的我们这一代人的唯一精神食粮,伴随我们走过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童年和少年。这一时期样板戏电影看的次数较多,京剧《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海港》《奇袭白虎团》,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及交响音乐《沙家浜》。看到后期拍出的京剧电影有《龙江颂》《杜鹃山》《平原作战》《红色娘子军》《磐石湾》《红云岗》《审椅子》,舞剧《沂蒙颂》《草原儿女》,钢琴协奏曲《黄河》等。
国外的电影,苏联的允许放三部,都是关于列宁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1918》《难忘的1919》。当时引进最多的域外电影的国家是朝鲜,其次是阿尔巴尼亚,前者主要有《看不见的战线》《南江村的妇女》《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原形毕露》《卖花姑娘》《战友》《轧钢工人》《矿山的主人》《空中舞台》《火车司机的儿子》等,后者是《地下游击队》《海岸风雷》《宁死不屈》《脚印》《第八个是铜像》等。越南电影都是抗美题材,《阿福》《琛姑娘的森林》。罗马尼亚的有《多瑙河之波》《沸腾的生活》《橡树,十万火急》,听片名当时觉得很有诗意。南斯拉夫拍摄的两部反映二战的电影《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上映时,已是“文革”后期了,就是这么些电影,翻来覆去地看,因此对剧情,我和同学都了如指掌,一些人物对话都可以倒背如流。由于在大森林里,看电影的条件自然不比城里,其实《脚印》《第八个是铜像》《沸腾的生活》《橡树,十万火急》《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等并没有看过,有的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录音剪辑,《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听的次数最多,里面的对白基本可以背出来。
1970年代初期,大概是1974年元旦,隆重上映了4部电影:《火红的年代》《青松岭》《艳阳天》《战洪图》(最后一部没有看过),这是“文革”开始后,首次拍摄的故事片,我觉得也是当时萧条冷寂的电影业刮起了一股风,虽然这几部电影还是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经不住时间的考验,是按照“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拍摄,但毕竟看到了那些著名电影艺术家的回归,比如《火红的年代》里的于洋,而且电影拍得还是很有艺术水准的,我对其高超的摄影、演员精湛的表演等印象颇深。
后来陆陆续续拍摄了一些电影,如复拍了《南征北战》《年轻一代》《渡江侦察记》,这三部原为黑白片改成彩色,新拍的有《难忘的战斗》《第二个春天》(也是于洋主演,还有杨雅琴、高博等名家,我当时特别喜欢于洋在片中大段大段的朗诵,并多次看和在收音机里收听电影录音剪辑,因而熟记了台词,并记在日记本上,不时也模仿朗诵)、《沸腾的群山》《车轮滚滚》《激战无名川》《闪闪的红星》《向阳院的故事》《红雨》《侦察兵》《决裂》《蒙根花》《沙漠的春天》《祖国啊!母亲》《海霞》《创业》《金光大道》《阿夏河的秘密》《无影灯下颂银针》《战船台》《征途》(以在黑河市逊克县上山下乡的上海知青金训华的事迹为原型)、《钢铁巨人》《烽火少年》《黄河少年》《傲蕾·一兰》《三定桩》(戏曲片)等。《侦察兵》(李文化导演,王心刚主演,还有于蓝、于洋、杨雅琴、安震江、于绍康、邵冲飞等著名艺术家亦有上佳表现,虽说有些虚假,但最大的看点是大腕云集,明星荟萃,看那些大腕在一起飙演技也很过瘾)。
《春苗》《欢腾的小凉河》《反击》等,是为“四人帮”篡党夺权服务的,我都没看到,《春苗》是在收音机里听到的录音剪辑,放映《欢腾的小凉河》时,我刚巧随单位护林防火文艺宣传队去联防区内的新生鄂伦春族公社演出。《反击》是表现反击右倾翻案风的,矛头是对着邓小平的,还未来得及上映,就粉碎“四人帮”了,之后组织供批判的观影活动,要求是党员、干部以上的人才有资格看,记得党员、干部坐解放牌货车去100多公里以外的城里去观看,我那时只是刚刚高中毕业不久的青年,自然没有资格看,听说也是于洋主演的。也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方知晓围绕《海霞》《创业》两部电影的发行和放映,还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较量,“四人帮”要将其封杀,是《创业》的编剧张天民给毛泽东主席写信,毛主席在信上亲笔批示,才得以发行。《海霞》的主演吴海燕后来寂寂无闻,倒是演小海霞的蔡明至今还依然在一年一度的春晚上陪伴我们。另外《创业》的主演张连文的演技也很棒,擅长刻画硬汉形象,他还扮演了《艳阳天》里的萧长春,在《沸腾的群山》里演的也是男一号。“文革”结束后,在大陆第一部电视连续剧里任主演,可惜后来因身有疾患,从此告别了银屏,让人唏嘘不已。这期间,虽少有传世之作,但《闪闪的红星》《海霞》《创业》《侦察兵》等几部还能称得上是精品。这期间,特别重视电影音乐的创作,许多电影随着时间的流逝被人们逐渐遗忘了,但其中的一些电影插曲却依然在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的心中激荡,一直传唱至今,如《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渔家姑娘在海边》《满怀深情望北京》《赤脚医生向阳花》等,《傲蕾·一兰》插曲《黑龙江的波涛》至今还是声乐考试的保留曲目。木偶片、动画片不多,记得的有《红军桥》《草原英雄小姐妹》《小号手》。
刘晓庆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南海长城》是粉碎“四人帮”不久前上映的,我也是在收音机听的录音剪辑。那个特殊的年代,只放映了一部香港电影,还不是故事片,是纪录片,片名叫《杂技英豪》,第一次是从邻居大哥李春国那里听说,起初还以为是他说错了,竟然还有这样的片名?那个年代接受的教育,还真的对“英豪”一词闻所未闻,听着怪,现在想来,也就是香港能想出这样的词用作片名,彼时内地的人是绝想不出用这样的词语的。那个岁月,看的最多的电影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新闻简报》,我们叫“加演”,内容也很丰富,有时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在放映故事片前放映,但数量还不是很多,因此许多纪录片都看过多次,比如《红旗渠》就观看过若干次,还有介绍沼气池、文冠果等内容的,在电视还没有出现的时日,通过《新闻简报》这个百科之窗,还是获益多多。那时还有所谓的内部电影,不过因为当时家在林区,是无缘观看到内部电影的,一次从哈尔滨来邻居家串门的玩伴那里听说,他看过《日本海大海战》《山本五十六》等影片。
以上就是我1966年“文革”开始,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整整十年时间的全部观影史,可能还有一些这期间新拍的故事片我忘记了,但不会很多。从1973年到1976年10月,新拍的电影总共76部,加上一些允许放映的老电影和国外电影,十年时间,我看过的电影不会超过100部(不含《新闻简报》)。

