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 / 图书 / 音乐
专注于"书影音"的垂直媒体

反上帝的人类,反熵的人 -王小波

文︱孔德霄

(此文约1578字,需要约2分钟时间阅读)

相不相信有万能的“造物主”,他是一切万物能够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底层力量,如果有这样的造物主,他又是用什么样的力量与我们交流,我们所说的上帝,蕴含着什么样的规律呢?

如果有造物主的话,我相信,我们称为上帝的造物主一定会用到“熵”这样的万物规律来统治世界。

所谓的“熵”,是用来阐述世界物质分布,或者说是能量分布的一种规律,有人认为指的就是“混乱程度”,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简单。

要想知道“熵”的意义,必须明白两个概念,分别为“宏观态”与“微观态”,这两个状态是建立在组合分布的概念之上的。

举个栗子,中国人足球队有11个人,中国所有人口中,选出这11个人,一共有多少种可能,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每一个5人可能都叫做一个“微观态”。但并不是所有11个人的可能都可以去踢球,我们规定了一个条件,只有接受过基本足球训练的人才符合条件,那这个条件就是“宏观态”。那这样说,符合条件的11个人的可能,与不符合条件的11个人可能,哪一个概率大呢,当然是不符合条件的微观态多了,所以中国足球队能够牛逼踢球的11个人的概率很小,很小,看看现实就知道了。所以任意从中国人口中选出11个人,能够踢球的概率极小。这就是宏观态对应了一个极小的微观态概率。

现实中,微观态数很多,宏观态数很多,概率相比,自然规律总是从微观数少的情况转向微观数多的情况,简单说就是,我们算出某个宏观条件出现的概率,再算出可以出现的微观情况的概率,整体比较,我们就知道,事情总是向微观态概率大的宏观态条件方过度。微观态的个数少,我们叫做“有序”,微观态的个数多,我们叫做“无序”,自然的规律总是从微观态数少的一方,转向微观态数多的一方发展,就是从“有序”向“无序”的方向发展。

这就是熵的概念,这也是上帝的一种“统治世界”的方法。把熵的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发现人类的奋斗,不管是群体的奋斗还是个体的奋斗,都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也就是从微观态多的一方,向微观态少的一方而努力。

人类有相对性的比较,你怎样成就一个有意义的人生,那就是做出不凡的功绩,有能够人们得以记住的言论及成就,你是人类的功臣,这个微观概率大么,可以说人类越多,这个可能性越小,这就是算法人生的另一种体现,其实大部分人都会在成长的过程中“泯然众人矣”,成为微观态小的那一部份人,世界的力量,上帝的力量也是让世界都“泯然众人矣”,向着一个平均最大数上发展,人人类自己,人类群体,总是向着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那些“微观态”上努力,所以人类总是“反上帝”的,就是反熵的。

王小波提到过“反熵”的概念,他使用“反熵”这个词,取的是逆潮流而动的意思。有些反熵者不够走运,他们的偏执被历史证明为未能结出果实的不孕之花,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完成了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就是在尘埃落定之前,为文明之轮的前行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落脚点。他们还通过自身的尝试证明了有些偏执方式是没有前途的,以此为后来者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走运的人,他们的偏执被证明包含着远见卓识。人们最终发现,正是他们的那些一时无人理解的执着,遥遥指引着文明发展的方向。文明的发展,正如物种的进化,是从无数的变异中选择而来。用一己之力向逐渐平庸的世界展现自我的奋斗行为,就像独守写作,默默付出的王小波自己一样。

反熵的行为就是人类英雄的行为,就是少量的人向着人类更好的方向而奋斗,这就是房龙《宽容》中提到的那些找寻人类新未来的人。

对于个人来说,反熵的行为就行从无序的认知中,找寻有规律的微观态,让自己从乱麻中找到一根可以解开的线头,用自己的力量找到世界有序逆行的道理。说

总结一下,反人类就是反上帝,就是反熵的行为,对于群体来说就是拒绝做平庸的绝大部分人,而是向着人类未来的方向而自我努力的人。对于个体来说,就是找到事物无序中的少数有利于自我的有序情况,并为此而努力。

赞(0) 打赏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梦千寻 » 反上帝的人类,反熵的人
分享到: 更多 (0)

(书影音学外语)

(中日韩女明星写真集)

梦千寻 - 梦里寻它千百度

电影台词名人名言

关注或打赏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