新时期观影记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浩劫,老电影(我这里的老电影,主要是指“十七年”拍摄的电影,当然解放前拍摄的电影也毫无例外可以称为老电影)陆续解禁。这样就有机会观看一些之前没有看过的电影,才有机会看到了那么多优秀的国产故事片、戏曲片。新时期,科学的春天到来了,教育的春天到来了,文艺的春天到来了,当然电影也迎来了春天。
1976年10月到1979年9月,恰好就是我看电影最多的三年,这期间我看过的电影可以列出一长串,除了“文革”前看过并记得住名字的《小兵张嘎》《自有后来人》《沙漠追匪记》《草原晨曲》《南征北战》《黑山阻击战》《突破乌江》《暴风雨中的雄鹰》《哥俩好》《槐树庄》《红管家》外,这三年我看过的电影有一长串:《李双双》《早春二月》《家》《战上海》《林则徐》《柳堡的故事》《秘密图纸》《大浪淘沙》《羊城暗哨》《怒潮》《红孩子》《英雄小八路》《雷锋》《甲午风云》《风暴》《老兵新传》《北大荒人》《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五朵金花》《阿诗玛》《勐垅沙》《暴风骤雨》《上甘岭》《51号兵站》《战火中的青春》《战斗里成长》《特快列车》《12次列车》《今天我休息》《女篮五号》《跳水姑娘》《冰上姐妹》《林海雪原》《粮食》《东进序曲》《岸边激浪》《枯木逢春》《烈火中永生》《红旗谱》《红日》《红色娘子军》《青春之歌》《野火春风斗古城》《霓虹灯下的哨兵》《满意不满意》《笑逐颜开》《锦上添花》《花好月圆》《大李、老李和小李》《小铃铛》《祖国的花朵》《英雄虎胆》《白毛女》《苦菜花》《林家铺子》《祝福》《龙须沟》《冰山上的来客》《董存瑞》《停战以后》《国庆十点钟》《地下尖兵》《沙家店粮站》《永不消逝的电波》《我这一辈子》《吕梁英雄传》《小二黑结婚》《舞台姐妹》《铁道游击队》《平原游击队》《独立大队》《回民支队》《党的女儿》《龙马精神》《三毛流浪记》《青年鲁班》《三家巷》《七十二家房客》《芦笙恋歌》《阿娜尔罕》《智取华山》《兵临城下》《三进山城》《古刹钟声》《夺印》《海魂》《海鹰》《南海潮》《钢铁战士》《跟踪追击》《金铃传》《母亲》《江山多娇》《冲破黎明前的黑暗》《长空比翼》《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边寨烽火》《勐垅沙》《金沙江畔》《万水千山》《鄂尔多斯的风暴》《神秘的伴侣》《万紫千红总是春》《箭杆河边》《乔老爷上轿》《桃花扇》《李时珍》《画中人》《北国江南》《游园惊梦》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戏曲片《红楼梦》《红楼二尤》《朝阳沟》《花木兰》《追鱼》《十五贯》《抓壮丁》《节振国》《刘巧儿》《花为媒》《铁弓缘》《李二嫂改嫁》《七品芝麻官》《穆桂英大战洪州》《杨门女将》《野猪林》《红梅阁》《梁山伯与祝英台》《天仙配》《牛郎织女》《铡美案》《马兰花》《宝莲灯》《白蛇传》《桃花扇》等;动画片《大闹天宫》《宝葫芦的秘密》《小蝌蚪找妈妈》等;歌剧有《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珊瑚颂》等。

《花木兰 Mulan》电影壁纸

在上海知青张时云那里看过《鸿雁》的电影文学剧本,在小伙伴家看过《渔岛之子》《鸡毛信》《扑不灭的火焰》等电影的小人书。还有一些影片是在《大众电影》复刊后,在杂志上看的剧照和剧情简介,如《徐秋影案件》《翠岗红旗》《八女投江》《赵一曼》《白求恩大夫》《中华女儿》《革命家庭》《新儿女英雄传》《六号门》《鄂尔多斯风暴》《昆仑山上一棵草》《天山的红花》《万木春》《千万不要忘记》《龙须沟》《月牙儿》《洞箫横吹》《水上春秋》《长虹号起义》《上饶集中营》《摩雅傣》《景颇姑娘》《羌笛颂》《长空比翼》《上海姑娘》《乘风破浪》(孙瑜的作品)、《山间铃响马帮来》《云雾山中》《英雄司机》《柯山红日》《水手长的故事》《秋翁遇仙记》《汾水长流》《无名岛》《寻爱记》《探亲记》《分水岭》《生活的浪花》(根据给我很大影响的小说《军队的女儿》改编)、《云雾山中》《寂静的山林》(王心刚主演)、《方珍珠》(老舍原著,陶金、徐昌霖改编,徐昌霖导演,主演有陶金、孙景璐、魏喜奎、侯宝林、郭启儒、顾也鲁、郑敏等)、《宋景诗》(郑君里导演、陈白尘等编剧、崔嵬等主演)等。
以上列出是我看过的,还有一些电影至今尚未看到,但通过报刊等媒介的介绍耳熟能详的,如王丹凤主演的《护士日记》(片子里的插曲《小燕子》传唱至今)、《女理发师》,还有《魔术师的奇遇》《箭杆河边》《逆风千里》(“文革”时被批判)、《我们夫妻之间》《猛河的黎明》《达吉和她的父亲》(“文革”被批判,说是表现了资产阶级人性论)、《草原上的人们》(这部电影的插曲《敖包相会》一直流传至今)等。还有一部片子叫《飞刀华》也是当时听大人们说起有这样一部片子,后来禁演了,原因是片子播出后,许多孩子模仿撇飞刀,容易出现意外伤害因而被禁映。粉碎“四人帮”后,好像这部片子也没有放映。还有一部电影《夜半歌声》,听长辈的人说太恐怖,据说发生了把观影的人给下出毛病的事例,因而不再放映,也就无从看到,粉碎“四人帮”后复排了彩色片,我才有缘观看。
这些基本是我在“文革”结束后的三四年时间看到的,没看到或根本就没听说过的电影还有一些,如在电影博物馆里看到的石挥导演并主演的《关连长》,还有《红梅花开》《妈妈要我出嫁》《海上神鹰》《金玉姬》(白杨主演)、《没有完成的喜剧》(方化主演)、《不拘小节的人》(白穆主演)等电影,就是第一次听说。此外还有不熟悉的《在前进的道路上》《伟大的起点》《无穷的潜力》《鲁班的传说》《葡萄熟了的时候》《辽远的山村》《朝霞》《换了人间》《不能走那条路》《夫妇进行曲》《幸福》《不夜城》《春满人间》《浪涛滚滚》《太阳刚出山》《水库上的歌声》《冰雪金达莱》《风云岛》《五更寒》《母女教师》《为了和平》《青春的园地》《烽火列车》《南海的早晨》《夏天的故事》《康庄大道》《船厂追踪》《光荣人家》《黄宝妹》《服务员》《铁窗烈火》《沙漠里的战斗》《草原风暴》《草原雄鹰》《牧人之子》《矿灯》《工地青年》《生命的火花》《新的一课》《我们这一代人》《两家春》《两家人》《东风》《前哨》《七天七夜》《碧空银花》《雁鸿岭下》《林冲》等,以及戏曲电影《东风第一枝》《三关排宴》《小姑贤》《打金枝》等。演出阵容最强(孙瑜编导,赵丹主演,还有黄宗英、王蓓、中叔皇、蒋天流、吴茵等参演)的电影《武训传》,其次还有1948年拍摄的《清宫秘史》,都曾遭到批评或批评。有些电影因为编剧、导演或主演被错划为右派,1957年就禁演了。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被称为中国最好的电影之一,遗憾至今还没有看过。
写此文时,在云卷云舒的新浪博客里,知道了许多以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的一些电影,其中不乏优秀制作,特别是1950年代拍摄的电影,是真正的老电影了,比如有《家庭问题》《卫国保家》《结婚》《前方来信》《海上风暴》《血碑》《妇女代表》《送瘟神》《春天来了》《金银滩》《怒海轻骑》《海上神鹰》《湖上的斗争》《淮上人家》《球场风波》《平凡的事业》《两个巡逻兵》《深山里的菊花》《凤凰之歌》(张瑞芳主演)、《南岛风云》(上官云珠主演)、《布谷鸟又叫了》(黄佐临作品)、《团结起来到明天》(白杨主演)、《三八河边》(张瑞芳主演)、《三年》(张瑞芳、项堃、舒适主演)、《女司机》(舒绣文主演)、《天罗地网》(反特片)、《如此多情》(喜剧片)、《被抛弃的人》(叶琳琅主演的讽刺喜剧片)、《水乡的春天》(谢晋独立执导的第一部作品)、《斩断魔爪》(陶金主演)、《一场风波》(舒绣文主演)、《情长谊深》(项堃、舒适、上官云珠主演)、《马戏团的新节目》《耕云播雨》《带兵的人》《马》《青春红似火》(原来1960年代还有一部歌颂王杰的电影)等。
“十七年”拍出的电影不是很多,总计1213部,其中故事片600部,和现如今的生产数量没法相比,2012年一年国产故事片就出品893部,超过整个“十七年”的拍摄量(此文写于2013年,因此用了最近的2012年的数据)。“十七年”期间拍摄的电影虽然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存在探索时期的缺陷,但还是不乏力作和杰作的,比如《祝福》《早春二月》《烈火中永生》《林则徐》《暴风骤雨》《我这一辈子》《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其中特别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赵丹、白杨、秦怡、魏鹤龄、孙道临、于洋、王心刚、张瑞芳、田华、陈强等人的上佳演技,金山在《风暴》里虽不是主角,但他扮演的施洋大律师让我刻骨铭心。明星汇集的《家》,于洋主演的《大浪淘沙》,田华主演的《花好月圆》,李亚林、金迪、梁音等主演的《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李默然主演的《甲午风云》,崔嵬主演的《老兵新传》等,绝对称得上是精品力作。一些喜剧片特别是讽刺喜剧片也让人回味无穷,如《满意不满意》《今天我休息》《不拘小节的人》《被抛弃的人》《新局长到来之前》等,使人想起侯宝林、马三立、苏文茂等人的相声,让人看后忍俊不禁。
看到的第一部香港故事片的是《三笑》,看到的第一部台湾电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这一个时期,上映的港台电影不多,印象中只看过这两部。

《雁南飞》电影壁纸

外国电影许多也是解封后的,也有新译制的,如看过苏联的《乡村女教师》,记得是在山场的帐篷里观看的。中苏友好时,从苏联应该引进过许多电影,我记事看电影时,中苏关系破裂,我只看了三部关于列宁的,还有《保卫察里津》《保尔·柯察金》《第四十一》《雁南飞》《丹娘》《真正的人》《一个人的遭遇》《列宁的故事》《士兵之歌》等都是后来知道是。根据名著改变的《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以及《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斯大林格勒》《兵临城下》《两个人的车站》《命运的捉弄》《办公室的故事》《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等是在电视上看到的。看后印象较深的外国电影有《王子复仇记》《悲惨世界》《佐罗》《叶塞尼亚》《冷酷的心》《红与黑》音乐之声》《罗马假日》《简·爱》《雾都孤儿》《巴黎圣母院》《卡桑德拉大桥》《伦敦上空的鹰》《三十九级台阶》《德克萨斯州的巴黎》《尼罗河上的惨案》《云中漫步》(这是较晚些时候在影院里看到的一部好影片)等。陆续看到的还有印度的《流浪者》《大篷车》;

电影《流浪者》壁纸

卓别林的电影《摩登时代》《大独裁者》;日本的《追捕》《望乡》《人证》《绝唱》《生死恋》《远山的呼唤》《啊,野麦岭》等(还有两部当时上映的《砂器》《狐狸的故事》未看到)。

《人证》电影剧照

国内的电影,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我称为新时期电影,大约十四年时间。从1990年代开始,受电视、录像厅的冲击,电影一度不景气,人们很少去电影院看电影,许多放映电影的场所改弦易辙,开歌厅、办夜总会,到近年电影复苏,这种电影不景气的状况持续了大约20年。新时期我的观影时间主要截止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八十年代中后期也看过,但数量不多。看过或听过录音剪辑以及从《大众电影》(订过多年,聊补在大森林里缺失的电影课)等媒介获知的电影,主要有这样一些类别:
一类是反映十年浩劫给人们带来的创伤以及与“四人帮”的抗争,如《泪痕》《巴山夜雨》《第二次握手》《戴手铐的旅客》《生活的颤音》《神圣的使命》《苦难的心》《柳暗花明》《牧马人》《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人到中年》《花园街5号》《春雨潇潇》《残雪》《海外赤子》《小街》《苦恼人的笑》《笑比哭好》《神女峰的迷雾》《漩涡里的歌》《婚礼》《不该凋谢的玫瑰》《恶梦醒来是早晨》《等到满山红叶时》《第十个弹孔》《于无声处》等。记得看《生活的颤音》是我参加高考刚刚被师范录取不久,和班里同学到王肃电影院去看了后,写了凝聚着感情的观后感,通过书信的形式邮寄给少年好友中民,信在会岭等几位同学中传看,借助书信,带他们一起观赏了影片。

电影《庐山恋》壁纸

一类是原来的题材禁区即表现爱情的,如《知音》《庐山恋》《海之恋》《甜蜜的事业》《逆光》《潜网》《小字辈》《大桥下面》《好事多磨》《爱情麻辣烫》《赤橙黄绿青蓝紫》《被爱情遗忘的交落》《爱情与遗产》《不是为了爱情》《他们在相爱》《街上流行红裙子》《勿忘我》《燕归来》《他俩和她俩》《待到满山红叶时》《爱情啊你姓什么?》《明姑娘》《快乐的单身汉》《红衣少女》《烦恼的喜事》《白桦林中的哨所》《北国红豆也相思》《道是无情胜有情》等。
一类是表现战争及反特的,如“文革”结束后不久上映的反特片《熊迹》《黑三角》(其中主演之一的刘佳,从此走上演艺之路,至今仍活跃在荧屏、银屏上,李谷一演唱的电影插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传唱至今),还有《刑场上的婚礼》《小花》《今夜星光灿烂》《佩剑将军》《武昌起义》《南昌起义》《济南战役》《四渡赤水》《百合花》《大渡河》《挺进中原》《我们是八路军》《啊摇篮》《女交通员》《战地之星》《祁连山的回声》《归心似箭》《高山下的花环》《战争,让女人走开》《雷场相思树》《花枝俏》《敌后武工队》《开枪,为他送行》《铁甲008》《蓝色档案》《保密局的枪声》《405谋杀案》《猎字99号》《东港谍影》《斗鲨》《特高课在行动》《与魔鬼打交道的人》《R4之谜》《雾都茫茫》《潜影》等。
一类是表现农村生活的,如《月亮湾的笑声》《月亮湾的风波》《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儿子、孙子和种子》《流浪汉与天鹅》《车水马龙》《飞来的女婿》《女大当婚》等。
一类是武侠片,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新的电影类型,如《少林寺》《神秘的大佛》《木棉袈裟》等。
还有《开国大典》《西安事变》《周恩来》《贺龙军长》《彭大将军》《梅岭星火》《山重水复》《拔哥的故事》《从奴隶到将军》《路漫漫》《吉鸿昌》《李四光》《边城》阿Q正传》《伤逝》《骆驼祥子》《子夜》《雷雨》《秋瑾》《疯狂的贵族》城南旧事《人鬼情》《红牡丹》《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雅马哈鱼档》《相思女子客店》《玉碎宫倾》《玉色蝴蝶》《青春万岁》《女大学生宿舍》《血,总是热的》《夕照街》《沙鸥》《青春祭》《蓝光闪过之后》《珊瑚岛上的死光》《新兵马强》《平鹰坟》《五女拜寿》《谁是第三者》《女局长的男朋友》《不是冤家不碰头》《祸起萧墙》《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流泪的红蜡烛》《金鹿》《两个小八路》《春眠不觉晓》(在黑河地区拍摄外景)等名人传记片、历史片、科幻片、戏曲片、喜剧片、儿童片以及根据名著改编的影片。

《城南旧事》电影剧照

我看电影主要是在大森林里山场的帐篷里,在林区小镇和矿山的俱乐部里,进城在电影院或文化宫里。在外地读高中多次看过露天电影,曾去距离就读的高中学校几十里地以外的驻军部队看过电影,也在附近的二站公社小会议室里,为看一场电影挤得人仰马翻,翘脚爬高只看到银幕的一半或一角。

后电影时代看电影

《红高粱》电影剧照

1980年代中期和后期,出差去省城哈尔滨,有闲暇时就去看一场电影,因都是住在南岗,去亚细亚电影院的次数多一些,也去过几次红星电影院。看过的电影大多忘记了,但张艺谋《红高粱》是1988年在哈尔滨看到的,回到家里,还写了一篇影评,我的原题忘记了,编辑王奕老师改为《崭新的精神世界》,当时《黑河日报》王奕老师负责的周末专版与黑河地区电影公司正联合举办影评征文,最后我的这篇影评竟获得一等奖,还发了影评员证书,凭证可以到王肃电影院免费看电影,只是那时我在矿山工作,因此也没有享受到这一福利。美国电影《巴顿将军》忘了是在哪儿看的,看后也写了观后影评,题目就用了一部国产影片片名《战争,让女人走开》。1990年调到边城工作,几乎很少看电影,进电影院屈指可数,大概是1990年年底,去王肃电影院看过前面提到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是我当时供职的高校包场,与绝大多数观众一样,边看边擦眼泪,哭的稀里哗啦,看后写了一篇影评《艺术的力量》,投寄给《黑河日报》,在副刊上发表。以后进影院看过这么几部电影《秋菊打官司》《天下无贼》《一声叹息》《集结号》《泰坦尼克号》等。当时经常会单位包场看电影,也有的单位搞活动,活动结束赠送一部电影观看,或是单位发票看电影,多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如《焦裕禄》《孔繁森》《离开雷锋的日子》等就是这样看到的。冯巩主演的电影《狂吻俄罗斯》因为就是在黑河以及黑河对面的俄罗斯城市拍的,可能是影片制作方为了答谢拍摄地观众,安排了在黑河的点映,单位发票去看了这部反映中俄边贸易以及冯巩扮演的中国青年与俄罗斯少女恋爱的故事。

《秋菊打官司》电影剧照

关于包场看电影,也有一个美好的回忆,粉碎“四人帮”后不久,一次进城办事,晚间到工人文化宫,打算去看电影,恰逢放映一部根据名著改编的外国影片(记不清名字了,应该是与《王子复仇记》《巴黎圣母院》《红与黑》齐名的经典影片),但却是黑河的一所中学包场,我太想进去观看了,就在检票口转悠,想试图混进去,但几次都被检票员发现被拦了出来,这时带队的一位老师看到,他非常和蔼地跟我说,你跟我一起进去吧!就这样蹭了一场电影,还是看了用今天的话说是一票难求的大片。虽是一面之缘,我却清楚地记得他的相貌,这位老师(应该是校领导)身材高大魁梧,器宇轩昂,一脸慈祥。也未来得及问清老师的姓名,虽是小事一桩,但他对我这个素昧平生的小青年的关照却让我铭记在心。也许是机缘巧合,大概过了二十年左右,一次原工作单位的白日辉来黑河,受邀赴宴,席间竟然与这位老师意外重逢,原来白兄与这位老师是亲戚。虽过去了许多年,我对这位老师的形象还记忆犹新,于是向他讲起当年受其关照看了一场电影的故事,并致以迟到了二十多年的谢意。当然他已记不得了,这时才知道他的名字叫李木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中学老师,看电影的那个时候他确实担任校领导。
进入媒介融合时代,获取资讯的方式多了,进电影院的次数少了。先是电视机的普及,之后就是录像机的出现,然后是VCD机取代录像机,录像机仿佛一夜之间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DVD又很快取代VCD。再以后就是互联网的出现,看电影的方式越来越多元、便利。看录像挑战了人们的观影方式,录像厅是使电影院不景气的渊薮,当时录像厅大量播放港台片以及打擦边球的一些影片,给电影院造成最致命的打击,就是在录像厅火的那些年,许多电影院由于门前冷落车马稀,不得不关门,我所在的北疆边城,电影院几乎没有人涉足,唯一的电影院王肃电影院冷冷清清,几乎近似关门,只能靠包场勉强支撑,一些场地出租改作他用,另一处放电影的工人文化宫也出租给人开办夜总会,一直持续十多年,后来又重新装修,才隔三差五放一部电影,也没加入院线,都是放映的已发行一段时间的电影,《集结号》就是这时请朋友去看的。但这些年电影还是看了不少,除了购买过影碟在DVD机上看外,当然更多的是在电视里,如电影频道,再有就是在网上看电影,在电脑上、手机上看过。

《巴顿将军》

南来后,进过影院次数也不多,这几年数字电影影院建设紧锣密鼓,我所在的城市已有七八家数字影院,看电影的条件大为改观,而且与全国同步,但进影院也只有几次,去影院看过《赤壁》《阿凡达》,对电影技术的发展感触极深,电影,变得越来越好看,越来越有视觉冲击力。今年春节前要去泰国旅游,行前有人建议去泰国前要先做做功课,应该看看正在热映的徐铮、王宝强黄渤主演的喜剧电影,就去新亚商场的卢米埃影城观看了这部票房已过了10亿的《人在囧途之泰囧》。但影片的外景拍摄地是在清迈,旅行社安排的此次行程里没有清迈,也就没有做到跟着电影去旅游。在泰国旅游时,去了四合镇水乡,泰方导游介绍说该水乡是中国电影《杜拉拉升职记》的外景拍摄地。从泰国回来不久,《007:大破天幕杀机》刚刚上映,受朋友邀请去看了最新一集的007。
还没有进入电子时代,几乎每个少年都是喜欢看电影的。正是电影伴随着我们的成长,电影让我们了解和认识外面的世界,拓宽我们的视野。
对中国电影博物馆,我非常感兴趣,因时间有限,只是匆匆转了一圈儿,当然没转全,但还是了解电影的历史,从照片中看到了那么多我熟悉或不熟悉的影星,也了解了电影的生产过程,上了一次电影知识课。参观中国电影博物馆,也唤起我的看电影的一些回忆。了解电影的发展历史,觉得中国的电影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在电影博物馆内的IMAX影厅,看了一场电影,是刚刚上映不久的3D电影《画皮2》。
(在线责编 吴子荷)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电影馆里看电影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